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我矿井下作业有4个主要工种:凿岩,爆破,扒装,支护。矿山井下的粉尘危害主要表现在这4个工种的作业工人矽肺病的发病情况。调查表明,我矿作业工人矽肺病发病率高的工种,并不是粉尘浓度合格率最低的凿岩工种,而是扒装和爆破工种。表1为我矿1974~1983年4个工种岗位年均粉尘浓度测定汇总;表2为1990年作业工人矽肺检查结果。据此,我们对凿岩工种岗位粉尘的  相似文献   

2.
矿工们在井下作业,最担心的是冒顶、片帮。落下一块碴石,有你好看的,不是砸头、砸脚,就是砸腰。现在,工人头上戴安全帽,脚上穿防护鞋,两头都顾上了,剩下个脊梁骨没有着落。这个问题国内国外都是难题,总不能让矿工穿上古代武士的坚甲下井干活吧! 问题没有解决,严重的现实就总是那么触目惊心。有关科研单位调查,因冒顶、片帮伤残的人员中,有四分之一以上是伤在脊背。有不少人脊椎神经受损,造成下肢瘫痪,落得终身残废。记者从采访中得知,河南某矿有两名工人脊椎被砸后,家属陪着到上海治了十几个月,矿上花费了几万元,可是伤残还不见治好的可能。…  相似文献   

3.
日本林业、木材与木制品业因工伤亡事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劳动省对 1998年全国林业、木材与木制品业因工伤亡事故的调查统计表明 ,1998林业因工伤亡 (包括工伤休假 4天以上者 ) 30 89人、死亡 69人 ,分别比 1997年减少 3.2 %和增加 2 3.2 % ;因工伤亡的度数率和强度率分别为 5.4 7和 0 .0 7,分别比1997年减少 2 .14和 0 .0 6,分别比全国产业部门的度数率和强度率增加 3.75和减少 0 .0 7;千人伤害率为 2 8.5,其中有 70 %以上的受伤害林业工人的年龄超过 50岁 ,按工种分伐木工人占 50 %、集运材工人占 2 0 %。在因工伤亡事故中 ,有 4 2 .4 %的事故发生在森林组合 ,有 2 0 .7%的事故发生在 5~ 15…  相似文献   

4.
高温环境对煤矿井下作业人员影响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就高温高湿环境对煤矿工人的生理心理危害程度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在非高温矿井中,粉尘和噪声的影响居于首位,而在高温矿井中,高温成为影响煤矿井下工人生理和心理的首要因素。疲劳主观症状问询结果显示,高温矿井工人在身体症状、精神症状和感觉症状方面的反应都明显高于非高温矿井工人,尤以采煤工种更为突出。调查结果提示,煤矿井下高温高湿对工人的生理心理影响是相当严重的,企业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治高温危害,保护广大煤矿工人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5.
老丁等30多人原系某煤矿的职工,该煤矿初建于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老丁等工人都是刚从部队复员或者从学校毕业的热血青年,通过各级政府的严格政审和体检进入煤矿工作的。他们在煤矿从事的是井下采煤工作,当时技术落后,井下采煤的安全条件差,工作环境异常恶劣,劳动强度大,生活条件非常艰苦。  相似文献   

6.
1981年10月,煤炭部科技局在重庆主持召开了AFM-1型防尘安全帽技术鉴定会,参加会议的有29个单位50名代表。 AFM-1型防尘安全帽是由煤炭科学院重庆研究所研制的。这种防尘安全帽采用滤尘送风方法,阻尘率达95%以上。它可以保护工人的面部、头部、呼吸器官和眼睛,而且视野广阔,适合于井下粉尘作业工人佩戴,是井下采掘司机及锚喷等工种有效的个体防护面具。 与AFM-1型防尘安全帽配套使用的LKS-7.5型两用矿灯,具有重量轻、体积小、照明度高的优点。另外,还有KH型专用电源,在防尘帽不需要头灯照明的情况下配套使用,可连续使用10小时,并配有充…  相似文献   

7.
在铁路新线隧道施工中,围岩塌方、掉碴落石的现象常有发生。对劳动者的个人防护,长期以来是头戴安全帽,脚穿防护鞋,两头护住了,中间部位的脊背却没有着落。根据我局和其它单位的大量事例证明,使用安全背甲是保护脊背不被砸伤的有效措施。 因从事矿山、隧道开挖而致伤残的人员中,有四分之一以上是伤在脊背。其中有不少人是脊椎神经受损,造成下肢瘫痪,落得终身残废。1970年,我局六处在云贵2208线(盘西线)亦资孔1号隧道施工中,一名年仅23岁的工人脊椎被砸,造成了下肢瘫痪,20多年来,一直由家属陪床护理着。河南某矿有两名工人被砸后,家属陪着到…  相似文献   

8.
我局是有近百年开采历史的老矿区。现在,全局共有9个矿13对井口,5.6万多名职工,年产煤500万吨。我局的生产特点:一是煤层薄,断层多,开采厚度0.5~0.8米的占85%以上,属极薄煤层;采煤工作面平均单产仅达5577吨,万吨掘进率却高达427米。二是地质构造复杂,主要受水和瓦斯的严重威胁,大部分矿的突水系数都在1以上,属大水矿区;瓦斯涌出量大,山东仅有的4个高沼气矿井,我局就占3个,还有5处属高沼气异常区域。三是战线长,摊子大,管理范围横跨济南、淄博两市及三区一县;运输环节多,井下工人每班必须提前两小时下井,才能准时到达工作地点,一班下来需要1…  相似文献   

9.
在工业生 产中容易发 生外伤事故, 但采取适当 措施,加强对 职工的安全 教育,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也是可以防止的。 工业外伤从工种来看,架子工、建筑工常易从高空摔下来,发生脊椎骨折及脑损伤;运输工人常易被撞伤、轧伤,发生骨折、断肢及挤压综合伤;冶炼工人常易发生烧伤;矿山工人常易发生四肢、脊柱、头颅等部位被砸伤,造成开放和闭合性骨折;搬运工人常易发生扭伤、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等;车床工人常易被机器绞伤上肢、发辫,造成肢体复合伤、头皮撕裂伤;电业工人常易发生电击伤等等。对于这些工业外伤,安全检查部门、医护人员均应依靠…  相似文献   

10.
1.引言 年初从广播中听到邯郸某煤矿发生电缆火灾,造成井下30多人死亡.不久另一煤矿发生煤矿巷道支撑木柱火灾,也死了人.5月18日山西省朔州市潘家窑煤矿又发生变压器燃烧事故,事故后第三天巷道还燃烧着,不清楚困于井下的采煤工人最后是否得到解救?从事消防的人员会想,煤矿巷道中的电缆失火能烧死或熏死30多人么?巷道中的木柱是间隔支撑的,单独一根很难引燃,引燃一根传播也不容易.这些疑问很容易从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11.
轧钢车间是典型的高温车间,为了提高防暑降温工作的针对性,以取得更佳的效果,每年在夏季到来之前,我们都要对车间的生产环境的气象特点、工人的健康状况、易发生中暑的工种及原因等,──进行调查研究,进而采取相应措施。几年来的调查统计结果表明,我们轧钢车间防暑降温工作的重点,应针对以下情况: 1.轧钢工人中暑者以20~25岁的年青人为多。因他们接触高温作业时间短,热适应差,加之青年人好玩,不注意休息。 2.诸工种中暑者中,以轧钢工为多。因其接触热源时间长、岗位辐射热强、体力劳动强度较大。 3.有中暑史者易再次中暑。可能是这些人的体…  相似文献   

12.
(接上期) 31.容易发生一氧化碳中毒的行业有哪些 (1)煤炭采选业:岩巷爆破、煤巷爆破、采煤打眼、水力采煤、机械采煤、采煤装载、采煤支护、井下通风。 (2)黑色金属矿采选业:黑色矿炮。 (3)有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矿炮。  相似文献   

13.
有人认为,搞通风 防尘当然好,能保护工 人身体健康。但从经济 上来说,却是赔钱买 卖。其实他们想错了。 若不信,请看下面事例。 浙江东风莹石矿矿 尘中二氧化矽含量高 (平均为 40%)。1964 年以前基本上是干式作 业,没有什么防尘措施, 井下作业点粉尘浓度平 均在 30毫克/米3以上。 当时这个矿的600多名 井下工人,绝大多数工 作7—8年就患了矽肺 病。他们丧失劳动能力 以后,由国家支付大量医药费和生活补助费,平均每个工人每年在1,000元以上。全矿每年用于这方面的费用60—70万元左右,从1965年到1979年,共支出约700万元。 从1965年起,这个矿开…  相似文献   

14.
△1987年3月11日四川内江水泥厂在住宅楼施工中因无安全措施,使一名工人从三楼坠落而死。这次事故是因社会闲散人员冒名顶替取得资格承包后,违反建筑安全规程,缺乏必要的防护设施造成的。△四川邻水县西天乡原乡办煤矿因井下条件恶化,主井、风井于前年就作了永久性的密封。一今年2月,朱超书等人,不经县乡镇企业局批准,不顾区、乡、村领导的阻止,擅自打开风井口采煤,结果朱超书等五人中毒死亡。  相似文献   

15.
为了加强对普通工人,尤其是井下矿工饮食营养的研究,于1984年5月~10月,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先后对广东、江西、辽宁、云南、甘肃、湖南等省有色金属系统的10个矿山,12万矿工的饮食情况、能量消耗及身体状况作了较为深入的调查,调查结果对有关企业改善矿工饮食营养提供了值得参考的资料。 矿工饮食营养普遍不足 井下工人(如凿岩工、爆破工、支柱工、搬运工等)能量消耗调查,井下矿工的能量消耗是很大的,每个工人每班的有效劳动工时为358.44分种(接近6小时)。据中国预防医学研究院劳动卫生研究所测定,井下主要工种工人每分钟的能量消耗为3.2752千…  相似文献   

16.
周军 《安全与健康》2011,(19):30-31
(接上期)31.容易发生一氧化碳中毒的行业有哪些(1)煤炭采选业:岩巷爆破、煤巷爆破、采煤打眼、水力采煤、机械采煤、采煤装载、采煤支护、井下通风。(2)黑色金属矿采选业:黑色矿炮。(3)有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矿炮。(4)建筑材料及其他非金属矿采选业:土砂石炮采、化学矿炮采、非金属矿  相似文献   

17.
今年三月份,我们配合山东省煤炭局,对枣庄、兖州、肥城、新汶、淄博5个矿务局的14个煤矿的冒顶死亡事故进行了调查。自1978年以来,14个矿共发生66起冒顶死亡事故,死亡 93人。冒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突出的是金属支柱失修,承载能力变小而造成的。 某矿2405采煤工作面连续发生三次冒顶事故。在第三次冒顶后,抽查了30根5型金属支柱,其中90%不合格。承载能力只有5-7吨。又如某矿在一次冒顶事故后,抽查试压了20根5型金属支柱,只有一根合格。还有7个矿也曾因此而造成大面积冒顶死亡事故。但目前不少煤矿领导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还很不够。 我们希…  相似文献   

18.
从国内外的大量报导可知,人们吸入氡子体的过量辐射会导致肺癌。矿工肺癌的发病率随着氡子体累积照射量的增长而增高。从1987年到1990年5月,用三年时间对某矿做了回顾性调查统计。统计时间从1960年至1987年底共28年。统计对象是井下工作人员。  相似文献   

19.
矿山井下的溜井、采空区和其它不安全地点,虽设有安全指示灯,但电源中断、爆破震坏灯泡或滴水使灯泡爆裂后,井下工作人员仍有可能掉进溜井。例如,1982年寿王坟铜矿因放炮震坏溜井处灯泡,使一名工人坠入溜井而死亡。这样的事故在程潮、镜铁山、梅山、漓渚等矿山也有发生。据梅山铁矿统计,服务于一个生产层的溜井,每年要消耗60~80只灯泡,还要配备工人经常维护检修。尽管如此,工人坠井事故仍经常发生,误入溜井伤亡事故占总伤亡事故的30~40%。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马鞍山矿山研究院曾研制了KZ-1型矿山安全指示灯,但未  相似文献   

20.
大连市有特种作业人员12万多,约占生产第一线工人总数1/6。“六五”期间,有相当多的工矿企业重视了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但从总的情况看,仍存在培训质量差、考核效果差、管理水平差的问题,因而伤亡事故不断发生。据5年来的统计,全市因触电、起重、厂内机动车辆、压力容器和高处坠落造成的人身伤亡,占因工死亡事故人数的1/3。加上井下瓦斯爆炸伤亡,数字更加惊人! 为扭转这种情况,我市在《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发布以后,大力改革了特种作业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工作。 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考核、管理制度 我们从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