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城市综合环境质量评价方法:二级灰色聚类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于一个环境系统,综合环境质量是反映由多项环境要素共同作用下环境质量的综合污染程度,它是环境规划,管理和决策的基础.城市环境系统是一个广泛的信息系统,它是由多项环境要素组成,而每项环境要素又包含多个污染因子.我们通过各种监测手段获得的环境信息只是全部信息中的一部分,是灰色的.而灰色系统理论的中心内容就是充分利用已知信息,将灰色系统淡化、白化,其中聚类分析方法是将聚类对象在不同聚类指标下,按灰类进行归纳,最终达到评价结果.所以,城市环境系统是一个典型的灰色系统,我们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对农村环境质量监测的主要内容和布点原则进行概述,并结合典型村庄环境质量检测实例,对农村村庄各环境要素的布点采样和检测指标选择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X一01 X32 9601265环境法和环境管理的经济分析/毛庆国(深圳市福田区环保局)//中国环境管理/吉林省环保局一1995,(5)一23~27环信X一76 阐明环境要素的资源观,即环境要素的资源属性和稀缺性。从环境资源产权的三个属性,即普遍性、排他性和可转让性分析了市场经济体制中环境资源产权制度的重要性。运用模型分析的方法考察环境资源产权重新界定中“效益原理”在环境资源权利分配方法和保护方法中的作用,以及“效益原理”在法律规则和管理制度中的体现。从政府的几种环境管理行为分析过程控制和结果控制两种模式之间的关系,认为市场经济对政府…  相似文献   

4.
X822 9500534城市综合环境质量评价方法一二级灰色聚类法/张庆杰(秦皇岛市环保局)//环境保护/国家环保局一1994,(4)一18~21环信X一7 城市环境系统是一个广泛的信息系统,是由多项环境要素组成,而每项环境要素又包含多个污染因子。通过各种监测手段获得的环境信息只是全部信息中的一部分,是灰色的。而灰色系统理论的中心内容就是充分利用已知信息,将灰色系统淡化、白化,其中聚类分析方法是将聚类对象在不同聚类指标下,按灰色进行归纳,最终达到评价结果。本文介绍了灰色聚类分析方法,城市综合环境质量的灰色聚类评价方法以及应用实例。通过实…  相似文献   

5.
城市铁路的次生环境影响与对策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北京市为主要研究对象 ,分析了城市铁路次生环境对城市生态成分与环境要素的影响 ,并以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为城市规划、建设及环境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选择具有重要典型意义的沿海高度城市化及快速城市扩张地区港湾湿地为例,采取多学科方法交叉集成(环境科学、海岸海洋科学、景观生态学及地理信息科学)的研究途径,探索填海造地对港湾湿地景观格局及沉积环境的影响,即尝试从宏观尺度上研究填海造地影响下典型港湾湿地景观格局现状与时空演变,微观尺度上高分辨率提取填海造地影响下典型港湾湿地沉积物环境要素的时空变异信息,进而构建"填海造地环境行为驱动~港湾湿地环境响应"模型定量研究填海造地、港湾湿地景观格局及沉积环境要素三者之间的非线性时序关系及作用机制,为港湾地区科学填海、合理用海的有效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世界范围内新发和再发传染病的暴发严重威胁生物安全,危害人类健康.人类活动包括快速城市化、集约化养殖、全球贸易和旅行等加速了传染性疾病的传播.人群健康、动物健康和环境健康紧密相关,国际上健康一体化(One Health)的理念已被广泛接受用以管理和预防人畜共患病的暴发.城市环境是人群-微生物组-环境要素相互作用最为强烈和最为复杂的场所,使得城市环境生物安全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系统分析了城市环境生物安全领域的研究进展,厘清了该领域研究的主要挑战,提出了建立城市环境生物安全大数据平台、评估微生物污染健康风险和构建城市微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及治理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环境在城市竞争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城市在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提升环境竞争力,以优良的环境质量和利用环境资源创造价值的能力来参与国际竞争.而城市的整体环境竞争力是在各区、县环境竞争力的基础上形成的,提升各区(县)环境竞争力有利于提升城市环境竞争力.首先论述了环境竞争力的概念及内容,构建了广州区县环境竞争力评价模型,然后对评价结果进行详细的分析,并提出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南朝鲜、新加坡、香港、台湾,是70年代初期获得迅速发展的亚洲新兴工业经济地区(NIES)。由于经济的迅速增长,城市人口的高度集中,居住条件恶化,水质、大气污染、恶臭、振动、噪声等城市型公害也日趋严重。从农村型经济转向工业型经济的南朝鲜和台湾,自然生态也遭到严重的破坏。为此NIES建立了各种环境保护法规,设置了环境管理机构,制定了环境管理计划等,作为对策。现择要予以介绍。  相似文献   

10.
本项目以大众密切关注的城市小区或拟开发小区为对象,从研究空气、水体、噪声、固体废弃物和土壤等重要环境要素与人体健康和人居环境质量关系出发,提出并阐明“环境和谐度指数”的概念,量化重要环境要素在环境和谐度指数评价体系中的贡献,目的在于为评估城市小区或拟开发地块的环境和谐度提供有益探索,促进人居环境和谐自然的协调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本书是曲格平先生10多年来为认识解决中国环境问题进行坚持不懈探索、研究的结晶,对我国环境保护所面临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对策和途径,按内容分环境管理、方针与政策、生态经济问题三篇,对研究和解决我国环境问题具一定参考价值,定价(含邮费):1200元。中国环境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12.
依据《辽宁省建设项目环境监理管理暂行办法》,结合辽宁省环境监理试点项目的经验,针对生态环境、环境空气、水、声、固体废物和社会环境等环境要素,对环境保护监理内容和工作方法等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优化环境监理工作方法、报告制度等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环境评价中大气环境预测的数学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懿瑜  马蔚纯  余琦 《上海环境科学》2003,22(5):335-338,345
以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为例,分析了战略环境评价(SEA)中环境影响预测的特点,提出了SEA中应用空气质量模型的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对现有的空气质量模型(主要包括箱模式、高斯模式、拉格朗日模式和欧拉型数值模式)分别讨论了模型的时空尺度、所描述的环境要素和因子、模型的复杂性和输入数据、模拟区的下垫面特征在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环境评价中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4.
城市天然气系统地震灾害风险评估是城市生命线工程研究的重要内容.基于城市天然气管道网路分布的特点,地震危险性分析、管道工程易损性(脆弱性)等工程研究成果基础上,考虑城市天然气系统错综复杂的网络特点,开展地震灾害风险评估构成内容研究;基于城市天然气系统震害对管道运营企业、城市的区域经济、社会和资源与环境的市场影响和非市场影...  相似文献   

15.
X3亏)40 1423世纪之交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陶思明(国家环境保护局自然保护司)11中国环境管理/本刊杂志社一1993,(6)一4一7环情X一76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是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重要方面,作者以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加强这方面的工作:一、以推行环境管理制度为特色,全面加强农村环境管理。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一大特点是强化环境管理,已形成了配套成龙行之有效的环境管理制度,这些制度的基本精神对农村环境管理同样具有实用意义。二、寓农村环境保护于经济活动之中,实现环境与经济的更好结合,以经济发展带动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以环境保护促进农村…  相似文献   

16.
农村环境问题是中国环境保护面临的又一严峻挑战,深入探讨其成因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中国农村环境问题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其根本是城乡居民经济水平差距的日趋扩大使农村发展重经济轻环境、城乡环境权益的不平等使农村承担城市转嫁污染而得不到补偿,以及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未真正将农村与城市平等对待的偏差.  相似文献   

17.
(二十二)沿海开放城市地方环境立法和司法制度的研究研究内容1. 对我国沿海开放城市现有环境法规进行搜集、整理和比较研究,总结其特点和内容、经验和教训;2. 对我国沿海开放城市的司法制度进行调查研究,总结其经验和教训;3. 结合中国国情,认真研究借鉴国外对外开放城市的环境立法和环境司法制度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除经济增长外,人口也是影响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甚至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初期,人口是影响环境污染的一个关键因素.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口因素对环境的影响再次成为焦点.根据托达罗模型和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当城市预期收益高于农村预期收益,而城市尚未来得及为农村转移人口创造足够的就业机会时,由农村转移至城市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会在城市工业污染尚未解决的情况下进一步加重城市的生活污染,致使城市同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和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双重困境.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网格和网格化的发展,总结典型城市环境网格化管理实践经验,提出环境网格化管理思路。根据环境总体规划中环境空间管控要求,将环境"一张图"与环境网格化管理相结合,提出建立"行政网格+标准公里网格"的环境网格化管理平台。以长吉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区为例,通过建立层次分析法模型,实现水、大气、生态等环境要素"一张图"管控,识别网格保护优先等级,为下一步环境网格化平台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0.
以环境敏感保护目标、依托基础设施、环境要素、企业现有项目概况等主要几个方向入手,着重介绍了污染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以下简称"环评")在现场踏勘、走访、调查的主要工作内容,以期达到做好建设项目环评的现状调查基础工作,保障环评的质量,为环境提供科学的、合理的管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