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6 毫秒
1.
2.
简述了原有广州市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网络情况,通过对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网络的集成优化,增设站点、扩展监测项目和引入新技术,建立了一个\"金字塔形\"的集天地空一体化的环境空气监测网络,弥补了原有监测网络在反映环境空气质量总体水平、污染来源解析、预报预警所需的环境质量信息、对环境空气质量的评估等方面的不足,该网络已成功应用于广州亚运会的空气质量保障。 相似文献
3.
2018年9月20—29日,开展了南京市环境空气非甲烷烃(PAMS)原清单中57种挥发性有机物的手工和在线比对监测,监测项目主要包括碳氢化合物、卤代烃和含氧挥发性有机物。通过对VOCs 3 h均值、日均值和主要污染物指标等进行比对,分析在线监测数据与手工监测数据的相关性。测试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得到的3 h均值的差异度(1.43)和相关系数(0.897),日均值的差异度(2.16)和相关系数(0.946),呈现出差异度不显著、高度线性相关的特征。同时,进一步分析了监测数据产生偏离的原因,建议加强环境空气手工监测的质控管理,强化在线监测设备的运维管理,推进环境空气挥发性有机物监测的合理、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4.
环境监测点位优化采用无动力采样技术,对莱芜市的主要污染物进行了一年的科研性监测,并对监测数据进行了技术处理与分析,最终优化出的监测点位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真实反映了莱芜市的环境空气质量状况。 相似文献
5.
简要介绍了江苏省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的发展现状,结合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日常工作中的质控措施,重点就子站运行、中心站数据处理、人员岗位、管理制度4个方面论述了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的管理和质量保证。 相似文献
6.
环境空气监测全程质量控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对环境空气监测质量控制进行了探讨,认为要保证环境空气监测质量,就必须加强环境空气监测质量控制工作的程序化,并进行全方位的管理,要着重从实验室准备、点位布设、样品采集、实验室分析和数据的审核报出及监测人员素质等几个方面进行全程序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
用装有75mL环己烷的玻板吸收在20℃左右,用大气采样器以0.5L/min流量,采取环境空气60min,在紫外分光光度计224nm波长处测定,方法实用,简便。 相似文献
8.
大气自动监测系统 (美国API公司 )日常运行中容易出现一些故障 ,并存在某些问题 ,现提出一些基本的解决方法供同行参考。1 SO2 分析仪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1 0 0A型SO2 分析仪是根据SO2 分子接受紫外线的能量后 ,在衰变中产生荧光 ,通过光电倍增管将其放大转变为电信号 ,它的强弱和SO2 浓度成正比。( 1 )流量偏低。这是经常出现的问题 ,主要原因是空气中的灰尘阻塞了管道和限流孔 ,只要定期清洗管道和烧结过滤片就能得以解决 ;另一个原因是内置泵的泵膜受到灰尘的污染或者破损 ,需对泵膜进行清洗或更换。( 2 )紫外灯读数偏低。紫… 相似文献
9.
在对环境空气质量的监测中,有些城市存在着人工采样实验室测定和连续自动监测系统监测并行的情况。为考察这两种方法监测结果的异同,于夏季连续20d和冬季连续15d进行了对比监测。监测项目为SO2,NO2和PM10。在对比监测中采取了质量控制措施。对人工采样实验室测定进行了综合采样器流量校正,现场空白样和全程序平行样测定;在自动监测系统中,对SO2,NO2监测仪器作零点,标点校正,PM10监测仪作K0校正。对所测得的209个日均值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SO2,PM10两方面测定结果方差相同,NO2两种方法在冬夏两季方差间均有显著性差异;夏季SO2,PM10,冬季NO2两种方法监测结果一致;冬季SO2,PM10,夏季NO2两种方法监测结果有显著性差异;样品浓度水平及天气状况对两种方法测定结果的差异亦产生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11.
介绍了国内外监测环境空气中多环芳烃 (PAHs)的进展情况。并就环境空气中PAHs的采样技术、样品预处理、分离分析方法 ,以及环境空气中PAHs的影响因素及源解析等方面进行了详尽的阐述 相似文献
12.
对现场监测环境空气中PM10 的两种测定方法—β射线衰减法和微量振荡天平法的测量作了对比实验。实验表明 ,两种测定方法的结果具有一致性、相关性和可比性 ,能用回归直线方程来描述两者之间的关系。β射线衰减法的测定结果平均高于微量振荡天平法 15 8% ,它们之间平均偏差为 7 5 %。微量振荡天平法在现场测定中受干扰物和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较少 ,其测量准确性优于 β射线衰减法。两种监测仪的运行费用大致相同 ,维护量和故障率均 较低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江苏省环境空气监测网络的构成和环境空气质量趋势监测点的优选方法。通过对1993年-2000年全省13个少辖市60个监测点的SO2、TSP监测结果的相关指标统计,分别优选出代表全省及省辖市的环境空气质量趋势监测点12个和25个。 相似文献
14.
段再明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3,15(2):38-39
阐述了加强环境空气监测点位管理的重要性,指出了目前环境空气监测点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设置监测点位时,既要考虑监测点的位置和数量,又要考虑监测点周围的人为活动、流动污染源、固定污染源和面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运用神经网络方法,将城市空气质量状况与大气污染物对空气质量的损害程度相关联,采用了\"基于大气污染损害率的API法\"评价概念,模拟发布长春市空气质量日报,同时公布次要污染物,并与API法进行同时段比对实验与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6.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