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生物膜法处理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技术   总被引:8,自引:7,他引:1  
张丽  张小平  黄伟海 《化工环保》2005,25(2):100-103
综述了生物法有机废气处理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介绍了生物膜法处理VICs的装置及工艺流程。重点讨论了生物滤池和生物滴滤池在设计和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填料、生物量、湿度、pH和营养物质等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生物过滤法处理挥发性有机物的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生物过滤法处理挥发性有机物模型的研究现状,论述了过滤机理、污染物传递、生物膜增长与脱落、填料和生物膜表面形态学等方面的模型情况,指出了生物过滤法处理挥发性有机物模型的研究趋势,有助于理解生物过滤过程的内在规律和指导优化生物过滤系统的设计与运行。  相似文献   

3.
生物过滤法处理低浓度有机废气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生物过滤法处理低浓度有机废气的基本工艺流程,阐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针对生物滤池性能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包括微生物、填料、湿度、温度、pH和营养等,指出了各因素在生物滤池运行过程中的作用及存在问题,并对应用生物过滤技术的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改性聚丙烯生物填料的制备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传统聚丙烯生物填料(简称普通填料)进行改性,考察了改性聚丙烯生物填料(简称改性填料)用于模拟废水生物处理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改性填料比普通填料具有更高的废水处理效率和更大的挂膜量,并能承受更高的气液比(体积比)及气流和水流的冲击。将模拟废水的COD(500mg/L)完全去除,用改性填料时需10.5h,而用普通填料时则需22.5h;在连续运行模式下,改性填料在气液比为40:1时可使废水COD的去除率最高(99%),而普通填料则在气液比为30:1时可使废水COD的去除率最高(79%)。  相似文献   

5.
曝气生物滤池中滤料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曝气生物滤池的工作原理和生物滤料的性能;重点综述了无机滤料的分类、滤料的改性和复合陶粒生物滤料的应用情况,并对双层滤料工艺进行了讨论;指出今后应加强生物膜在滤料上的生存特征及适应性的研究,以便寻求能改善滤料性能的新工艺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生物膜填料塔净化工业废气用填料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净化低浓度甲苯废气为对象,采用实验室及工业化规模的 生物塔料塔对轻质陶块、瓷环、不锈钢环和塑料环4种填料进行选择研究,结果表明:轻质陶块是一种优质、廉价的废气处理用生物膜填料塔的填料;4种填料的净化性能及经济性的综合排序为:轻质陶块>瓷环>不锈钢环>塑料环;用轻质陶块填充的工程应用生物膜填料塔,在生物挂膜约10d时,甲苯的净化效率可达90%以上,且设备运行稳定。  相似文献   

7.
微生物磁效应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安燕  程江  杨卓如  肖立军  王锐 《化工环保》2006,26(6):467-470
介绍了微生物磁效应的原理和作用方式,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将微生物磁效应应用于活性污泥法、生物接触氧化法和酶法废水生物处理中的研究进展,指出了开发磁性生物亲和亲水填料是微生物磁效应运用于生物接触氧化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化工环保》2008,28(6)
该发明涉及恶臭废气的吸收-生物处理方法:恶臭废气进入喷淋吸收塔,发生吸收、增湿和降温作用,然后进入生物滴滤装置,在上升过程中与附着在填料表面的生物膜接触并被生物降解为无臭的化合物,净化后的气体排出。空床停留时间为11~45s。喷淋吸收产生的废水一部分可作生物循环水、其他经生化处理后重新作为喷淋水循环使用。吸收-生物技术能高效去除有机胺、氨气、硫化氢、硫醇、甲基硫醚(DMS)、二甲基二硫(DMDS)、苯乙烯、挥发性有机物(VOC)、二甲基三硫、苯甲胺、二硫化碳、  相似文献   

9.
膜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及膜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膜技术在给水处理、废水处理和特殊行业水处理中的应用,介绍了近年来膜材料的研究进展:包括开发新型的膜材料和对现有的膜材料进行改性。新型膜材料有金属膜、有机一无机混合膜和新型有机膜等;几种最常用的膜材料改性方法有等离子体改性法、表现活性剂改性法、紫外辐照法、高分子合金法和表面化学反应法。  相似文献   

10.
李琳  李慧丽  刘俊新 《化工环保》2011,31(6):490-496
介绍了去除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及恶臭物质的生物反应器中常用填料的种类和性质,比较了它们的特点和适用条件,阐述了实际应用中填料的含水率、pH和压力损失等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1.
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系统介绍了国内外各种高浓度有机废水物化和生物处理技术的工艺、原理,对其适用条件、优缺点、功效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并结合我国高浓度有机废水排放现状,提出了治理技术的研究重点是厌氧生物法。  相似文献   

12.
生物接触氧化处理电厂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了一套生物接触氧化动态模拟台,针对电厂生活污水水质特点,在低浓度下培养并驯化生物膜,开展了用于低浓度生活污水处理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生物膜在较低的有机负荷下仍能保持良好的活性。对COD、BOD5去除率分别达到75%和85%,并具有较高的耐水力负荷的冲击能力,操作简便,运行管理方便。  相似文献   

13.
综述了重金属吸附剂高岭石的有机、无机改性方法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高岭石的无机改性方法(无机酸活化,过渡金属、金属氧化物、无机盐改性)对高岭石结构性质以及吸附性能的改善效果,并与同步改性的蒙脱石进行了比较,针对改性过程中仍然存在的一些不足,结合实际应用的要求,探讨了进一步研究中值得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概述了近年来传统铁碳微电解法在难降解工业废水预处理、污泥处理和重金属去除、低浓度废水处理等领域的研究进展,介绍了通过在铁碳微电解体系中投加其他金属以催化反应的改性微电解法的废水处理效果,以及微电解与电场强化、微波强化、Fenton氧化、生物处理、物化法等其他工艺联合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现状,探讨了相关微电解技术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有机废气的生物膜处理技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介绍了一种净化有机废气的新方法--生物膜处理技术。对生物膜处理装置的类型、机理以及和应用情况进行发概述和讨论。  相似文献   

16.
《化工环保》2013,(5):405
该发明是一种利用微生物生物降解有机废水的方法。该工艺以芦苇作为填料以及生物载体,在生物流化床或固定床中进行有机废水处理。包括以下优点:1)利用生物质芦苇作为填料,不产生二次污染,同时芦苇本身密度接近于水,流化动力  相似文献   

17.
膜生物反应器及其组合工艺在有机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颜晓莉  何奕  陈欢林 《化工环保》2002,22(2):105-110
膜生物反应器是一种膜与生物反应器相结合的废水处理新工艺。介绍了膜生物反应器的种类,特性及其组合工艺。综述了国内外用于有机物废水处理过程中的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并对其发展前景作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生物强化技术处理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阐述了生物强化技术的原理,概括了旧内外有关生物强化技术处理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应用实例及效果。介绍了生物强化技术应用中有关高效降解菌和生物强化菌剂的研究与开发现状,进一步讨论了应用生物强化技术的主要控制参数,展望了生物强化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何正华 《化工环保》1997,17(5):304-304
介绍了资江氮肥厂造气含氰废水处理装置的运行情况,对生物滤塔全用不同填料的脱氰效果进行了比较,生产运行结果表明,半软性填料优于蜂窝填料。  相似文献   

20.
用化工污泥制曝气生物滤池填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婧  胡俊  周桃玉  刘权  徐炎华 《化工环保》2014,35(3):267-271
用化工污泥制备了曝气生物滤池填料(简称填料),考察了制备条件对填料性能的影响,对填料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SEM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在m(干化污泥)∶m(页岩)=0.5、预热温度350 ℃、预热时间20 min、焙烧温度1 150 ℃、焙烧时间10 min的最佳制备条件下,填料的吸水率为7.14%,堆密度为785.2 kg/cm3。表征结果显示,填料的表面粗糙,内部含有丰富的孔隙结构,有利于微生物生长繁殖。填料的重金属浸出值和有机毒物浸出值远低于GB 5058.3—2007《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中给出的含量限值。将填料用于模拟废水的处理,COD和NH3-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2%和65%。用化工污泥制填料的成本低,仅为800 元/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