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识别和分析该项目在生产过程、劳动过程和生产环境中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种类,评估其产生的部位、强度以及可能造成的职业病危害及其程度,论证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涉及职业卫生篇章的深度及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的可行性、有效性、合理性.方法 选择与本项目类似的工程作为类比项目,采用类比调查法和经验法进行评价.结果 本项目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苯、甲苯、乙苯、苯乙烯、噪声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属严重职业病危害项目.工程选址、总体布局、采光与照明等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具有较完善的职业危害管理措施,装置现场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及应急事故处理设施有待完善.结论 本项目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是可以预防的,从职业卫生角度分析本项目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识别、分析和评价某油田奥陶系油藏开发项目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方法依据《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等标准,对该项目在生产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采用类比法和检查表法进行检测、分析评价。结果类比场所化学有害因素和物理因素检测结果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本项目在选址与总体布局、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辅助用室等方面基本符合卫生要求,在职业病防护设施、个人防护用品、应急救援、职业卫生管理等方面还不够完善。结论本项目属于职业病危害一般的建设项目,从职业病防治角度分析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某地下储气库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及其效果,提出职业病控制措施和建议.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法、检查表法等方法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结果:该地下储气库项目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甲烷、其他低碳烃类化合物、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噪声、工频电场和高温等,所有危害因素的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标准.项目总体布局、生产设备布局、职业病防护设施、个人使用的防护用品、职业卫生管理、卫生辅助用室设置等均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结论:该项目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从职业卫生角度分析,该项目可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某采油厂CO2采集处理工程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及其效果,提出职业病控制措施和建议.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法、检查表法等方法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结果:该某采油厂CO2采集处理工程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氨、二氧化碳、噪声等,上述危害因素的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标准.项目总体布局、生产设备布局、职业病防护设施、个人使用的防护用品、职业卫生管理、卫生辅助用室设置等均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结论:该项目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从职业卫生角度分析,该项目可行.  相似文献   

5.
对某铝合金加工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为职业病危害防护提供依据。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等方法收集数据和资料,结合职业病防护设施、个人职业病防护水平、对试运行期间作业人员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水平及职业健康影响进行评价。检测结果表明:该项目基本符合职业卫生相关法律、法规、标准的要求,粉尘防护基本合格,但在职业健康监护具体落实执行等方面和噪声控制、职业健康监护管理方面需要改进。  相似文献   

6.
目的: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和标准,调查某石油化工企业橡胶生产装置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危害程度,确定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为加强企业职业健康监护和个体防护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职业卫生调查法、检测检验法、工程分析法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分析和评价。结果:该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职业卫生管理等方面基本符合相关标准规范要求。化学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要求,部分噪声检测结果不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要求。结论:该项目属于职业病危害严重项目,在确保各类职业病防护设施有效运行、并采取控制职业病危害的补充措施前提下,超标岗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基本可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甲醇装置的现场调查、工程分析,运用职业危害风险评估技术,开展了煤化工装置职业危害风险辨识及控制措施研究,识别出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结合检测资料,分析了其危害程度,并提出控制措施。装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煤尘、一氧化碳、甲醇、硫酸、氨、硫化氢、二氧化硫、氢氧化钠、噪声。针对危害情况,从卫生工程、个体防护、职业卫生管理等方面提出危害的关键控制点实施风险管控,为防控煤化工企业职业病危害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某炼化企业污水处理场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为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防护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等方法收集数据和资料,并结合职业病防护设施及个人职业病防护水平,对作业人员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水平及职业健康影响进行评价。结果检测结果表明,该项目噪声防护设施及控制效果基本合格,化学毒物防护设施需改进。结论该企业在加强职业卫生管理、完善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并运行正常,个体防护用品落实到位的情况下,职业病危害因素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  相似文献   

9.
对油泥砂集中流化焚烧处理生产单位现场调查职业病危害的分布和来源、职业病防护设施、个体防护用品、职业健康监护和职业卫生管理等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并对空气中化学有害因素进行检测和职业健康检查。结果现场职业病防护设施、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及执行情况正常,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2个定点检查结果超标外,其余检测值均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要求,职工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正常。结论:在正常生产情况下,该装置发生职业伤害的可能性较小,应加强非常情况下、检维修情况下应急救援工作。  相似文献   

10.
采用职业卫生调查、职业卫生检测、检查表分析法等方法对某铝厂熔铸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进行了识别、分析,提出了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调查了某油品销售企业质检岗位接触各类职业病危害因素情况,结合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结果和作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探讨了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作业人员健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工业废弃物处置工程系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以期为操作人员的劳动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职业卫生学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检测和职业健康检查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该工程的选址、职业病防护设施、职业卫生管理等内容均符合GBZ/T197—2007《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技术导则》的要求,工作场所中苯、甲苯、二甲苯、正己烷、乙酸乙酯、溶剂汽油、氨等毒物及噪声各检测点浓(强)度均符合GBZ2.1/2-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的规定。结论该工业废弃物处置工程职业卫生综合评价合格。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柴油加氢装置生产过程中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调查,提出职业病危害防护的关键控制点,对防护措施及职业健康体检提出针对性建议。方法采用检查表法对职业卫生状况进行调查,并用定点、个体采样对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结果工作场所的总烃(柴油)、硫化氢、噪声检测结果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防护措施完善,健康体检未检出目标疾病及疑似职业病。结论职业病危害防护的关键控制点为硫化氢、噪声,以及采样及检维修过程,通过现有防护措施可有效降低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强)度,维护作业人员职业健康。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某油田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其危害程度,为采取合理的治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根据国家现行职业卫生标准对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结果该油田化学毒物总的超标率为0.25%,其中采油厂超标率为0.35%:粉尘检测均未超标;噪声强度总的超标率为34.0%。其中采油厂、原稳厂、销售储运系统、工程技术中心噪声超标率分别为38.3%,26.9%,15.2%,25.0%。结论该油田的化学毒物及粉尘浓度绝大多数达到了国家卫生标准,但噪声污染的治理措施存在设计不合理或不完善的地方.尚需加强治理。  相似文献   

15.
对某采油厂聚合物驱油先导试验项目进行了职业卫生调查,以明确有害因素存在的岗位部位、种类、危害程度,并对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及效果进行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16.
对1-己烯装置职业卫生现状进行了现场调查,分析了装置中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提出了职业病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7.
结合职业健康管理的实际情况,确定了企业职业健康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系统的开发,最终实现了系统的危险分析、健康评价、预防措施、业务管理等功能,并应用于企业的实际职业健康管理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采石企业的主要职业健康危害因素是粉尘和噪声,ICMM法是国际通用的评估化学因素、粉尘和物理因素等多种健康危害因素的风险评估方法。针对采石场工人职业健康风险缺乏评估方法的现状,对武穴市5家采石场的粉尘和噪声进行采样分析,并基于ICMM法提出相对应采石场工人的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爆破区和破碎区的重点操作岗位接触的噪声强度及粉尘浓度超标率为100%;可能导致的噪声聋和尘肺风险值均超过400,为不可容忍风险水平。因此,建议从改进生产工艺、增加工程防护措施、职业健康管理措施三方面进行风险管理;ICMM评估结果与生产性粉尘作业分级的评估结果基本一致,表明ICMM法适用于我国采石业工人职业健康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