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8 毫秒
1.
武汉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与环境地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武汉城市建设进程加快,地下空间的开发所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成为武汉城市工程环境地质效应的关键问题。文章利用武汉市现有勘察资料,初步分析研究城市地下空间的物质载体及其空间组合关系,从空间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和赋水条件入手,对城市地下空间建设诱发的工程环境地质灾害的特点、生态环境建设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进行地下空间利用区划,指出各区在地下工程建设中需要重点防范的工程地质问题。  相似文献   

2.
南京市的环境地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江辉 《环境科技》2000,13(2):29-32
南京市因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生产生活规模的不断扩大,引发了许多环境地质问题。文章论述了南京市存在的不同类型的环境地质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地下空间作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潜在空间资源,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却没有得到充分认识和开发。本文分析了这一状况中存在的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要调动开发者的积极性,抓紧地下空间规划编制工作.更重要的是提高社会的认同度,探索地下空间的监管,建立推动城市地下空间良性发展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4.
对中国城市环境地质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本文回顾了国内外城市地质工作的发展历程,阐述了中国城市地质工人的发展方向和重点工作领域。指出城市地质工作必须服务于城市(城市群,经济开发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为城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减灾防灾提供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超前性的基础地质资料和成果。由于中国城市的规模,性质,自然资源承载力,地质环境特征不同,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的对象,内容也将有所差异。归纳起来,城市地质的重点工作领域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开发战略与对策,城市地质环境容量及脆弱性分析。城市地质灾害:城市地质灾害风险,影响面,易损性及对灾害的反应,城市环境变化的地质指标体系,城市环境地质综合研究: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城市环境地质图纱的编制。数字城市环境地质:GIS平台上的地质空间数据库,城市地质环境动态分析,评价,决策系统和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系统。  相似文献   

5.
北京市地处华北平原北端,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城市,人均水资源量不足300立方米,是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1/8,世界人均水资源量的1/30.近年来,由于人口增加,每年形成的水资源量已无法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只能靠长期超量开采地下水维持.目前,北京市供水约有2/3来自地下,造成地下水超采严重,虽然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保障了北京地下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安全,但由于区域性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仍然引发了水位下降漏斗扩大、地面沉降和浅层地下水水质恶化等一系列的环境地质问题.  相似文献   

6.
《资源调查与环境》2013,(3):165-171
本文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前人资料,选取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构造稳定性、地面沉降等影响地下空间资源利用的自然因子,采用MAPGIAS空间分析和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对江苏泰州市地下空间资源进行综合评价,并绘制泰州市地下空间资源等级分布图。结果表明,泰州市具有优良等级的地下空间资源占整个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的43.62%,且集中在泰州市城区中心。泰州市区潜在的优良地下空间资源可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7.
城市化造成了众多环境地质问题,已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本文针对我区城市存在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分析探讨了防治思路和要点。  相似文献   

8.
关于推行城市屋面绿化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是人类改造自然最彻底的地带。人工建筑物取代了天然植被,土壤被硬化,导致城市地表性质发生了巨大改变。绿地面积减少,由此引发的城市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城市“文明病”不断发生,严重影响了城市居民的身体健康,制约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开展城市绿化工作,已经成为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的重要措施。由于地面绿化的空间有限,而建筑物表面有着绿化发展的广阔空间,推行城市屋面绿化尤为必要。本文根据生态学原理及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提出了推行城市屋面绿化的设想及相应对策,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城市绿化率,促进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9.
地下水已经成为我国城市供水的重要供水水源。近年来,随着工农业的发展,城市地下水开采量和污水排放量的不断增加,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环境地质问题,严重影响了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本简要介绍了我国主要城市环境地质问题的现状、发生的机理和原因,并提出防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随着武汉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地下空间的开发与利用显得非常重要,而地质适宜性分区对地下空间的开发与利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在综合考虑了各种影响地下空间开发的地质环境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根据降半梯形(或梯形)隶属函数确定了隶属度,并采用梯形模糊数定权法得到了权重,从而对武汉市地下空间开发地质适宜性进行了综合评价与分区,以为武汉市主城区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利用GIS的有关理论和技术,选择区域环境地质评价的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模型确立其权重系数,构造了区域环境地质评价模型。评价过程中,摈弃了常用的规则网格划分评价单元的评价方法,改进为利用GIS的空间登加功能生成评价单元,并利用GIS的属性数据库对福建省区域环境地质状况进行了定量评价。最后根据评价结果将福建省环境地质状况分为五个区,并分析了各区主要存在的环境地质问题。  相似文献   

12.
青岛市的主要环境问题可分为3大类型10个亚类,主要包括区域环境工程地质,水质污染,水土流失、海湾与港口淤积,过量开采地下水造成的海水入侵,不合理排污,倾倒垃圾和不合理城市规划造成的环境问题等。本文简要地探讨这些问题的基本特征与环境效应。  相似文献   

13.
GIS在环境地质调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对GIS系统及其在环境地质评价工作领域的应用作了分析介绍,对环境地质信息系统建立的要求进行了概要的论述。在此基础上,对利用GIS进行上海地区环境地质调查成果管理过程中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必要的探讨,并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4.
浙江湖州及邻区地貌总体特征是以平原为主,丘陵次之,本文在讨论了影响区域地貌发育因素的基础上,对平原区和丘陵区的次级地貌单元进行了划分并作了总结。详细分析了区内不同地貌单元下存在原生和受人类经济活动影响出现的环境地质灾害问题,指出原地生质-地貌条件下区域环境地质问题(如地壳稳定性,软土地基,地下水水质,土壤渍害,水土流失等),大多数对人类社会影响不大或者已经有了相应的防治对策,但是,受人类经济活动影响,人为的或人工诱发的环境地质问题则越来越严重,如平原区由于过量开采地下水出现的地面沉降,丘陵区由于开采石矿引起的景观破坏,水土流失,岩溶塌陷和滑坡等地质灾害。  相似文献   

15.
地质工程建设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为自身的发展而进行的各种工程地质建设与环境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本文首先提出人与自然是工程地质工作的两个基本点,并且认为人类活动应与自然环境相协调。人类的各种工程活动必然影响到周边环境。建立整体性思维是解决工程建设与环境协调发展问题的有效方法。我国近年来表现最突出的工程地质建设与环境问题包括:(1)为西部大开发而进行的各种配套的工程建设将要遇到的工程地质及环境问题;(2)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及环境问题;(3)东部及沿海地区工程建设及环境问题;(4)水土流失与我国北方大规模荒漠化问题及城市的环境破坏与污染控制问题等等。最后作者详细论述三峡库区地质工程建设与环境的相互影响。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工程地质建设必须与环境相协调。  相似文献   

16.
贵州六盘水红粘土的工程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恒 《地球与环境》2006,34(2):67-70
针对贵州六盘水地区红粘土地基大量工程实践中出现的不良工程地质问题,对该区红粘土的化学成分、物理力学性质、胀缩性、沉降量等进行了研究,发现该区红粘土与国内其它地区相比,具有强度低、均匀性差、裂隙性强、土洞与塌陷发育等特征,因此该区红粘土地基的处理应根据这些特征采取一些针对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中国西南地区矿产资源丰富,矿业已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由于人为和自然多种因素影响,矿业活动引起环境污染、资源破坏和地质灾害等一系列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制约了西南地区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文章在论述西南地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概况和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及其危害基础上,分析了矿山环境保护现状,指出西南地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率总体很低,需加大治理力度,并提出了下一步的恢复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赣西北地区地质矿产调研资料为主,结合鄂东南地区地质矿产科研成果,对该区重要赋矿地层层段、构造体系、成矿岩浆岩系列与空间结构、区域矿产分布规律等进行了整体研究分析,初步拟建了该区的"层—体"耦合成矿模式,并就深部找矿的思路与方向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