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8 毫秒
1.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在中国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可持续发展是中国的两大战略之一,可持续发展的进程需要相应的指标体系来加以衡量。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已经在中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从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概念出发,介绍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以及国内对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研究情况。中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应用主要体现在环境可持续发展上,本文重点介绍了环境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在中国的应用情况,并根据研究与应用中的具体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论上海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国情和上海市的环境现状、将业的发展目标进行分析后得出,要实现上涨经济、社会与环境长期的协调发展必须选择可持续发展战略。文章从政府的政策法规、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城市绿化、环境可持续发展、资源的开发、环保产业发展与公共参与、国际合作等9个方面,详细阐述了贯彻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的基本对策和工作内容,它的关键是领导重视,措施到位。  相似文献   

3.
可持续发展是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确立的未来共同发展战略,《中国21世纪议程一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提出了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对策及行动方案。虽然在环境资源方面我国基本上建立了环境与资源法的法律体系,但尚未将可持续发展作为环境与资源立法的指导思想。因此,修改我国《宪法》《环境保护法》及有关环境与资源的法律法规,并制定统一的《自然资源保护法》《环境污染税法》《环境保护投资法》和《环境与资源教育法》,已成为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
《世界环境》2007,(5):82-83
本期讨论文章:《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要坚持以下原则: ——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应对气候变化的原则。中国政府早在1994年就制定和发布了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并于1996年首次将可持续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战略目标,2003年中国政府又制定了《中国21世纪初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中国将继续根据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积极应对气候变化问题。  相似文献   

5.
可持续发展与中国的实践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文章在分析了60年代末以来全球两次环境革命后,论证了可持续发展源于环境保护的观点,文章概述了中国环境状况,分析了中国环境问题的4个主要成因,就环境保护的目标和任务,针对性地提出搞好环境保护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推行清洁生产,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和必然选择。文章最后例举了近年来中国环境保护有关的对策,方案和计划,并从经济,法制,科技,教育等诸方面详述了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环境与发展,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正在成为世界的共识.1992年6月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大会之后,中国政府即提出了《中国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明确指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当代中国以及未来的必然选择;1994年3月,发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从人口、环境与发展的具体国情出发,提出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对策以及行动方案;1996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使可持续发展战略在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得以实施;1996年7月,第四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提出保护环境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可持续发展在中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概述可持续发展概念的由来与发展,分析了真包含的基本思想;介绍了中国在"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后的重大行动,包括《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环境保护行动计划》和一系列围绕国际环境公约的中国国家方案、行动计划或研究报告的出台;例举了可持续发展在中国的重点领域;提出了关于可持续发现的理论发展,在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公众教育等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国务院第16次常务会议通过的《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已于今年6.5世界环境日前由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该书从我国基本国情和环境与发展总体规划,提出了促进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以及人口、教育相互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和政策、措施方案。全书主要有四大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它从总体上论述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背景、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中国可持续发展与环保产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保产业对于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概述了中国选择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历程,分析了中国环保产业的现状,潜力,加入WTO对其影响,发展预测和推动其发展的几条关键途径,强调要争取环境与发展、贸易与发展,买主与卖主等几对矛盾双方的全面“双赢”。  相似文献   

10.
1.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我国当前和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中指出,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和持续增长态势在一个相当长时期内难以改变,因而将长期面临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巨大压力和尖锐矛盾。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经济快速发展的历史阶段,由于经济基础差,技术水平低,资源消耗量大,污染严重,生态基础薄弱,如果不把合理使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纳人经济发展之中统筹考虑,经济增长就难以持续,也难以为后代创造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在这种形势下,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我国发展的自…  相似文献   

11.
巴斯夫是世界最大的化工公司,长期以来致力于奉行可持续发展原则。为纪念中德建交30周年,巴斯夫与中国工程院于2002年10月8日在北京召开了“能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来自世界各地的可持续发展专家集聚一堂,就可持续发展的最新趋势、技术创新等诸多内容展开了讨论。经济增长、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是可持续发展的三大基石,作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忠实伙伴,巴斯夫高度重视社会责任,承诺“言出必行”。巴斯夫的一切业务活动均在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下进行,一直努力将环保型产品引入中国市场,并率先对自己的产品和工艺实施了…  相似文献   

12.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忽略了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密不可分关系,使我国的经济在环境危机的状态下运行,中国只有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第2章“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与对策”中提出:“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将环境产业列入优先发展领域,建立环保产业的生产流通秩序和适用合理的产业结构,开发和推广应用先进实用的环保设备,积极发展绿色产品...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环境意识项目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环境保护部和商务部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共同实施,其宗旨是通过开展环境宣传教育活动,传播环境知识、提高公众环境意识并将其转化为公众保护环境的行动,为实现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中国的小康社会目标和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5.
妇女与环境     
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人类 共同的呼声,妇女、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这一课题已受到越来越多有识之士的关注。妇女担任着孕育和繁衍后代的天职,具有与生俱来的爱美天性,她们对环境的变化有着敏锐的洞察力,是环境资源的消费者,也是环境恶化的受害者。提高妇女的地位、加强妇女的平等参与已被确认为是解放全球环境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在中国,广大妇女对日趋严重的环境危机有了警醒,环境变化给妇女健康造成的影响已被人们进行多角度的研究,保护环境的声浪更是日益高涨。 环境对妇女的健康影响主要表现在工作环境、…  相似文献   

16.
记者从1999年6月21日在京召开的“中国城市环境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手册首发式”上了解到,该书为如何度量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全面的、系统的技术支持。《中国城市环境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手册》是在世界银行提出的“真实储蓄率”的概念和方法的基础上,同世界银行密切合作,首次尝试将真实储蓄率的概念由国家层次的应用推广到城市层次。这项合作研究使可持续发展的度量不仅停留在概念上,而且具有可操作性,这是一项很有开创意义的、并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探索。该手册由世界银行环境指标与评估处提供资…  相似文献   

17.
自1994年《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发表以来,中国政府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令国际社会瞩目的成就,本文试图对这一阶段中国在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的认识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以人为镜,可以知己;以古为镜,可以知今。在环境问题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生态文明的巨大挑战的今天,毫无疑问,借鉴西方社会应对环境问题的知识和经验,结合中国文化与国情,创新环境理念和环境意识,对促进实现小康建设目标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06年11月13日至12月2日,我们有幸作为中国代表,赴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参加了由瑞典国际开发合作署资助的“正规教育中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国际培训项目,亲身体验了瑞典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金兰 《世界环境》2006,(3):90-90
为推进中国的环境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中国中小学绿色教育行动”(Environmental Educators' Initiative.简称EEl)的合作三方:中国教育部、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和英国石油(BP)公司在北京联合举办了“合作,促进中国可持续发展环境教育案例分享暨经验交流会”。来自相关政府部门、国内著名高校和NGO,以及国内外知名企业的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