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初出茅庐的新手,或出于对自己驾驶技术心虚的缘故不敢直接上路;或虽大胆上路,却因技术欠佳、经验欠缺,导致交通违章和事故频发,所以,初次开车上路,身边如果有个经验丰富的老司机帮忙看路,心里的紧张情绪会缓解不少。因此,找专业的汽车陪练公司,以迅速提高自身的驾驶水平,日益成为新手上路前的必修课。  相似文献   

2.
绩效计划是管理人员与员工共同讨论以确定员工考核期内应该完成哪些工作和达到怎样的绩效水平的过程。很多人认为绩效评价是绩效管理最为重要的环节,但实际上绩效计划要重要得多,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评价仅仅是从反光镜中往后看,而绩效计划是往前看,以便在不久的将来能获得更好的绩效,而不是分析和关注那些过去的、不能改变的绩效。  相似文献   

3.
自2011年5月1日"醉驾入刑"以来,从2011年6月30日的统计数据看,公安机关查处酒后驾驶机动车数量、醉酒驾驶机动车数量、因酒后驾驶机动车造成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因醉酒驾驶机动车造成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等4项数据与2010年同期相比,均出现大幅下降,下降幅度全部超过三成,特别是酒驾数较2010年同期下降39%。  相似文献   

4.
自2011年5月1日“醉驾入刑”以来,从2011年6月30日的统计数据看,公安机关查处酒后驾驶机动车数量、醉酒驾驶机动车数量、因酒后驾驶机动车造成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妒因醉酒驾驶机动车造成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等4项数据与2010年同期相比,均出现大幅下降,下降幅度全部超过三成,特别是酒驾数较2010年同期下降39%。  相似文献   

5.
租借汽车驾驶,需要先"走几步":熟悉一下汽车的仪表、操纵件和车况以令行驶途中更安全-- 1.上车前,先简要询问该车的情况。比如车况、哪些地方需要特别注意,尤其是直接影响行车安全的制动转向等,做到  相似文献   

6.
防御性驾驶技术在福建已被纳入驾驶考试内容。防御性驾驶主要是指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能够准确地"预见"由其他驾驶员、行人、不良气候或路况引发的危险,并能及时地采取必要、合理、有效的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这种可避免危险发生的驾驶方式即为防御性驾驶。福建泉州高速交警支队,将高速行驶技巧结合最新的防御性驾驶内容,编写了《高速公路防御性驾驶五大要素》手册,现转载如下:  相似文献   

7.
驻榕某部汽车营的林瑞山,入伍十一年,始终把青春铆在方向盘上,奉献自己的光和热。他安全行车25万公里,出色地完成演习、抗洪抢险、野外拉练等重大任务,连年被评为“红旗车驾驶标兵”、4次荣立三等功。“打铁先得自身硬”,这是林瑞山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新兵第一年,他就被送到司训队学驾驶。从此,他就决心要脚踏实地地学好专业技术,做驾驶汽车的  相似文献   

8.
新驾驶员在学驾驶时,教练员常常没有提醒学员在未达到操作自如、人车合一的操作境界时,要先培养驾驶员在不加速时,应将右脚移到制动踏板上的习惯。因为驾车加速或制动都是用右脚操作,且同样都是往下踩的操作动作,关键在于往下踩的是什么踏板。一般情况下刹车或加速,操作不会失误,但不排除在驾车时有精神不够集中或精神恍惚的状况。如果没有养成不加速时将右脚移在制动踏板上的习惯,遏突发情况,就容易锚把油门当刹车。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有条件自动驾驶对非驾驶相关任务的允准边界,基于实车驾驶模拟器,设计自动驾驶接管试验典型场景,招募30名被试者开展驾驶模拟试验;要求驾驶人执行3种分心形式的驾驶次任务,系统发出接管请求提示后,驾驶人接管车辆控制权以避免险情发生,并分析驾驶人接管反应时间、驾驶负荷以及驾驶绩效等相关数据。结果表明:驾驶次任务涉及的分心形式越复杂,接管过程安全性越差,视觉分心任务与操作分心任务对接管行为影响显著;驾驶人更倾向于选择制动操作接管车辆,次任务分心程度越高,制动接管比例越大;与乘客聊天对接管行为影响不显著,看视频和玩手机游戏均会显著延长接管反应时间,增加工作负荷与车辆纵向减速度,玩手机游戏还会显著提升车辆横向加速度。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高速公路主线出口匝道区域的行车安全性,基于HRV指标量化分析该区域的驾驶负荷特性和影响因素.分析了交通标志设计方案对主线出口匝道区域交通安全影响特性.采用HRV指标对驾驶负荷进行量化分析,同时采用不同信息量的交通标志对驾驶负荷进行定量加载,以汉十高速公路沿线匝道区为场景,设计并开展了主线出口匝道区域驾驶负荷的实车道路试验,采集不同试验场景下多个驾驶人的生理指标和驾驶特性.结果表明,交通标志信息量可以作为认知负荷加载的方式.从2 km到500m到出口位置的预告标志,表征驾驶负荷的HRV指标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驾驶人在通过主线出口匝道区域不同路段时的行驶车速的变化趋势与驾驶负荷强度的变化趋势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1.
分心驾驶容易影响驾驶行为,进而导致交通事故的问题。用理论建模方法,研究分心对驾驶行为及其可靠性的影响。介绍分心驾驶的定义和维度。基于驾驶行为理论,建立融合分心维度的驾驶行为模型,分析不同分心维度对驾驶行为的影响机理。基于可靠性理论,建立融合分心维度的驾驶行为可靠性模型,分析不同分心维度对驾驶行为可靠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维度分心对驾驶行为的影响具有各自特点和交互性;减少影响系数高的分心维度,有助于提高驾驶行为可靠性;多维度分心比单维度分心会更大程度地降低驾驶行为可靠度,应减少或避免复合分心。  相似文献   

12.
经典 《安全与健康》2016,(12):42-43
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交通出行的方式也日新月异。现实生活中单位员工驾驶自有车辆为单位办事的现象也越来越多。员工驾驶自有车辆因公外出办事,即通常所说的"私车公用"。而"私车公用"行为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结果该如何赔偿?请看以下案例分析:案情简介徐某为重庆市涪陵区某市政管理单位员工,吴某为该单位实习人员。2013年7月22日,徐某驾驶自有车辆载吴某等人外出为单位办事。办完事后,徐某驾驶车辆启动时,因疏于观察,其误  相似文献   

13.
英国BBC有一档电视节目《面对面》中讨论,为什么汽车司机容易火气大,在驾驶过程中稍有小事就怒气大作?节目认为,因为司机长时间看不到别人的脸,特别是看不到其他同向或相向而行的司机的脸--如果像步行者一样互相看得见,路人间有些小不愉快会由细微的脸部表情或肢体语言给化解掉了,而司机则没有脸部表情与肢体语言,情绪一直处在封闭之中,逮住机会当然就得发泄一回。  相似文献   

14.
<正>鉴于开车玩手机族成为马路新杀手,日前,刑法修正案(九)草案在修改"危险驾驶罪"时,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沈金强建议将"开车玩手机"纳入危险驾驶罪。沈金强认为,若将此类行为入刑,相信会降低驾驶风险。记者走访发现,虽然白领普遍认同"盲驾"是马路杀手,且几乎所有的受访司机都坦白在驾车过程中会有看手机的习惯,但不少经常使用打车软件"揾食"的司机大佬可要纠结起来了:打车软件怎么算?雨夜遇"盲驾",白领只能拍照劝止有研究表明,在驾驶中玩弄手机造  相似文献   

15.
交通运输部、公安部近日联合发布《机动车驾驶培训教学与考试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增加了实际道路驾驶培训的学时和里程。同时,驾驶培训也将逐步推广实行按学时收费、先培训后付费的培训模式。《大纲》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大纲》中显示,小车(C1/C2等)在科目二考试中的内容有所简化,分为5个项目,原先的桩考改为倒车入库,不再进行移库考试,其他4个项目分别是:坡道定点停车和起步、侧方停车、曲线  相似文献   

16.
驾驶习惯与驾驶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生命运动和社会生活的正常运转,都遵循一定的客观发展规律,这些规律自然而然地为人类和社会所逐步接受,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人的行为。比如驾驶习惯就是驾驶员在长时间的驾驶活动中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驾驶行为或驾驶倾向。驾驶行为的累积就养成了驾驶习惯,而驾驶习惯往往决定了驾驶员的命运。俗语说得好:“习惯若不是最好的仆人,就是最差的主人”。对此,并非每一个机动车驾驶员都能深刻认识到这一点。  相似文献   

17.
为全面认识驾驶人在愤怒情绪影响下的驾驶特征,回顾、分析了国内外学者在驾驶愤怒与攻击性驾驶的关系、驾驶愤怒影响因素、量表开发与应用及驾驶愤怒相关干预措施的实施等4个方面的研究成果。结果表明:驾驶愤怒的诱发受人口学、心理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驾驶愤怒在某种程度上会导致攻击性驾驶。驾驶愤怒量表(DAS)、驾驶愤怒表达量表(DAX)和驾驶愤怒倾向量表(PADS)被广泛用于驾驶愤怒的测量,用多种心理训练对驾驶人进行愤怒干预,尽管有一定的效果,但干预对象和方法均较为单一。总体上,众多学者使用相关问卷研究了驾驶人从愤怒情绪的诱发到表达的整个过程,并通过驾驶愤怒预测风险驾驶行为特征,研究内容不断丰富和完善,方法不断创新;对于如何有效减少或避免驾驶愤怒对交通安全的影响,未来应从驾驶人文化背景、交通模式、结合生理和心理特性的干预方法等方面重点考虑。  相似文献   

18.
汽车驾驶愤怒情绪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系统分析愤怒驾驶的研究方法和研究难点,从汽车驾驶人愤怒情绪产生的情景、汽车驾驶人愤怒时的表现或行为、汽车驾驶人愤怒情绪对交通安全的影响、汽车驾驶人愤怒情绪识别4个方面介绍汽车驾驶人愤怒驾驶的研究进展,以及国外汽车驾驶人愤怒驾驶研究的方法和工具。提出研究汽车驾驶人愤怒情绪应该重点关注样本的选择和研究方法的突破,并对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准确识别汽车驾驶人开车中的愤怒情绪,预测愤怒下的驾驶人开车可能产生的不安全行为,如何有效地管理愤怒驾驶,消除驾驶人在行车中的愤怒情绪,避免或降低愤怒驾驶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电机车是目前矿山井下常用的运输工具之一,按规定:井下电机车驾驶室内只准乘坐司机1人。然而,在我们的日常生产工作中却常出现“搭便车”的情况,有的强行挤入驾驶室内,有的甚至搭坐在机车尾部的电阻厢上或扒在机车两侧进行长距离运行。殊不知如此搭便车是相当危险的,务必引起人们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0.
勇者无畏因为对西藏的向往,闽北两位教师利用暑期驾驶摩托,历时33天,行程12000余公里,圆了进藏之梦。这两位教师,就是武夷山市洋庄乡中心小学教师金进顺、星村中学教师王启洲。金进顺说,西藏的神秘一直吸引看他。前年的一天,他无意中进入“摩托车网站”,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