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常在对电梯进行检测检验中,曾遇到厅门未完全关闭时电梯便启动行驶的现象,这是一种严重的事故隐患,如不消除将可能发生轿厢挤夹人的重大事故。如某汽车配件公司使用一台2吨货梯,事故当天,司机在四层呼梯时,由于司机家中有事,急着回家,久不见货梯上来,心急,便用三角钥匙将厅门打开,突然发现电梯正向上运行,该司机躲避不及,被轿厢挤夹当场死亡。此类故障在用继电器控制或PLC控制的乘客电梯和货梯中经常发生,究其原因,系门锁继电器触点未复位故障所致。而由继电器控制和PLC控制的乘客电梯和货梯目前  相似文献   

2.
张兴法 《劳动保护》2007,(1):101-101
轿厢面积的大小对保证电梯的安全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新、旧标准对此都有不同程度的严格规定。如果轿厢面积超标过大,不采取有效措施,就会使电梯产生不安全隐患,导致溜车等事故的发生。轿厢面积超标的原因,一是用途有特殊要求,二是在设计、制造、安装等环节存在失误。那么,对于这类电梯应该怎么办?笔者认为,应针对不同的电梯,区别对待。下面就根据实际情况和有关理论作一分析。1.乘客电梯的轿厢面积必须严格要求这类电梯又分为2种情况,一种是电梯的用途一直没有发生改变,即原先设计、制造、安装时,是乘客电梯,现在仍作为乘客电梯;另一种…  相似文献   

3.
2008年5月中旬,昆明某货运仓库发生了一起因货运叉车引发的货用电梯坠落安全事故,一辆装载着近2t货物的货运叉车急速驶入一台额定载荷为3t的货用电梯.当货运叉车的前轮进入轿厢时,货用电梯突然向下溜车,货运叉车的前半部也随轿厢下坠迅速倾斜.在叉车的前轮卡在货用电梯厅门地坎的同时,箱体货物滑落,猛烈地撞击了电梯轿厢底部.幸好货运叉车前后两端及时被卡住,没有随电梯溜下去,司机才得以逃生,从而避免了一次车毁人亡的生产安全事故.尽管如此,但货用电梯的修复处理,以及延误仓储货运时间,都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4.
某单位一台集选控制的货梯发生了开门走车的故障。幸未造成人身伤亡事故。有关人员查找故障原因,发现既不是层门电气联锁短接引起的,也不是门锁继电器(接触器)触点粘连造成的,费尽周折找到的原因是:电梯机房一块窗户玻璃破损,前一天下雨.雨水飘进了机房,致使靠近窗户的线槽积水,引起门锁回路电气短路.使电梯层门电气联锁保护电路失效。这起故障反映出使用单位在电梯管理上的不善,尤其是在电梯机房的管理上。  相似文献   

5.
事故概况杭州市某单位2007年3月发生了一起电梯夹人致伤事故。事故电梯为一台杂物电梯,型号为TWJ500/0.35,由有资质单位于2003年安装,且该资质单位一直承担该电梯的维保工作。事故经过大致如下:该单位使用人员在地下层楼处搬运货物进入轿厢内(厅门处于打开状态)时,电梯突然启动,搬运人员慌乱之中往外  相似文献   

6.
吕志刚  赵春辉 《安全》2012,33(10):33-34
2011年8月,某棚户区改造工程现场升降电梯突然坠落,发生一起起重伤害事故,造成3人死亡. 1 事故经过 2011年8月3日上午9时20许(北京时间),某市棚户区改造工程现场7号楼的施工电梯东侧轿厢在上行至28层附近时,突然坠落,此时电梯轿厢内连同升降机司机共有杜鹃、汤德权、蒙开义3人.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对电梯轿厢意外移动发生的原因和普遍采用的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UCMP)保护原理分析的基础上,从保护方式和装置结构入手,设计了一种新的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能够实现电梯门未完全关闭时对电梯轿厢的锁止,从原理上能够避免电梯轿厢意外移动引发的事故,为电梯轿厢意外移动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高士英 《劳动保护》1993,(10):27-27
货梯是事故多发的危险设备,造成人身事故的根本原因是设备安全功能失效或短缺。 型号货梯为厢内操纵运行,在起吊部件时,如运行联锁、上限位置限制器、限速安全钳等失效,轿厢就会坠落而殃及电梯工;在轿厢发生闯层时,由于电梯工误断引起慌乱动作,也会使人受到运行轿厢的挤撞。对于自制简易梯,劳动部门明令规定“一律改为厢外操纵”和“严禁载人”,所以已不存在此种伤害因素。 型号梯、简易梯都存在误开轿厢迈入非停靠楼层的层门而坠落伤害,以及停靠楼层轿厢和楼层地面相接处高低差较大,造成装卸工跌撞伤害的危险。造成此类事故的原因,对型号梯…  相似文献   

9.
一起电梯夹人事故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弟华 《劳动保护》2006,(10):73-74
事故过程2005年11月18日上午9点30分左右,海淀区北大资源东楼B梯(货梯)发生一起严重的电梯伤人事故,导致1名乘客在正常使用电梯时被电梯挤压并坠落至底坑死亡。事故发生后,事故调查组迅速赶到现场,对事故进行调查。据现场人员介绍,9点30分左右,楼内租户工作人员刘宽在北大资源东楼电梯厅,准备推车乘坐电梯向上运送货物。当电梯下行到1层平层开门后,刘宽背对电梯向后拉车进入电梯,这时电梯门突然开始关闭,电梯同时向上运行,将刘宽带动上行。刘宽在上行中被电梯厅门上坎撞击翻落地面后,掉入井道底坑,经抢救无效死亡。事故原因事故电梯为客梯,…  相似文献   

10.
我矿副井提升机井塔楼高35m,为运送人员,安装了一台0.5吨电梯。其提升速度0.5m/s,提升高度25m,停站层数五层,采用按钮手动操纵方式。长期以来,电梯司机经常违章离岗坐在五楼,却叫乘电梯人员自己开电梯,还将轿厢内按钮用火柴棍塞住,在厅外关闭轿门,使电梯从五楼下到一楼后自动返回五楼。按电梯原设计,厅门上装有联锁关开,必须关上厅门,电梯才能开动;电梯在运行  相似文献   

11.
电梯因停电或故障而造成困人,是一种保护,若被困乘客盲目自救或外部救援不当,将会发生被电梯门挤伤或坠入井道等安全事故。 轿厢困人救援操作时要注意的要点:  相似文献   

12.
今年四月的一天早晨。 北京朝阳区东大桥二号楼的居民们,象往常一样上了电梯,赶去上班、上学。7时30分,下行的电梯突然停下。电梯司机王丽华立刻意识到电梯出了故障。她打开了电梯门,看到电梯停在九层与八层之间,从电梯门口到八层地面约有一人多高,令人望而却步。按《电梯司机安全操作规程》及《电梯使用说明书》的有关规定,应“严肃劝阻乘客,切勿跳出轿厢”,应设法通知检修人员,用手动摇车的方法将轿厢移动至与八层(或九层)平,再让乘客安全退出轿厢。虽然该电梯配有专供联系用的对讲机,但司机王丽华没有通知检修人员,而是让正在八层候梯的…  相似文献   

13.
以安全检查表法的形式列举了对轿厢意外移动的相关影响因素的检查项目。通过对造成电梯轿厢意外移动原因进行的分析,提出了解决电梯发生轿厢意外移动事故的防范措施,以此来对此类风险进行控制,方便了现场检查工作的实施,并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4.
<正>9月16日,温州一男子一脚踩空跌落电梯井底;15日,重庆一电梯故障,4名小孩被困;14日,华侨大学1名学生被卡电梯窒息死亡……电梯安全事故层出不穷,掌握电梯自救方法,伤害并非不可避免!鉴于人们对电梯的安全问题高度关注,本期我们给大家普及一下乘坐电梯的安全知识。乘坐电梯时需要注意的安全知识1.乘电梯时,请查看电梯是否有安全检验合格标志。超过检验日期或带故障的电梯,存在安全隐患。2.不可未看清电梯轿厢是否停靠在本层的情况下盲目进入,否则有可能将导致人员坠落井道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电梯的层门是用于把人们与电梯井道隔离开来的一个保护装置,由于电梯的层门的保护,使得人们可以远离电梯井道的危险。当电梯层门打开时,人们就会意识到电梯的轿厢已经到了本层,从而自然的走进电梯。然而,由于电梯层门的突然打开(电梯轿厢还没到本层),而使得人们误认为电梯已经到达本层,踏人井道而发生跌入井道的底坑或轿厢顶上,从而发生严重的事故,这严重危害到了人们的生命及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16.
为了防止老旧曳引式电梯制动试验过程中轿厢失控滑移可能引发的安全事故,本文基于制动试验中轿厢可能失控的原因分析,针对额定速度在0.63m/s~3.5m/s之间的曳引式乘客电梯提出了一种轿厢保护装置的设计方案。该装置可以通过对电梯制动试验前后装卸载荷过程中和制动试验时轿厢与曳引轮的位移实时监测,判断轿厢是否处于失控滑移状态,从而决定是否触发保护装置执行机构联动制停轿厢,以对轿厢和工作人员进行保护,为在役老旧电梯制动试验时设备和人员的安全提供一道保护屏障。  相似文献   

17.
<正>当电梯发生异常现象或故障时,乘客应保持镇静,可拨打轿厢内报警电话寻求帮助或等待救援。电梯作为常用的升降工具,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2013年5月,湖北、陕西等地在3天内连发4起电梯事故,造成4人死亡。电梯故障是我们无法预知的,但学会安全乘坐电梯,并在电梯发生故障时保护好自己是非常重要的。那么,乘坐电梯要注意哪些安全问题?在电梯中遇到紧急情  相似文献   

18.
米涌 《安全》2009,30(12):25-26,29
2009年7月3日上午8时左右,位于南京市城西地区的某小区一台乘客电梯发生溜车事故,把一位近60岁男子的腿部夹在轿厢地坎和10层门门头之间,造成该男子腿部肌腱组织受伤。  相似文献   

19.
<正>曳引式电梯是由电磁力驱动曳引轮带动曳引绳、曳引绳牵动轿厢实现垂直上下运行的设备。按照曳引工作原理和事故案例统计,在电梯运行状态转换发生故障的情况下,轿厢上行超速与下行超速的几率和危害大致相同。电梯轿厢下行超速保护问题早已通过限速器一安全钳联动保护装置得到根本解决,为此,国家标准GB 7588—2003提出了电梯应装设有轿厢上行超速保护。本文对曳引式电梯轿厢上行超速的原因、保护装置的设置要求、特点、检验内容与方法等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电梯门上的光幕或触板可能无法监测如麻绳、玻璃、瓷砖等物体,并且此类物体宽度或厚度小于电梯门关门后规定的门间隙,当其通过电梯门时不能阻止电梯门的关闭,也无法影响电梯门闭合到位,反而在电梯门关闭后被夹持住,留存于轿门与厅门之间,电梯运行后引发事故。本文分析了此类事故成因,针对性地设计了一种装置,用于监测此类异物,并介绍了装置的机械结构、运作机制及适用场景。此装置的应用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小此类事故的发生概率及乘梯时的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