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环境保护》2012,(13):10-12
2010年,联合国大会把2011—2020年确定为"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十年",国务院成立了"2010国际生物多样性年中国国家委员会",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国际生物多样性年中国行动方案》和《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年)》。去年6月,国务院决定把"2010国际生物多样性年中国国家委员会"更名为"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委员会",统筹协调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  相似文献   

2.
<正>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也是生物多样性受到最严重威胁的国家之一,资源过度利用、工程建设以及气候变化,严重影响着物种生存和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2014年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委员会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强调,要全面实施系统性保护工程,扎实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保护生物多样性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标志,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着生物资  相似文献   

3.
要闻     
《环境保护》2014,(21):10
10月6—17日,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二次缔约方大会在韩国平昌召开。由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吴晓青任团长的中国政府代表团出席本次会议。10月15日,吴晓青出席高级别会议,并在会上发言,介绍中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所作的工作及面临的挑战。10月16日,生物物种资源保护部际联席会议第七次会议暨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委员会预备会在北京召开。部际联席会议召集人、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主持会议,  相似文献   

4.
声音     
《环境》2019,(3)
<正>"要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形成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管理体系,让重要自然生态系统得到最严格的保护。"—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在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委员会会议上强调  相似文献   

5.
孙钰 《环境保护》2007,(13):4-6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护生物多样性才能保证生物资源的永续利用.近日,本刊记者就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生物安全问题采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国家环保局副局长、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金鉴明.  相似文献   

6.
孙钰 《环境保护》2007,(7A):4-6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护生物多样性才能保证生物资源的永续利用。近日,本刊记者就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生物安全问题采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国家环保局副局长、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金鉴明。  相似文献   

7.
生物多样性主流化在国际上已被认为是最有效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措施之一。通过生物多样性的主流化,将生物多样性纳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流,从而避免先破坏后保护、做到防患于未然、使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经济发展得以同步进行。生物多样性主流化也是实现生物多样性保护由行政命令向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转变的主要途径。主流化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问题。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主流化虽然已经普遍开展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在实践中确缺少法律依据和政策支持以及缺少科学有效的方法体系、机构建设等,制约了主流化工作的进一步加强。为了更好地推进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主流化工作,应加强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持、强化科学和技术支撑、开发更有效的方法并出台指标体系、指南以及加强宣传教育等。  相似文献   

8.
由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同盟(IUCN),世界资源研究所(WRI)、自然保护国际(CI)、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WWF)和世界银行共同组织编写和出版的一部具有国际性影响的重要著作《保护世界的生物多样性》的中文版已由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从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重要性入手,对生物多样性在全世界范围内受威胁的现状及原因、保护途径、信息需求等作了全面的阐述,特别是对如何确立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优先重点,怎样制定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行动计划,以及如何筹措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资金等作了认真的探讨.①关于生物多样性的概念,该书指出,生物多样性包括所有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所  相似文献   

9.
环保信息     
中国生物多样性面临三大挑战21世纪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的挑战将来自3个方面,即生物技术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恢复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生物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用生物方法治理巢湖向巢湖中大量投放能够摄食并消化蓝藻的滤食性鱼种黄鲢、白鲢,形成湖内鱼种优势互补,当年便有效地遏制了蓝藻的暴发.在净化巢湖水质的同时,渔民还可增产鲜鱼及增加收入. 摘自《中国环境报》环保信息  相似文献   

10.
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多样性"是动物、植物、微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包括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三个层次.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是衡量一个国家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指旨标,维护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在减缓气候变化、保护和涵养水源、维护生态功能、保障生态安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基础.本文回顾了全球生物多样性现状,总结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国际形势,重点介绍了包括生物多样性与气候变化、企业参与生物多样性、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与合成生物学等当前生物多样性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并就新形势下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措施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由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组织的第二次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大会1995年10月在盐城生物圈保护管理区召开。大会传达了塞维利亚第二次国际生物圈保护区大会精神,讨论了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活动计划。 生物圈保护区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人与  相似文献   

12.
薛达元 《环境保护》2012,(17):66-68
影响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管理成效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国家生物多样性管理体制。许多国家政府在生物多样性管理体制方面已积累了多样性的成功经验,值得中国学习和参考。自1992年巴西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生物多样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以来的20年间,世界各国在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生物资源方面已取得卓有成效的进展。然而,影响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管理成效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国家生物  相似文献   

13.
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服务的基础,关系到国家的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2010年是国际生物多样性年,我国发布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和行动计划》。区域规划是引领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蓝图,目前多数区域规划尚未包含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相关内容,是区域规划环评中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面临的最主要障碍。此外,区域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数据支撑不足、区域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方法和模型不完善也是区域规划环评中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的主要障碍。解决这些障碍需要从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目标和任务纳入区域规划中、加强区域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和针对性调查及建立统一的数据平台和数据共享机制、建立、完善和创新区域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的方法和模型等多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4.
自中国启动编制<中国生物多样性行动计划>以来,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已开展了近18年,但生物多样性保护仍面临着诸多新挑战,因此需要不断地调整和完善相关政策,以应对新变化和解决新问题.  相似文献   

15.
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国际合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扼要介绍了中国丰富和独特的生物多样性及其面临的威胁,重点阐述了中国政府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所采取的一系列战略、法规、政策、能力建设、财政措施。文章还概述了中国自1992年加入《生物多样性公约》后,成立了20个部委组成的履约协调工作组,并在其领导下积极参加缔约国大会及其相关会议,完成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开展了全国自然保护区现状调研等,为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做出了积极贡献。文章最后还表明了中国政府履约的积极态度和政策立场。  相似文献   

16.
长江中上游生物多样性与保护研究——以滇西北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江经济带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生物多样性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物质基础。滇西北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是《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年)》划定的横断山南段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长江中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本文介绍了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概况和滇西北县域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成果。调查结果表明,滇西北县域生物多样性丰富,本底数据不清,大部分县域调查数据较历史记录数据有较大比例的增加,生物遗传资源丧失流失严重,建议加强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制定区域保护规划,进一步加强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为长江经济带建设与战略的实施提供物质保障。  相似文献   

17.
《河北环境保护》2009,(12):37-46
第四节生物多样性与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 生物多样性是指各种生命形式的资源,它包括了自然界中植物、动物、微生物、各个物种所拥有的基因和由各种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生态系统,以及它们的生态过程。生物多样性包括三个层次:遗传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相似文献   

18.
要闻     
正5月22,环境保护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等七部委联合举办了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暨中国自然保护区发展60周年大会。会上介绍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和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取得的成绩,并明确了未来的工作目标。保护生物多样性A上升为国家战略全国政协副主席韩启德表示,我国自然保护区体系已基本形成,生物多样性保护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法规制度逐步完善,重要生态系统、珍稀濒危物种和大部分自然遗迹得到保护。  相似文献   

19.
正形态各异的动物、色彩纷呈的植物和无处不在的微生物共同构成了地球上生生不息的生物多样性世界,也构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和生境。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也是最早加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国家之一。党的十九大以来,生物多样性保护已经成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并逐步形成"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科技助力"的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20.
中国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在生态系统、物种和基因三个层次都具有明显特色。过去70年来,中国政府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就地保护、迁地保护、重大生态工程、保护区划与规划、政策法规和国际合作等多个领域都取得重要进展,能力建设得到显著提升。然而,生物多样性仍然面临人类活动和自然灾害的双重威胁,需要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的框架下,与各国携手合作,在全球范围内采取共同保护行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