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环境保护科学》2008,34(4):F0003-F0003
(1)内蒙古伊敏河露天煤矿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1987年) (2)沈阳北部勾连屯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1992年) (3)东北制药总厂万tVc扩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1993年) (4)金城造纸股份有限公司年产5.1万t彩印书刊纸扩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1995年)  相似文献   

2.
《环境保护科学》2009,35(2):F0003-F0003
(1)内蒙古伊敏河露天煤矿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1987年) (2)沈阳北部勾连屯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1992年)  相似文献   

3.
《环境保护科学》2009,35(4):F0003-F0003
(1)内蒙古伊敏河露天煤矿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1987年) (2)沈阳北部勾连屯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1992年)  相似文献   

4.
各设区市人民政府,各扩权县(市)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审批工作,提高审批效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围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规定》(环境保护部令第5号)等有关规定,现就我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权限划分等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5.
自1979年9月13日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原则通过并公布试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确定建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以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我国已经实行了20年。1986年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国家计委、国家经委联合发布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简称《办法》),对在我国实行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作了比较全面、比较具体的规定。1998年11月18日国务院第十次常务会议通过1998年11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53号发布施行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简称《条例》)在《办法》有关规定的基础上,总结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我国实行20年来的经验教训,并以立法的形式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作了进一步的明确和完善,更加精确、全面地阐述了环评制度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环境监测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地位,作用和基本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环境监测,是从保护环境出发,根据建设项目的特点,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以及相应的环保措施,制定确保环保措施实施的环境监测计划,以控制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促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1环境监测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地位和作用为了加强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管理,严格控制新的污染,加快治理原有污染,以保护和改善环境,国务院环委会1986年公布了(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简称管理办法),1998年国务院又颁发了(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简称条例)。管理办法和条例都明确规定凡从事对环境有影响的…  相似文献   

7.
《环境科技》2007,20(5):F0004-F0004
宝应县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成立于2002年,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叶挺东路,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主要从事环境科学研究和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持有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颁发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格证书》(乙级,编号[国环评证乙字第1938号])。  相似文献   

8.
陕环发(2000)19号 2000年2月 28 日省局文件各地市环保局、杨凌示范区规划建设土地局: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格证书管理办法》的规定,国家环保总局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持证单位进行了考核,重新颁发了环境影响评价证书。此次我省持甲、乙级证书单位共27家,其中甲级持证单位10家,乙级持证单位17家,乙级持证单位中可以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7个单位,其余10个单位限于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现将27家持证单位及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三、有关要求 (一)新的评价证书从2000年元月一日起启用,原评价…  相似文献   

9.
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原政云 《环境工程》1997,15(1):58-60
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原政云(冶金工业部北京钢铁设计研究总院,北京100053)我国政府规定,建设项目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并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与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同时报批。在利用国际金融组织的贷款项目过程中,也要求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同时强调在...  相似文献   

10.
8.1 中国战略环境评价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中国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建立初期,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纳入法律要求;随后,区域的环境影响评价作为战略环境评价在中国的雏形也在相关法律中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以下简称《环评法》)于2002年通过使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成为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的重要部分,由此中国的战略环境评价制度逐步得到建立。  相似文献   

11.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一项基本制度,中国已经实施了30多年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但是由于历史的、现实的原因,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导致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实施中总体效果不佳。本文剖析了中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实施效果不佳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中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实施效果的对策,以期对中国的环境保护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环境工作通讯》2002,(10):21-22
为了进一步规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逐步建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人员执业资格制度,我局决定于2002年8月至U月期间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上岗培训合格证书进行换发。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3.
环境容量饱和地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探讨杨硕芳刘精今(湖南大学环境保护研究所,长沙410082)根据我国当前的具体国情,环境容量饱和的地区确实存在,一些新、扩、改的建设项目在环境容量饱和的地区上马也屡见不鲜,但要对环境容量饱和地区的建设项目进行环境...  相似文献   

14.
我国环评工作的基本情况 不断完善配套法规自环境影响评价法颁布实施以来,环境保护部又起草了规划环评条例,此条例已上报国务院,正待批准实施.此外,又制定了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规定、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管理办法、专项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办法、环境影响评价审查专家库管理办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程序规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行为准则与廉政规定等配套部门规章,环评工作配套法规日益完善.  相似文献   

15.
<正>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是我国环境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继1979年《国家环境保护法》颁布实施之后,国家又相继颁发了《基本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等文件,在法制上对建设项目环境评价工作作了充实和完善,促进了全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开展.本文从技术角度对环境影响评价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意义与目的进行综述,然后对基于可持续发展观念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性进行探讨,从而更好的促进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大纲是开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行动计划,是编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纲领,所以在环境影响评价大纲中要回答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应做什么,怎样做,并为评价工作的深度和广度给出明白的说明,因此审查环评大纲应该围绕这几个问题进行,以便最终能够取得一个符合要求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下面对审查中的具体问题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环境导报》2003,(21):39-39
伴有辐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一、伴有辐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法律法规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及《江苏省环境保护条例》。 二、伴有辐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内容 1.伴有电离辐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包括工业、科研、院校、医疗等单位核技术应用建设项目,伴生放射性矿物开发利用建设及退役项目等。 2.伴有电磁辐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包括广播电视、通信、雷达、高压输变电、工科医射频设备、电气化铁路及地下铁道等项目。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香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体系的发展、现状及评价程序,总结了香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特点,为中国内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完善提出了借鉴依据。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和道路基础设施的改善,城市中各类机动车辆数量急剧上升,公路交通量大大提高,道路交通污染情况也越来越严重。噪声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的伤害,使人感到焦躁不安、无法睡眠。因此,对公路运营期可能产生的噪声进行预测并提出减少影响的措施,是公路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车辆噪声源强是公路运营期声环境影响评价噪声预测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对其进行准确预测是确定敏感点噪声声级的基础。公路运营期噪声源主要是各种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产生的交通噪声(包括机动车发动机噪声、排气噪声、车体振动噪声、传动和制动噪声等),其中的主要污染源是发动机噪声。本论文通过介绍中国交通部发布的《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包括96年和06年规范)及环保部发布的《环境影响评价导则一声环境》中噪声源强的计算方法,对双城市堡旭大道公路的噪声源强进行预测分析,认为2006年《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的噪声源强计算比较合理、科学。根据该公式计算得到的各型车车速及车辆源强符合实际情况,且适用范围较广,因此建议在公路运营期声环境影响评价中运用06年规范中的车辆源强公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