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目的了解我国动车组运行过程中司机室和车厢环境中电磁场强以及空气质量品质状况。方法现场测试高速动车组司机室和车厢环境卫生学状况,并与既有线空调客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高速动车组与既有线动车组司机室和车厢空气内物理与化学卫生学指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结论高速动车组司机室和车厢环境各项理化指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与既有旅客空调客车比较,动车组运行时车厢及司机室内环境空气质量品质优于普通旅客列车。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目前高速动车组列车舒适性现状,构建我国动车组卫生标准体系提供科学依据,根据《TB/T 1932—2014旅客列车卫生及监测技术规定》的规定,将影响舒适度的因素分为车内环境品质因素、旅客个人因素、服务因素3个方面20个指标,对石太客运专线、大西高速铁路运营的列车开展旅客舒适度问卷调查。调查数据表明,调查的高速动车组列车运营环境中车内温度、车内照明度、衣着量3个指标的舒适度评分均值在旅客舒适度评分最佳值±5%的区域,其余指标舒适度评分均值尚未进入旅客舒适度评分最佳值±5%的区域;进而提出应在车内环境因素、服务因素等方面加以改进,不断改善高速动车组列车运营环境。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动车组投入量及运营里程的快速增长,动车组的安全运营成为人们关注的首要问题。塞拉门作为动车组的故障多发部件之一,明确其故障机理对于故障诊断及检修极其重要。利用故障树和Petri网相结合的方法对塞拉门系统进行研究。通过对兰新客专CRH5型动车组塞拉门系统的结构及故障数据进行分析建立塞拉门系统故障树,鉴于故障树分析无法对故障传播过程进行动态描述的不足,将其转化为Petri网,建立Petri网模型状态方程,运用关联矩阵及初始状态token赋值和转移的方法对系统故障的传播进行动态分析,明确故障机理。经验证分析结果与动车组失效模式分析一致,可为动车组塞拉门的故障诊断和维修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针对动车组制动系统实际运行环境中故障多态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块分解的多态故障树与多态多值决策图相结合的重要度分析方法。通过对系统进行故障树模型建造和模块化分解,将不同事件转化为相应变量状态、多态故障树转化为多态多值决策图,最后计算得出多状态系统Birnbaum重要度。分析结果与兰新客专动车组制动系统实际运营情况相符,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解决了多态系统可靠性分析问题,为该路线动车制动系统故障检修和维护策略的修订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正>为分析某水泥厂硅酸盐粉磨站职业病危害程度及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评价防护措施及其效果等是否符合相关要求,笔者采用现场卫生学调查、检查表法和检测检验法,对该水泥厂硅酸盐粉磨站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防护效果进行了综合评价。检测结果表明:大多数岗位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超标岗位主要在球磨  相似文献   

6.
一般情况下,粉尘浓度检测的目的是:评定作业场所粉尘污染程度与相应的国家卫生标准的符合程度;检查作业场所操作工人的暴露浓度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及对危害程度进行卫生学评价;为作业场所的局部排气通风、除尘设施的改进提供依据;为解决特殊需要和科研方面的疑难问  相似文献   

7.
荒漠化地区干旱少雨,植被稀疏,生态环境脆弱,一旦遭到破坏恢复难度极大,铁路建设临时工程又不可避免地会破坏地表保护层和土壤结构,加剧水土流失,如何恢复生态环境是一个重要课题。本文结合兰新二线甘青段工程,首先介绍项目概况及自然环境概况,分析大临工程环境影响,最后对适合荒漠化地区铁路施工临时占地的生态恢复技术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8.
纤维粉尘(主要指石棉粉尘)的测定方法与一般粉尘浓度测定大致相同,通常有总纤维(个数)计数法和重量浓度法。我国目前的石棉粉尘卫生标准采用重量浓度。根据卫生学对职业接触石棉尘的评价,重量浓度不能完全反映石棉纤维导至尘肺和癌症的关系。英、美、日等国对石棉粉尘浓度的测定方法,主要是用滤膜采样经透明处理后,在相差显微镜下观测长度超过5微米,长宽比大于3:1的纤维物质。如英国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动车组(EMU)塞拉门运行可靠度,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AHP),计算塞拉门7种主要故障模式和故障原因的权重大小;引入模糊理论,从故障发生率、维修费用和故障运营影响(晚点) 3个风险指标,评价各故障原因的多属性风险指标并得到加权风险评价矩阵;使用模糊区间逼近理想排序法(TOPSIS)相对贴近度计算故障模式,最终得到风险评估结果。研究结果表明:计算结果与近2年的塞拉门现场维护保养记录相吻合,锁闭装置故障、限位开关故障、敏感边缘故障对动车组塞拉门运行可靠度具有较大的危害,需重点检修保养。  相似文献   

10.
隧道结构的服役状况评价结果直接影响隧道养护决策,为客观合理反映运营隧道衬砌的服役状况,基于已有研究成果和专家知识,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由目标层、一级指标层和二级指标层构成的隧道结构服役状况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隧道衬砌服役状况的4个评价等级。在此基础上,采用贝叶斯网络结构学习TAN方法并结合专家经验知识,建立了隧道衬砌服役状况评价的贝叶斯网络模型,并结合某隧道工程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基于贝叶斯网络的评价模型能较好地反映隧道衬砌结构的服役状况。利用贝叶斯网络进行推理分析,能考虑评价指标之间的交互性,使得诊断结果更符合客观实际。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某铁路地区客运站候车室空气质量状况,对13个客运站候车室内的空气质量和微小气候状况进行采样监测.结果 表明,各客运站相对湿度、风速、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可吸入颗粒物、噪声、照度、空气中细菌总数等监测项目指标均符合《公共交通等候室卫生标准》(GB 9672-1996)、《公共场所卫生指标及限值要求》(GB 3748...  相似文献   

12.
层次分析法在化工园区安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化工园区域的安全水平评价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得到了化工园区安全评价指标的选取、安全指标权重的确定的技术方法.结果表明,为了构建较为全面的化工园区安全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可从区域企业安全生产状况、区域规划状况、区域应急资源利用能力、区域社会经济状况四个方面共25个安全评价指标组成评价体系,进而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计算结果不仅能够反映园区风险的分布状况,而且对整个园区的规划和布局具有较好的决策支持作用.总而言之,将层次分析法用于化学工业园的安全评价是一种新的尝试,对此进行全面的介绍有着一定的工程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矿石码头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其对劳动者健康的危害程度,提出防护对策建议。方法对矿石码头进行职业卫生学调查及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矿石码头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限值的要求。结论矿石码头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和防治重点为粉尘、噪声、毒物、高温等。  相似文献   

14.
基于未确知测度理论的安全生产状况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我国省市的安全生产级别,基于未确知测度理论,建立安全生产状况评价的等级模型。根据实际情况,选取5项评价指标,建立各评价指标的未确知测度函数。利用熵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避免人为主观性对评价的影响,根据多指标综合测度评价向量和置信度识别准则进行评判。结合2009年9省市对应指标统计数据,采用未确知理论对安全生产状况进行评价,并结合实际进行分析。该理论为省、市安全生产提供了指导性的建议和依据。  相似文献   

15.
石化生产装置安全现状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0,他引:14  
根据石油化工生产装置安全评价存在的模糊性和随机性的特点,在建立涵盖安全管理、工艺过程、作业环境、人员素质、生产设备和安全教育等一级指标的安全现状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理论,采用基于信息论中熵概念计算指标权重的方法,提出了安全现状二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在组织专家对评价指标打分和确定模糊等级的基础上,应用该方法对某顺丁橡胶生产装置安全现状进行了综合评价,得出其安全状况为“较好”;并分析了指标体系中一级指标的状况,为制定安全对策措施提供了指导。该方法对于提高石油化工生产装置安全现状综合评价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具有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水环境安全是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为了有效评价城市水环境安全状况,立足于兰州市水环境和水资源现状,依据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理论,筛选了5个评价子集共28项评价指标构建了兰州市水环境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了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计算指标的组合权重,选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兰州市2010—2017年水环境安全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10—2017年兰州市水环境安全综合评价值均处在III级,总体呈明显下降趋势,表明兰州市水环境安全状况逐步改善。其中,2011年综合评价值最高,2017年最低,临界II级。依据评价结果和实际情况,找出了影响兰州市水环境安全的7项控制指标,在不同控制指标的基础上,为水环境保护提出了相应改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为克服传统安全评价方法的粗糙性和主观性,提高煤矿企业职业危害安全评价方法的计算效率,运用集对分析原理系统地展开分析和评价。通过对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诸多影响因素的分析,建立了以作业人员、粉尘、有毒物质、物理因素、设备设施和管理为1级指标的评价体系,结合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并引入集对分析法中同异反联系度的计算公式,建立了煤矿企业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综合评价的同异反评价模型。将12项2级指标作为输入节点进行联系度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分析,从而实现了对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状况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所选取评价对象的职业危害状况处于"达标",与该企业实际状况相符合,应重点加强通风除尘设备的维护和管理。  相似文献   

18.
为评价矿山地下水灾害状况,改善评价过程中依赖经验划分评价等级的随意性,构建了矿山地下水灾害评价指标体系及分级评价模型。通过综合考虑矿山地下水灾害的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及承灾体整体状况,提出了一个具有3个准则层和11个灾害指标的矿山地下水灾害指标体系。基于投影寻踪方法,构建了矿山地下水灾害分级评价模型。评价模型依据具体指标数据,自动划分出灾害等级及范围,采用客观赋值法对灾害指标赋值,实现了在多元评价指标体系下的矿山地下水灾害综合评价。将该评价模型应用到具体矿山中,结果表明模型能够有效评价该矿山地下水灾害状况,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可为矿山地下水灾害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准确评价管制员安全能力,基于能力的定义和管制员工作职责,界定管制员安全能力的内涵;依据该内涵及其工作特性,建立由身体素质、业务素质和意识3个结构维度组成的管制员安全能力模型。其中,身体素质包括生理状况和心理状况;业务素质包括教育状况、培训状况、技能状况和经验状况;意识包括安全意识和工作意识。在各项指标性质差异较大情况下,利用功效系数法实现评价指标的标准化以减小误差,客观反映指标情况,同时采用G1-法和熵值法集成的主客观综合赋权法确定指标的权重,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主客观单一赋权的不足,最后通过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评价管制员安全能力。结果表明,按照从大到小排序对管制员安全能力的影响因素依次为意识、身体素质和业务素质。就对所论能力的影响而言,心理状况强于生理状况;技能状况强教育、培训和经验状况;安全意识对意识的影响大于工作意识。  相似文献   

20.
针对我国露天采石场安全状况普遍较差、安全事故频发、而传统采石场安全评价方法存在不足的现状,分析了影响采石场安全状况的各种因素,建立了露天采石场的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含安全管理、安全生产、安全环境和安全教育4个方面,共19个安全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求得各指标权重,并结合集对分析原理计算出集对联系度及集对势对露天采石场的安全状况进行评价和预测,从而克服了传统采石场安全评价方法在处理不确定性方面的不足。以武汉地区某露天采石场为例,用该评价体系从人、机、环、管4个方面对其安全现状进行了评价与预测。结果表明,将集对分析方法应用于露天采石场的安全评价和预测,计算简单,评价结果较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