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太原化肥厂即将新建的合成氨车间(合成氨是采用新工艺,以煤为原料,加压气化而成),排放废水量为15吨/时左右,废水中主要含有毒物质氰、酚等。必须经过处理,方能排放。该厂原有焦化车间排放的废水25吨/时左右,未经处理就  相似文献   

2.
正一种腈纶生产中排放的含氨废水的脱氮方法该专利公开了一种腈纶生产中排放的含氨废水的脱氮方法。包括如下内容:向废水处理系统中加入一定量的脱氮菌剂,使含氨废水处理温度为18~40℃,DO=0.2~3.0 mg/L,pH=7.5~8.5。该发明的方法采用异养菌进行优势组合作为废水处理的强化微生物,能实现同一反应器内氨氮、总氮和COD的脱除,废水处理效果好,与高效装置相结合,实现废水中氨氮及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达标排  相似文献   

3.
贵州化肥厂的合成系统每天要排放1500—1700米~3的弛放气(弛放气、填函气和吹除气)。为了保护环境,减少污染,并为职工解决“买煤难”的问题,该厂投资52万余元,1984年建成弛放气回收系统。用水进行二段吸收,将废气中氨变成稀氨水,送入尿素解吸系统;除氨并经过脱水分离的弛放气(含氢60—70%,CH_410—12%,其余是N_2和微量氨)送到厂、车间办公室、食堂、招待所,托儿所、职工医院和职工家庭,作为生活用燃料气。这套回收系统运行三年,共回收氨水折合净氨1700余吨,价值60多万元;节约原煤3000余吨,折  相似文献   

4.
成都天然气化工厂合成氨车间投资15万元,采用“计量加入、分段回收、逐级提浓”法进行合成氨生产的氨回收和稀氨水治理。消除了稀氨水的过量和排放,实现了合成氨生产的水平衡;提高了跑氨回收率和氨利用率;大幅度降低了消耗,取得了显著的经济、节能和环境等诸方面的综合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1.概述太原化肥厂是一个年产14万吨合成氨、2万吨精甲醇以及纯碱、二甲胺、触媒等多种化工产品的综合性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排出大量的“三废”,仅造气车间每日就排放炉渣300吨左右。由于长期得不到治理,任其堆弃,污染甚为严重。为了消除污染、化害为利,太原化肥厂与山西省建八四公司一起攻关,经过一  相似文献   

6.
国内简讯     
在生产甲胺磷农药的胺化工序,每生产1吨50%甲胺磷乳剂约产生1吨废水,废水中含有约产生1吨废水,废水中含有约6%左右的氨态氮。为了不污染土类和环境,正确估价其作为肥料资源的价值,1983年我不J在杭州市郊丁桥乡大塘村和红旗村的种子队进行了早、晚报的田间试验,为利用甲胺磷废水提供一些依据。  相似文献   

7.
国内简讯     
采用“组合式玻璃钢板框压滤机”分离氨Ⅱ泥并回收母液制碱由东方碱业公司压滤机厂研制的“组合式玻璃钢板框压滤机”经石家庄市联碱厂一年的试生产,化工部、国家环保局及河北省、市等环保部门对其进行了联合鉴定,并于1991年10月通过了验收。在联碱生产中,以原盐为原料,每生产一吨碱约产生0.1米~3的氨Ⅱ泥,此泥如直接排放,其中母液中高浓度的NH_3-N会引起废水水质的恶化。在我厂4万吨/年联碱扩建中,采用“组合式玻璃钢板框压滤机”对氨Ⅱ泥进行分离,并将母液回用于系统  相似文献   

8.
张盛武 《化工环保》1992,12(4):242-243
1.概述山西化肥厂以煤为原料生产合成氨,在气化及净化工艺过程中产生约48吨/小时的含酚、氰废水,虽经煤气水分离、活性炭脱酚、氨回收等预处理,仍含有许多有害物质而不能排放。其废水水质见表1。  相似文献   

9.
我厂有年产1500吨硫酸法涂料钛白的生产车间和年产30万吨的普钙车间。钛白车间每生产一吨钛白粉产生10吨浓度为7—10%的废硫酸液。普钙车间则需要62—68%浓度的硫酸为原料,过去是用93%的工业浓硫酸分二段加水稀释的。为了治理钛白废酸,使其作为生产普钙硫酸的稀释剂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10.
采用溶剂萃取法处理含硫酸及硫酸盐的工业废水,主产优质农用硫酸钾,副产氯化铵和氮钾复合肥,整个工艺过程基本无三废排放,实现了对该废水的综合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11.
含酚废水的综合利用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厂是生产酚醛树脂、酚醛塑料的老厂,每年排放含酚废水约1500吨,废水中酚含量为30000—35000ppm,甲醛含量2.5%左右,pH=1,该废水排入环境会造成严重污染。1981年8月我厂建成含酚废水处理车间,采用缩聚反应回收酚醛树脂及加脲酸性(加尿素和盐酸)反应二步法处理工艺进行了试运转。处理后,废水挥发酚含量低于0.5ppm,达到国家排放标准。今将处理的两步工艺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化工环保》2001,21(2):121-122
氮肥企业污染源主要来自生产过程的副产氨水、尿素的解析废液及有关设备跑冒滴漏进入排水的氨氮物。按生产控制指标规定 ,解析废液含氨质量分数为 0 .0 7% ,但由于解析塔自身的问题 ,废液的含氨量往往超出工艺指标几倍 ,甚至几十倍 ,远远超过质量浓度小于 80 mg/L的环保要求。最近该要求又降到30 mg/L。为解决排水氨氮超标问题 ,邯钢化肥公司成功开发出一种新型解析塔 ,并获得了国家专利。尿素解析塔的作用是将尿素车间各处排放的废氨液 (主要来自一段蒸发冷凝液、吸收塔吸收的尾气碳铵液、氨缓冲罐及循环系统的排液等 )用解析和吸收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南化氮肥厂在生产过程中副产许许多低浓度的废氨水,平均每小时约有500公斤的氨因无使用价值而白白流入长江。这既浪费了大量宝贵的原料,又污染了长江,使大厂镇地区的生活水含NH_3较高,甚至医院的药用蒸馏水也往往因此不合格,需要进一步处理。该厂废氨水的主要来源是: (1)合成精炼工段稀氨水:约12.5吨/时,含氨2—3%。 (2)合成氨尾气提氢提氩工段废氨水:3吨/时,含NH(?)6—8%。 (3)尿素车间稀氨水:1—2吨/时,含  相似文献   

14.
为降低含酮连氮废水中的酮连氮含量,采用高效精馏塔,在提馏段将酮连氮从废水中汽提出来,在精馏段通过精馏将有机物料浓缩,达到回收的要求。在实验过程中,采用加压的方法,将酮连氮分解为水合肼和丙酮,通过不断分离出水合肼,使塔釜中酮连氮质量浓度为0.088g/L,达到排放要求,同时可以回收氨和丙酮,其中塔顶氨的质量浓度可以达到294mg/L,丙酮的质量浓度达到500mg/L。  相似文献   

15.
李培生 《化工环保》1991,11(3):178-179
芜湖凤凰造漆厂扩建的年产1300吨汽车用丙烯酸涂料车间,生产工艺分树脂和制漆两个过程,使用的原料、中间产品、成品大多是有毒有害的挥发性有机物。这些有机物以气体、粉尘、烟雾的形式逸散于空气中,对人体危害极大。主要有苯乙烯尾气和树脂、制漆车间逸出的含二甲苯废气,排放情况如表1所示。  相似文献   

16.
我厂硫酸生产年产量为12万吨,采用一转一吸水洗净化流程,尾气中SO_2浓度约3—4%,超过排放标准3倍,每年约有3500吨SO_2排入大气,造成严重的污染和资源浪费。根据原料来源和产品销售情况,我厂选择了氨法吸收硫酸尾气的方案。采用该法处理后,我厂尾气中SO_2浓度最高为108公斤/小时,最低时只有36公斤/小时(62米高烟  相似文献   

17.
硫酸法钛白粉生产中三废的综合治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钛白粉生产方法中,以硫酸法生产工艺最成熟且流程简单,其缺点是废、副产物多。按用品位大于50%的钛铁矿计算,每生产1吨钛白副产绿矾3吨、15—20%废酸10吨、酸性废渣0.5吨、5%以下的酸性废水200吨,间歇性酸解每分钟排放酸解尾气60米~3,连续性煅烧每分钟排放尾气40米~3。若对它们不进行治理,将严重污染环境。我厂  相似文献   

18.
我厂是一个中型合成氨厂,1968年投入生产。由于在设计和建设中没有考虑“三废”治理措施,加上企业生产管理十分混乱,因此投产后长期废水横流,废渣乱堆,灰尘扑面,毒气呛人。每年有近400万吨含多种有害物质的废水明沟排放,流入渭河;有135亿米~3含有尘埃、一氧化碳和氨的有害气体排入大气。加之设备管道跑、冒、滴、漏严重,大部分生产岗位上有害气体含量超过国家标准,职工发病率不断上升,中毒现象接  相似文献   

19.
在一段氨法的装置上再增加一段吸收设备,即成为两段氨法装置。可以使硫酸尾气中SO_2的吸收率由90%增加到98%;排空尾气中SO_2的浓度由500ppm下降到100ppm以下。可以从年产22万吨硫酸尾气中多回收SO_21,100多吨,可增加收入13万多元。按照允许排放的浓度推算,原来60米高的排气烟囱几乎可降低一半。两段氨法的关键在于适当降低循环母液的浓度和S/C值,既可避免氨分压增大,造成氨的损失增加,又可以保証较高的SO_2吸收率。所以两段氨法可以在第一段用较浓的母液而在第二段则用较稀的母液,以达到提高SO_2吸收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全国以食盐为原料的氯碱厂,每天产生的盐泥白脚,未经任何处理而直接排放的占98.5%。如1983年生产氯碱212.3万吨,排出盐泥白脚达49万米~3(盐泥白脚的主要组分如表1所示),严重地污染了环境。我厂烧碱车间化盐工段,每天有60—8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