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2012年4月至10月的水质监测数据为基础,分析了凡河榛子岭水库上游河段水体的水质状况。结果表明:仅夹河厂断面9月监测的水质符合Ⅲ类水质要求,其余各月3个断面监测的水质均超出Ⅴ类水质标准,超标项目主要是总氮、氨氮和总磷;各监测断面水质除总氮、氨氮和总磷超标外,其他项目基本达到Ⅲ类水质标准。凡河榛子岭水库上游河段丰水期各监测项目的浓度值明显大于平水期和枯水期时期。导致水质超标的原因主要是农村面源污染。  相似文献   

2.
对奶牛、猪、禽规模养殖30个粪便样品,监测9个不同参数,在单项与综合指数评价基础上,提出预警级率与污染级率参数,进行不同评价依据与方法的筛选分析。结果表明:粪便主要污染因子按大小顺序生猪为铜〉总磷〉铁〉氨氮〉总氮,奶牛为铁〉总氮〉氨氮〉总磷〉铜,家禽为总氮〉总磷〉氨氮〉铁〉铜。其中均以生猪的污染综合指数与单项指数最高,预警级率与污染级率评价,也以生猪最高,分别为47%和24%,均极显著高于奶牛与家禽(P〈0.01)。确立总氮3%、氨氮0.8%、总磷1.5%、铜65mg·k^-1、铁1500mg·kg^-1、镉0-3mg·kg^-1的污染限值,经线性模型与线性概率因子分析,以铜、铁、总磷、汞、镉为主要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3.
针对我国低温地区的城市污水,开展了A2/O工工艺中试研究,考察溶解氧浓度对A2/O工工艺运行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A2/O工工艺并延长好氧池HRT,在系统水温为10℃-14℃的情况下可获得良好的污水处理效果。A2/O工工艺中好氧池末端的溶解氧浓度宜控制在2.8mg/L左右,此时的系统平均出水COD、氨氮、总氮和总磷浓度分别为40mg/L、3.8mg/L、13.0mg/L和0.7mg/L,平均COD、氨氮、总氮和总磷去除率分别为92.4%、83.8%、72.7%和87.1%。  相似文献   

4.
为改善头屯河水环境质量,对头屯河2017~2019年水质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头屯河主要污染因子是氨氮和总磷,在调查期间,河流氨氮和总磷的污染得到有效控制;2019年头屯河4个断面的pH、溶解氧、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监测指标均符合Ⅰ类水质标准,其中八钢断面的氨氮浓度最高,4个断面的总磷浓度在6月份和9月份均超出Ⅰ类水质标准;八钢断面的水质无明显改变,电线厂断面水质类别由Ⅱ类升为Ⅰ类;皮革厂断面及化工厂断面氨氮浓度明显下降;头屯河水质下一步整治目标应是在继续控制人为污染及农业污染造成的氨氮和总磷浓度超标的基础上,重点关注耗氧性物质的浓度变化。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究紫坪铺水库水质情况和富营养化状态变化情况,于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每月对水库四个监测点位进行采样分析,基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水质评价、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等方法,分析水质情况和水体富营养化的时间和空间变化情况。结果表明:①年平均水质指标中: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主要为Ⅰ类、Ⅱ类水质,总氮为Ⅲ类水质,总磷除2016年为Ⅳ类水质外其余年份均为Ⅲ类水质;②TLI年均值主要呈逐年升高趋势,但最高值为29.63;③TLI值空间分布特征为:库头﹥入湖库口﹥库中﹥库尾,时间分布特征为:5月、6月、7月、8月﹥1月、2月、3月、4月、9月﹥10月、11月、12月(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研究显示,紫坪铺水库水质整体主要处于湖库地表水Ⅲ类水质和贫营养化状态。  相似文献   

6.
为系统分析环独墅湖水体污染现状,采用营养指数和污染因子指数法对研究区表层水体污染现状进行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各水质参数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布差异.总氮(TN)含量均值为3.26 mg/L,属劣Ⅴ类地表水;总磷(TP)含量均值为0.03 mg/L,为Ⅲ类地表水;总Hg含量均值为0.11μg/L,为Ⅳ类地表水;其他水质参数...  相似文献   

7.
以南充市蓬安县为例,采用了单因子评价法、主要污染物水质标识指数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统计分析了2017~2019年嘉陵江一级支流蓬安数据,综合分析嘉陵江一级支流县域河流水污染特征及水质评价。结果表明:(1)蓬安县域内嘉陵江一级支流水环境有机污染较为严重,污染物主要源于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农业面源污染排放,高风险因子为CODCr和TP。(2)水质受水期影响大,变化特征为:枯水期丰水期平水期;上半年水质优于下半年,1~3月水质最差。(3)蓬安县域内嘉陵江支流年均值评价水质逐年改善,达标率逐年增加,污染程度依次为清溪河河舒河大泥溪长塘河金溪河。就蓬安县的水质评价结果进行问题剖析,为嘉陵江流域污染防治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评价成都天府新区兴隆湖浮游生物现状及其水质状况指示意义,并积累成都地区浮游生物基础资料。于2015年1月(冬季)和4月(春季)对兴隆湖浮游生物和水质进行了采样调查和分析。共检出浮游植物5门43属53种,其中优势种以绿藻门、裸藻门和蓝藻门的藻类为主,共检出浮游动物23属33种,其中优势种以原生动物、轮虫和无节幼体为主。兴隆湖春季浮游生物现存量大于冬季,其中浮游植物平均现存量分别为1.99×10~6cells/L和6.15×10~5cells/L,浮游动物平均现存量分别为4 243ind./L和631ind./L。春季和冬季浮游生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均值分别为1.83和1.61,丰富度指数(Dm)均值分别为2.60和1.88,均匀度指数(J)均值都为0.64,表明两个季节兴隆湖均处于中度污染状态,但春季略优于冬季;水体理化指标监测结果表明,兴隆湖水质属劣Ⅴ类,主要污染物为氨氮、总氮和总磷,春季污染物浓度较冬季有所下降。比较各样点浮游生物与水体理化指标的水质评价结果可知,对于类似兴隆湖的范围较小的水体,各样点浮游生物指数评价结果与水质指标评价结果并不完全一致,浮游生物指数适宜进行整体的水质状况评价,水质指标则适用于评价湖泊各个点的水质状况。  相似文献   

9.
近30年鄱阳湖营养盐时空异质性演变趋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分析鄱阳湖水体的水质变化特征以及预测鄱阳湖水质演变趋势,以鄱阳湖为研究区域,基于1988至2018年长序列野外实测数据,分析了近30年来鄱阳湖营养盐浓度特征。运用重标极差分析法,定量评估了各主要控制点位演变趋势特征;并采用Pearson系数计算各控制点位营养盐负荷的相关性特征。结果表明:(1)鄱阳湖营养盐浓度随时间变化明显,氨氮年均浓度2000年以前小于0.15mg/L,为Ⅰ类水浓度水平,2000年以后浓度呈显著增加趋势,在2014年达到峰值,全湖浓度平均值为0.814 mg/L,2015~2018年期间围绕在一定浓度水平小幅度波动,处于Ⅲ、Ⅳ类水浓度水平;总磷浓度近30年整体呈现出先下降再上升再下降的趋势,近30年呈现出两次最大值,分别在1993年和2014年,年均浓度分别达到0.071 mg/L,0.105 mg/L,为Ⅳ~Ⅴ类水浓度标准。(2)不同湖区空间差异性明显,北部湖区水质相对较好,南部主湖区受5条主要入湖河流携带的污染物影响承纳了大量的污染物,而鄱阳湖主湖体起到了很好的调蓄和净化作用。(3)鄱阳湖各监测站点营养盐时间序列R/S分析Hurst指数均大于0.5,呈现出较强的持续性。  相似文献   

10.
于2010年4个季度对胶州湾水质进行了调查,根据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利用计算机软件绘制了水质分区图,分析了胶州湾水质的最新状况及不同季节的水质变化情况,同时对胶州湾主要营养盐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的变化进行了分析。调查结果显示,2010年胶州湾水质定性评价为差,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的平均浓度分别为0.393 mg/L、0.018 mg/L,高值区主要分布在胶州湾东北角,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的平均浓度及空间分布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呈现了一定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为改善釜溪河断面水环境质量,采用河流水质单因子评价法,利用近十年的水质监测数据,分析自贡市釜溪河流域地表水环境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通过优化企业布局、生活污水厂提标改造、启用一体化应急处理设施、生态补水等方式,釜溪河流域水质总体呈好转趋势,2019年碳研所断面氨氮、总磷、溶解氧浓度分别较2011年变化了-91.0%...  相似文献   

12.
为了分析生猪养殖场粪污处理及其还田利用各阶段污染因子消减规律,在6个时间点采集了武汉市某生猪养殖场资源化处理中心在厌氧发酵和好氧深度处理两种方式下原粪、固液分离后的粪污、沼液、一级生化池中的污水、二级生化池中的污水、终沉水、还田利用后的农田水、农田附近沟渠水8种样品,分别测定上述8种样品的总氮、氨氮、总磷等指标含量,并分析各项指标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净化处理之前,原粪总氮含量600~700 mg/L,总磷含量200~300 mg/L,COD含量6 000~8 000 mg/L;经过还田处理后,水质的总氮、总磷、COD浓度与沟渠水相近,根据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已达到排放要求。  相似文献   

13.
网络版摘要     
涡河涡阳段水中CODCr与NH3-N分布及评价 通过对涡河涡阳段水体中化学需氧量(CODCr)和氨氮(NH3-N)等污染指标的测试,分析了CODCrNH3-N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产生原因。结果表明:采样点距离涡阳县城较近,CODCrNH3-N污染呈现增大的趋势;丰水期水质污染相对较轻,而平水期和枯水期CCODCr、NH3-N污染指数增大。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城市化程度提高,基础设施管网建设落后,部分城市污水直排入河导致地表水质不达标。以广东省鸦岗国家考核水质断面为例,选取COD、氨氮、总磷为主要研究对象,对鸦岗水环境现状进行分析,对主要入河污染物的量进行计算。结果表明,鸦岗断面水质超标的主要因子为氨氮,年均值浓度为1.98mg/L,年入河量为4010t,超出Ⅳ类水(1.5mg/L)目标。污染源主要来自生活污水直排入河,生活源对氨氮的污染贡献率为92%。此外,断面水质还受上游来水水质及感潮河段污染物回荡影响。根据污染源解析结果,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建议,为鸦岗断面水质达标及区域水污染控制提供依据和思路。  相似文献   

15.
彭山岷江大桥国控断面,位于岷江干流,2010年、2011年和2012年,其水质类别分别为IV类、劣V类和劣V类,主要污染物为氨氮和总磷。本文依据其上游府河中黄龙溪断面和南河中董坝子断面水质的例行监测数据来综合分析岷江大桥水质类别变化情况。分别从评价方法、浓度、流量和通量等几方面加以阐述,结果表明,2010—2012年度,岷江大桥氨氮浓度主要受黄龙溪断面水质的影响,岷江大桥总磷的变化受到黄龙溪和董坝子水质的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16.
根据2013~2017年水质逐月监测数据资料,对二滩水库水质和营养化状态变化进行分析,探讨了二滩水库水质演变规律富营养化发展趋势及其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表明,水温、pH、溶解氧、总磷、总氮、氨氮、透明度、生化需氧量和叶绿素a浓度均存在显著年际变化;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显示水库营养状态由中营养逐步向贫营养转变;相关性分析显示,各指标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出库断面水质比入库断面水质较好;近5年间二滩水库水质逐步变好,尤其是2016年网箱拆除后,各项指标均达到标准限值。  相似文献   

17.
针对吗啉生产废水的特点,制定处理工艺路线,通过生化试验和化学氧化试验,研究该工艺对废水COD和氨氮的处理效果,并确定生化各段停留时间及氧化剂投加量等工艺参数,最终开发出一套处理吗啉生产废水的工艺路线。试验结果表明:生化段试验进水COD平均7 725 mg/L,平均出水COD为168 mg/L,COD平均去除率为97.7%;进水氨氮平均浓度489 mg/L,出水氨氮平均浓度为2.3 mg/L,氨氮平均去除率为99.5%。最后经化学氧化处理后,出水COD60 mg/L,氨氮5 mg/L,达到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18.
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启动及运行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污泥混合接种的方法 ,成功地启动了实验室规模的厌氧氨氧化反应器 ,启动后含氨模拟废水运行的进水氨浓度和进水亚硝基氮浓度均为 2 0mmol/L ,氨氮、亚硝基氮和总氮的容积负荷率为 10 6 9mmol/L .d、12 2 6mmol/L .d和 394 5 5mg/L .d ,氨氮、亚硝基氮和总氮的去除率保持在 90 %、99%和 95 %以上。对运行条件研究表明 ,厌氧氨氧化反应的最适pH为 7~ 7 5 ,最适温度约在30± 1℃。厌氧氨氧化随亚硝酸盐浓度的升高而下降 ,氨的厌氧转化随COD浓度的增加也呈抑制型曲线 ,当COD浓度为 80 0±5 0mg/L时 ,厌氧氨氧化速率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2012年4月~2013年3月九寨沟白水河不同断面水样分析,研究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表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的含量变化,并对铬、镉、硒、铜、汞、锌、铅、砷、氨氮、高锰酸盐指数进行污染状况评价。结果显示:镉、铜、汞、锌、铅均未检出;对铬、砷、硒、氨氮、高锰酸盐指数等有检出项目进行单项污染指数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水样中铬、砷、硒、氨氮、高锰酸盐指数全年监测平均浓度分别为0.294μg/L、0.024μg/L、0.084μg/L、0.187mg/L、0.695mg/L,用国家水质环境标准的一级标准,所有监测点位(PN〈1)未超标。从单因子污染指数来看,高锰酸盐指数在4月、7月、10月P,〉1,属于轻度污染,初步推断人为活动所致。通过本文的研究发现九寨沟水质依然较好,未受到污染。  相似文献   

20.
嘉陵江南充段水质监测分析与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依据南充市2011年~2013年嘉陵江流域水环境监测统计资料,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分析与综合评价嘉陵江南充段水质污染特征和现状。结果表明,研究河段内的清泉寺、小渡口和李渡断面总氮含量超标属于地表水Ⅳ类水体,超标倍数年均值分别0.21、0.35、0.37,其他监测项目符合Ⅲ类水质标准,均属于轻度污染。彩虹桥断面总氮、总磷、氨氮、CODMn和BOD5含量超过Ⅲ类标准,均在Ⅳ~Ⅴ类范围,属于中度污染。综合分析嘉陵江南充段,水质主要污染指标为总氮,综合污染指数为0.38,水质综合评价结果属轻度污染。该评价结果能为嘉陵江流域的水环境保护和科学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