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絮凝过程中分形理论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镜片研究显示絮凝体的表面和内部具有高度不规则性,絮凝体的形成过程具有分形特征。通过实验研究絮凝体的特性和分形维数之间的关系,分析了絮凝体的分形特征,发现可建立一种非整数维数数学模型去定义具有复杂、不规则形状的絮凝体。实验结果表明,可以通过监测絮凝体的分形维数来控制絮凝过程。  相似文献   

2.
微生物絮凝剂及其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综述了微生物絮凝的种类,性质,产生条件。讨论了影响微生物絮凝剂絮凝活性的主要因素和絮凝机理的多样性;列举了徽生物絮凝剂在水处理中的应用;最后,展望了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以涪陵页岩气田产出水为研究对象,研究絮凝、酸析、Fenton氧化和NaClO氧化相互协同作用下,采出水COD去除率的变化程度及规律。比较了不同组合方式下水样COD去除效果及变化规律,考察了絮凝剂、次氯酸钠和Fenton试剂的加量以及体系pH值对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单一絮凝或酸析条件下,最高COD去除率<25%,在絮凝剂加量80mg/L、酸析pH为4时,絮凝-酸析协同处理COD去除率达到>40%;(2)原始水样直接进行次氯酸钠氧化,COD最高去除率为75.01%,絮凝-酸析后进行次氯酸钠氧化,最高COD去除率为80.34%,与原始水样相比提高了5.33%,且达到相同的COD去除效果,絮凝-酸析后水样对次氯酸钠的需求量低于原始水样;(3)絮凝-酸析后水样进行Fenton氧化与原始水样直接进行Fenton氧化相比,COD去除率提高了6.07%;(4)絮凝-酸析-NaClO- Fenton协同处理,水样COD去除率达到>90%,其中最高去除为94.17%,与絮凝-酸析-NaClO和絮凝-酸析-Fenton处理相比分别提高了13.83%和5.27%。水样首先经过絮凝-酸析预处理,达到削减后续次氯酸钠和Fenton氧化负荷、降低药剂用量目的,然后经过Fenton试剂和次氯酸钠对不同类型特征污染物选择性去除的协同作用,可达到较高的COD去除率。  相似文献   

4.
从土壤中分离筛选得到絮凝剂产生菌HY1141和HY241,对高岭土悬浊液进行絮凝性能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HY1141絮凝荆在ptt值为3.0时,絮凝率达到97.2%,HY241絮凝剂在pH值为4.0-7.0时,絮凝率在90%以上;絮凝剂的最佳投加量均为4mL/L,此时絮凝率分别达到98.2%和96.5%;HY1141和HY241絮凝剂所需CaCl2,最佳浓度分剐为0.5%和1.0%,此时絮凝率分刺为97.6%和96.8%;絮凝荆最佳静置时间分别为5min和10min。此外,两株菌所产絮凝刘对洪水和选矿废水都有一定的处理效果,且HY1141絮凝剂处理洪水效果较好,絮凝率为71.7%,COD去除率为81.8%;混合絮凝刺处理选矿废水效果较好,絮凝率为92.8%,COD去除率为96.0%。  相似文献   

5.
聚硅酸硫酸铝絮凝剂的研制和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熊风  赵海燕 《四川环境》2003,22(6):30-31,34
聚硅酸硫酸铝是一种新型无机阳离子型高效絮凝剂,本文就其研制及应用进行了探索。实验成功地研制了不同Al/Si的产品,并进行了絮凝比较实验。结果表明,Al/Si值是影响其作用效果的关键,其他影响因素还有:pH值、絮凝刺投加量、絮凝温度以及原水性质等,并在经济核算的基础上确定了最佳絮凝条件。该产品可应用于任何可以利用高聚物析出氢氧化铝凝胶系统的场合。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水生植物法、水生植物一化学絮凝法、化学絮凝法、化学沉降法对钻井污水进行的处理,并着重研究了化学絮凝法。通过室内和现场试验应用表明,百色、陆良盆地石油钻井污水采用氯化钙十石灰十铝盐进行三级处理后,可取得满意效果,并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磁性絮团形成的最佳参数及机理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高岭土配制的浊度水投加磁粉、聚合氯化铁和聚丙烯酰胺进行磁絮凝反应,研究了形成含磁絮体的最佳工艺参数及机理。结果表明,形成含磁絮体的最佳工艺参数:磁粉粒度应小于10μm,磁粉必须和聚合氯化铁同时先于聚丙烯酰胺投加,且投加时的搅拌速度以250r/min左右为宜,磁粉的适宜加入量与污染物浓度有关。磁粉的加入没有改变絮凝荆的絮凝作用机理,有磁种参与的磁絮凝反应与没有磁种参与的絮凝反应没有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8.
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丽琼  张艳敏 《四川环境》2009,28(6):109-114
相对于传统絮凝剂而言,微生物絮凝剂具有絮凝效果好、应用范围广、易生物降解、对环境安全、无二次污染的特点。文章综述了微生物絮凝剂的类型和特点,详细阐述了其絮凝机理,分析了影响微生物絮凝剂絮凝性能的因素以及微生物絮凝剂在水处理中的应用。指出了当前微生物絮凝剂研究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化学生物絮凝工艺中生物去除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工艺的对比试验,指出化学生物絮凝工艺去除效果要优于化学絮凝工艺,当投加相同量的絮凝剂和混凝剂时,前者比后者的去除效率提高了20%以上。同时通过测定耗氧速率证实化学生物絮凝系统内存在明显的生物作用。  相似文献   

10.
电絮凝气浮处理城市生活垃圾渗滤液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一套电絮凝气浮装置,通过室内模拟试验,研究电絮凝气浮法对城市生活垃圾渗滤液中有机物、氨氮、SS等的去除效果。通过正交实验,得到电絮凝气浮法处理渗滤液的最优方案为水流上升速度10L/h,进水COD浓度6000mg/L,电流大小7.5A。本实验为电絮凝技术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介绍了陆梁油田通过对采出水处理工艺进行优化,并将其应用于油田水处理厂罐内喷淋除气技术等工艺;污水回收工艺作业废液处理采用二段式自然除油沉降原理进行预处理;利用反应吸附技术进行废液二次处理,生活污水一元化处理等工艺,对油田废水进行处理回注。年节约费用671.8万元,实现废水零排放,达到了环境保护和经济效益双赢的目的,为沙漠油田污水处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当前国内外几种渗滤液处理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渗滤液处理技术的发展方向。指出渗滤液处理技术应根据工程建设要求,并将渗滤液处理系统与垃圾焚烧系统结合起来确定,今后的发展方向和研究重点应放在渗滤液处理系统中的污泥处理系统、沼气净化及利用系统、膜系统浓缩液处理系统上。  相似文献   

13.
对现有农村污水治理方式进行了总结和效果评价。提出了适合宁波地区农村污水治理的4类模式。分别是污废合流的集中模式、分散模式,污废分流的分散模式、过渡模式。分析了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分别是人口规模、集聚模式、地形、地质条件、功能区域,并对目标村庄进行亍相应分类,建立数学模型探讨了集中与分散模式的经济距离以及集中模式下户均投资的控制距离,最后根据研究成果对首批实施的14个行政村25个自然村的生活污水治理模式进行了选择。  相似文献   

14.
东莞市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工艺路线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东莞市38个污水处理厂的实际情况,通过对目前城市污水处理厂常用的二级处理工艺进行技术升级改造时可能采用的深度处理工艺技术的综合分析比较,推荐了NPR、CNR、人工湿地三种工艺作为尾水的深度处理备选技术,提出了东莞市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应优先采用CNR工艺,并可为我国不同地区、不同发展时期满足不同的水质需求进行污水处理厂工艺升级改造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铬渣主要指铬盐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毒废渣,属于危险废物,其危害源自于所含的毒性很大的六价铬。文章介绍了危险废物处理行业中采用回转窑焚烧处理铬渣,及后续烟气净化、彻底无害化处理的工艺设计过程。为铬渣的处理提供了一套系统高效的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酒精废水治理中二级厌氧的应用进行了分析与研究,提出了高温厌氧和低温厌 氧相结合的二级厌氧新工艺。为酒精废水治理提供了一条稳定可靠、节能低耗的工艺路线。  相似文献   

17.
我国钻井废水处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我国钻井废水处理的研究情况进行了介绍,并分析了钻井废水处理方法的研究进展情况、关键技术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只有利用组合工艺才能实现钻井废水的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18.
川西地区气田废水处理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简要介绍了川西地区气田废水的水质特征,阐述了物理及化学处理、生物处理、气田废水回注在川西地区的应用,其中齐福废水处理站经过物理及化学处理之后、袁家废水处理站经过生物处理后,基本达到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并对川西气田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结合国内垃圾焚烧飞灰的治理现状,对分子键合TM技术治理垃圾焚烧飞灰的原理、工艺进行了介绍分析,并通过实验研究对分子键合TM技术在垃圾焚烧飞灰治理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结合大港石化实际情况,在详细介绍柴油碱渣应用QBR高效生物处理技术取得成功的基础上,提出酸化回收粗酚或环烷酸并配套QBR、QBF等高效生物处理技术处理各种碱渣的新型工艺路线。经QBR处理后,出水COD去除率可达97%以上,石油类和挥发酚的去除率可达98%以上,硫化物去除率在99%以上。该技术的成功应用解决了困扰石化公司多年的碱渣废水处理的老大难问题,为炼厂碱渣废水乃至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