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旅游资源多维价值的生态探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柳礼奎  路紫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6,22(3):280-282,288
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已得到广泛、深入的认识和挖掘,为旅游资源价值评价及其开发保护提供了借鉴。从生态角度探讨了旅游资源所具有的生产价值、服务价值、协调价值、承载价值、信息价值,对旅游资源自身的多维价值展开了相应分析,力图使旅游资源价值得到全面揭示和拓展。  相似文献   

2.
开发黄河大峡谷区生态旅游可丰富青海旅游产品体系,优化产品结构.在分析与评价青海省黄河大峡谷区域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分析了青海黄河大峡谷区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其制约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青海省黄河大峡谷区域的生态旅游开发策略:以优先保护生态与适度开发旅游为原则,科学制定旅游功能布局与空间结构,加强旅游景区体系建设,发展多元化旅游产品体系,积极完善旅游交通体系建设,加强旅游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严格保护旅游生态环境,鼓励社区参与峡谷区域的旅游开发等.  相似文献   

3.
青海湖景区草地与湿地现状及其保护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环湖草地、湿地是青海湖旅游开发的重要资源,同时也是青海湖其它资源的重要载体,均为独立的生态系统,在当地生态保护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文章对青海湖景区草地、湿地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了分析评估,并对环湖旅游开发中草地、湿地的保护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浙江山水旅游资源特征及其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山水旅游资源美感特征突出,水体旅游资源是浙江山水创造特色旅游产品的基础,山、水结合完美是浙江山水旅游资源构成的又一个特色,文化景观提高了浙江山水旅游资源内涵。浙江旅游开发和利用应以独特的山水旅游资源为基础,科学保护和利用山水旅游资源,遵循人造景观与山水景观相契合原则,努力创造文化旅游特色,完善区域旅游整体形象,重视旅游意境和引景空间设计。  相似文献   

5.
明光市女山火山地质遗迹资源特点及其可持续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明光市女山火山地质遗迹资源及其特点,指出保护中存在的问题:重视程度不够、宣传和研究力度不够、保护措施不到位等,提出了其可持续保护技术路线,即系统开展综合性地貌景观和地质遗迹的调查、划定保护区域和保护对象、加强科学研究工作、加强地质遗迹保护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多方筹集资金、适度开发旅游等。  相似文献   

6.
上海潜在滨海旅游资源调查及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市的海岸线蜿蜒460km,涉及5区1县,潜在滨海旅游资源亟待开发。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潜在上海滨海旅游资源的现状,结合上海独特的自然禀赋和社会经济条件,参照《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国家标准)》(GB/T18972-2003),在对上海潜在滨海旅游资源普查的基础上,研究了上海潜在滨海旅游资源分类,分析了潜在滨海旅游资源特征和资源富集区状况,选划出上海应重点开发的6大潜在滨海旅游资源区,并分别就各资源区的开发对策与建议提出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7.
雁荡山风景区环境质量整体优良,但也存在一定的隐患,必须采取有效地环保措施,达到对雁荡山风景区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自然保护区建设的主要任务是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不遭受破坏,为了解决旅游发展与自然保护之间的矛盾,对中国自然保护区旅游发展模式进行了选择。在自然保护区进行生态旅游开发必须选择保护性模式,并根据中国各自然保护区的实际状况,结合采用可持续发展的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特色开发模式,达到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永续利用和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旅游业是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合作发展的示范产业。通过对武陵山经济协作区旅游发展现状的综合分析可以看出,武陵山经济协作区旅游资源成片分布,产品以山水观光为主,该区域旅游发展较为均衡,服务设施严重滞后。结合怀化市自身的旅游资源条件和在武陵山经济协作区中的地位,提出怀化市应利用良好的区位条件和自然资源,大力发展休闲体验型旅游产品,将怀化市建设成为武陵山经济协作区旅游服务基地和体验型旅游目的地,并从资源整合、产品提升和完善旅游服务设施三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建设对策。  相似文献   

10.
经济欠发达型旅游资源非优区的旅游开发研究是现在旅游开发研究的一个新的视角。由于经济基础、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的限制,经济欠发达型旅游资源非优区的研究面临种种困难,目前对于此种类型的旅游资源非优区的研究也比较缺乏。以山东省阳信县为例,在对其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分析其可行性开发条件,并从开发战略和开发策略两个方面对该地区的旅游开发进行了探讨,这不仅对当地的旅游发展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而且对其它同种类型的旅游地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黑龙滩水库风景区旅游容量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梁荫  施为光 《四川环境》1997,16(2):52-55
本文从黑龙滩风景区自然景点、游览线路、旅游开发方式、适度活动面积及空间容量计算,基础设施容量计算以及环境污染承受能力等几个方面综合计算了黑龙滩水库风景区的旅游容量。并对适度旅游容量下如何开发利用风景区旅游资源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研究构建了旅游环境承载力模型,对天柱山旅游环境承载力进行了定量分析,并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研究表明,天柱山具有良好的旅游环境承载力本底值,风景区尚未大片开发,空间环境容量与实际接待游客量之间尚有很大的空间,基础设施容量突显制约性作用,提出了提高环境承载力的对策与建议,为天柱山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九华山旅游竞争力提升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九华山是我国以佛教为主要特色兼有自然山岳风光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近几年来,九华山旅游业发展迅速,在资源、生态、区位和宗教旅游方面具有一定的旅游竞争优势,但在市场营销、旅游形象、基础设施、服务质量、景区景点开发等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要提升九华山旅游竞争力,就必须打造品牌形象、提高知名度、改善基础设施、加强人才培养、创新旅游项目和整合旅游资源等。  相似文献   

14.
吕静 《四川环境》2005,24(4):67-69
本文结合生态旅游讨论一个水库风景区的景观规划创意,从生态规划角度对人与环境的共生主题进行探讨,突出水域生态资源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这一中心,提倡规划项目与时代需要的深入结合,并在具体规划中关注人与环境的共生性问题。  相似文献   

15.
河南省综合自然景观旅游资源的区际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河南省综合自然景观旅游资源区域整体优劣定量评价不足的情况,选取了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和国家地质公园5类综合自然景观类旅游资源,采用绝对数量、地均数量、人均数量3种评价指标和定量分析方法,对河南省18个省辖市的综合自然景观旅游资源进行了比较,阐述了河南省综合自然景观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的基本状况和旅游资源的区域发展重点。  相似文献   

16.
风景名胜区的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有限的资源面临着旅游市场迅速扩张的巨大压力;而重复建设和盲目粗放式开发更加重了资源供需失衡.正确处理自然生态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就成为风景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本文试就这些问题,以武陵源风景名胜区的生态环境建设为例来探讨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保护和利用的正确途径.  相似文献   

17.
银厂沟金沙河水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李伟 《四川环境》2003,22(3):66-68
银厂沟是成都近郊的著名省级风景区,其水环境质量对旅游开发有直接影响。本文收集景区金沙河十多年的水质监到资料对景区河流水质进行了评价,旨在提出景区水源现有和潜在的环境保护问题,以引起管理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立足太白山旅游发展现状,提出当前阻碍太白山旅游发展的四大问题.为了提升太白山整体旅游水平,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合理途径,将太白山南、北坡相关保护单位与景区联系起来,以"南北统筹,差异开发"为指导思想,探讨在"大太白山"框架之下的旅游整体开发模式.在此基础上将大太白山旅游区划分为"两片四区",提出了相应的产品对策.  相似文献   

19.
九华山佛茶文化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程晓丽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23(12):1148-1150
九华山佛茶文化旅游既有历史优势,又有区位优势,开发九华山佛茶文化旅游是将九华山的佛教旅游资源与茶文化旅游资源中的寺院茶文化相结合。更新观念、重视特形象设计、丰富完善旅游产品、加大旅游商品开发和不断开拓旅游市场等是九华山佛茶文化旅游开发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0.
山区生态旅游开发初步研究——以粤西北旅游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区旅游资源丰富,生态系统复杂但旅游承载力弱,因此山区旅游开发具有区别于其它地区的特殊的发展模式,也使研究山区生态旅游的开发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从生态旅游的概念、内涵以及山区生态旅游开发的主要模式分析出发,讨论了粤西北山区生态旅游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并以粤西北旅游区的核心区怀集县为重点,探讨了经济基础较薄弱的粤西北山区发展生态旅游的对策,给出了在开发与管理方面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