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针对硝酸异辛酯在生产、运输、储存和使用的过程中可能掺入杂质,由于其自身的热不稳定性给生产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问题,为研究杂质对硝酸异辛酯稳定性的影响,向硝酸异辛酯中加入一定量(少量)杂质,利用微量量热仪测量不同条件下硝酸异辛酯的热流曲线。结果表明:在相同实验条件下,杂质加入前后,硝酸异辛酯的起始放热温度和最高放热温度均变化不大,其热稳定性并未出现降低的情况,少量杂质对硝酸异辛酯的热稳定性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硝酸异辛酯的化学品危险性分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关于危险化学品的确定原则,为评价硝酸异辛酯的危险性分类,通过克南试验、时间/压力试验、联合国隔板试验、液体氧化性试验及闭杯闪点试验,对硝酸异辛酯的爆炸性、氧化性和易燃性进行了测试,通过查询国际权威数据库的形式分析了硝酸异辛酯的健康危害和环境危害.结果表明:硝酸异辛酯不属于有毒物质、腐蚀品;硝酸异辛酯在爆炸性试验系列1中得到肯定结果,但在爆炸试验系列2中的系列试验均得到否的结果,排除爆炸品的分类;硝酸异辛酯与纤维素质量比为1:1混合时的压力升高,不是由于其氧化性质引起的化学反应造成的压力上升,即硝酸异辛酯不具有氧化性.健康危害方面,硝酸异辛酯属于危险化学品,具体危险性类别为:严重眼损伤/眼刺激,类别2.  相似文献   

3.
利用C600微量量热仪对二叔丁基过氧化物(DTBP)在空气中的热分解进行不同升温速率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加,DTBP的起始放热温度和最大放热温度随之升高;DTBP热分解的活化能范围为102~138 kJ/mol;TMRad为1,8,24,50,100 h时对应的起始温度分别为107.23,83.13,74.82,68.14,62.06℃;DTBP的储罐内径越大,其对应的自加速分解温度越低。  相似文献   

4.
采用同步热分析仪(STA)研究了氯酸钠、亚铁氰化钾及其混合物的热分解过程,得到了它们的热流-温度和质量-温度的变化曲线。并通过热分解动力学原理,求得了氯酸钠与亚铁氰化钾混合物的起始放热温度为259.7℃,分解反应热为502.5J/g。  相似文献   

5.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了偶氮二甲酸二异丙酯(DIAD)在动态条件下的热稳定性。DSC的测试结果表明:在测试过程中只检测到一段放热信号,且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加(2℃/min、4℃/min、8℃/min和10℃/min),DIAD样品放热分解的起始温度从199.3℃升至218.4℃,峰值温度从218.5℃升至246.0℃;不同升温速率条件下DIAD样品热分解的平均比放热量■为681.8 J/g。基于动态DSC测试数据,利用TSS软件模拟确定了DIAD样品的热分解反应动力学参数。模拟结果表明:DIAD样品的热分解过程遵循自催化反应机理,且拟合得到的DIAD样品热分解反应的动力学参数结果与基于等转化率微分算法计算得到的结果十分接近。基于求取的DIAD热分解动力学模型(自催化反应模型),通过热爆炸模拟对DIAD样品的热危险性进行评估,并利用TSS软件对DIAD样品的若干热危险性和热爆炸性能参数进行了预测,获取了TD_(24)、TD_8、TCL、SADT、ET和CT等参数。本研究有助于优化化学品的运输和储存条件,以尽可能地减少工业灾难。  相似文献   

6.
硝酸异丙酯对单基推进剂的安定性能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云爆剂中硝酸异丙酯渗漏对单基推进剂的安定性能影响。方法利用加速量热仪(ARC)对单基推进剂在混合硝酸异丙酯环境下的热分解情况进行研究,确定热分解特性参数,并通过速率常数法计算出动力学参数。结果得到了其绝热分解的温度、压力时间曲线,发现在混合硝酸异丙酯后,样品起始热分解温度和表观活化能基本不变。结论硝酸异丙酯对单基推进剂的起始分解温度和活化能没有明显影响,不会危害其热安定性能。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乙烯基乙炔的热危险性,采用C80微量热仪研究了乙烯基乙炔在空气中的放热现象,得到了升温速率对乙烯基乙炔聚合放热的影响、反应活化能以及绝热条件下达到最大反应速率所需时间TMRad.结果表明: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大,乙烯基乙炔的起始放热温度和最大放热温度随之升高;活化能范围为50 ~ 170 kJ/mol;TMRad为1,8,24,48 h时对应的起始温度分别为112.69,99.65,93.78,90.23 ℃.  相似文献   

8.
为测试天然沥青粉的热危险性,通过自热性试验和DSC/TG热分析试验测试其热效应,并测试了不同粒径对其起始放热温度、放热量和自燃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所用天然沥青粉A属于危险货物4.2项自热物质,天然沥青粉B不属于危险货物4.2项自热物质;天然沥青粉由30℃加热至800℃,在空气条件下会剧烈地放热,测得起始放热温度为167℃,总放热量为17.2 kJ/g,氮气条件下则只有在390 ~ 510℃有明显吸热峰.在测试的4种粒径范围内,粒径对起始放热温度和总放热量影响均很小,分别为小于2℃和小于5%.随着天然沥青粉粒径的减小,其自燃温度明显降低.氮气条件对天然沥青粉的自热危险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某四组元推进剂的热分解特性。方法进行差示扫描量热(DSC)和热重分析(TG)实验。结果分别得到了推进剂在不同温度下的DSC和TG曲线,以及同一温度下推进剂各单组分的DSC和TG曲线,并计算得到了不同升温速率下的反应动力学参数。结论推进剂的热失重主要分为三个阶段,150~220℃的范围主要为RDX的热分解,220~375℃的范围主要为AP热分解,375~515℃的范围主要为部分AP高温分解和橡胶分解。同时推进剂在200~237℃和337~385℃各出现了一个放热峰,在240~248℃出一个吸热峰。推进剂的吸热峰为推进剂中AP晶型转变的吸热峰,推进剂中两个放热峰分别是由于RDX热分解和AP的高温分解产生的。同时计算得到推进剂样品的活化能,推进剂的表观活化能在1.6×10~5~2.1×10~5J/mol的范围之间,随着热分解的进行,活化能先降低后升高。  相似文献   

10.
通过快速筛选热分析试验对硫酸羟胺热危险性进行定性分析,对其热分解过程进行初步研究,获得温度、压力变化规律;再运用C80微量热仪对硫酸羟胺进行深入分析,得到硫酸羟胺的化学反应动力学参数,根据Semenov模型计算其自加速分解温度(SADT)。试验结果表明:由RSD初步筛选试验得到硫酸羟胺在164.2℃时即发生分解放热;用C80法得到硫酸羟胺的起始热分解温度为137.1℃,并计算了该物质在3种典型包装下的自加速分解温度。由SADT得到储存、运输过程中硫酸羟胺的控制温度,从而为减少硫酸羟胺事故的发生提供必要的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