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正>人类工效学(Ergonomics)是根据人的心理、生理和身体结构等因素,研究人、机械、环境相互间的合理关系,以保证人们安全、健康、舒适地工作并取得满意工作效果的学科。人类工效学也被称为人因工程学、人机工效学、人体工程学、工程心理学等。人类工效学在我国起步较晚,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成立于1989年,近些年虽然发展非常迅速,但总的来说,人类工效学在我国还不普及,研究项目比较有限,人机工效的意识较淡薄,在社会上影响不大。2015年3月3—17日,根据《中日JICA加强职业卫生能力建设》项目的安排,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职业健  相似文献   

2.
<正>人的心理和行为除了受人、机和人机交互界面特点的影响外,还会受到人机所处环境的影响。人机所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心理环境。组织是社会心理环境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组织行为对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有着重要影响。组织行为主要表现为组织对组织结构的设计,组织文化的创造和维系以及组织变革等。组织的行为都是围绕组织目标的实现进行的,安全  相似文献   

3.
安全人机工效实验室规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全人机工效学是安全工程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安全人机工效实验是该学科研究的重要基础,安全人机工效实验围绕作业环境与作业活动模拟、作业人员心理、生理、劳动负荷等参数变化需要通过大量实验进行研究,因此有必要建立基础性、综合性、开放性与动态性相结合的人机工效实验室。通过国内外调研,根据初步规划研究建立基础测量、虚拟仿真与监测、心理与行为分析、综合评估等4个实验室,可初步形成安全人机工效实验研究平台,为进一步实现安全与健康并重安全工程研究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4.
一、基本概念人机工程学又称人机学、人类工程学、人体工程学、工效学……。它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旨在研究如何使设计的机械设备系统,或人-机系统,或者人-机械-环境系统,最大限度地适合人类的形态、生理和心理特性,以求达到安全、舒适、高效率地进行生产或工作的目的。人类在生产活动过程中,必定与其使用的机械设备以及所处环境,组成一个互相联系而又互相制约的整体系统,这就是人-机械-环境系统(见附图)。人通过感觉器官接受来自机器的各种信息,并以某种方式作出反应,从而借助各种控制装置改变机器的运动状态;同时,环境也影响着这一过程的效果。人-机械-环境系统是一个闭路信息控制环。人机工程学的任务就在于维持和加强这个闭路环的运行(例如设法提高信息的  相似文献   

5.
一、工效学及其起源与发展工效学是研究生产劳动中,人们的工作规律、工作方法、工作程序、作业环境、疲劳规律、人机匹配以及工程技术总体设计中人机关系的一门科学。其目的是要系统地解决作业中的效率问题,把人、机械、工作场所等作为一个整体去发挥其功能,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时问消耗,获得尽可能多的劳动成果。自人类开始制造工具以来,工效概念也就存在了。人们在某种程度上无意识地运用工效原理,不断地改进劳动工具,改善劳动  相似文献   

6.
<正>《安全人机工程》是从安全的角度和着眼点,运用人机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去解决人机结合面的安全问题的一门新兴学科。它作为人机工程学的一个应用学科的分支,以安全为目标,以工效为条件,并成为安全工程学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学科。其任务主要是为工程技术设计者提供人的各种理论参数和要求,建立合理可行的人—机—环境系统,创造舒适和安全的环境条件,从而提高工作效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与设计有关的人的生理与心理的特点,能够从人机工学角度实践人机系统分析评价和安全防护设计方法,培养学生的系统思维能力、分析评价能力和设计能力。下造用对在学究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人机工程学在一些部门已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并加以开发利用。由于地勘系统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导致了生产现场人-机-环境系统的复杂性,运用人机工程学指导安全管理和事故防范尤显重要。  相似文献   

8.
职业适应性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适应性属于人机工程学有关人对机适应的研究领域.人们在身心素质上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因此在一定的人、机、环境系统中,一部分人可能比其他人更适合些;同时,人具有很好的可塑性,通过学习与培训,人的能力和身心素质可以有很大的提高,开始不适应的工作可以通过培训逐渐适应.因此,要注意人员选拔和培训,使人的自身素质和基本条件与职务要求相匹配,达到提高系统效率,降低成本,保证安全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由国际人类工效学协会发起,韩国人类工效学协会组织的第三届泛亚太地区人类工效学会议于1994年11月13—17日在韩国汉城召开,会议主题是生活质量的人类工效学。这是一次国际范围的研讨会,相关的学科领域是生物力学、工作物理、环境设计、人机关系、人体测量、人与系统的可靠性、人类老化等。这次会议将有助于人类工效学  相似文献   

10.
运用人机学的基本原理,从人-机-环境角度对冶金企业行车作业的事故原因作出分析,并对防止此类事故制定措施进行人机学设计。  相似文献   

11.
职业适应性属于人机工程学有关人对机适应的研究领域。人们在身心素质上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因此在一定的人、机、环境系统中,一部分人可能比其他人更适合些;同时,人具有很好的可塑性,通过学习与培训,人的能力和身心素质可以有很大的提高,开始不适应的工作可以通过培训逐渐适应。因此,要注意人员选拔和培训,使人的自身素质和基本条件与职务要求相匹配,达到提高系统效率,降低成本,保证安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凡把人与机器结合成一个系统来进行设计研究的,都称为人机系统设计研究。人机系统设计研究的目的,就是对这一系统进行合理而又可行的设计,以便有效地发挥系统中人和机器的效能,并为人提供舒适和安全的环境。人机系统的设计研究,应达到以下要求: (1)能达到预定的目标,完成预定的任务; (2)系统中人和机器都能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彼此协调地工作,使系统的总体效率尽量提高而能耗尽量减少; (3)要考虑系统与周围环境因素的相互影响,处理好人-机-环境的协调关系;  相似文献   

13.
人机工程学研究的目的之一是既要充分发挥操作者的效能 ,又要致力保障操作者的安全与健康。因此 ,是否能避免或尽量减少工伤事故 ,常作为人机工程学研究和设计的重要评价因素。依照人机工程学原理分析 ,生产中工伤事故的原因主要受人、机、环境和管理因素的制约 ,其关系如图所示 :  在人—机生产系统中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和机器、环境的不安全状态 ,管理缺陷通常是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管理状况的好坏也是由管理者来决定的 ,因此管理状况的问题也属人的因素问题。1、工伤事故原因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相似文献   

14.
简讯     
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安全与环境工效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于1989年12月7至9日在武汉冶金部安全环保研究院召开,出席会议的有21个单位的40多位代表。会议期间选举产生了第一届专业委员会,通过了《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安全与环境工效学专业委员会》章程。会上共报告了学术论文20余篇,与会代表认为,人类工效学这门新兴的边缘性学科在我国的发展和应用,对促进人-机器-环境三者之间的匹配,改善作业环境,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健康和舒适,提高作业效率都将产生积极的  相似文献   

15.
人离不开环境,不论是工作、生活、学习或休息,人都处在一定的环境之中。人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在人机工程学领域,一般将作业人员所处的环境称为作业环境(也称为小环境),它与大环境(如大气环境)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作业环境中的各种因素(物理、化学、生物、心理等因素),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的作业活动,轻则降低工作舒适性和作业效率,重则影响整个人机系统的运行,直至危害作业人员的健康和安全。研究作业环境如何适应于作业人员,以保证作业人员安企、健康、舒适和高效率的作业,是人类工效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一、物理环境物理环境因素,一般有微小气候、空气离子、气压、光、声、振动、辐射线、加速度、减速度、超重、失重等。  相似文献   

16.
一、人机工效学概况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出现和载人航天活动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使得人们越来越不能适应复杂机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人机工程学是研究在现代化机械化作业环境中,人与机器的相互作用,使机械设计与人体的要求相适应,从而提高人一机一环境系统工程效率的一门边缘科学。安全人机工程学是人机工程学的一个分支。文章讨论了在人一机一环境系统中,只有提高人的自身素质,创造更舒适的环境和严格的规章制度管理,才能使伤害事故得到更好地控制。  相似文献   

18.
人机学主要研究怎样使机器和作业环境适应人体的生理特征与心理状态,以便人能够安全、高效、舒适地工作。本文通过分析桥式起重机人机系统的特点,从人机学角度,说明其安全运行的基本条件。一、桥式起重机人机系统的运行特点桥式起重机一般是在特定环境的固定轨  相似文献   

19.
对汽车组装流水线作业工人的作业体位、人机测量、劳动状况和生产环境的调查结果表明,过分低头、向前弯腰、手抬高过肩、手抬高过头、长时间站立、工作时间率较高、工作场所照度不足以及噪声值超标可能是存在的主要工效学问题,是导致慢性肌肉骨骼损伤的重要因素,应根据有关标准和法规,采取相应的劳动保护和工效学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20.
从仪表设计及工效学问题的典型事故案例分析入手,提出人因化设计的基本理念,给出人机工程学的汽车仪表系统的基本要求及仪表显示装置人因化设计的基本原则、结构体系框图,提出了实现人因化设计的基本思路;探讨了在汽车仪表系统造型设计中如何体现中国元素与特色的途径;构建了汽车仪表设计中工效学评价体系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