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电除尘器内气流分布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对电除尘器进气烟箱内常规均匀气流和斜气流下三维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和试验研究,流场的模拟采用双方程模型,计算采用SIMPLE算法。对于常规均匀气流,试验共设计了5种不同渐扩管扩散角度(α)的烟箱模型,分别进行流场模拟计算,并对进气烟箱出口处的气流分布均匀程度进行评价。试验中通过改变不同部位的开孔率来形成有规律的斜气流,并在计算机上模拟计算,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电磁脉冲(EMP)对理想带孔缝金属机箱的耦合特性,对耦合电场的时域和频域特性以及不同结构和不同数量孔缝的耦合结果进行了讨论。耦合电场的分布呈现明显的谐振现象,谐振中心位于机箱中心区域。对于面积相同的孔缝,当脉冲的极化方向与孔缝短边平行时,矩形缝耦合的电场能量最大,圆孔耦合的电场能量最小。在保持开孔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将较大的单孔缝分解成多个较小的孔缝,可有效减小耦合能量。另外,采用双层屏蔽也可显著减小耦合能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车辆传动轴在受损情况下极限承载能力的变化规律。方法 在圆轴上预制缺陷,并对含缺陷圆轴结构承受扭转载荷的能力进行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 当圆孔缺陷深径比保持不变时,圆轴极限扭矩下降比随圆孔缺陷孔径比的增加而减小;当圆孔缺陷孔径比保持不变时,圆轴极限扭矩下降比随圆孔缺陷深径比的增加而减小。当深径比大于0.4时,圆轴极限扭矩下降比与圆孔缺陷孔径比近似呈负线性相关。当缺陷孔径比大于0.4、深径比大于0.2时,圆轴最大扭角减小为15°~35°,各存在缺陷的圆轴的最大扭角差距不大。结论 圆轴扭转失效时,其最大扭角、极限扭矩与圆孔缺陷孔径比、深径比整体均呈负相关趋势。在孔径比和深径比逐渐增大的过程中,极限扭矩呈近似线性关系逐渐降低,而最大扭角先急剧减小,后逐渐趋于平稳。  相似文献   

4.
不同16SrDNA靶序列对DGGE分析活性污泥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为探讨不同通用引物扩增16S rDNA靶序列对活性污泥微生物群落分析的影响,更合理的利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分析活性污泥样品.从连续流搅拌槽式反应器(CSTR)中获取活性污泥,以3对通用引物341f/534r、968f/1 401r和341f/926r扩增16S rDNA序列,用DGGE分离PCR扩增产物.研究表明采用不同引物对进行DGGE分析时,群落多样性和动态存在显著的差异.341f/534r和968f/1 401r的靶序列分离效果较好,341f/926r的靶序列分离效果较差.引物341f/534r和341f/926r DGGE图谱显示S2和S3相似性高,引物968f/1 401r DGGE图谱显示S1和S2相似性高.由此可见采用不同引物对进行DGGE分析时,群落结构之间的相似性和动态是不一致的.341f/534r的DGGE图谱中条带丰富,多样性最好,968f/1 401r的DGGE图谱次之,341f/926r DGGE图谱条带最少,多样性也较差.因此,在利用DGGE分析活性污泥样品时采用引物341f/534r和968f/1 401r是比较适宜的.  相似文献   

5.
不同16SrDNA靶序列对DGGE分析活性污泥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为探讨不同通用引物扩增16S rDNA靶序列对活性污泥微生物群落分析的影响,更合理的利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分析活性污泥样品.从连续流搅拌槽式反应器(CSTR)中获取活性污泥,以3对通用引物341f/534r、968f/1 401r和341f/926r扩增16S rDNA序列,用DGGE分离PCR扩增产物.研究表明采用不同引物对进行DGGE分析时,群落多样性和动态存在显著的差异.341f/534r和968f/1 401r的靶序列分离效果较好,341f/926r的靶序列分离效果较差.引物341f/534r和341f/926r DGGE图谱显示S2和S3相似性高,引物968f/1 401r DGGE图谱显示S1和S2相似性高.由此可见采用不同引物对进行DGGE分析时,群落结构之间的相似性和动态是不一致的.341f/534r的DGGE图谱中条带丰富,多样性最好,968f/1 401r的DGGE图谱次之,341f/926r DGGE图谱条带最少,多样性也较差.因此,在利用DGGE分析活性污泥样品时采用引物341f/534r和968f/1 401r是比较适宜的.  相似文献   

6.
许宁  许玥  钟秦 《环境工程》2013,31(1):69-72
通过对600 t/d浮法玻璃熔窑脱硫工艺的现场实验,取得了预期效果。实验过程的工艺参数控制如下:1)输送风机2台,一台直通,一台开度为30%~35%;引风机2台,一用一备,开度70%~85%;通过输送风机和引风机的联动调节,控制窑压在4±1Pa范围内。2)通过热电偶的温度检测,自动进行补减水量和微动调节闸阀控制烟气进塔温度在180~200℃。3)合理调整双翼闸板开度在75%~85%,既满足窑压要求,又能控制烟气进塔流速在8~10 m/s。  相似文献   

7.
二段往复炉排焚烧炉炉拱的优化辅助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二段往复炉排焚烧炉炉拱的优化设计 ,运用PHOENICS软件进行炉内流场的模拟 ,研究炉拱形状和尺寸对流场的影响。通过模拟发现 ,后拱后移可以避免压火现象 ,保证炉膛空间良好的火焰充满度 ,但存在最佳后移尺度 ,以同时保证喉口位置烟气湍流效果强烈 ,充分发挥炉膛后拱和前拱的辐射及对流传热的效果。根据炉内气流湍动情况以及风速的范围 ,确定在原设计基础上将后拱后移 0 5m为最佳炉膛尺寸  相似文献   

8.
圆口径天线远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基尔霍夫公式,并利用计算机编程技术实现了对圆口径天线的远场(电场)的精确计算,同时得到天线的方向图,分析了其辐射特性,并将程序的计算结果与相关文献中的理论值作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使用电磁仿真软件XFDTD,研究雷电磁脉冲(LEMP)对便携计算机的电磁危害。方法给出腔体内部采样点处的电场时域波形图和截面的电场分布图,计算腔体内不同位置处的屏蔽效能和瞬时坡印廷矢量的大小,分析雷电电磁脉冲与腔体正面孔阵和侧面孔洞的耦合以及孔洞的互耦合。结果雷电电磁脉冲会与入射正面和侧面上的小孔发生不同程度的耦合。雷电电磁脉冲对腔体内部的电磁危害很小,电磁能量主要被限制在开孔附近,腔体中心处受到的影响最小。开孔面积越大,耦合进的电磁能量越多。相邻孔洞之间的互耦合效应使得腔体的屏蔽性变差。结论雷电电磁脉冲对便携计算机的危害一般很小。  相似文献   

10.
纳滤膜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综述了纳滤膜的特点 ,包括孔径范围处于纳米级 ,膜体带有电性基团 ,操作压力低 ,对二价和高价离子的截留率明显高于单价离子等。介绍了纳滤膜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包括软化水处理、饮用水净化、地下水中硝酸盐的去除、二级污水的深度处理、工业废水的处理等。  相似文献   

11.
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正辛醇-水分配系数的QSPR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隆兴兴  牛军峰  史姝琼 《环境科学》2006,27(11):2318-2322
采用PM3算法计算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PAEs)的量子化学参数,应用偏最小二乘(PLS)算法建立了PAEs的正辛醇-水分配系数(KOW)的定量结构-性质相关(QSPR)模型.模型的结果表明,用量子化学参数建立的QSPR模型相关性显著,具有较好的稳健性和预测能力,因此,利用该模型可对其他PAEs分子的lgKOW值进行初步预测.模型的结果表明,影响lgKOW的主要量子化学参数是分子总能量TE、相对分子质量Mr、平均分子极化率α和分子生成热ΔHf.lgKOW随着Mrα的增大而增大,随着TE和ΔHf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12.
胡彪  高涛  王海北  娄可柏  马俊  杨智超 《环境工程》2022,40(3):154-158+23
根据废DZM铅蓄电池铅膏中各组分的物料特性,对废铅膏原料进行154,77,54 μm孔径逐级漂洗筛分,随后对各级筛上物进行电解分离,分别收集电解完成后的上层纤维和下层的PbSO4和金属铅混合物,对各组分进行质量分析、SEM形貌分析以及XRD检测。结果表明:筛上物主要成分是PbSO4和少量Pb,最终筛下物主要成分是PbO2和PbSO4。经过54 μm孔径筛分实验后,分离出的隔膜纤维为废铅膏总量的9.45%,证明利用逐级漂洗筛分和电解分离方法能有效分离出废铅膏中的隔膜纤维。  相似文献   

13.
全极化综合孔径辐射计(full polarization interferometric radiometer)结合了干涉式综合孔径成像技术与全极化信息获取技术,是一种高分辨率、低功耗且可观测多种海洋物理信息的新型微波辐射计。文章分别介绍了全极化和综合孔径微波辐射计的发展历程,阐明了全极化模式和综合孔径技术应用于海洋信息获取的必要性与原理。以目前在轨运行的WindSat和MIRAS的优点与不足为例,论述了多功能微波辐射计和多载荷微波遥感卫星平台在海洋观测方面的优势,从需求与应用的角度指出多微波遥感器协同开展海洋观测的必要性与难点,为我国自主研制的海洋盐度观测卫星立项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Underground Coal Gasification (UCG) produces less surface impact, atmospheric pollutants and greenhouse gas than traditional surface mining and combustion. Therefore, it may be useful in mitigating global change caused by anthropogenic activities. Careful monitoring of the UCG process is essential in minimizing environmental impact. Here we first summarize monitoring methods that have been used in previous UCG field trials. We then discuss in more detail a number of promising advanced geophysical techniques. These methods – seismic, electromagnetic, and remote sensing techniques – may provide improved and cost-effective ways to image both the subsurface cavity growth and surface subsidence effects. Active and passive seismic data have the promise to monitor the burn front, cavity growth, and observe cavity collapse events. Electrical resistance tomography (ERT) produces near real time tomographic images autonomously, monitors the burn front and images the cavity using low-cost sensors, typically running within boreholes.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nSAR) is a remote sensing technique that has the capability to monitor surface subsidence over the wide area of a commercial-scale UCG operation at a low cost. It may be possible to infer cavity geometry from InSAR (or other surface topography) data using geomechanical modeling. The expected signals from these monitoring methods are described along with interpretive modeling for typical UCG cavities. They are illustrated using field results from UCG trials and other relevant subsurface operations.  相似文献   

15.
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可用Butler模型定量描述,在理想状态下,生态旅游是一个自稳定系统,旅游人数N的增长具有持续性、快速性和有限性、N的增长不会超过环境容量阈值K。增长速率r和单位时间游人的增长量dN/dt与N存在对称关系。r,dN/dt,N与时间t存在内禀的线性关系。利用上述特征,可以对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进行评估和预测。本文对安吉竹种园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994-1997年,景区游人增长方式与Butler增长模型基本相符。1998-2000年,由于假日旅游和广告效应影响,生态旅游的可持续性受到冲击。若不采取措施限制游人的增长,景区的生态旅游将是不可持续的。  相似文献   

16.
电袋复合除尘器捕集粉尘除了静电凝并作用外,滤袋表面的二次粉尘层和一次粉尘层中粉尘颗粒之间的微米级间隙,以及滤料纤维层中纤维间距的微距,加上荷电粉尘层形成的(内)电场力和(或)外加电场的作用,使微细粉尘发生极化、库伦和电场吸附,是实现高效捕集微细粉尘PM2.5的重要机理。  相似文献   

17.
利用铁丝为阳极,铜为阴极,NaOH溶液为电解液,陶瓷膜为隔膜,于双隔膜电解槽中电解制备高铁酸钠(Na2FeO4). 探索了阳极室容积、缓冲室容积、电解液浓度(c(NaOH))、温度和隔膜孔径变化条件下生成的c(Na2FeO4) 的变化情况,并给出了c(Na2FeO4)发生变化的原因. 结果表明: 减小阳极容积,一定范围内增加缓冲室容积,增加c(NaOH),减小隔膜孔径及适宜的温度均有利于提高c(Na2FeO4). 由正交实验可得,在阳极室容积为40 mL,缓冲室容积为40 mL,c(NaOH)为20 mol/L,隔膜孔径为0.01 μm,温度为35 ℃,电流为2 A时,电解3 h后c(Na2FeO4)为93.43 mmol/L.   相似文献   

18.
结合最近颁布的IEC61000—4—20(2007版)标准,研究了GTEM室的传输特性指标。通过对GTEM室场强参数的预测试,得出了场强与功放增益的频域特性。结果表明场强与功放增益的波动以及GTEM室传输特性的改变具有很大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GTEM室辐射敏感度自动测试系统中室内场强自动控制过程。  相似文献   

19.
利用污染羽流浓度模拟法,采用连续释放质点拉格朗日追踪法计算污染羽流的运动路径。选用大肠杆菌作为污染指标生物,考虑了大肠杆菌衰减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针对黑石礁湾风景旅游区的特点,提出了黄金时间污染羽流文章频率场的概念,对大连市黑石礁湾污水排海工程和黄金时间污染羽流的访问频率场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用访问频率场模型能够直观显示黑石礁湾排海污水中大肠杆菌影响的水域面积和时间,对于黑石礁湾污水排海工程  相似文献   

20.
威海市广播电台电磁辐射环境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理论分析计算和实地的模拟测试,探讨场源辐射场强E随距离r的一次反比衰减规律。对10kW中波长射天线,在r>75m的区域内,地面附近(距地面2m处),场强E<25V/m,不会超过国标GB9175-88中对长中短波规定的卫生要求的“二级标准”;在r>150m的区域内,地面附近场强E<100V/m,符合国标卫生要求的“一级标准”;但在r>200m范围内的高层建筑的外部(例如楼顶平台)则有可能超过国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