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正主持人语:安全教育是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员工安全素质的重要途径。企业通过开展经常性的安全教育,能够不断更新员工的安全知识技能,提醒员工不忘安全、牢记安全。但在企业的生产实践中,有时过于频繁的安全教育,反而会使员工觉得安全教育不过是走走形式,甚至产生抵触心理,效果适得其反。那么,对于企业来说,应如何把握好安全教育的"度",既能够不断提升员工的安全素质,又  相似文献   

2.
正如何把握安全教育的"度"安全教育是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员工安全素质的重要途径。企业通过开展经常性的安全教育,能够不断更新员工的安全知识技能,提醒员工不忘安全、牢记安全。但在企业的生产实践中,有时过于频繁的安全教育,反而会使员工觉得安全教育不过是走走形式,甚至产生抵触心理,效果适得其反。那么,对于企业来说,应如何把握好安全教育的"度",既能够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3.
正笔者认为,企业可通过用好"五情",与时俱进,用新的管理方法,潜移默化,把握好安全教育的"度"。图为某企业实操安全培训现场。(图片由大唐国际北京高井热电厂提供)笔者认为,企业可通过用好"五情",与时俱进,用新的管理方法,潜移默化,把握好安全教育的"度"。首先,用好"五情"。一是亲情。企业可通过开展平安家书、亲情寄语等活动,利用班前会组织员工学习家书,以亲情促安全。同时,企业管理者也要以对待亲人般的心态,时  相似文献   

4.
正笔者认为,企业应遵循"松紧适宜"的原则,把握好安全教育的度,从严把内容关、形式关、实效关3方面入手展开工作。图为某企业举行的安全演讲比赛现场。(图片由山东新时代药业有限公司提供)安全教育在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企业应遵循"松紧适宜"的原则,把握好安全教育的度,从严把内容关、形式关、实效关3方面入手展开工作,确保其既能不断提升员工的安  相似文献   

5.
<正>笔者认为,企业大可不必"风声鹤唳"般地言必称安全,而是应把握好"度"。图为某企业安全宣教活动现场。(图片由川煤集团广能公司绿水洞煤矿提供)对于安全生产工作,虽然很多人认为抓得越"紧",员工的安全意识就会越"牢固"。但笔者认为,企业大可不必"风声鹤唳"般地言必称安全,而是应把握好"度"。首先,依据笔者多年煤矿安全管理经验来说,如果安全管理抓得  相似文献   

6.
正笔者认为,企业在开展安全教育时,应从控制时间、提升针对性、结合现场实际以及把员工请上讲台等方面入手,通过提升安全教育的"效率"来把握好安全教育的"度"。图为某企业"走动式安全教育"现场。(图片由陕西龙门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笔者认为,企业在开展安全教育时,应从控制时间、提升针对性、结合现场实际以及把员工请上讲台等方面入手,通过提升安全教育的"效率"来把握好安全教育的"度"。  相似文献   

7.
<正>笔者认为,企业在开展安全管理过程中,应通过给予基层单位一定的"自由度",转变"保姆式"的被动安全管理模式,但"自由度"必须在一定范围内,并非越高越好,要掌握好"度"。图为某企业设备维护现场。(图片由大唐国际北京高井热电厂提供)笔者认为,企业在开展安全管理过程中,应通过给予基层单位一定的"自由度",转变"保姆式"的被动安全管理模式,但"自由度"必须在一定范围内,并非越高越好,要掌握好"度"。第一,对于安全规章制度来说,在"执行层面",企业全员都必须严格执行"规定动作",严禁有"自选动作",不能有任何"自由度"。但在"制定层面",企业应  相似文献   

8.
<正>笔者认为,要提高新员工安全教育的实效,应着力从"抓实"入手,规范培训流程和内容。图为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安全生产知识竞赛现场。(图片由大唐国际北京高井热电厂提供)虽然大多数企业均比较重视新员工的安全培训,但也常存在一些"亚健康"现象。例如,培训内容千篇一律,考试题目多年不变;还有些  相似文献   

9.
正安全教育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中的第五要素即为教育培训,可见其在安全工作的重要地位。企业未对员工开展有效的安全教育培训、员工未掌握安全操作知识及应急处置技能也是很多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笔者认为,要让企业安全教育更有效,应从"内容"与"形式"两方面入手。首先,安全教育内容应具备普遍性和针对性。企业主管安全教  相似文献   

10.
<正>笔者认为,在新员工安全教育过程中必须做好"三到位",即做到安全知识到位、现场指导到位和传帮带到位。图为某企业实操培训现场。(图片由武钢金山店铁矿提供)当大批学生走出校门步入企业时,大多数企业都会对新员工进行"三级安全教育",但在安全教育过程中却往往存在着教育内容陈旧、形式单一等问题,使新员工学习起  相似文献   

11.
正笔者认为,企业应厘清"高级问题"和"低级错误"之间的关系,通过处理好"低级错误",进而解决好"高级问题"。图为某企业针对各级领导开展的安全培训现场。(图片由陕西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提供)笔者认为,解决"高级问题"却犯"低级错误",反映的是对安全工作的不重视,对此,企业应厘清"高级问题"和"低级错误"之间的关系,通过处理好"低级错误",进而解决好"高级问题"。  相似文献   

12.
<正>笔者认为,要把好年终"安全关",应念好"疏""细""合"三字诀。图为某企业应急演练现场。(图片由大唐国际北京高井热电厂提供)笔者认为,要把好年终"安全关",应念好"疏""细""合"三字诀。第一,全员发动,立足于"疏"。岁末年初是各类事故的高发时期,为此,各企业必须认真分析把握冬季安全生产的规律和特点,立足于思想疏导,针对年底职工安全意识容易松懈  相似文献   

13.
<正>笔者认为,推行基于员工切身利益的"柔性化"安全管理模式,是消除员工对安全生产工作产生抵触心理的重要途径。图为某企业开展的现场安全教育。(图片由陕西龙门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笔者认为,推行基于员工切身利益的"柔性化"安全管理模式,是消除员工对安全生产工作产生抵触心理的重要途径。首先,企业应全面推进员工参与的安全管理协同合作机制建设。很多时候,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及工作内容安排并没考虑到员工的意愿和建议,这种安全管理模式极易使  相似文献   

14.
<正>笔者认为,节后"收心"应从安全抓起,通过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活动,强化员工安全意识,消除员工节后松懈浮躁心理,从而为之后的安全生产工作奠定基础。图为某企业员工节后检查设备。图片由大唐国际北京高井热电厂提供)每当节日过后,面对员工普遍出现的"节后忧郁症""节后松懈症",节后收心就成为了企业的一项重要任务。笔者认为,节后"收心"应从安全抓起,通过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活动,强化员工安全意识,消除员工节后松懈浮躁心理,从而为之后的安全生产工作奠定基础。首先,企业应在节日过后,结  相似文献   

15.
正企业如果无原则地频繁修订安全管理制度,使其过于"动态",则会给企业员工产生"朝令夕改",无所适从之感,并不利于制度执行、落实乃至于考核。笔者根据在川煤集团广能公司绿水洞煤矿(简称绿水洞煤矿)从事安全管理多年的经验认为,对于安全制度的修订应慎重而不能"草率"进行,且在修订时要满足3个必要条件。第一,当安全管理制度相关条款确实已经不适宜当前企业安全管理工作时,要及时修订。  相似文献   

16.
<正>笔者认为,企业要想在各类安全培训中用好"事故案例分析",使其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就必须让"教条主义"出局。图为某企业事故案例分析讲座。(图片由江西赣能抱子石水电厂提供)企业为了让员工更直观地学习安全知识,认识安全的重要性,通常会在安全培训中引入"事故案例分析"的环节。但在实践过程中,一些企业却存在"教条主义"的问题,对于"事故案例分析",仅仅是简单地念一念"案例",分析也是千篇一律,缺乏针对性,难以引起员工的共鸣。因此,笔者认为,企业要想在各类安全培训中用好"事故案例  相似文献   

17.
正笔者认为,在安全生产工作中推行"连带责任",有必要,但必须把握适度原则,从连带范围、处罚轻重上把握好"度",尤其对于切实履行了自身职责的人,应减免连带处罚、处理。图为某企业作业现场。(图片由陕西龙门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提供)  相似文献   

18.
<正>笔者认为,为使员工在节后尽快"收心",时刻紧绷安全弦,确保安全生产,企业、员工应从摆正心态、双重教育、不定期巡检、落实安全绩效考核制度四个方面开展工作。图为某企业开展不定期巡检活动。(图片由山东新时代药业有限公司提供)节日过后,很多企业的员工往往会仍沉浸在其余韵中,出现精神状态疲惫、心态懒散等问题,极易引发各类事故的发生。笔者认为,为使员工在节后尽快"收心",时刻紧绷安全弦,确保安全生产,企  相似文献   

19.
<正>笔者认为,导致不接受"提醒"的原因有很多,但最关键的还是缺乏安全意识,存在不安全心理。因此,企业应通过识别员工的各种不安全心理,对症"下药",提升各类人员的安全意识,使其能够接受"提醒"。第一,侥幸心理。主要"症状"为,在被"提醒"时,总爱说"按操作规程做太麻烦,变通一下不一定会出事"等。这类人员在生产作业中,感到有危险性,但又认为问题不大时,往往图省事,继续作业。对于这类人  相似文献   

20.
<正>"行为性违章"往往源自"管理性违章"。对于一起员工违章,不能简单地用"该员工安全意识不强""安全技能差"等套话来敷衍,而应该找出深层次的管理原因。比如:员工安全意识不强、安全技能差,就可以往上追溯,看看班组、车间、公司各级安全培训教育是否到位,其内容是否具备各级教育的侧重点,等等。笔者认为,想要预防"管理性违章",可以从提高违章成本、接受群众监督与建议2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