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针对国电宁夏石嘴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1号机组凝汽器排汽压力偏高的问题,对1号机组低压缸运行状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找出了原因,提出了解决方案。改造结果表明:凝汽器真空比改造前提高了0.341 kPa,每年可节约标煤约2090t,折合成人民币83.6万元,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2.
为了达到发展低碳经济和实施节能减排政策的目的,针对宁夏英力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热电分公司 2 号汽轮机汽封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改造方案并进行了实施。改造结果表明:热耗降低 145.043 kJ/(kW·h),供电煤耗下降约 4.71 g/(kW·h),每年可节约资金 94.2万元,达到了节能降耗减排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针对某电厂 2×135 MW 纯凝汽式机组改成供热机组问题,从投资大小、改造难度、对发电量的影响等方面对 2 种改造方案进行了分析,最终选择了风险小、成本低的改造方案。应用结果表明:机组实现了热电联产,提高发电厂循环热效率 20%;1 台机组节约燃煤 83040 t/a,节约燃料费用 1 992.96 万元/a;减少灰渣排量 20 760 t/a,减少 CO2 排放量 8 367 m3/a,减少 SO2 排放量 85 m3/a,节能环保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4.
针对某电厂高压加热器上端差过大的问题,通过分析找出了上端差过大的原因是高压加热器水室隔板处有漏泄,给水形成“短路”,提出对高压加热器隔板进行更换、补焊堵漏、更换垫片、上张紧螺栓等处理方法。改造结果表明:每年可节约供电成本75.8万元,节能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
针对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过程中锅炉可能存在的低负荷稳燃及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系统运行的问题,以国家能源集团新疆、甘肃、宁夏分公司所辖火电机组的灵活性改造可研为出发点,提出了几种改造方案,最终确定富氧燃烧和省煤器水旁路的改造方案,可为同类型机组进行灵活性改造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上海市地面沉降的经济损失评估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地面沉降是普遍的城市灾害和典型的缓慢积累型地质灾害。本文首次采用工程费用法,结合修正的人力资本法,定量评估了上海市由于地面沉降而修筑黄埔江、苏州河沿岸防汛墙的经济损失,估算了地面沉降造成码头、港口受淹、市区积水、桥梁净空减少等方面的经济损失。得出上海地面沉降的经济损失总额达508470.379万元,自1921年地面沉降以来每年的经济损失为7263.626万元。研究表明,控制地面沉降不仅具有积极的环境效益,更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决输电线路改造施工时影响被跨越物正常运行的难题,在组立铁塔过程中,采用了内悬浮提升抱杆,逐步抬高中相导线,保持导线不落地施工方法,对330 kV大-固线路跨越福-银高速公路段进行改造。应用结果表明:利用2根铝合金薄壁抱杆不落线对ZM铁塔加高的施工方法,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大大地节约了施工费用,可在类似改造工程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针对 330 MW 发电机组电动给水泵效率低的问题,通过进行效率试验,并对测试结果综合分析,找出电动给水泵效率低的原因,提出了改进方案。改造结果表明:单台电动给水泵效率提高约 1.48%,每年可节约厂用电约 3.02 GW·h,节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针对某发电公司2台锅炉存在过热器和再热汽温偏高、减温水量大、锅炉安全稳定性差的问题,通过对锅炉尾部受热面进行改造,增加省煤器受热面的吸热量,减少了过热器、再热器的吸热量,达到了降低减温水量的目的。改造结果表明:减温水量减少到100 t/h,比改造前大大降低,提高了锅炉运行的安全稳定性及经济性。  相似文献   

10.
为加强厂用电的可靠性,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设计将2台机组独立的6 kV厂用电源系统互联。系统按照实际负荷选取开关、 配置保险、加设控制回路、整定保护并进行核相;在使用新增联络开关时,需根据运行方式合理切换联跳压板。应用结果表明:改造后的厂用电系统,不但保障了厂用备用电源的可靠性,而且有效地节约了厂用外购电费用。  相似文献   

11.
岩体中普遍存在着大量的节理裂隙等不连续面,这些不连续面对岩体的强度有着重要的影响。以具有较密集成组节理的岩体为研究对象,以Drucker-Prager准则和裂隙应力张开准则为基础,分别考虑岩块和节理面各自的物理力学性质,研究岩体在各向异性强度准则下的理论方法,并建立了岩体各向异性本构模型,用以描述节理岩体在强度方面的各向异性及其破坏特征。将该模型用于隧洞围岩稳定性分析工程中,研究表明,该模型可以较好地解释节理岩体围岩的破坏特征,与工程实践相符。研究成果对我国地下石油、核废料储存以及深埋地下工程的设计与施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利用已有的地震记录调整得到拟和规范反应谱的人造地震动的方法越来越得到广泛的认可和应用。常用的方法包括比较粗略的比例调整法、比较精确的调整傅里叶幅值谱法、基于小波变换的调整方法和时域内叠加小波函数的方法等。本文详细介绍了各种谱拟和方法的原理以及实现过程中的难点;通过算例分析,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当已有地震动反应谱与规范反应谱相差较大时,可先采用比例调整法粗调,然后再采用其他三种比较精确的方法继续进行调整;后三种方法都能快速地由实际地震动时程纪录得到拟和规范反应谱的人造地震动时程,并一定程度上保留原始时程的非平稳特征;相比之下,时域内叠加小波函数的方法精度最高,调整完后不用进行基线调整,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黄玉华  雷祥义 《灾害学》2005,20(4):47-50,56
结合野外调查,应用模糊信息优化处理方法对泾阳南塬塬边斜坡各评价单元进行了评价,最后根据评价结果将塬边斜坡进行了稳定性区划.  相似文献   

14.
利用蓄滞洪区的现有洼淀拦蓄洪水,实现其洪水资源化是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水资源的重要途径。以天津市大黄堡洼蓄滞洪区为例,建立了蓄滞洪区洪灾风险的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相对风险度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并分析计算了大黄堡洼7种洪水资源利用情景下的综合风险度、相对风险度、损失、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结果表明:与综合风险度相比,相对风险度更为直观形象,便于决策者判断,据其能更及时地做出应对策略,了解损失、效益值受蓄水量和淹没范围的共同影响。最后综合分析风险、损失、效益计算结果,优选出合理的洪水资源利用情景,并分析了其合理性。  相似文献   

15.
西安市白鹿塬滑坡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鹿塬位于西安市东南部,白鹿塬滑坡给当地居民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困难,也制约着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白鹿塬滑坡在空间分布上主要集中在以下3个区域:白鹿塬的灞河一侧,河的古刘村一带,鲸鱼沟边。其中,灞河一侧几乎全为滑坡发生区,成群分布。在对西安市白鹿塬滑坡所处地质环境条件调查的基础上,运用地质与遥感方法总结了白鹿塬滑坡特征,认为白鹿塬边较大的地形差异、地层的二元结构、河流的侧蚀作用及人为的削脚是白鹿塬滑坡形成的主要原因。遥感影像图上,滑坡区塬缘处呈现弧形陡坎状,滑坡区坡体较碎,坡体上冲沟发育,有双沟交汇现象;非滑坡区较平整,与塬面浑然一体。表明遥感影像在反映滑坡体方面很有效。  相似文献   

16.
17.
英文学术季刊《JournalofMountainScience》(简称JMS ,中文译名《山地科学学报》)于2 0 0 4年4月开始和读者见面了。JMS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山地是地球生命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山地为人类提供了70 %的淡水资源、丰富多样的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广袤的空间资源和优美的景观资源。全世界约有5 0 %的人口依赖山地资源而生存。同时,山地又是地球各圈层交互作用最为复杂、地球表生过程最为活跃、全球变化影响最为强烈、人类活动与环境相互作用层次最多的地区,具有生物多…  相似文献   

18.
上海杨浦大桥是当时世界同类型桥梁中最长的斜拉索桥,为了掌握大桥的运行情况,确保运行安全,每年用在该桥上的养护管理费用相当可观,且程序繁琐。如何找到既简单实用,又节约费用,就能起到一定的养护监测作用的方法?是本文探讨的问题。本文运用强震观测资料,采用自回归移动平均ARMA模型,得到大桥的随机振动中某些振型的频率及阻尼比,在地震、台风过后或经一长段时间车辆运行之后,看其相应振型频率和阻尼比的变化,以达到维护监测的目的。从所得的结果看,此法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可用于大桥主塔等的养护。  相似文献   

19.
减灾事业的发展和综合减灾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中国减灾事业的发展史可分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新中国成立以前的几千年,减灾活动以赈灾为主,帝王“祭天求恕”,“防灾吏制”,安抚于民。清末民初1800至1949年间计发生巨灾25起,死亡4993万余人,总灾亡则近亿,年均灾亡60万人以上,这段惨痛的灾况记下了十分难得的灾情史,泣血于残野。新中国成立后,在“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指导下,为减轻灾害损失,逐步建立了气象、水利、农林、地震、海洋、地质等专业的灾害科技与减灾工程,政府并组织社会兼事抗灾、救灾、应急减灾,国家减灾实力快速增长,已取得突出减灾实效,这个阶段比第一阶段灾亡人数下降了90%以上,但年均灾亡人口仍有1.2万人左右。该阶段的工作特点是以单灾种纵向体系为主,不同灾类的监测、预报水平尚高低不一,这与成灾机理的难易程度和工作条件的强弱有关。21世纪初,随全球增温之势锐升,多类极端灾变遍及各洲,促使许多国家发动全社会人众共同探求“综合减灾”之路;我国政府已迅即开展全社会应急减灾行动,开启了“综合减灾”之先声,这是减灾事业步入第三阶段的先导。综合减灾应该是全社会相关部门和民众的统一行动。目前尚有3个问题需要弄清楚,一是多种自然灾害之间成灾机理相关性的研究,其对象是灾害群与灾害链;二是全社会减灾要素综合运作预案的优选;三是如何核算减灾投入与社会可持续发展之正、负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20.
有载分接开关是换流变压器的重要部件。针对某±800 kV特高压换流站发生的换流变压器有载分接开关故障,通过设备检查和试验分析,得出此次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有载分接开关的机械操作机构故障,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