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絮凝- 电气浮法处理乳化油废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含乳化油废水由于表面活性剂的存在处理难度较大。通过絮凝——电气浮方法处理乳化油废水,确定絮凝及絮凝——电气浮所需的最佳絮凝剂用量;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了pH值、电流密度、电极间距及气浮时间等操作参数的影响,得到絮凝一电气浮的最优操作条件为电流密度为20.83A/m^2,电极间距为1cm,pH值为7.4。在聚合硫酸铁投加量为50mg/L,电气浮30min时COD去除率可达95.2%。此方法对轴承厂废水的COD去除率可达75%,出水COD可降至91.9mg/L。结果表明用这种方法处理乳化油废水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纳米级聚合氯化铝处理石化废水絮凝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自制的纳米级聚合氯化铝絮凝荆处理石大科技股份公司胜华炼油厂隔油池出水,以处理后水样的透光率作为混凝沉降效果的评价指标,并对絮凝剂投加量、搅拌速度、搅拌时间等影响混凝效果的因素进行了研究。试验表明,聚合氯化铝对石化废水的处理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聚合氯化铝混凝处理石化废水的最佳条件为:纳米级聚合氯化铝投加量为15mg/L左右,慢速搅拌的搅拌速度为50~60rpm,快速搅拌的搅拌速度为190—225rpm,快速搅拌时间90s。慢速搅时间10min时效果最佳。使用Al-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及XRD对絮凝荆进行了表征,结果证实样品中Alb含量可达到85%左右。  相似文献   

3.
PAC和PAM复合絮凝剂在洗涤剂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絮凝性能的实验研究表明,PAC和PAM复合絮凝剂是处理洗涤剂废水的理想絮凝剂,采用该复合絮凝剂处理洗涤剂废水时的最佳操作条件如下:PAC用量为1.5g/L,PAM用量为10mg/L,pH值约为7.0,絮凝搅拌速度60r/min,絮凝搅拌时间30min,沉淀池沉淀时间为30min。该实验结果在中试规模的应用中得到了较好地验证,中试试验研究表明采用PAC和PAM复合絮凝剂处理洗涤剂废水,CODCr和LAS(直链烷基苯璜酸钠)去除率分别可达85%和72%以上,有效地解决了LAS难以生物降解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中药渣絮凝剂处理造纸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罗鸿 《四川环境》1998,17(3):24-26
本文介绍了一种天然高分子絮凝剂中药渣的制备,并用于处理造纸废水。结果表明,中药渣对造纸废水有良好的絮凝效果。适宜pH值为6.5~9.5;最佳絮凝剂投加量为0.250g/l。  相似文献   

5.
黄方  张洁华  钟靖  胡婧 《四川环境》2006,25(4):25-28
本研究采用絮凝法对再生造纸废水中含细小纤维、无机填料的悬浮物进行处理试验,比较了硫酸亚铁与聚丙烯酰胺复合絮凝剂和聚硅酸氯化铁盐两种絮凝剂的絮凝效果,研究了制备聚硅酸氯化铁盐的铁硅比、pH值、碱化度以及投加量与废水除浊率之间的相互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佳条件下,絮凝效果优异,除浊率达到98%,上清液无色透明。  相似文献   

6.
从土壤中分离筛选得到絮凝剂产生菌HY1141和HY241,对高岭土悬浊液进行絮凝性能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HY1141絮凝荆在ptt值为3.0时,絮凝率达到97.2%,HY241絮凝剂在pH值为4.0-7.0时,絮凝率在90%以上;絮凝剂的最佳投加量均为4mL/L,此时絮凝率分别达到98.2%和96.5%;HY1141和HY241絮凝剂所需CaCl2,最佳浓度分剐为0.5%和1.0%,此时絮凝率分刺为97.6%和96.8%;絮凝荆最佳静置时间分别为5min和10min。此外,两株菌所产絮凝刘对洪水和选矿废水都有一定的处理效果,且HY1141絮凝剂处理洪水效果较好,絮凝率为71.7%,COD去除率为81.8%;混合絮凝刺处理选矿废水效果较好,絮凝率为92.8%,COD去除率为96.0%。  相似文献   

7.
在含油污水水质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烧杯实验和分光光度法研究絮凝剂的絮凝效果。筛选出以无机絮凝剂硫酸铝与两性高分子聚合物CE-3090的复配体系,同时研究了影响絮凝效果的因素并探究了其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在温度为40℃,pH为7.72,170 r/min时高速搅拌1 min,然后50 r/min低速搅拌5 min,硫酸铝的加量为90 mg/L、CE-3090的加量为0.5 mg/L,絮凝沉降30 min后其絮凝效果较好。实验证明:该复配处理剂处理含油污水后,含油量和杂质含量都达到了SY/T 5329-94《碎屑岩油藏注水水质推荐指标及分析方法》油田污水回注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利用废弃聚酯制季铵盐表面活性剂(QAS-PET)进行印染废水的处理,探讨了pH值和投放量对废水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的影响,并将其与复配聚合氯化铝、木质素改性絮凝剂、聚丙烯酰胺和传统BWD-01季铵盐型絮凝剂的去除效果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废QAS-PET的絮凝效果明显优于上述絮凝剂,在p H值为7、QAS-PET浓度为20mg/L时,其废水COD去除率达81.96%,并且其对中性及碱性印染废水具有较好的普适性。  相似文献   

9.
采用实验室合成的絮凝剂和助凝剂,对聚合物驱采油污水进行了聚丙烯酰胺絮凝实验。通过絮凝效果的比较,筛选出两种絮凝效果较好的絮凝剂XN-Ⅲ和XN-Ⅳ。实验确定了絮凝剂的最佳加入量、沉降时间、pH值和温度条件。在此基础上,对采油污水中聚丙烯酰胺的不同去除方法进行了比较,得到最优去除方法,为现场采油污水中聚丙烯酰胺的脱除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聚丙烯酰胺类絮凝剂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絮凝效果与絮凝剂分子结构的关系,实验中制备了聚丙烯酰胺(PAM)、阳离子化聚丙烯酰胺(CPAM)和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PHP),将其分别与FeCl3复配后处理钻井废水。实验探讨了絮凝剂的分子量、PHP的水解度及阳离子度对絮凝作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PAM、CPAM、PHP与无机混凝剂复配使用处理钻井废水时,最佳分子量是500万,处理效果依次为PHP>PAM>CPAM。  相似文献   

11.
阳离子聚合物絮凝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筛选合成条件,成功地研制了一种絮凝效果优良的阳离子聚合物絮凝剂,并就聚合物的阳离子度、特性粘度以及pH值、搅拌时间对絮凝能力的影响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得出结论:在大分子量时,阳离子度24%左右,体系的絮凝效果最佳;体系pH一8左右,絮凝剂WF-1最有效;选用WF-1与其它无机絮凝剂复配使用,应用效果很好;WF-1是一种很有效的絮凝剂。  相似文献   

12.
采用无机絮凝剂硫酸铝和三种不同分子量的聚丙烯酰胺对麦草浆中段废水进行絮凝沉降处理。通过对各种影响絮凝作用的因素进行系统研究,比较得出,分子量为800万的聚丙烯酰胺与硫酸铝配合的絮凝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3.
采用化学混凝法对江汉油田钻井污水进行了室内处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污水处理时所选絮凝剂的种类、加入量、加入顺序、温度和加入后的沉降时间等都会影响处理效果。采用单一无机化学药剂,沉降速度较慢,故考虑将无机和有机药剂复配使用,即利用先加无机药剂后再加入有机药剂的顺序处理该油田钻井废水。该实验结果为油田钻井污水无害化处理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絮凝动力学的基本理论,确定了应用絮凝-气浮技术处理纺织印染废水的最佳工艺参数,并推广到实际废水处理工程中,取得了较好的运行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为降低压裂返排液中的硼含量,满足水样回用配液或外排标准,以5口水平井压裂后的返排液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氧化剂类型、投加量、预处理条件、沉淀剂类型、投加量对化学氧化工艺的影响;在化学氧化工艺出水的基础上,考察了絮凝剂投加量、搅拌速度和加药时间间隔对絮凝工艺的影响,并监测了两者耦合联用后的效果。结果表明,H2O2和 BaCl2分别作为氧化剂和沉淀剂时,除硼效果较好,建立了最佳投加量与返排液中初始硼浓度相关的线性方程,便于现场快速选定加药浓度;当PAC浓度为80 mg/L、PAM浓度为5 mg/L、搅拌速度30 r/min、加药时间间隔30 s时,絮凝工艺的处理效果最优;将化学氧化-絮凝工艺耦合后,在氧化反应pH 值为9、氧化反应时间为30 min,沉淀反应pH值为9和最佳絮凝工艺的条件下,可保证滤液中硼质量浓度小于5 mg/L,满足回用配液的要求。研究结果可为压裂返排液的高效、清洁处理提供实际参考。  相似文献   

16.
壳聚糖/碱铝复配絮凝剂在炼油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壳聚糖(CHI)/碱铝(PAC)复配絮凝剂对炼油污水的处理效果,考察了pH值、搅拌时间、沉降时间对炼油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并将之与聚丙烯酰胺(GD-112)/PAC复配絮凝剂对炼油污水处理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CHI/PAC复配絮凝剂在复配比为1:5,pH为7,搅拌10min且沉降10min时处理效果最好,具有适应性广、投加量少、浮渣少、毒性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河南油田油泥无害化处理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河南油田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油泥,采用热水洗涤—破乳剂—气浮三相分离处理技术回收油泥中的原油。考察了影响脱除效率的诸因素,得出的最佳处理条件为:处理温度70℃,油泥:水(质量)为1:3;搅拌分散时间10 min;气浮分离时间30 min;气浮强度600 L/(m~2·h);破乳剂加入量300 mg/L;脱油率可达95%。脱除的原油回炼油厂利用,洗脱液可循环使用,脱油后的残渣中石油类残留物质量分数小于5%。  相似文献   

18.
电气浮法处理钻井废水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电气浮法处理模拟钻井废水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工艺参数(电气浮时间、电极间距、电气浮后静止停留时间、废水温度和电流密度)对电气浮法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电气浮法处理钻井废水受许多因素的影响,掌握这些因素对电气浮处理的影响规律,有助于合理选取最佳参数,达到既高效又节能地处理钻井废水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最佳电气浮时间为10min,电极间距推荐选用1.0cm,电气浮后静止停留时间选用5min,废水适宜处理温度为30~50℃,选择电流密度小、电气浮处理时间长的组合工艺能达到最佳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9.
利用絮凝剂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和混凝剂聚合氯化铝(PAC)对有机颜料废水进行混凝处理,考察了单独使用CPAM、PAC及两者联合使用的处理效果,探讨了初始pH值、混凝剂投加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CPAM与PAC复配处理该废水时效果较好,水样pH值为7.0;CPAM与PAC的投药量分别为10mg/L和150mg/L时,浊度去除率可达97.56%.  相似文献   

20.
借助有机物红外光谱分析,探讨了采用电气浮法处理前与处理后废水中有机物的结构变化情况,并对电气浮法去除钻井废水COD的机理进行了初步探析。结果表明,某些有机物如磺化沥青在采用电气浮法处理前与处理后其分子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被氧化降解,其去除以电解氧化还原作用为主,电解絮凝和电解气浮作用为辅;而某些有机物主要是在电解絮凝和电解气浮作用下去除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