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下,农村劳动力几乎未被纳入需要解决就业问题的群体之内。在一些人看来,促进城镇人员下岗失业再就业已经很难,哪里还顾得上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然而现实中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日益凸显。统筹考虑包括农村劳动力在内的就业大计,已经不可回避。  相似文献   

2.
近些年来,我国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这是《就业促进法》出台的重大背景因素.然而,对就业形势严峻的认识,大多停留在劳动力供求矛盾的量化描述上.例如,到2010年,全国劳动力总量将达到8.3亿人,城镇新增劳动力供给5000万人,而劳动力就业需求岗位只能新增4000万个,劳动力供求缺口在1000万个左右.又如,年均1360万人的新增就业年龄人口,总量1100万以上的下岗失业人员,此外还有1.5亿需要转移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三支“求职大军”的汇集,  相似文献   

3.
“农民工”是当今中国社会的一个重要现象。虽然以“农民工”身份进入城镇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已近1亿,我国农村仍然还有1.5亿农业富余劳动力,每年还要新增劳动600万人,农村就业比重目前仍高达65%。农民,特别是新成长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就业将会持续下去。  相似文献   

4.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解决好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而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的关键在于进行职业技能培训.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改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环境,逐步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加强引导和管理,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如何进一步改善就业环境,为农民进城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是我们必须重视和解决好的问题。现就山东省的实际情况谈一谈。  相似文献   

6.
"十二五"时期探讨落后地区的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已然成为工业化城镇化整体发展必须面对的问题。由于区域经济差异,西北贫困落后地区农村劳动力更趋于向经济发达地区转移。2008年,金融危机使宁夏农村劳动力区外输出受到重创,仅2009年宁夏区外转移就业同比减少312%。农民返乡迫使宁夏政府必须通过拉动区内经济发展.内部消化农村富余劳动力。而通过积极探索农村劳动力就近创业.成为转危为机的新出路。  相似文献   

7.
《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就业,是增加农民收入和推进城镇化的重要途径。”并要求,逐步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加强引导和管理,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围绕做好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  相似文献   

8.
《中国劳动科学》2006,(7):60-60
近年来,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提出“城乡就业并重”的工作方针,实施“广东省百万农村青年技能培训工程”,采取有效措施加快统筹城乡就业,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十五”期间,全省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260多万人,比“九五”期间翻了一番;2005年全省农村劳动者从事非农产业的比重首次突破50%,达到51.2%;当年农村劳动力从事非农产业的务工收入达到1500多亿元。今年第一季度,全省又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18万人,培训8.5万人,其中减免费培训达5.6万人,安置就业5.2万人,均创历史同期新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步伐进一步加快。  相似文献   

9.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一种必然趋势,在我国农村劳动力过剩、城市就业压力巨大的情况下,如何妥善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是我国今后长时期内必须要正视的。本文从农村劳动力就业和转移的特点入手分析,提出农村劳动力应通过城市和农村两条渠道同步双向吸纳,有层次性地实现转移。  相似文献   

10.
今年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江西的就业工作全方位推进,新的就业政策和公共就业服务稳步推进,农村劳动力继续有序转移,小额担保贷款继续积极地促进就业,省就业局势持续稳定向好。但与大多数中西部省份一样,作为劳动力资源相对富裕的内陆省份,“总量富余、结构短缺”仍是做好江西当前乃至今后就业工作的主要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