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经济发展离不开技术层面上革新的支持.正如农业技术进步是农业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内在客观规律一样,它的演进必将对农业部门的劳动力调整产生显著影晌.本文借助手对"拉尼斯-费景汉模型"的扩展,分析了农业部门的技术进步偏向与劳动力调整这一关键性问题.并且从两者的关系入手,设计衡量农业技术偏向的一系列关键性指标,运用经济计量方法对广东省农业进行实证测算.研究表明,广东作为主要的农业技术改良大省,其劳动力的调整与技术进步中劳动节约型指标呈正相关,与土地节约型指标呈负相关.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中,在劳动使用型技术偏向和资本使用型技术偏向始终互为格兰杰原因.农业技术进步不但直接与劳动壁技术和资本型技术都有关系,而且劳动使用型技术偏向是劳动力的格兰杰原因.最后,本文就如何解决农业技术进步与农业就业两者之闻的困局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2.
作为促进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重要动力来源,技术进步的速率及其要素偏向类型均在较大程度上影响着经济增长的潜力乃至其发展方式。本文基于生产前沿分析框架,构建技术进步的综合评估模型,对1996—2014年期间中国技术进步速率、实现路径及要素偏向类型的时空分异规律进行系统研究。结果显示:(1)在整个样本期内,中国技术进步的平均速率高达3.05%,不仅抵消了由技术效率降低所导致的TFP损失部分,还促进整体的生产率实现了年均近2%的增长。纵观其阶段性变化特征:中国技术进步速率在2003年之前逐年下降,其数值由1996年的1.080降低到2003年的1.025;随后,该指数呈现波动状态,取值范围在1.006—1.030之间。(2)近20年来中国所实现的持续技术进步主要源自于中性技术进步的贡献(约为86%);尽管要素偏向型技术进步的贡献份额总体上呈现持续上升态势,但作用相对较小(仅为14%)。由此可见,随着要素市场化改革的持续推进以及资源配置效率的不断提升,要素偏向型技术进步对我国总体技术水平的提升作用尚存在较大的改进空间。(3)中国要素偏向型技术进步在整个样本期内总体表现为资本密集-劳动节约型、能源密集-劳动节约型特征;而对于资本、能源两种要素而言,技术进步的要素偏向呈现明显的阶段性演化特征:1996—2001年期间,主要体现为资本密集-能源节约型;2002—2005年期间,能源密集-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逐渐盛行并占据主导地位;2006—2014年期间,要素偏向型技术进步又重回资本密集-能源节约型。此外,受要素禀赋分布不均所影响,中国技术进步的要素偏向类型还表现出较为显著的空间分异规律。  相似文献   

3.
中国工业行业技能偏向型技术变化的实证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工业行业技能劳动力的需求快速增加,技能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虽然有文献认为技能偏向型技术变化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但是对技能偏向型技术变化存在性的规范检验几乎一片空白。本文基于经典文献提供的实证方法,以工业全行业和大中型行业为实证对象,规范检验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工业技术进步的技能偏向性。首先,对技能劳动力就业份额变化进行分解的结果表明,我国工业就业结构技能升级的主导因素是细分行业内而不是细分行业之间技能劳动力就业份额的变化。其次,基于我国工业经济的特性,计量检验了技术进步、对外开放和资本-技能互补性等因素对工业就业结构技能升级的影响,揭示了技术进步与技能劳动力就业份额之间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两方面的结果验证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工业行业的技能偏向型技术变化,并为技能劳动力短缺提供了基于需求角度的解释。  相似文献   

4.
构造合理的评价指标,对农业绿色经济增长现状及其演变进行客观评估与分析,是实现传统农业向绿色农业转变,促进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本文基于能值理论,对2003—2014年中国及各省域单元农业绿色GDP进行了测算,在此基础上,利用空间分析方法研究我国农业绿色经济增长的空间格局与收敛特征。结果表明:1相较于传统农业GDP,中国人均农业绿色GDP增长相对缓慢,农业绿色GDP占农业传统GDP的比重在80%—85%之间,并呈下降趋势。2我国农业绿色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且集聚效应逐渐增强。3人均农业绿色GDP并未打破传统经济增长东部高、西部低的整体格局。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更高的农业生产效率和西部相对粗放的生产方式是形成这种空间格局的主要原因。4农业人均绿色GDP的收敛分析适用于空间误差自回归模型,考虑了空间自相关因素后得出的收敛速度快于普通收敛分析的收敛速度。因此,准确评价农业经济增长水平需要充分考虑农业增长中的资源环境代价。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我国应实施差别化的农业绿色发展政策,经济发达地区需要进一步减少农业经济增长中的资源环境成本,在继续扩大高增长优势下,促进农业发展的绿色转型。而欠发达地区则应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努力实现整体跨越式发展。各地区还应加快现代农业技术的转移与扩散,通过增强技术知识的空间溢出效应来提高农业绿色经济增长的收敛速度,尤其是农业发展落后地区应加强与先进地区的交流合作,大力引进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与管理经验,提升人力资本水平,以逐步缩小差距,促进农业绿色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技术进步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新的动力。在公平正义日益受关注的今天,技术进步带来的收入不平等不容忽视。本文推导了在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下,技术进步和基尼系数的关系式,利用2005至2012年中国安徽、重庆、福建、湖北等19个省的城镇相关数据,建立了时间固定效应面板回归模型,发现技术进步会提高基尼系数,失业率和人均GDP与基尼系数呈正相关、城镇人口密度与基尼系数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作为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组成,技术进步及其在资源环境等不同要素间的偏向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考虑区域绿色生产技术差异,论文构建了一种新的Malmquist-Luenberger多维分解指数模型,该模型不仅能够识别出绿色技术进步是否存在投入与产出的组间偏向,而且对投入要素群及产出要素群组内偏向具有较好的辨别能力。论文以2005—2017年为时间跨度,选取我国30个省份进行绿色技术进步测度,对涵盖劳动力、资本、能源的投入要素群与包括污染物排放与GDP的产出要素群的组间及组内偏向特征予以分析,并给出引致绿色技术进步及其偏向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①中性绿色技术进步与投入偏向性绿色技术进步对区域技术水平提高具有促进作用,能够使技术水平年均上升0.57%和1.43%,但产出偏向性绿色技术进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区域技术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年均下降0.49%。②从投入要素群组内偏向来看,自西向东,资本密集使用、劳动与能源节约的要素驱动特征逐渐显著,产出要素群多表现出环境友好型技术进步特征。③对绿色偏向性技术进步异质性形成机理的研究发现,能源结构调整大幅度改善了中性绿色技术进步而对投入偏向性绿色技术进步存在抑制作用,但这一抑制相对有限,仅为促进作用的49.09%;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向于整体性的提高资源配置的高级化与合理化,即形成中性绿色技术进步而对投入及产出偏向性绿色技术进步存在负面影响;外贸依存度对产出偏向性绿色技术进步的影响为正;环境规制引导了企业绿色技术革新,可能对生产性资本临时占用而对当期中性绿色技术进步有抑制作用,但对投入偏向性技术进步及下一期的中性技术进步具有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7.
文章将劳动、资本和能源要素纳入有偏技术进步的考虑范围,采用方向性距离函数和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分别对2003—2019年无环境约束、弱环境约束和强环境约束情形下中国工业行业有偏技术进步方向进行测度、识别和比较,利用FGLS模型对影响有偏技术进步的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忽略环境约束会高估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和技术进步指数。与无环境约束情形相比,弱环境约束与强环境约束情形下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和技术进步指数明显较低。②当不存在环境约束时,工业技术进步方向主要表现为劳动节约/资本使用、劳动节约/能源使用和资本使用/能源节约;加入环境约束之后,技术进步方向主要表现为劳动使用/资本节约、劳动节约/能源使用和资本节约/能源使用。③环境约束下工业技术进步方向主要受到环境规制、外商直接投资、研发强度、对外贸易开放度、人均资本存量和能源生产效率的影响。环境规制对无、弱环境约束的有偏技术进步效应呈现出倒“U”型特征,对强环境约束的有偏技术进步具有正向影响。劳动型FDI阻碍了无、强环境约束的有偏技术进步,而资本型FDI仅对弱环境约束的有偏技术进步产生显著负面影响。研发强度的提升有利于有偏技术进步,而贸易开放和资本深化则阻碍了有偏技术进步。能源生产效率抑制了无环境约束的有偏技术进步,但促进了弱、强环境约束的有偏技术进步。为促进工业绿色技术进步,政府应提高对绿色技术创新的补贴水平,完善和丰富环境约束工具,实施阶段性环境规制政策。  相似文献   

8.
以粮食作物为研究对象,利用核密度函数系统分析 2002~2016 年中国粮食生产中土地节约型与劳动节约型两类农业技术要素投入的时空分异特征,并选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2002~2016 年中国粮食生产农业技术要素投入逐年增加。其中,土地节约型技术要素投入变化较为平稳,劳动节约型技术要素投入则大幅上升。(2)土地节约型技术要素投入高值省份集中在华北地区,低值省份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劳动节约型技术要素投入高值地区主要位于我国北方,其中以东北为最高,低值省份则多分布于西南;劳动节约型技术要素投入增幅高于土地节约型。(3)土地节约型技术要素投入的空间差异呈减小趋势,而劳动节约型技术要素投入的空间差异则显著扩大。(4)耕地经营规模和劳动力转移率对两类型技术要素投入均作用显著。同时,土地节约型技术要素投入还易受种植业比重的影响,而劳动节约型技术要素投入则受劳动力素质和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较大。应施行差别化的农业发展政策,提高技术要素投入的效用水平,促进农业生产率的整体增长。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业用水与经济增长的Kuznets假说及验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提出中国农业用水与经济增长的Kuznets假说,并对此进行了分析和验证。在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与农业用水的趋势进行直观分析后,采用了中国31个省市区1999~2005年人均农业用水量和经济增长相关指标的面板数据,通过计量模型检验农业用水库兹涅茨曲线在中国是否存在,定量分析了农业用水量变动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农业用水量最初随着人均GDP和人均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长而增加,当达到某一个阈值点后,开始逐渐下降,基本上符合库兹涅茨曲线的特征。中国目前已处于农业用水库兹涅茨曲线的右半段,但农业用水量下降的速度较为缓慢。因此,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要注重利用管理和技术等手段来发展节水农业,这将有助于在农业产业内部提升用水效率,缩减农业用水量。〖  相似文献   

10.
农业技术进步与要素禀赋的耦合协调度测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要素禀赋条件是农业发展的根本制约,技术进步是实现我国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巨大动力,两者间的高度耦合协调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要素禀赋和技术条件都有所变化。本文从耦合关系的视角,利用耦合协调模型,建立相应的指标体系,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技术进步和要素禀赋的耦合协调性,并对各地区间两者的耦合协调关系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在过去一段时间内,我国农业要素禀赋结构的优化速度滞后于技术进步的步伐;农业技术进步与要素禀赋的耦合性没有发生明显波动,一直处于颉颃阶段,且呈现出"U"型的变化趋势;1981—2011年间,我国农业技术进步和要素禀赋的耦合协调度逐年提高,已由改革开放初的低度耦合协调发展成为高度耦合协调;各地区间农业技术进步和要素禀赋的耦合性存在一定差异,多数地区两者间耦合协调关系属于中度耦合协调型,北京和西藏两地仍处于低水平耦合阶段,仅江苏、山东、河南、广东四省为高度耦合协调型。在农业改革过程中,应着重强调发挥市场在促进农业技术进步和要素禀赋结构升级中的决定性作用,为实现两者的高度耦合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同时,应充分考虑我国各地区农业要素禀赋条件的差异性,选择与当地要素禀赋相适应的技术类型,以期最大限度地发挥生产要素的作用和技术本身的效率。  相似文献   

11.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s have empirically analyzed the convergence in per capita GDP gap and the convergence in the variation of energy intensity with respect to the change of per capita GDP between China and eight developed countries. Then, the authors run a regression on the impact of decisive factors of economic growth on energy intensity and its change, so as to find out the economic mechanism of energy intensity gap changing with respect to the variation of economic growth. This study concludes that: First, there is a convergence in per capita GDP gap between China and the eight developed countries. With the convergence in per capita GDP gap, the energy intensity gap between China and eight different countries also converge, and the convergence rate of the latter is faster than that of the former, i.e. if the per capita GDP gap between China and the eight developed countries decreases by 1%, the energy intensity gap between them will correspondingly decrease by 1.552%. Second, the energy intensity decreases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the rising of energy prices, the advances of technology, and the expansion of investment in fixed assets, and it slightly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FDI. Third, the energy intensity gap between China and eight developed countries narrows with the lessening of the difference in fixed assets investment, energy prices,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between China and eight developed countries, yet increases with the narrowing of the difference in FDI, and has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ith the difference in industrial structure. Fourth, the narrowing of difference in per capita GDP between China and the eight developed countries can result in the lessening of energy intensity gap, whose economic mechanism is that the decisive factors, such as difference in investment, technology, and the competition mechanism of prices, which can determine the difference in economic growth, can significantly affect the energy intensity gap.  相似文献   

12.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道路交通碳排放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探讨了中国城市化、经济发展、技术进步等与城市道路交通碳排放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与动态作用机制,并对中国城市道路交通碳排放进行了预测和情景分析。结果表明:①城市化率、交通能源强度、城市居民消费水平和人均GDP对城市道路交通碳排放的长期均衡弹性分别为0.93、0.73、0.68、0.44;②城市道路交通碳排放的最大贡献者在中短期内是交通能源强度,长期内是城市化率;③人均GDP增长率的提高,短期内会促使城市道路交通碳排放增长率提高,而长期又有助于使之降低;④中国城市道路交通碳排放持续增长的趋势在相当长时期内不可避免;⑤不同的发展理念和政策与技术的组合,可以使城市道路交通碳排放发生重大变化。基于研究,提出了中国城市道路交通碳减排的政策取向。  相似文献   

13.
我国能源节约战略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中国万美元GDP能耗水平是发达国家的3至11倍。节能潜力很大。其中工业部门是我国的能源消费大户。其能源消费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一直保持在70%左右,其节能潜力也居第一位。2020年中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人均GDP是3000美元,按届时人口15亿计算,全国GDP为49500亿美元,所需要的能源总量是33亿t标准煤,万美元GDP的能耗是6.67吨标煤;人均能耗是2.13吨标煤。只要政策选择适当。我国完全可以以当初发达国家一半的能源供应实现其相应的人均经济发展目标。为此,我们需要继续建立和完善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推动能源节约与资源综合利用的新机制;加快制定与《节约能源法》配套法规,引导和规范用能行为;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14.
江西省耕地变化及保护策略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9  
江西省人均耕地已触及联合国粮农组织规定的人均耕地警戒线,且近年来耕地流失的趋势还在加快。耕地减少主要集中在国家基建占地、退耕还林、退耕还塘以及灾害毁地等几个方面。近10年来,江西各地区表现出不同的耕地流失特征。人均GDP较高的地区,耕地减少率反而低。这主要是因为各地区处于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经济水平相对较高的传统工业城市正处于产业转型期,占用耕地较少,而相对落后的几个城市的工业正在起步,表现出占用耕地较多。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出江西省耕地减少的四大驱动因素,分别是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自然灾害、退耕政策以及农业技术进步。控制人口数量,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积极开垦、复垦土地,改善生态环境等是当前保护耕地的基本策 略。  相似文献   

15.
气候变化情景下能源效率及其平等准则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适应气候变化领域国际斗争的需要,本文分析了中国能源生产消费特点、温室气体排放情景、能耗强度和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及其发展趋势;在温气体限控上提出能源效率与人均温室气体累积和、与人均GDP发展水平、与技术转让相联系的准则。  相似文献   

16.
长江三角洲的发展与外向型经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长江三角洲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经济区,其土地面积占全国的1%,人口占6%,但GDP占全国的20%(2003年),为国家提供的财政收入占全国的22%。历史文化悠久,是中国的富庶之区,也是中国和东南亚与世界各国经济文化交流最早的地区之一;现代的科技、文化、教育亦比较发达。近25年来,长江三角洲的高速发展和外向型经济有密切关系,主要表现为:①吸引了大量外资,促进了本区的经济增长;②对外贸易大幅度增加;③外资企业获得了丰厚利润,也为当地提供了就业岗位和税收。目前长江三角洲对外经济联系主要是欧美、日本和韩国;台湾、香港、澳门在中国的地位特殊,对该区投资也不断增加。东南亚在该区的对外经济贸易中所占比重不高,但是中国与新加坡合作在苏州举办的新加坡工业园,已取得明显的成就,说明中国与东南亚有广泛的发展前景。分析了当前长江三角洲产业结构、资源与环境存在的问题,对未来的发展和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中的问题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1949年以来中国环境与发展关系的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IPAT方程出发,发现了环境影响随着经济发展或时间的演变依次遵循三个"倒U型"曲线规律,即环境影响强度的倒U型曲线、人均环境影响的倒U型曲线和环境影响总量的倒U型曲线。根据此规律,可以将该演化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即:环境影响强度高峰前阶段、环境影响强度高峰到人均环境影响量高峰阶段、人均环境影响量高峰到环境影响总量高峰阶段以及环境影响总量稳定下降阶段。在环境演变的不同阶段,主要驱动力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环境影响强度高峰前阶段,资源消耗或污染物排放增长更多地由资源或污染密集型技术进步驱动;在资源消耗或污染物强度高峰到人均资源消耗或污染物排放高峰阶段,主要由经济增长驱动;而在人均资源消耗或污染物排放高峰到资源消耗或污染物排放总量高峰阶段以及总量高峰以后的发展阶段,则主要由节约高效技术或污染减排技术进步来驱动。实证分析表明,中国目前环境与发展关系基本上处于经济增长主要驱动的环境影响强度高峰向人均环境影响高峰过渡阶段,这同时意味着中国要在短期内实现人均环境影响和环境影响总量高峰的跨越是异常困难的。  相似文献   

18.
研究经济发展的周期性及其驱动因素,"淡化"经济周期的剧烈波动,对优化调控经济管理、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具有重要意义。采用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和偏最小二乘回归(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PLSR)相结合方法,对1952~2007年湖北人均GDP进行了多尺度分析及不同时间尺度下的驱动因素分析。结果发现:(1)56 a来,湖北人均GDP在波动中不断增长,存在准47 a、准112 a和准56 a 3个波动周期和一个先轻微下降后持续递增的趋势项;(2)湖北人均GDP不同周期性波动的共同驱动因子有资本形成总额、原煤产量、水泥产量、进出口总额、旅客周转量,不同因子及其驱动大小分别为准47 a依次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居民消费、农林牧渔总产值、钢产量、货物周转量,准112 a依次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发电量、农林牧渔总产值、钢产量,准56 a依次有居民消费、政府消费、邮电业务总量,趋势项依次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居民消费、政府消费、发电量、农林牧渔总产值、钢产量、邮电业务总量、货物周转量。湖北及中央政府相关政策制定者应特别关注促进资本积累与形成,有效调控原煤与水泥等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制定合理的进出口贸易政策,提高旅客运输效率及运输能力等。
  相似文献   

19.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est region and the other regions in China is increasing. In addition, the condi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cities in west China needs amelioration. Developing conditions of the west provinces and its cities using economic barometers (e.g. 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 and per capita GDP) and urban population datum (e.g. urbanization level and city primary degree) have been analyzed in this article. Five indexes have been chosen to work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ovinces, for example, the contribution degree of the increment in GDP, the contribution degree of the increment of per capita GDP, urbanization level, city primary degree, city primacy ratio.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1) The growth of the GDP and per capita GDP of the western provinces is in a poor way; moreover, it is not steady going. (2) The comparability amo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urbanization level growth of the provinces is at a low level. (3) The urbanization levels of Inner Mongolia province and Sinkiang province are more-sensitive responders to the growth of per capita GDP, whereas those of Guangxi province and Tibet province are less-sensitive responders. (4) The urban population in most of the provinces are highly concentrated, which can be shown by city primary degrees and city primacy ratios. While working on these cities in west China, some earlier zone-organic cities are chosen as sample cities, and these cities are also analyzed using economic barometers and population datum. By analyzing the difference among the cities and comparing the research findings of Professor Zhou and the author,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are made: (1) the growth of the GDP and per capita GDP of the cities are mostly not steady going; (2) the middle and big cities are more-sensitive responders to the growth of economy, whereas the small and mega cities are less-sensitive responders; (3) the sizes of southwest cities have a higher speed than those of northwest ones, and furthermo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m are still increas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