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4篇
基础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2021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罗尔斯顿的环境伦理学——生态系统中的自然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系统是作为一种整体而存在的,这个整体是独立的,自在的。作为整体,它是高于有机体个体的。其整体,又是有机体存在的外部环境和条件。但生态系统的存在,又是非意识化的,生态系统在自身的进化过程中,不具有明确的进化目的性,而只是一种随机进化的过程。正是这种随机性,才孕育出了生物及有机体的多样性,生态系统表面上的杂乱是出自于一种和谐,生态系统是一种松散的共同体式有机体秩序。  相似文献   
2.
淀粉生产过程中排放大量废水,且废水COD浓度高,有关淀粉废水处理方法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厌氧生化法是处理淀粉废水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就目前国内外淀粉废水的各种厌氧处理方法进行综述,介绍淀粉废水处理方面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3.
李婷  陈冰  马虹 《环境工程学报》2012,6(10):3475-3480
针对采油废水中含有多环芳烃种类多且较难去除的特点,采用UV-Fenton技术对采油废水中多环芳烃的处理效果进行了研究,通过正交实验和单因素实验,研究了在254 nm波长紫外光照射下,Fe2+投加量、H2O2投加量、pH值和光照时间对水样中多环芳烃中的菲和芴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处理初始浓度为1 000μg/L的菲、芴时,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为:Fe2+浓度为1.8 mmol/L、H2O2投加量为0.15 mmol/L、pH值为4、光照时间1.25 h。在此条件下,菲和芴的去除率可达71.9%。  相似文献   
4.
以我国11种具有代表性的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外源添加Cr(Ⅵ)进行大麦根伸长毒性测试,以了解土壤理化性质对Cr(Ⅵ)的大麦毒性阈值包括半数效应抑制浓度(EC50)和10%效应抑制浓度(EC10)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理化性质对Cr(Ⅵ)的植物毒性有显著影响,通过对数-对数剂量效应模型和刺激效应模型预测EC50值和EC10值,其变化范围分别为8.27~241.34 mg·kg-1和2.87~124.65 mg·kg-1,其最大值和最小值相差分别达到了29.2倍和43.4倍.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铁、铝氧化物含量、pH值和有机碳含量与Cr(Ⅵ)对大麦根伸长的毒性阈值相关关系显著(P<0.05),其中,铝氧化物含量和铁氧化物含量分别为控制EC50和EC10最重要的单一因子(R2=0.448、R2=0.429),其次为pH值和有机碳含量.基于相关性因子和Cr(Ⅵ)对大麦的毒性阈值建立了一元和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最优方程可以分别解释70.1%的EC50和60.4%的EC10变异,表明利用土壤理化性质建立的模型可以较好地预测土壤外源Cr(Ⅵ)对大麦的毒性阈值.  相似文献   
5.
针对油田采出水中含有多环芳烃种类多且较难去除的特点,选取了菲和芴两种代表性多环芳烃作为研究对象,采用UV/H2O2/TiO2技术对油田采出水中多环芳烃的处理效果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在254nm波长紫外光照射下,TiO2投加量、H2O2投加量、pH值和光照时间对水样中的菲和芴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处理初始浓度为1000μg·L-1的菲、芴时,TiO2用量为2.2g·L-1、H2O2用量为0.12mmol·L-1、pH值为7、光照时间1.5h时,去除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马虹  李婷  陈冰  张小飞 《环境化学》2012,(12):1874-1877
针对油田采出水中含有多环芳烃种类多且较难去除的特点,选取了菲和芴两种代表性多环芳烃作为研究对象,采用UV/H2O2/TiO2技术对油田采出水中多环芳烃的处理效果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在254 nm波长紫外光照射下,TiO2投加量、H2O2投加量、pH值和光照时间对水样中的菲和芴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处理初始浓度为1000μg.L-1的菲、芴时,TiO2用量为2.2 g.L-1、H2O2用量为0.12 mmol.L-1、pH值为7、光照时间1.5 h时,去除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淀粉生产过程中排放大量废水,且废水COD浓度高,有关淀粉废水处理方法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厌氧生化法是处理淀粉废水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就目前国内外淀粉废水的各种厌氧处理方法进行综述,介绍淀粉废水处理方面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8.
陆地生态系统CO_2与水热通量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地生态系统CO2和水热通量研究,一直是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热点与难点问题。它对认识生态系统变化规律,预测全球气候变化趋势,评价生态系统的碳固定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涡度相关法被认为是目前测定CO2、水热通量的最可靠方法。国外学者应用此方法解决了均匀下垫面假设下不同类型生态系统的CO2、水热通量的计算问题。在查阅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陆地生态系统用涡度相关法在能量通量研究中的地位和重要性,评述了生态系统水热平衡的研究意义,总结了我国包括森林、草地、荒漠、农田等不同类型生态系统CO2、水热通量方面最新的研究进展,并对我国生态系统通量未来的研究策略及数据管理提出了建议和展望。  相似文献   
9.
新疆水资源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51,自引:3,他引:51  
由绿洲及其所在荒漠盆地平原与周边山地共同组成的新疆地域系统,是我国西北干旱区的主要构成部分。高山与盆地相间的地貌特点,形成了干旱区内独具一格的水循环系统,构成了没有水力联系的内陆河大小流域。水资源在流域水循环过程中形成和转化,以河流为纽带把山地、盆地平原、绿洲和荒漠系统联系起来。由于荒漠盆地平原系统很难产生径流,从山地进入荒漠盆地平原的河流就成为主要的水资源。它不仅是生态与环境的控制因素,同时还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20世纪80年代后期,新疆降水增加20%~30%,河川径流普遍增大,湖泊水位明显升高,湖水面积不断扩大,地下水位逐渐回升。对水资源变化、气温上升、降水显著增多诸因素进行综合分析,说明在全球气候背景下,区域气候和水文变化朝着有利于新疆社会经济发展方面演变,预测这种趋势将持续到21世纪前20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