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3篇
综合类   5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3 毫秒
1
1.
为降低液体自燃温度测试过程中的操作危险,准确判定自燃现象发生及温度,减少繁琐的手工操作,参照ASTME659—78(2005)、GB/T21791-2008及GB/T21860-2008标准,设计了一套智能自燃温度测试系统。采用操作微机软件控制炉体升降温、自动进样泵进样、温度采集、自燃现象拍摄、尾气抽滤等过程,实现自燃温度测试从开始进样到吹扫尾气全流程的自动化;利用设计系统测试乙醇、丙酮等5种常见物质的自燃温度,测试结果与文献值的相对标准偏差不超过2.0%。结果表明所设计系统操作方便快捷、安全实用、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2.
为考察不同类型溶剂对混合液易燃特性的影响,探索混合溶剂闪点的变化规律,分别将不燃溶剂、阻燃型溶剂、高闪点溶剂及低闪点溶剂与乙醇按不同比例混合,采用闭杯闪点测试仪进行混合液的闪点测试。研究结果表明,添加不燃或阻燃溶剂时,混合液闪点整体呈现逐渐升高趋势,不燃或阻燃溶剂易于提高混合溶剂的安全性能,当不燃或阻燃溶剂体积分数超过0.7以上时,混合液闪点提高幅度较大;添加可燃溶剂时,可燃溶剂的结构不同,对混合液的燃烧特性影响也不同,添加高闪点溶剂可能提高混合液闪点,也可能降低混合液闪点;而添加低闪点溶剂,降低混合液闪点,甚至可能比混合液任一组分闪点值都低;因此选用混合溶剂时,不能盲目,需要严格关注其混合后易燃特性参数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环氧氯丙烷生产工艺中双氧水分解产生的氧气与含氯丙烯、环氧氯丙烷、甲醇的可燃气体混合存在燃爆危险,为预防燃爆发生,利用5L爆炸极限测试仪测定分离罐气相出口可燃气在不同氧气浓度条件下的爆炸极限,并以此绘制爆炸极限三元图,得到不同工况条件下"可燃气-氧气-氮气"混合体系的燃爆区域。结果表明:随着氧气浓度的升高,可燃气爆炸上限明显提高,但爆炸下限变化不明显;随温度上升,气相出口组分发生变化,LOC值逐渐降低;正常冷却条件下极限氧含量为12%,冷却效果差时为10%,冷却失效时为9.3%;设置氧浓度报警时参考最小LOC值,留出裕度空间,控制体系氧含量小于5%有助于预防燃爆发生。  相似文献   
4.
通过爆炸极限测试装置测定二氯甲烷在常压空气中的爆炸极限,结果表明二氯甲烷在常压下,室温~120℃内不存在爆炸极限。考察温度、压力及氧氮混合气中氧含量对二氯甲烷爆炸极限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对二氯甲烷爆炸极限几乎没有影响;随着压力的增大,二氯甲烷爆炸下限没有变化,但爆炸上限变化较为明显;随着氧气浓度的增大,二氯甲烷爆炸下限有较小幅度变化,但爆炸上限变化幅度较大;绘制了二氯甲烷在常温常压下的爆炸极限三元图,得到该工况条件下"二氯甲烷-氧气-氮气"混合体系的燃爆区域,极限氧含量为17. 8%(相当于含氧量22. 1%的氧氮混合气)。因此在工业生产过程中降低体系的压力及氧气含量有助于预防二氯甲烷燃爆危险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硝酸异辛酯的化学品危险性分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关于危险化学品的确定原则,为评价硝酸异辛酯的危险性分类,通过克南试验、时间/压力试验、联合国隔板试验、液体氧化性试验及闭杯闪点试验,对硝酸异辛酯的爆炸性、氧化性和易燃性进行了测试,通过查询国际权威数据库的形式分析了硝酸异辛酯的健康危害和环境危害.结果表明:硝酸异辛酯不属于有毒物质、腐蚀品;硝酸异辛酯在爆炸性试验系列1中得到肯定结果,但在爆炸试验系列2中的系列试验均得到否的结果,排除爆炸品的分类;硝酸异辛酯与纤维素质量比为1:1混合时的压力升高,不是由于其氧化性质引起的化学反应造成的压力上升,即硝酸异辛酯不具有氧化性.健康危害方面,硝酸异辛酯属于危险化学品,具体危险性类别为:严重眼损伤/眼刺激,类别2.  相似文献   
6.
针对近五年来渤海湾客货滚装船车载化工产品货物常见种类及危险性分布情况进行了全面的统计,阐述了渤海湾航线客货滚装船车载化学品运输现状,分析了渤海湾航线客货滚装船车载化学品运输存在的问题以及载有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客货滚装船在发生事故时可能带来的危害.提出了加强管理部门间协作、疏导与查堵相结合、制定适应渤海湾短途航运的货物危险性测试标准以及引导和促进货物生产商、经营者、运输单位提前进行货物危险性测试分类,并采用合适的包装方式及警示标志等加强载有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客滚船安全管理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为评价丁基钠黄药的热稳定性,采用真空安定性测试仪和C600量热仪对其热分解过程进行了研究。分别考察了质量为1.0g的样品在温度为60℃、70℃、80℃、90℃、100℃和质量为0.5g、0.75g、1.0g、1.25g、1.5g、1.75g、2.0g的样品在温度80℃条件下的热分解特性。结果表明,采用真空安定性测试仪在80℃、21mL真空封闭空间的测试条件下,当丁基钠黄药质量小于1.25g时,其平均分解速率较慢,与时间近似成线性关系;当样品质量大于1.50g时,其平均分解速率与时间近似呈一条S形曲线。平均分解速率与质量不是成正比,而是先增加后减小,质量为1.65g时,平均分解速率最大,为0.0957mL/(g.h)。采用C600量热仪确定了丁基钠黄药的分解过程为吸热反应,起始分解温度为93℃,分解过程吸收热量为110.51J/g。明确了温度、堆积样品量的大小和时间为影响丁基钠黄药热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二氧化硫脲自热危险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评价二氧化硫脲的自热特性,采用同步热分析仪STA和化学品恒温试验箱对其热分解过程进行了研究。考察了质量为250g的样品在温度为100℃、120℃、140℃、160℃、180℃、200℃的自热特性,并考察了质量分别为50g、75g、100g、150g、200g、400g、600g、800g的样品在温度100℃条件下的自热特性。结果表明,二氧化硫脲的分解温度为1250℃,分解热为6013J/g,最大放热速率418mW/mg;二氧化硫脲的自热过程是一个热分解过程,自热最低起始温度为95℃,峰值温度最小为2015℃,且与质量呈函数关系;试验发现现有的自热试验标准或测试方法对二氧化硫脲危险性的划分存在一定的缺陷,建议以样品起始自热温度为基准到样品的峰值温差来判定其是否发生自热。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