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曾听人讲过这样一则笑话,说某一时期臭虫成灾,人们苦于无根治良方.一个卖治臭虫药的向顾客保证,他的药有神效,劝人一试.但有一条,他的药是密封在纸包里的,买者必须回家拆封,否则便不灵验.买药者半信半疑,抱着姑且一试的心理,回家拆包一看,原来其中只有一张纸片上写"勤拿"二字.开始以为是上了买药人的当,但仔细想来,这"勤拿"二字,实在不失为"济世"的良方.只要"勤拿"的速度超过了臭虫的繁殖速度,终有一天能把臭虫拿净的.  相似文献   

2.
一位安全员对事故原因的分析与追究非常执着,使得有些人耿耿于怀.有一次,朋友劝他:年龄大了,应该学"乖"了,不要顽固不化再得罪人了,可他说:"那样我就不配当安全员了!我坚信,事故原因没有查清楚,就必然要重复发生;即使不发生相同事故,也会发生其他事故,因为当事人没有汲取教训.无论什么人、什么事都阻挡不住我,无论有人说什么,我都不在乎"  相似文献   

3.
电影大片<泰坦尼克号>在给人呈现悲壮的爱情故事的同时,也给人们留下了有关安全的恒久话题.2007年9月22日,一位中国珠宝业的企业家在英国伦敦,以7.8万英镑(人民币约120万元),拍得那把95年前导致"泰坦尼克"号沉没、1522人丧身大西洋的"夺命钥匙".这名企业家说,他看中的是这把钥匙负载的特殊警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人性化"不拒"得罪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少企业都在安全工作中推行人性化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也有的在这方面陷入了误区.企业加强安全制度管理,严格考核,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就有人认为太死板,不近人情,违背了人性化管理.在这些论调面前,有的干部唯恐"得罪人",该说的话不说,该管的事也不管了.茂名石化大乙烯安全环保部副部长杜丕祥不是那样,他经常说的话是:"宁可罚得你哭爹叫娘,也不愿看到你家破人亡".为了秉公执法,他没少得罪人,其自行车轮胎甚至被人刺破扎坏,但他仍然一如既往坚守安全监管的职责.一名年轻职工在施工中所戴的安全帽帽绳不紧,被他毫不客气地开出了50元罚单.  相似文献   

5.
有这样一位共产党员,十几年来为了工作,放弃了600多天的休息日;有这样一位干部,他默默无闻地带头为企业降本增效,2006年,他带领大家为企业降本增效达2 000余万元.他就是安庆石化总厂"劳模"、优秀共产党员、安庆石化热电厂锅炉车间副主任李武智.  相似文献   

6.
都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要挤总还是有的,而对于有些人来说,很多东西也都像海绵里的水,要"剪"总还是有的.很多看似已经用完的物品,经过这些人的"温柔"一刀,竟然又能产生很多惊喜.因为他们最常用的办法便是"剪",所以这些绿色时尚人士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剪剪族".时下流行的减碳生活,对他们来说,更像是"剪"碳生活.  相似文献   

7.
2006年11月7日是安庆石化丙烯腈部丙烯腈四班职工程炎最高兴的日子,这个轮班轮到他当"安全员"了.在上班前的交接班会上,班长龚荣庭为他戴上了写有"安全"字样的红袖章后,程炎开始了一天的监督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8.
听说过这样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从前,有个人种了一棵葫芦,藤上挂满了小葫芦,那人看到后满心欢喜.可过了不久,葫芦叶子上生了许多蚜虫,邻居劝他赶快治一治,他却说:"没事,我要的是葫芦."由于没有得到及时治理,结果,小葫芦因缺少营养相继从藤上掉落下来.  相似文献   

9.
<正>在我的脑海中,我的好朋友小黑,它那双眼睛总那么明亮,那身毛发总那么有光泽。初见小黑一个初春的早上,爸爸抱着一个箱子走进了我的房间,我好奇地打开箱子,一只小黑狗出现在我眼前。我给它起名叫"小黑"。小黑那双水汪汪的大眼睛好奇地望着我,半张的小嘴似乎想说什么,细小的尾巴轻轻地晃着。小黑就那么让人怜惜地卧在箱底。我把小黑抱出来,放在地上,面对陌生的环境,它有些害怕,就像个怕生的少女似  相似文献   

10.
据报载,即使像鸡蛋这样小的产品,德国人也一点不马虎.德国市场上销售的鸡蛋通常用硬纸盒包装,见不到散装的.最令人惊讶的是,盒里每一只鸡蛋都有说明"身份"的红色编码.  相似文献   

11.
周末,在一次工友聚会上,不知谁说起了"违章操作"这个话题. 有人说:"违章操作肯定要出问题!" 有人反驳说:"违章操作不一定会出问题,我上次巡检时开错了一个阀门,不也没事?"他还举了班里另外一个例子,说违章操作只要及时纠正,照样不会出事情.  相似文献   

12.
早上白班刚接班不久,河南油田精蜡厂催化车间操作室,当班的工人们正忙碌着. "党海峰,你的汽油线流程改对没有?可千万不能马虎啊!"稳定岗位主操党海峰干完活刚回到操作室,就听到班长姜涛这样来了一句."没错,我改完后特地又检查了一遍."听了党海峰的回答,姜班长并不放心,他自言自语地说:"汽油线流程复杂,改造过的跨线又多,十几个阀哪个搞错都不得了,不行,我得再去瞅瞅."说完,他一转身出了操作室.  相似文献   

13.
"风平浪静"会翻船吗?我国唐代著名诗人、思想家刘禹锡在<儆舟>中就记载了他亲身经历的"风平浪静翻了船"这么一件事.  相似文献   

14.
安全带,有些人认为它是无足轻重的物件,然而,我对它却情有独钟.在两年前的一次意外险情中,它成了我的"救命索". 两年前,我在前线修井队实习锻炼,因为踏实肯干、责任心强而被班里人看重.师傅们经常主动向我传授操作技能,还让我到"关键岗位"、"重要部位"锻炼,期望我"速成"后能挑起班里的大梁.  相似文献   

15.
"他虽然话语不多,但是特别实干,由他担任一联合车间的主任,事业部领导放心,职工也信服."一次偶然的机会,笔者听到巴陵石化烯烃事业部经理这样评价陈胜. 从1997年7月大学毕业分配进厂至今,陈胜在一联合车间"扎根"快10年了.4月18日,在办公室,拿着一顶新安全帽,戴着眼镜的陈胜感慨地说:"时间过得真快,安全帽都换了好几顶了!"  相似文献   

16.
"以人为本"无疑是时下使用频率最高的安全词汇之一.之所以如此"火爆",自然与当前安全管理理念的转变密切相关.但是,"以人为本"究为何物?至今尚无一个完整、准确的定义.包括一些职业安全工作者在内的大多数人,对它的理解也仅限于减少和杜绝事故发生,最大限度地保护人的生命安全.其实,这种理解十分狭义和肤浅,并未理解其完整内涵和全部精髓,故有必要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7.
"你快下来,把安全带系好,把安全帽戴牢稳!"张军冲着一个正在高处施工的工人喊道,"你怎么回事,还要不要命了?"工人一边小心翼翼地下来,一边自言自语:"‘铁面包公’,管这么多不累啊?"被称为"铁面包公"的人叫张军,是采气厂的一名安全工程师,由于平日里他总不定时、不定点地去现场查看安全情况,并对查找出的问题从不放过,这种不近人情的处理方式使大家在工地上都喊他"铁面包公"。张军于2006年来到普光气田上班后,现实工作情况着实让他出了一  相似文献   

18.
《环境》2009,(1)
2005年1月1 2日,汕头市环保局的一位工作人员正在上网,突然网站上一条"汕头环保模范城被国家环保总局亮'黄牌'警告"的新闻蹦人眼帘.  相似文献   

19.
新一轮的上岗合同签订后,各岗位的操作人员有了很大的变动,在班组里常常能听到这样一种声音:"我喜欢和他在一个班,他工作认真踏实,和他一起工作,我有安全感."一个令同事有安全感的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应该算是一个优秀的工人,是一个对已对人都认真负责的工作伙伴.  相似文献   

20.
万鹤山,一个极富诗意的名字.这里是一个白鹭成群的世界,这里是一个令多少摄影家流连忘返的人间仙境,这里有一幅幅人与白鹭和谐共处的美好画卷,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他的守护者——许新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