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铝电解槽大修渣的无害化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多个方面分析了电解槽大修渣的危害性,对大修渣进行了分类,总结了大修渣中阴极碳块的利用途径,在作最终处理时,将石灰渣与大修渣混合堆存,可有效防止废渣中可溶性氟随雨水向下渗透,减轻对土地及地下水的污染,复土后的渣场可还林(耕),实现大修渣无害化堆存。  相似文献   

2.
制冷系统有许多管道设备靠电焊把它连接起来。有个别焊道中,有夹渣、气孔夹在中间等,虽然试压不漏,但使用一段时期就在夹渣、气孔处泄漏,若处理时间长,造成巨大损失,甚至扩大事故。若事先备用不同规格管道管卡,一旦发生管道泄漏事故,将石棉板或橡胶板堵住漏处,然后用管道卡住即上好卡上两个螺丝,就堵住泄漏。往后几个月甚至一年左右大修再  相似文献   

3.
制冷系统有许多管道设备靠电焊把它连接起来.有个别焊道中,有夹渣、气孔夹在中间等,虽然试压不漏,但使用一段时期就在夹渣、气孔处泄漏,若处理时间长,造成巨大损失,甚至扩大事故.若事先备用不同规格管道管卡,一旦发生管道泄漏事故,将石棉板或橡胶板堵住漏处,然后用管道卡住即上好卡上两个螺丝,就堵住泄漏.往后几个月甚至一年左右大修再焊补都不迟.  相似文献   

4.
万超 《工业安全与环保》2021,47(1):27-29,71
核电厂大修期间,反应堆排水到压力容器法兰面水位后,蒸汽发生器U型管中吸附的水会大量返回到一回路,造成一回路水位控制困难并引发一系列安全风险,对大修人员、设备和反应堆堆芯安全都构成威胁.结合秦山第二核电厂换料大修中蒸汽发生器U型管返水的数据,对蒸汽发生器U型管返水的机理以及带来的安全风险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大修工作安排提出...  相似文献   

5.
对铝电解多功能天车大修、技改作业中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了分析,指出大修、技改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其诱发工伤事故的原因,并提出了保证铝电解多功能天车大修、技改安全作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加气混凝土砌块吸附污水中磷的特性,利用加气混凝土砌块碎渣为吸附剂吸附人造含磷污水中的磷.结果表明,碎渣对污水中磷的吸附特性曲线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每g碎渣最多可吸附0.535 g磷.  相似文献   

7.
根据秦山核电厂三十万千瓦机组换料大修高风险作业控制实践经验,介绍一种基于安全许可管理的大修高风险作业控制模式,将高风险作业控制流程嵌入电站生产管理系统,与工单直接关联,实现了高危作业活动识别、风险分析及安全防护措施制定电子流程化。通过对电厂最近六次机组换料大修高风险作业控制相关数据统计、比较,评价高风险作业控制模式在电厂大修中应用效果的稳定性与有效性;根据核电厂大修类作业项目特点,提出机组换料大修期间大纲作业项目高风险作业控制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8.
转炉钢渣热闷技术在济钢的开发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转炉渣在闷渣池内的集中喷淋水,并合理调整喷水压力、流量、闷制冷却时间,充分利用钢渣余热,使钢渣通过闷渣工艺处理后全部粉化.一方面彻底消除钢铁企业钢渣放炮事故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有效降低了钢渣粉尘导致的环境污染,为职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并可采取对粉化渣进行磁选工艺,能够提高钢渣二次利用率、渣中金属回收率,为企业降低成本、实现循环经济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9.
冶金企业大型高炉大修是一项复杂的安全系统工程,预防高炉大修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最大限度地缩短大修工期,为企业多创效益,是高炉大修的最终目标.但在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方面目前存在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难题.尤其是随着大型高炉大修扩容,使设备、设施吨位加大,高炉大修工期的不断缩短,参加大修人员的更新等问题,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重管理、轻安全技术的观念,已不适应快节奏高炉大修保安全、保质量、保工期的需要.为此,唐钢在高炉大修中运用系统工程理论,从组织、计划、安全管理、安全技术等方面,进行有机的结合,在高炉大修施工中应用,连续取得了高炉大修期间无工亡事故、无重伤事故、无轻伤事故,实现高炉大修拆除工期短、高炉推移吨位重、一次试车成功的佳绩.实践证明,运用安全管理与安全技术整合创新,才能适应高水平现代化大企业大型高炉大修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利用具有洗涤功能的隔膜压滤机对电解锰渣资源回收和无害化处理进行了中试规模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电解锰渣中大部分的锰属于酸溶锰,容易被浸出,当利用阳极液浸出时间达到120 min时,酸溶性锰基本溶出。锰渣经过水洗可大幅降低其中的锰和硫酸铵含量,当水洗时间达到11 min时,洗涤水中的锰和硫酸铵浓度趋于稳定。采用p H值为11的碱液对锰渣进行洗涤,当洗涤时间达到5 min时,碱洗渣浸出毒性测试的浸出液中p H值、锰和氨氮的值均小于标准限值(GB 8978—1996),碱洗渣属于一类工业固废。  相似文献   

11.
利用烧结炼铁工艺环保处理铬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铬渣的产生、组成、特性,利用冶金生产中的烧结炼铁生产工艺对其进行解毒的机理、配加处理铬渣的工艺流程、配加比例和对烧结矿生产工艺参数的影响情况,利用该法对其解毒处理的优势,及解毒处理中防止二次污染和个人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2.
日光温室蔬菜中百菌清残留状况及不同处理对其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近些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而农药残留由于其对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的影响,引起了广泛的关注.随着越来越多的温室蔬菜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其农药残留势必会对人们的健康产生巨大的影响.本文应用气相色谱法研究两种常见温室蔬菜(黄瓜、番茄)的农药百菌清残留情况及不同处理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百菌清在这两种温室蔬菜中严重超标,而实验中所采取的类似家庭采用的流水洗净和去皮两种不同处理方式都可以有效降低百菌清的残留量,去皮的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3.
毒死蜱在韭菜中的残留动态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韭菜是中国消费者比较喜爱的一种蔬菜,其食用安全性关系到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毒死蜱在韭菜生产中经常采用叶面喷洒和灌根方式进行害虫防治.采用气相色谱法(GC-NPD)进行毒死蜱残留测定,研究了毒死蜱在韭菜生产中灌根和叶面喷洒时的残留动态.结果表明,在推荐用量和加倍用量灌根处理条件下,毒死蜱的半衰期分别为3.81 d和3 42 d;在推荐用量和加倍用量叶面喷洒处理条件下,毒死蜱的半衰期分别为2.42 d和2.38 d.不同的用药方式对韭菜中毒死蜱残留量的影响存在差异.若严格按照良好农业操作(GAP)生产,可以符合无公害韭菜中最大残留限量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This work uses the ISO 1 m3 dust explosion equipment to study the explosion properties and combustion characteristics of pulverized biomass dust clouds. An unreported feature of this apparatus is that in rich concentrations only about half the dust injected is burned in the explosion, while the overpressures remain high. This work was undertaken to try to understand the mechanisms of these phenomena, through the accounting of the debris at the end of the explosion, some of which was found in the form of impacted “cake” against the vessel wall. One possible explanation is that the residue material was biomass dust blown ahead of the flame by the explosion induced wind, impacted on the walls where then the flame side underwent flame impingement pyrolysis and the metal (wall) side material was compacted but largely chemically unchanged. The results also show that the heat transfer insulation provided by the powder wall layer contributes to the higher observed pressures. The risk of explosion with significant overpressures remains at 100% in very rich environments (equivalence ratios of up to 6) although these environments are leaner than thought due to material sequestration within the “cake”. There was little indication that a rich combustion limit was approached, this was determined in standard testing equipment that has been modified and calibrated to handle larger quantities of powder than normal.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溴氰菊酯和吡虫啉在甘蓝中残留的仪器检测方法,并在天津、山东和江苏连续开展了2 a溴氰菊酯和吡虫啉在甘蓝中残留状况和消解动态规律研究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溴氰菊酯和吡虫啉的添加质量比分别为0.025~0.5 mg/kg和0.025~1 mg/kg的水平下,甘蓝中溴氰菊酯的平均添加回收率为92.19%~102.48%,变异系数为2.98%~9.46%;吡虫啉平均添加回收率为94.58%~100.30%,变异系数为0.85%~4.10%。甘蓝中溴氰菊酯和吡虫啉的最小检出量分别为0.1 ng和0.5 ng,甘蓝中溴氰菊酯和吡虫啉的最低检出质量比均为0.025 mg/kg。田间试验表明,在甘蓝莲座期施用20%溴氰菊酯.吡虫啉悬浮剂1次,溴氰菊酯和吡虫啉在甘蓝中的消解动态符合一级动力学反应模型,溴氰菊酯和吡虫啉在甘蓝中的残留消解半衰期分别为4.4~8.8 d和5.9~8.6 d。按照推荐剂量和1.5倍推荐剂量在甘蓝中施用20%溴氰菊酯.吡虫啉悬浮剂3~4次,2次施药间隔7 d,距最后一次施药10 d时,溴氰菊酯在甘蓝中的最高残留量低于GB2763—2005《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规定的溴氰菊酯在甘蓝中的最大残留限量(0.5 mg/kg),以及NY 1500.5.6—2007《农产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规定的吡虫啉在甘蓝中的最大残留限量(1 mg/kg)。  相似文献   

16.
以华北某药厂链霉素、庆大霉素菌渣为原料,研究其资源化途径。通过工业和元素分析可知,两种菌渣C,O质量分数较高,H,N,S质量分数较低;链霉素菌渣中灰分和挥发分含量高于庆大霉素菌渣,而固定碳含量低于庆大霉素菌渣。通过热解实验可知,随热解温度升高,热解气产量增加,可凝结相和焦炭产量降低。热解气中H_2含量最高,庆大霉素菌渣热解时体积分数最高可达到57.6%,其次依次为CO_2,CO,CH_4等。两种热解气属于中热值气体,其低热值在10~15 MJ/m~3之间。链霉素和庆大霉素菌渣及其热解焦炭的热值分别为16.144,24.589,11.460,14.382 MJ/kg。  相似文献   

17.
炼油碱渣预处理工程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炼油碱渣因其高浓度污染会对污水处理系统造成冲击.某炼油厂实行"清污分流、污污分治"的污水治理政策,对碱渣进行预处理以消减负荷.针对碱渣主要含可生化降解物质,采用两级生物催化作为主要预处理手段.工程实践表明,控制进水pH值为5-6和反应器DO > 2 mg /L,处理出水的COD、硫化物和挥发酚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5347...  相似文献   

18.
废硅橡胶二次裂解渣制多孔吸声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吸声材料是吸声、降噪、改善声环境的有效手段。本文研究用废旧硅橡胶二次裂解渣和粘结剂为主要原料,采用压制成型的工艺,在常温下制成一种多孔吸声材料。主要考虑残渣里的硅烷类油份和所用发泡剂对试件吸声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所制吸声材料能达到一定的吸声性能,具有对环境无污染,施工方便等优点;且分离出硅烷类油份的灰渣所制试件比原废旧硅橡胶裂解残渣的吸声效果好很多,尤其在共振频率1250Hz下达到吸声峰值0.87。FP-186植物性水泥发泡剂相比FP-180动物性水泥发泡剂对试件吸声性能有所改善,使吸声特性曲线向低频方向移动。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在降雨时金矿渣场浸渣中残留的氰化物及泥沙淋溶于雨水中,形成地表径流进入地面水,对地面水环境造成的污染影响。具体介绍了在降雨时,渣场地表径流量、径流中污染物排放量、地面水(湖泊)允许纳污量的预测模式的应用。可为一般工矿企业露天渣场废水预测及环境影响评价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究超细粒级浸出渣与分级尾砂混合作为充填骨料的充填体强度能否达到凡口铅锌矿井下充填的要求,开展了浸出渣与分级尾砂的充填配比试验。通过充填配比试验,分析不同配比和质量分数的充填料浆的流动性和充填体强度特性。结果表明:质量分数对充填体强度的影响较大;灰砂比、质量分数越大,充填体的强度越高;在一定范围内,增加浸出渣的用量可提高充填体的强度;扩散度可以很好地反映充填料浆的流动性,充填料浆的流动性随质量分数增加而减小,当质量分数较高时增加水泥用量可提高充填料浆的流动性,增加浸出渣含量会导致充填料浆的流动性降低。根据凡口铅锌矿充填技术要求及室内充填配比试验结果,得出不同部位的最佳充填配比:矿房采场的最佳灰砂比、浸出渣与分级尾砂之比、质量分数分别为1∶6、1∶5、71%,间柱采场为1∶6、1∶6、69%,首层和浇面为1∶3、1∶6、7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