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根据强混合型河口海域的水流条件及边界条件特点,对温排水污染源,从物理机制入手,提出了三维──多层二维平面扩散综合模型,通过对实际河口海域流速场和温度场的模拟计算可看出。该模型具有较好的精度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EFDC模型在河口水环境模拟中的应用及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EFDC(Environmental Fluid Dynamics Code)是EPA最为推荐使用的水质模型之一,使用范围较广泛,能够模拟河流、湖泊、河口、水库、湿地和近海区域等多种水体的三维水流、泥沙迁移和化学过程。文章综述了相关文献的研究结构,分别介绍了EFDC的基本原理、模块结构、基本方程、应用流程以及其在河口模拟方的应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任何一条河流,在入海的河口段,都要受到海洋的潮汐影响。涨潮时,水流沿河上溯,有负流量产生;落潮时,水流则正向流动入海。一个水团在入海之前,往往要在河口段回荡多次,十分复杂。本文试图论述用简化的瞬时虚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水流特性研究了大西洋和北冰洋毗邻区域的污染扩散问题。对污染源和污染物扩散进行了多年予测,并绘制了示意图。 目前,世界海洋污染相当严重,导致海洋生物产量大大降低[6、9、12、13]。石油污染对海洋生物的危害尤其突出[6、9、12]。根据现有资料记载[7],每年流入海洋的石油有500~1000万吨。大西洋东北区域,盛产石油的挪威海,格陵兰海和北海的石油污染都相当严重[8、12、14]。  相似文献   

5.
连续污染源扩散计算的新方法能够模拟不均匀水流中的污染扩散。文中介绍了所使用的方法,并给出一些结果。  相似文献   

6.
基于PSR模型的河口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PSR模型是有效的生态评价和管理模型,近年来其在生态系统评价领域的运用越来越普遍.本文对PSR模型的产生、原理及其主要的类型进行介绍,介绍其在生态评价领域的运用概况,并重点介绍其在流域.河口及海洋生态安全评价中的运用,为河口生态安全评价做准备.本文对PSR模型在河口生态安全评价中的适用性进行分析,并基于PSR模型构建了...  相似文献   

7.
河口潮流和水质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河口与海岸环境中污染物质的稀释扩散,是环境流体力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同时也是城市污水排海工程建设的关键技术之一。该文采用沿水深积分的平面二维非定常流动数学模型,来计算污染物质降解影响的溶解物质输运扩散过程,并以长江口水域为例,对潮汐水流中溶解物质的稀释扩散过程,进行了细致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潮型,排放量,污染物质的降解等,对污水排放口的远场水质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海洋环境的石油污染,源多、量大、扩散范围广,在当前各种类型海洋污染中占第一位。海洋石油污染一般又以河口海区、海港、沿岸区城为重。随着我国沿海地区经济建设、海洋石油、海洋运输、海洋渔业等事业的发展,我国的海港也受到不同程度的石油污染。如何保护海港水域环境,防止石油污染危害,已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本文准备就这个问题提供一点秦皇岛港的情况,做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风浪作用下海岸区域的酸性污染物扩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风浪和水流计算模型,综合考虑风浪作用的影响,建立了计算酸性污染物的输移扩散模型。通过计算三门湾海域在常浪向情况下四个时刻的污染物排放模式,将有无风浪影响的两者结果进行对比,初步分析了风浪作用下的酸性污染物扩散规律。结果认为:潮型、排放时刻、风浪等因素都会使酸性污染物的扩散面积与污染持续时间发生变化;并且在该方向风浪影响下,扩散面积与污染持续时间都有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简要的回顾水流横向扩散系统的研究现状,介绍了三种用实验求算横向扩散系统的方法,并就嘉陵江的示踪剂扩散试验以及利用现有的扩散系数资源,推求非试验江段的扩散系数的计算式作了详细的叙述。  相似文献   

11.
段勇  胡翠娟  李广茹 《环境工程》2014,32(6):130-134
CHARM(Complex Hazardous Air Release Model)是一个集源模型和扩散模型于一体的综合性模型,可模拟重气体、中性气体和轻气体的扩散,也可用于模拟热辐射、超压和颗粒物沉降的扩散轨迹。简要介绍了CHARM模型的发展历程及各模块功能,重点说明了该模型核心模块(扩散模块)采用的风场模型、扩散模式及其他相关算法。依据模型特点和适用条件,探讨了CHARM模型在环境风险评价工作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基于Skyline的流域河口生态安全评价三维场景实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总结了地学可视化发展过程及目前三维可视化技术研究进展的基础上,针对大洋河流域河口的地理特征设计并实现了三维可视化场景,为流域河口生态安全评价三维演示系统的实现奠定了基础,并从地表模型的建立、建筑物模型的建立和虚拟场景的搭建三方面详细介绍了流域河口三维场景实现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3.
海流和海浪是水下溢油扩散的主要动力。基于数值模拟方法构建二维水槽模型分析了纯流、纯浪和波流耦合作用下原油从水底漂移扩散至水面的过程。结果表明波流耦合作用时溢油扩散具有纯流和纯浪影响下油粒子的运动特征,油粒子随水质点振荡的同时朝水流方向扩散。油粒子受水体的摩擦及掺混作用随其升高而变强,在油粒子上升到倾斜变化转折点时,溢油轨迹开始朝水流方向倾斜。另外,溢油量越大,引起的卷吸效应越显著,油粒子在横向和竖向上的扩散程度加剧。研究结果可为溢油事故应急处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珠江河口沉积物中石油烃分布及其与河口环境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 1999年夏季珠江河口的表层和柱状沉积物中石油烃含量进行了分析 ,同时探讨了石油烃污染与环境地质的关系。结果表明 :表层沉积物中石油烃含量在 (15~ 92 3)× 10 -6,平均值为 2 0 8×10 -6,珠江口表层沉积物石油烃含量仍在最高允许值以下 ,其含量在一定程度上随着冲淡水流向不断降低。沉积柱中的垂向分布上石油烃含量与沉积物中细颗粒含量成正相关。影响珠江口沉积物中石油烃的因素是复杂的 ,其中主要受沉积物类型、粒度和冲淡水混合过程中物理化学因素影响。另外 ,一些站位柱状样层位中石油烃含量的跃变 ,主要是由于珠江口沉积分异所致。  相似文献   

15.
在开阔海面上发现石油 在无风和水流作用的清洁海面,溢油以圆形污染面的形式相当快地向外扩散,例如,1立方米原油在10分钟内可扩散为平均油膜厚度为0.5毫米、直径为48米的圆形污染面,而100分钟后,圆形面则可增长至直径100米、膜厚0.1微米。  相似文献   

16.
三峡水库二维随机水质模拟预测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由于污染物在水流中的扩散迁移过程受水温、局部流速与流向及河道形状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排污口下游处任一点的污染物质量浓度均是一个波动变化的量,而不是恒定值。显然,要精确地描述这种波动与变化,确定性模型已不合适,必须依赖随机水质模型的建立。为精确地描述与模拟水库建成后长江干流的水质变化趋势,建立了二维随机水质模型。   相似文献   

17.
奥里油是我国目前大量进口的一种新型燃油,由大型油轮从委内瑞拉海运至中国湛江港口。文章以其在运输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溢油事故为研究对象,对奥里油在水体中的漂移扩散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以及相关实验。考虑到溢油扩散主要是受油品本身的性质(油类、油量、密度、黏度等)以及水流、风速的影响,文章尝试采用计算流体力学FLUENT软件中的VOF模型进行扩散模拟,以水槽溢油实验为模型建立基础,对三维无风速情况下进行气-油-水三相模拟,根据模拟得到的溢油扩散相图与实验所观察的溢油扩散轨迹比较可得出:FLUENT软件中的VOF模型能很好的模拟奥里油溢油扩散运动的情况,其结果与实验观察结果非常吻合。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介绍了美国主要的交叉口尾气污染扩散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比较评价,探讨了传统交叉口扩散模型的缺陷;介绍了国内外交叉口尾气扩散研究的最新发展动态,最后提出了提高模型精度和发展新模型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江西省龟峰丹霞地貌景观类型与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龟峰丹霞地貌区位于信江盆地南缘,地处扬子板块与华夏板块的结合带.景区内丹霞地貌景观类型齐全,成景层位为上白垩统龟峰群的河口组和塘边组.河口组以紫红、砖红色砾岩、砂岩为主,塘边组以紫红色砂岩、粉砂岩、泥岩为主.本文介绍了区内丹霞地貌类型,并结合对该区地质特征研究,提出岩性差异、地层产状、构造发育和水流影响为龟峰丹霞地貌形成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广东汕头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西区向汕头牛田洋排放污水,为科学评价污水排放的影响,需进行污染扩散计算.根据牛田洋肚大口小的地形特点和排污方案论证计算的需要,本模型采用正交曲线网格,网格既能贴牛田洋弯曲边界,又能克服计算域网格疏密悬殊的问题.该污染扩散模型,通过验证计算,最大潮位误差0.06m,潮位、流速过程与实测基本一致,模型采用的糙率对牛田洋是适宜的,建立的污染扩散数学模型较真实地模拟了牛田洋附近水域的水流情况和污染扩散仿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