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陈志岳 《环境》2004,(1):55
自然地理学把构成自然环境的总体划分为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土圈和岩石圈等5个自然圈。生物圈是指接近地球表面的那一层环境,即从海洋平面以下大约10公里起,到海平面以上大约10公里这一地球表面层。人类和其他生物有机体生存在这个表面层里,称之为生物圈。在生物圈中,生物是以群落而生存的,它们和周围的大气、水、土壤、岩石、光、热等非生物环境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互相作用,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生物群落和环境一起构成了生态系统。放射性“三废”的排入可能改变生物圈中各生态系统原来的平衡,进入食物链并影响人类。因此,我们在发展核能  相似文献   

2.
海岸带生态系统及其主要研究内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岸带处于地球表层岩石圈、水圈、大气圈与生物圈相互交接地带,是各种物理、化学、生物、物质与能量的交换与转换过程最活跃的场所,是人类活动的重要基地.文章提出海岸带生态系统概念,指出海岸带是一个自然社会经济综合体,从生态学的观点、方法对其进行研究,有助于合理规划海岸带开发利用,实现海岸带可持续发展.文章对海岸带生态系统的特征和主要研究内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正> 近年来,从国外到国内,一门跨越生态学与人口学的边缘科学——人口生态学正在崛起。深入开展有关人口生态学的研究对于探讨我国社会主义人口规律,科学地解决人口问题,调整并维持岌岌可危的生态平衡,有重大的理论和实际意义。环境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人类生活于环境之中,同生物圈内其他生物一样,自成一个生态系统,即人类生态系统。人类生态系统是生物圈中最为重要的一种生态系统,他的物质流与能量流比其他生物系统要庞杂得多,必须引起人们予以特殊的关注。而生态学对人口学的意义,首先在于生态学研究的对象是生态系统,是人类赖于生存和发展的  相似文献   

4.
陆地生态系统中重金属的污染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重金属污染物在环境中稳定,对生物毒性大,且在食物链中富集,因此会给人类带来很大的潜在危害。生态系统中重金属的污染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成为环境科学中的重要研究课题。 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空间的地球表面范围内生物和环境之间相互作用,互相影响,彼此制约、不断演变、相对稳定的统一体。生态系统是生物群落与环境之间通过能量和物质循环彼此作用,并且基于这种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才保证了生态系统的发展和地球上  相似文献   

5.
<正> 生态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与自身社会经济活动过程之间相互因果关系的科学。生态经济学把人类作为地球生态系统中的主要生命成份,研究人类的活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反过来对人类社会经济活动所起的作用。林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部门,它经营的对象是森林。森林是地球上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它不但占有陆地总面积的约30%,而且还具有成层结构和立体空间的特点,它的成份最复杂,生物量亦最大,在地球的能量转换和貯存,在物质流动和维持生物圈的动态平衡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因  相似文献   

6.
自然地理学把构成自然环境的总体划分为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土圈和岩石圈等5个自然圈。生物圈是指接近地球表面的那一层环境,即从海洋平面以下大约10公里起,到海平面以上大约10公里这一地球表面层。人类和其他生物有机体生存在这个表面层里,称之为生物圈。在生物圈中,生物是以群落而生存的,它们和周围的大气、水、土壤、岩石、光、热等非生物环境之间存在着  相似文献   

7.
人与生物圈     
地球是一个围绕太阳不断运转的行星。它的外壳是由一层坚硬的岩石所组成,称为岩石圈。岩石圈的表面有一层薄薄的土壤层。岩石圈的外部还有水圈和大气圈,它们同太阳的辐射能一起构成了地表的无机环境。在这个环境里又广泛地分布着各种生物种群,这些生物和它们所生存的环境的总合就叫做生物圈。生物圈中生存着各种类型的生物,并且在生物圈中起着不同的作用。绿色植物是光合作用的工具,它像一座座加工厂制造有机物质。草食及肉食动物进行物质和能量的分配,而微生物则  相似文献   

8.
前言 生物和环境是不可分刈的统一体。在生物的参与下,环境中的能量以特定方式流动着。各种化学元素经过一定的反应而被反复利用。环境也正是在这种循环不息的交流中,维持动态平衡,维持着利于生命活动的特定状态。能量在生物圈中以食物的形式从一种生物转移到另一种生物即构成一个食物链。例如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鱼类。这是海洋生态系中的一种食物链。当然食物链是错综复杂的,在不同生态系中有各种特殊的食物链,它们又互相交织组成食物网。  相似文献   

9.
土壤污染是指由于具有生理毒性的物质或过量的植物营养元素进入土壤而导致土壤性质恶化和植物生理功能失调,并因此对人类健康构成影响的现象。土壤处于陆地生态系统中的无机界和生物界的中心,不仅在本系统内进行着能量和物质的循环,而且与水域、大气和生物之间也不断进行物质交换,一旦发生污染,它们之间就会有污染物质的相互传递。作物从土壤中吸收和积累的污染物常通过食物链传递而影响人体健康。  相似文献   

10.
<正> 土壤资源是具有农、林、牧业生产能力的各种土壤类型的总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最广泛、最重要、不可代替的自然资源。土壤是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土壤和生物以及整个生态系统之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中,生长在土壤上的植物不断地死亡和再生长,土壤中的水分、养分、空气和热量不断的被植物所消耗和补充,处于不断  相似文献   

11.
生物污染     
介绍了生的污染的概念和特点,着重讨论了造成生的污染主要因素,如引种,生物有机体的过度繁殖和扩张等,以及畜牧场污水,生物合成工厂废弃物等引起的生物污染。文章呼吁:在研究保护生物多样性整体计划时必须考虑到生物圈污染这一最大的理论问题:要加强移入种和本地种之间相互关系的生太研究;当今最迫切也是最复杂的研究方向是预测生态系统中由人类引起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海洋和大气间的物质交换,是海洋科学家尤其是海洋污染科学家深感兴趣的重要研究领域,同时,也是有争议的问题。究竟哪些物质在进行交换?朝什么方向交换?交换过程如何?物质交换如何促使生物圈内危害人类的污染物迁移?  相似文献   

13.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是生物科学基础理论学科之一。国外近年来生态学的研究,大多是围绕着生态系的结构和功能而开展的。我们知道,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之间密切相关,互相作用,进行着物质的交换和能量的流动;这种生物群落和环境的综合体,叫做生态系统。江湖、海洋、森林、农田以及城市、矿区、工厂等都构成各自的生态系统。各个生态系统对进入其中的污染物质具有一定的净化能力,当进入的污染物数量比较少的时  相似文献   

14.
<正> 一、关于生态经济科学的研究对象概括起来主要有“角度论”“点面论”和“客体论”三种观点。也有人提出了一些其它看法。“角度论”主要有以下几种认识。其一认为,生态经济学是研究一定社会生产方式条件下人类社会与生态系统间相互关系的科学,是经济科学的一个分支,它必然是从经济学角度进行研究。其物质内容是人类(经济系统)和环境(生态系统)之间物质、能量交换关系;其经济内容则表现为两个系统的价值交换关系。上面的这种观点可以概括为从经济学的角度研究生态经济学。其二认为,从经济学角度来研究由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复合而成的经济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  相似文献   

15.
在生态学的研究中,除了研究生物和环境本身的特点以外,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它们之间复杂的相互关系,因而产生了生态系统的学说。目前,这个学说正在蓬勃地发展,并成为合理利用和管理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的理论基础。一、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生态系统这个名词是英国植物生态学家唐斯利(A.G.Tansley)于1935年首先提出的。他把生态系统看为宇宙各种各样自然系统的一种,是动态平衡相对稳定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有机体和非有机因素是完全平等的成分。从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就营养物质和碳循环而言,北极生态系统降低了初级生产力;能量,水和温室气体交换的水平已引起了局部和区域性的小幅度降温.大气CO2中的碳沉积在广袤而寒冷的有机土壤中,冰雪覆盖的低矮植被产生高的反射率,都影响了局部气候.然而,北极生态系统功能的许多方面都对气候变化及其产生的生物多样性影响敏感.当前的北极气候导致了低的有机物质分解速率,因此,尽管有机物和元素输入量较低,但北极生态系统还是趋向于积累有机物和元素,土壤中氮和磷等可利用元素结果成为促进碳固定以及生物量和有机物进一步积累的关键性限制因素.气候变暖可能增加特别是土壤中的碳和元素的周转,起初可能导致元素的丢失,但最后会慢慢的恢复.在北极生态系统中,单个物种和物种多样性已经明显地影响了元素的输入和滞留,另一方面,从长远来看,尽管CO2和紫外线增加对植物组织化学、分解和氮固定的影响可能变得重要,但对整个生态系统来说,影响可能很小.碳循环的示踪气体主要形式是CO2和CH4,大多数碳以CO2的形式损失,这些CO2是由植物和土壤生物产生.来自潮湿苔原生态系统以CH4形式释放的碳大约是CO2形式的5%,而且在没有任何其他变化的情况下,对变暖作出响应.冬天过程和植物类型也影响CH4释放和能量在生物圈和大气之间的交换,因为反射率从冬末到夏天存在很大的变化,在冬末,雪反射了入射的大部分光线,在夏天,生态系统吸收了入射的大部分光线,所以在所有的陆地生态系统中,北极生态系统在能量交换方面表现出巨大的季节性变化.植被深刻地影响北极生态系统水和能量交换.在冰雪覆盖期间,反射率从苔原、森林苔原、落叶林、常绿林依次降低.灌木和树增加了雪的深度,反过来又使冬天的土壤温度增加,因此,由气候变化而引起的未来植被方面的变化很可能深远地改变区域的气候.  相似文献   

17.
自然的惩罚地球表面,陆地只占29.2%,其余均被水所占据。但是,生活在地球上的绝大多数高等生物却是栖居在陆地上的,特别是人类,全部都居住在陆地上。因此,陆地是生物圈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人类依赖陆地生态系统从事农业、牧业、林业,以及其他多种经济活动,以满足食品和其他方面的需要。在陆地生态系统中,  相似文献   

18.
罗尔斯顿的环境伦理学——生态系统中的自然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系统是作为一种整体而存在的,这个整体是独立的,自在的。作为整体,它是高于有机体个体的。其整体,又是有机体存在的外部环境和条件。但生态系统的存在,又是非意识化的,生态系统在自身的进化过程中,不具有明确的进化目的性,而只是一种随机进化的过程。正是这种随机性,才孕育出了生物及有机体的多样性,生态系统表面上的杂乱是出自于一种和谐,生态系统是一种松散的共同体式有机体秩序。  相似文献   

19.
地球——哺育生命的摇篮,经过60亿年的演化,形成今天具有动物、植物、微生物和人类的生物世界。所有生命的发生、发展和进化,都是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运动的结果。地球上的水、空气、土壤、阳光给生命的存在创造了最基本的环境条件,各种生物在这里生存、繁殖、死亡,循环往返,繁衍不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达到一种动态平衡,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生态平衡。自然生态系统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组成一个生态系统的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  相似文献   

20.
空气是流通的,水是循环的,自然界万象都处在永恒的运动之中。这个运动中的大自然不承认任何洲界、地区界和国界。任何一个地方的自然环境受到破坏都会影响到整个自然界的动态平衡。因而,保护自然环境和改善生物圈卫生条件的活动决不能限制在某一个国家的范围里。当今世界,环境污染和破坏已成为人类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也已经从不自觉的时代进入了全面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