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碳中和愿景的科技需求与技术路径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碳达峰与碳中和愿景的提出为我国低碳/脱碳发展明确了新方向,也对科技创新和技术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世界各国均将科技创新作为碳中和目标实现的重要保障。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归根结底也需要依靠科技进步。我国碳排放总量大、强度高,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时间周期短,现有技术尚存在不足,科技发展需要付出更多努力并提前部署。我国碳中和技术发展需要为保障我国碳排放高质量达峰和实现碳中和目标提供技术可行、经济可承受的科技支撑。各部门需要结合自身特点制定技术发展路径。"十四五"是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实现的关键时期,应全面加强相关脱碳、零碳、负排放技术发展的全局性部署,加快开展研发示范。为了更好地推动面向碳中和愿景的科技发展,需要强化顶层设计、完善保障机制与加强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2.
李高 《中国环境管理》2021,13(4):152-152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变革意义。当前,全球三分之二以上的国家和地区已经提出了碳中和愿景,覆盖了全球二氧化碳排放和经济总量的70%以上。未来,围绕碳达峰、碳中和将掀起一场新的科技创新与产业变革的浪潮,先进低碳零碳技术将成为全球新的主导标准,低碳零碳产业体系将成为各国经济发展新的核心竞争力,贸易和投资领域低碳零碳化的要求已初现端倪,围绕碳中和将出现一大批新的国际规则。在向绿色低碳转型过程中,认识水平、治理能力、技术和产业转型深度等将进一步重塑各国和区域经济竞争格局。实现碳中和意味着我国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深度脱钩,这需要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格局等全方位、深层次的系统性变革,充分把握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结构调整和生态优化等方面的重大机遇,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3.
工业园区是我国工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强大引擎,是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抓手。本文以青岛高新区为研究对象,编制了2016—2020年该园区的温室气体排放清单,通过情景分析探讨了其碳达峰路径,并为中国工业园区的低碳发展提出了低碳发展政策建议。研究显示,2016—2020年,青岛高新区碳排放总量从32.88万t增加至43.78万t,碳排放强度由0.47 t/万元降至0.36 t/万元。工业能耗是青岛高新区碳排放的最大贡献者,也是其实现碳达峰的关键部门。生活用能的碳排放占比逐年增大,是青岛高新区实现碳达峰的重要影响因素。通过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推进集中供热设施、煤改气等举措,青岛高新区预计在2025年实现碳达峰,碳排放总量达到71.58万t,碳排放强度降至0.27 t/万元。我国需制定统一的工业园区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建立工业园区温室气体排放数据库,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纳入工业园区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充分挖掘能源及环境基础设施的减排潜力,促进我国工业园区低碳发展。  相似文献   

4.
钢铁行业的低碳转型对于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必要提前研究"双碳"目标下中国钢铁行业的发展路径及技术路线图。本文回顾了中国钢铁行业发展的历史趋势;归纳了钢铁行业实现低碳发展的主要技术选择;基于文献调研汇总了近年来关于中国钢铁行业低碳发展路径的相关研究,并总结了不同研究对钢铁未来低碳路径中关键参数的判断,包括粗钢产量、废钢资源量、电炉炼钢比例、低碳技术应用、能耗强度、二氧化碳排放等,同时分析了不同研究得出的普遍认识和主要差异。在研究中我们也简要分析了中国钢铁转型路径与全球钢铁转型路径之间的异同。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了"双碳"目标下中国钢铁行业发展路径的研究需求。  相似文献   

5.
<正>本文阐述了开展新文科碳达峰、碳中和人才培养的迫切性,从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个方面设计了新文科碳达峰、碳中和人才培养目标模型,给出了实现新文科碳达峰、碳中和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路径。研究背景“双碳”目标已经成为国家性战略[1]。随着全球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逐步推进,对具备碳达峰、碳中和理论和实践知识的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然而,当前大部分高等教育机构还没有开设碳达峰、碳中和相关课程,也没有直接相关的专业设置,这导致全球碳达峰、碳中和人才培养体系相对滞后,  相似文献   

6.
2020年9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指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作为环保企业,如何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成为业内热点话题。为此,《中国环保产业》杂志特邀多位企业专家,就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企业如何布局分享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基于沱江流域生态保护、高质量发展及碳达峰碳中和远景目标分析,重构流域经济发展格局,推动沱江流域全面绿色转型、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调整。通过分析沱江流域碳达峰碳中和的人口经济发展、碳排放总量与产业结构等基础条件,发现沱江流域协同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存在社会主体参与不够、节能减排技术水平相对滞后等现实困境,提出协同推进沱江流域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的五大路径,以期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以贵州省水泥产能节能减排为例,分析了水泥行业通过技术性减排、市场调节、建立和完善碳排放管理体系等途径减少碳排放,为去产能做好水泥常态化错峰生产的措施和方法。以生态环境部《省级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编制指南》中的二氧化碳排放分析方法为原则,计算出水泥生产的二氧化碳排放达峰目标,对于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中长期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环境问题,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积极应对气候变化,需要世界各国/地区、组织/机构、企业/公司、行业/部门乃至个人共同为之努力。2020年9月,我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下简称“双碳”目标)。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国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0.
近零碳排放园区是在碳达峰碳中和新形势下,推动园区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一种新模式,开展近零碳排放园区建设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促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有效抓手,是有序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体现。通过分析国家对于近零碳排放园区的政策要求、梳理总结国内外近零碳排放园区典型实践案例的经验、识别近零碳排放园区建设存在的问题,最终政策体系、建设路径、技术支撑、体制机制等方面提出体现四川特色的近零碳排放园区建设思路和对策建议。对于四川省开展近零碳排放园区建设、推动园区经济发展绿色转型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郑重承诺,中国将提高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电力部门是我国能源系统实现碳中和的关键,而生物质能源技术在电力部门的部署对于推动实现碳中和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本文针对三类生物质能源的发电技术,包括生物质直燃/气化发电、生物质耦合发电、生物质与碳捕获封存技术联合发电,分析了技术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并从技术可行性、资源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和环境影响等方面评析了其在推动电力部门低碳转型过程中的可行性。同时,结合碳中和愿景下电力部门的减排要求及对相关技术潜力的最新研判,对生物质能源技术在我国电力部门的部署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工业园区是中国制造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与做好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支撑,建立统一规范的碳核算方法,是园区科学推进低碳发展的必要前提。本研究剖析了园区碳核算的复杂性,明确了园区“双碳”工作的核心要义,建立了“一芯四核”互馈式园区碳核算方法框架。该框架主要包括应用目标与范围定义、流分析与排放清单建立、碳排放计算、结果解释与决策支撑四个核心环节,四“核”间相互作用、迭代优化,根据园区发展实际进行具象化,并充分考虑向上与所在行政区域碳核算清单、向下与企业碳排放核算兼容,最终服务于准确把握低碳发展内涵、锻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这一关键内“芯”。进一步地,研究阐述了“一芯四核”方法框架各主要步骤,分析了园区碳核算实践中面临的园区边界、核算范围、清单建立、数据质量等方面的难点,提出了基于检验清单的各环节工作原则、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研究为“千园千面”的工业园区提供了科学统一的碳核算理论框架,可为工业园区在低碳转型中锻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提供决策支撑,为建立统一规范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奠定方法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中国政府承诺CO2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在工业部门深化应对气候变化和全面推进绿色转型的背景下,数量庞大的工业园区已然成为"十四五"乃至今后一个时期工业领域实现科学、精准碳减排的关键靶点。本研究首先剖析了中国工业园区低碳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进而以2015年为基准年,面向2035和2050年美丽中国建设两阶段战略目标,研究提出了工业园区碳减排的目标、路径和潜力,以期为园区深化低碳发展提供决策参考。研究显示,2015年中国工业园区CO2排放总量约为28亿吨,占全国总排放量的31%。通过产业结构调整、能效提升、能源结构优化、碳捕集等低碳路径,2015-2050年全国园区预期可减排CO2 18亿吨,在2015年基础上减排60%以上;其中,2015-2035年减排8亿吨,2035-2050年减排10亿吨。  相似文献   

14.
郑军  刘婷 《中国环境管理》2023,15(4):18-25,43
气候变化问题是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关系到人类生存和各国利益。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是中国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负责任大国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本文归纳分析欧盟、美国、日本、韩国、德国、英国等主要发达经济体碳达峰的经济社会特征、碳中和的路径共识,系统梳理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经验举措,对比分析中国国内进展和差距,并提出重点借鉴的国际经验与启示。研究发现,中国已经逐步具备实现碳达峰国家的基本特征,但相比发达国家,在降碳效果核算评估、低碳安全高效能源系统构建、碳价格传导机制设计、低碳技术创新和新业态模式打造、法规制度系统化构建等方面仍有差距,仍需加强政策驱动和重点国际经验借鉴,进一步优化“双碳”目标评估指标体系,将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系统作为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主要目标,有序推进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和能源资源市场化价格调控,强化绿色低碳技术的研发创新,加快构建形成系统性推动“双碳”目标的法规体系。  相似文献   

15.
随着大气环境问题从煤烟型向以PM2.5和O3为特征的区域复合型污染演变,我国大气污染控制模式从以污染物排放浓度控制为核心、以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为核心逐渐走向以大气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特别是近几年,全国各地在空气质量管理、科学精准治污等领域开展一系列积极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系统回顾了近50年来我国不同阶段大气环境管理工作的特点,重点梳理了2013年《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以来,空气质量管理经验与成绩,结合减污降碳总体部署对我国2035年“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时的空气质量进行了展望,从PM2.5与O3协同控制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十四五”期间我国大气环境管理的总体思路。  相似文献   

16.
在2060年碳中和目标的要求下,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将扮演重要角色。目前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在中国尚处于工业示范阶段,面临技术成熟度不足、经济成本高、融资渠道单一、应用领域有限、盈利能力差等障碍,迫切需要建立合理的商业模式以推进技术部署。本文梳理了国际上现有的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商业化项目和相关支持政策,基于商业模式画布的研究框架,分析了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商业化部署的现状、特点与障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建议,包括加强技术研发、完善政策体系、布局基础设施和促进集群建设。  相似文献   

17.
气候变化风险能够在部门内与部门间进行传递和放大,形成多个复杂嵌套的风险互联网络,导致了系统性风险的产生。对气候变化风险互联网络的刻画能够帮助理解风险产生与演化的过程,削减气候变化对社会经济系统的直接物理风险,及碳达峰与碳中和建设过程中可能伴随的转型风险。本文识别了四类典型的气候变化风险互联网络,涵盖食品—能源—水系统、公共健康、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社会安全等四类部门或领域。针对每一类网络,分别总结了主要的气候变化风险传递路径及当前的研究进展和局限,并概述了开展系统性风险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我国碳交易制度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从我国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愿景、碳交易体系中的CCER抵消交易、建立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长效机制等方面对我国碳交易制度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宏观形势做出研判,系统梳理了我国利用碳交易制度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完善我国碳交易制度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建议:一是重启CCER项目申请备案,协调国内国际碳交易,增加碳交易的脱贫攻坚资源;二是统筹项目签发与碳抵消规则,调整项目类型和地域限制,提高碳交易的脱贫攻坚效率;三是建立低碳交易数据共享平台,提升项目交易活跃度,保障碳交易的脱贫攻坚质量。  相似文献   

19.
在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目标迈进的征程中,我国同时面临碳中和与缩小贫富差距等多项战略任务。尽管这些战略任务都属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实现路径互联互通,政策效果相互影响,但由于分属不同的子系统,容易陷入管理实践各自为政、政策实施互为掣肘的僵局。收入提高的中低收入群体可能因为消费升级产生更多的碳排放,增加实现碳中和的挑战;碳中和实现路径也可能通过影响居民就业或家庭收支促进或阻碍迈向共同富裕的步伐。充分认识碳中和与缩小贫富差距之间的协同与权衡关系,通过整体协调和系统谋划下好"全国一盘棋",减少政策冲突和实践失误,是全方位落实可持续发展、处理好减排与发展关系的前提条件。通过对碳中和与缩小贫富差距协同治理的理论逻辑、影响机制和实践路径进行系统剖析与深入诠释,力求回答"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问题,为促进碳中和与经济平等的路径选择及方案制定提供决策支持,对社会经济复杂系统下多个可持续发展目标之间的协同合作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