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内耦合大块液膜分离技术,通过考察料液相pH值、温度、载体浓度以及解析相组成对Cd(II)迁移速率的影响,研究了以烷基膦酸为流动载体的液膜中镉的迁移规律,并建立了渗透系数与pH值、温度以及载体浓度之间的关系方程.结果表明,Cd(II)以CdR22HR(Kex值为3.58106)配合物形式在液膜中传输,增加载体浓度或升高温度,迁移速率明显升高.最佳传质条件为料液相pH值4.5~5.1、载体浓度5.0%~7.5%、温度298~308K.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在以烷基膦酸为载体的液膜中Pb(Ⅱ)的液膜迁移行为.探讨了料液相pH值、温度、载体浓度、金属离子浓度对Pb(Ⅱ)迁移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Pb(Ⅱ)的迁移率随温度和载体浓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大当外水相pH值控制在2.8~4.0、温度为289K~303K、载体浓度为5.00%~7.00%时,Pb(Ⅱ)即可快速并完全迁移.  相似文献   

3.
环境化学     
对硝基苯酚中占主导地位。图5表2参12X1312(X犯(X冶肠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澳化铰对酞酸醋类化合物增溶性研究/宋文吕…(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水污染控制室)//环境化学/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一2(X)1,20(4)一344一350 环图X一87 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嗅化按对6种酞酸醋类化合物(5种脂肪链酞酸醋和1种苯基酞酸酉韵进行了增溶性实验。结果表明,在表观浓度(Ci)小于临界胶速浓度(CMC)时,十六烷基三甲琴澳化按对4种酞酸醋(Ch『和DPhP除外)有一定程度的增溶作用;当C。大于CMC时,对6种化合物的增溶性显著增强,其增溶…  相似文献   

4.
针对土壤淋洗液中重金属传统萃取及液膜提取方法效率低的问题,提出组合液膜来提高提取率。该研究采用2己基乙基膦酸单2己基乙基脂(P507)为络合剂的组合液膜提取技术对土壤淋洗液中Cd进行提取。通过考察水相Cd浓度、p H值、络合剂浓度以及接收相组成对Cd提取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络合剂与Cd形成络合物在液膜系统中传输,最佳提取条件为:p H值5.0、络合剂浓度5.5%~7.0%、接收相酸浓度为4.0 mol/L、接收相络合剂与接收相体积比30%、水相Cd浓度越低提取率越高。Cd起始浓度为5.0×10~(-3)mol/L时,最佳提取条件下提取率可达92%。  相似文献   

5.
乳状液膜法萃取锌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岗  李盘生 《环境工程》1993,11(3):41-44,25
报道了一种新的液膜配方,载体用量只有5%,且一次处理能使500×10~(-6)以下的含锌废水降至5×10~(-6)以下,使其达到国家排放标准。讨论了锌在液膜中的迁移机理,实验研究了各种因素如内外相酸度、温度、外相起始锌离子浓度以及各种操作条件对锌离子萃取的影响,获得了最佳的操作条件,液膜经多次反复使用后,分离效果不减。  相似文献   

6.
X791 .03_2(X) 1024D5二氧化氯对有机染料脱色效果的研究/邓丽…(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环境化学/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一2001,20(l)一59一“ 环图X一87 对二氧化氯对两种直接染料和两种活性染料脱色效果的影响因素—C从的投加量、染料的初始浓度、pH值、温度以及反应时间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适当的条件下,二氧化氛对这几种有机染料均具有很好的脱色效果。图5表2参l3X791 .032(X) 1024(拓碳的表面化学对纺织污水中活性染料去除的影响二Effect ofe耐犯n sur妇ee che而stry on the removalofreactive dyes玩m textile…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以三辛胺(TOA)为流动载体的乳状液膜法提取对H酸的最优膜配方及工艺条件,并以实际工业废水进行验证。考察了膜相表面活性剂浓度、载体浓度、外水相pH值、乳水比、内水相浓度对水中COD值去除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结果表明:以质量分数为3%的聚胺型表面活性剂,体积分数为4%的TOA,质量分数10%的内水相NaOH溶液,油内比Roi为2∶1的乳状液膜体系,处理初始浓度为50 000 mg/L H酸废水,在pH值为3,乳水比Rew为1∶5的传质条件下,对含H酸废水的COD去除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8.
烷基糖苷对土壤中重金属的去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振荡分离实验研究了烷基糖苷(APG)对土壤中Cu、Zn、Pb和Cd的去除作用,考察了烷基糖苷淋洗液的pH值、浓度、离子强度等对重金属去除率的影响,并对烷基糖苷处理前后土壤中重金属的形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烷基糖苷对土壤中重金属的去除率受淋洗液pH值的影响且随淋洗液浓度的增加上升,当烷基糖苷淋洗液的pH为52、浓度...  相似文献   

9.
垃圾焚烧中氯化物对重金属Cd迁移转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管式炉和模拟垃圾对垃圾焚烧中氯化物对重金属Cd迁移转化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使用ICP-AES(美国EPA消解方法)、SEM、EDS和XRD分析技术对重金属浓度、灰渣表面形貌、成分和灰渣X射线衍射物相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氯化物的加入均使得97%以上的Cd分布于飞灰中,且随氯化物含量的增加在飞灰中的分布逐渐增加.有机氯PVC和无机氯NaCl含量的变化对Cd迁移分布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别.PVC对Cd迁移分布影响受温度影响显著,550℃时Cd在飞灰中分布为80.51%,850℃时Cd在飞灰中的分布上升为97.91%,但在温度超过CdCl2的熔点568℃后温度的影响较小.NaCl对Cd的迁移分布受温度影响不明显,加入NaCl后550℃时Cd在飞灰中分布为95.02%,1 000℃时在飞灰中的分布为96.58%.氯化物存在下停留时间对Cd迁移分布没有显著影响.底渣和飞灰的SEM/EDS和XRD分析表明,PVC和NaCl对Cd迁移转化作用机理不同.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冶炼废渣中重金属对土壤及地下水的影响,开展了90 d持续和间歇淋溶下锌挥发窑渣浸出液中重金属在场地剖面土柱的迁移模拟实验,分析淋出液Cd、 Cu、 Pb和Zn浓度及其在土壤剖面的累积、赋存形态和粒径分布特征,并探讨重金属在土壤剖面滞留机制.结果表明,土柱淋出液重金属浓度在淋溶初期达到峰值后迅速降低,Cd浓度超过《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Ⅳ类水质限值(0.1 mg·L-1),地下水存在Cd污染风险.剖面土壤对废渣中重金属固持量大,Cd、 Cu、 Pb和Zn主要累积在浅层土壤(0~10 cm),分别为淋溶前土壤的237~429、 1.25~16.2、 1.38~2.31和1.79~3.17倍;持续淋溶下废渣重金属较间歇淋溶的迁移距离较长,Cd在土柱深层有明显累积.土壤粗颗粒(0.5~2.0 mm)对Cd、 Cu和Zn累积总量的贡献率较大,而Pb更易累积在<0.25 mm粒径.BCR顺序提取结果显示,浅层土壤累积的Cd、 Cu和Zn主要以弱酸提取态为主,占比分别高达62.4%~76.7%、 72.0%~95.8%和67.6%~8...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摇瓶实验证明含镉冶炼废渣中具有能浸出Cd的微生物,为提高该微生物对Cd浸出率,利用正交设计,研究该微生物处理含镉冶炼废渣过程中浸出温度、pH值、矿浆浓度及浸出时间对Cd浸出率的影响,并对浸出过程中渣样形貌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对废渣中Cd浸出率影响程度为:矿浆浓度浸出时间浸出体系pH值浸出温度;最优浸出条件为:矿浆浓度为8%、浸出时间为3d、浸出体系pH约为3、浸出温度约为25℃;浸出过程中渣的形貌受到微生物的溶蚀作用,晶体受到破碎,余渣颜色也有原来的黑褐色变成砖红色。  相似文献   

12.
环境化学     
X131 X7032(X)3侧义刃8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的迁移转化行为/马兴杰(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环境科学/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一2田2,23(5)一80一83环图X一5 用正相色谱一质谱联用法(NPI刃一MS)分离分析高聚合度的NpdEO(n>2),用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方法(GC一MS)测定其中的NP、NPIEo和N租EO浓度,对Npl正O在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迁移转化行为进行了研究。在污水处理厂的进水中,检测出NP和NPnEO(n二1一23),总浓度为174Iun0FL,其中刊rZEO的浓度最高,为89 .6nmol/L;其次分别为NP(42.Znjnol/L)和NPIEo(12.2nmol/L…  相似文献   

13.
环境化学     
硫磷的生物毒性。图2表2参7X132(X) 301246孔道电位封闭及“空穴”传递理论初探/张国俊(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一以刃2,21(5)一417~422 环图X一87 通过对离子交换膜表面屯电位和间歇通电时,电渗析隔室中离子变化的测定,建立了离子交换膜选择透过性的新理论,即孔道电位封闭及“空穴”传递理论。图4表2参3X1312(X) 301247经乙基一p一环糊精对农药的增溶与毒性影响/曾清如(湖南农业大学农业环境保护研究所)//环境化学/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一2(X犯,21(5).一471一475环图X一87 研究了经乙基一p一环…  相似文献   

14.
以油页岩废渣为原料,通过酸浸法浸取油页岩灰渣中的铝酸钠溶液。采用焙烧活化方法将废渣中含铝的低活性晶体物质活化为高活性半晶体或非晶体物质,利用酸浸法浸取焙烧后的高活性含铝废渣,得到铝液;依据试验分析了影响酸浸法浸取铝酸钠溶液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焙烧温度、焙烧时间、浸取酸浓度和浸取温度;得出酸浸法的最佳工艺参数:活化温度850℃,活化时间3h,选用酸浓度40%,浸取温度60℃,此时油页岩废渣铝浸取率为75%。  相似文献   

15.
采用稳定加液系统对海水中方解石(CaCO3)沉淀形成时镉元素(Cd)的共沉淀现象进行了实验模拟,并对Cd-Ca-CO3共沉淀过程中Cd的分异行为进行了定量评估。实验结果显示:Cd在共沉淀过程中发生了明显的分异,基于方解石沉淀和海水溶液各自Cd/Ca比值计算得出的分异系数分别为33.0~61.8(5℃)、31.8~55.0(15℃)和17.4~31.8(25℃)。在各个温度下,DCd值都随着方解石沉淀速率的增加而有规律的下降。进一步分析表明温度和碳酸根浓度是影响Cd分异行为的根本因素。这一实验结果对于Cd/Ca古海洋指标的应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微波辅助餐饮废物酸法水解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单因素试验选取试验因子,根据Box-Benhnken的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原理,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以水解液吸光度为响应值,对餐饮废物酸法水解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水解温度、时间和c(HCl)与水解液吸光度存在显著相关性.餐饮废物酸法水解最佳条件:水解温度为76 ℃,时间13 min和c(HCl)为6.5 mol/L.与常规恒温水浴加热相比,在水解温度和酸浓度恒定的条件下,微波辅助加热可使餐饮废物酸法水解时间缩短约为原来的1/7,且糖液颜色较浅,w(单糖)提高了20.8%.   相似文献   

17.
X7 2003印248碳黑改性Ti仇薄膜光催化剂的研制/陈中颖…(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环境污染与防治/浙江省环保局一2(X)2,24(3)一150一153环图X二3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一2(X)2,3(5)一肠、69环图X一4一般性问题 通过碳黑改性可以改善催化剂的吸附性能,消除固定膜光催化体系中出现的传质限制,使薄膜催化剂的活性由原来的3,17m岁L提高到4.75。妙,相当于同样反应条件下浓度为0.2乡/LP-25Ti姚悬浮体系的催化效果。溶剂种类、水解抑X701肇碟翼舅徽鞘 大学 与设 一47~52制剂、热处…  相似文献   

18.
环境地学     
X142 9500706北黄海沉积物中重金属分布及环境背景值/李淑媛…(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保护研究所)//黄渤海海洋/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一1994,12(3)一20~24环信P一28 讨论了北黄海n个柱状岩芯样的顺粒物(<0.O63mm)中重金属的分布,采用统计学方法对Cu,Pb,Zn和Cd进行态性检验,用柱样稳定段(拐点以下)作为背景段,获得重金属环境背景值.图3表4参5X142 9500707浙江省环境中氖放射性水平调查/吴宗梅…(浙江省环境放射性监测站)//环境污染与防治/本刊编辑部(杭州)一1994,16(3)‘一35~37 环信X一3X142 9500708西藏土壤中汞的含量及其地理分布/张…  相似文献   

19.
一般性问题     
…(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一2(X)2,3‘7)一32、34环图X一4X5022(X)3(X) 773干电池中重金属的浸出特性及危害研究/聂永丰X503 .22陆地无脊椎动物体内重金属的生物积累=Bioac-e山n司ation Of heaVy metals in ten℃s加al invertebrates【刊,英」/A .Heikens…// Environ.P0llut.一2(X)1,113(3)一385一393环图6163 研究了陆地无脊椎动物体内金属积累数据并进行了比较。根据总土壤浓度和体内浓度,对每种金属(Cd、Cu、Pb和Zn)和每个分类组用回归方程进行计算。试图找出正蛆酬体内积…  相似文献   

20.
X33 200002063膜与臭氧化生物活性炭组合系统的运行效能/王琳(哈尔滨工业大学环境工程系)…//中国环境科学/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一1999,19(6)一5“一568环图X一58 将膜与臭氧化一生物活性炭工艺组合,在臭氧化一生物活性炭马 BAC工艺前,先经MF过滤,去除能被q氧化的固体颗粒状有机物,减轻BAC的有机负荷,再对BAC出水进行UF过滤,能有效地防止由BAC表面脱落的微生物进人水中,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去除率为60%一85%,CODMn值全部在1.2一i.7mg几之间,平均为1.3mg几能确保出水水质。图3表1参7X33 200002064室内空气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