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黄壤、红壤、紫色土和黑土为供试土壤,研究改性纳米二氧化钛对土壤中砷的稳定化效果。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得活性炭负载纳米二氧化钛(ACT)和铁改性活性炭负载纳米二氧化钛(ACTI),并将粒径为100 nm的纳米二氧化钛(T-100)和活性炭(AC)作为对照材料。将改性纳米二氧化钛按照不同质量比添加到供试土壤中,稳定化14 d后,采用生物有效性简化提取法(simple bioavailability extraction test,SBET)研究改性纳米二氧化钛对不同类型土壤中砷的稳定化效果。结果表明:4种供试土壤的固砷能力顺序为红壤>黑土>黄壤>紫色土。ACTI和ACT在4种类型土壤中对砷的稳定效果均优于对照材料T-100和AC,在2%的添加量下,4种土壤对砷的稳定化率均高于60%。因此,ACTI和ACT可用作修复砷污染土壤的稳定剂。  相似文献   

2.
将吸附与光催化降解污染物协同效应的理念引入处理有机污染物的研究当中,将壳聚糖与纳米二氧化钛作为原料,制取成负载纳米二氧化钛的壳聚糖多孔材料,并研究其浓度、光催化时间、pH等因素对模拟废水活性艳红吸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纳米二氧化钛与壳聚糖投加配比为1∶2、溶液pH值=6、反应温度为20~40℃、光催化时间为90 min时,壳聚糖负载纳米二氧化钛对活性艳红模拟废水的吸附能力达到74.2%。  相似文献   

3.
环境因素对纳米二氧化钛颗粒在水体中沉降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纳米二氧化钛进入水体环境后,其存在形态可能受离子强度、pH和溶解性有机质的影响,进而影响其生态风险.因此,本文考察了纳米二氧化钛颗粒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沉降性能.结果显示,纳米二氧化钛在水体中聚集程度与体系的pH值有关,pH值偏离颗粒的等电点时,颗粒的表面电位越高,越不容易聚集;水体离子强度的增加可促进纳米颗粒聚集,而水体中广泛存在的溶解性有机质可使纳米二氧化钛颗粒在水中的稳定性增强,这与颗粒表面的扩散双电层和空间位阻的变化有关.通过对不同来源溶解性有机质的结构进行分析发现,溶解性有机质中所含的芳香性结构对颗粒稳定性的影响大于脂肪烃结构.纳米二氧化钛颗粒可在自然水体中迁移,不易沉降,因此,其对水生生态系统的影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4.
通过水热反应法合成出了两种纳米二氧化钛粉体材料,通过差热分析、X衍射分析、扫描电镜分析,粉体的平均直径小于100nm,通过光催化试验分析,纳米二氧化钛的光催化性能可以达到47%.  相似文献   

5.
纳米TiO_2胶体分离富集水样中痕量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纳米二氧化钛胶体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以及吸附离子沉积后又很容易转化为胶体的特点,提出用纳米二氧化钛胶体富集水样中痕量镍。系统研究了胶体纳米二氧化钛对N(iII)的吸附行为,考察了吸附时间、酸度以及共存离子对吸附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优化条件下,纳米二氧化钛胶体对N(iII)的吸附率可达99%以上。建立了纳米二氧化钛胶体分离富集与火焰原子吸收光谱联用测定水样中痕量镍的方法。该法检出限(3σ)为4.17μg/L,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8%;并且由于纳米二氧化钛胶体吸附镍后不需要脱附,分析过程简便、快速;用于实际水样中痕量镍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鲤鱼对纳米二氧化钛的生物富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学治  孙红文  张稚妍 《环境科学》2006,27(8):1631-1635
建立了浓硫酸-硫酸铵酸化消解-ICP测定水样及鱼样中纳米二氧化钛的方法,并研究了纳米二氧化钛在鲤鱼(Cyprinus carpio)体内的富集.酸化消解-ICP测定方法对20.0 mg/L纳米二氧化钛水样,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仅为4.53%.纳米二氧化钛在水样和鱼样中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4%~104%和90%~103%,可以精确测定环境样品中纳米二氧化钛浓度.纳米二氧化钛在鱼体内有较高的富集,暴露于3 mg/L、10 mg/L纳米二氧化钛悬浮液的鲤鱼,25 d时鱼体内的二氧化钛浓度分别达到2.1 mg/g和5.8 mg/g.达到平衡时,BCF分别为675.5和595.4.纳米二氧化钛在鱼鳃、内脏中有很大程度的富集,肌肉部分对纳米二氧化钛的富集最少.  相似文献   

7.
纳米二氧化钛(nano-TiO2)是最早商业化生产、产量最高、需求最大、应用最广泛的纳米材料之一,其对水生生物与生态系统的影响引起了人们高度重视。水体微型生物往往被作为水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的指示生物类群。文章介绍了微型生物群落在水环境监测与评价中的应用、水体纳米二氧化钛污染及其环境行为、纳米二氧化钛对水体微型生物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现状,提出了今后纳米二氧化钛对水体微型生物影响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纳米TiO_2晶体胶体在居室净化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纳米二氧化钛晶体胶体膜的光催化降解研究实验表明,在普通的日光灯下,经过72h的照射,苯与甲苯的降解率分别为96.7%和97.7%,乙硫醇、甲醛与氨几乎100%降解。实际居室环境实验应用研究结果显示,经过纳米二氧化钛胶体处理后的居室,一周后其空气质量达到相应国家标准。因此,纳米二氧化钛胶体形成的纳米晶体膜对空气污染净化是非常有效的,并具有良好的杀菌防霉效果。  相似文献   

9.
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降解斯蒂酚酸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几种阳离子和pH值对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降解斯蒂酚酸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实验条件下 ,Fe3+ 、Cu2 + 、Zn2 + 3种阳离子使光催化的效果增强 ,Mn2 + 对光催化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 ,水体pH值高于或低于二氧化钛等电点时对光催化降解有促进作用。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 ,对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二氧化钛薄膜电极,并对薄膜电极进行电化学测试、TEM和把二氧化钛薄膜制备成喷剂的二甲苯降解测试。实验表明二氧化钛电极明显为纳米尺寸,并用纳米孔的存在;二氧化钛电极可以在光照的条件下产生羟基自由基(·OH),并且制备的喷剂不随着二氧化钛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含量在2.5%时达到最佳;加入的B型敏化剂后降解二甲苯的效果最佳,四小时后降解效果可以达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11.
评价了汉江流域水质污染现状:汉江流域干流水质好于支流,从上游至下游污染状况逐渐上升,主要污染物为COD、TP、NH3-N,污染特征为有机污染型。对汉江流域污染源进行了调查:汉江流域面源污染大于点源,排放负荷较大的是农业地表径流、城镇生活污水、畜禽养殖。  相似文献   

12.
呷村矿床是一个特大型的含金、稀土富银多金属矿床.成矿地质特征与日本黑矿相似.矿床形成于中低温、较低压的环境.成矿溶液为中等盐度、低密度水热体系.铅等成矿元素主要来自岛弧火山岩,硫和锶来自深部岩浆和海水,成矿水介质以大气降水为主,为典型海底火山热液—喷气沉积成因的块状硫化物矿床.  相似文献   

13.
洪季珠江三角洲水系烷基酚污染状况研究   总被引:31,自引:4,他引:27  
对夏季珠江三角洲河流及珠江口表层水中溶解态的壬基酚(NPs)和辛基酚(OP)的污染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河流样品中除珠江正干平洲水道口、沙湾水道口及西江虎跳门处NPs值较高分别达98.84、129.82和164.98 ng/L外,其他地点均为<20~40ng/L;伶仃洋及近海表层水NPs含量较低为<10~14ng/L.OP值以澳门内港处最高为8.54ng/L,另外在白鹅潭、沙湾水道口和虎跳门处分别为2.89、2.44、2.12ng/L,其余采样点均低于检测限2ng/L,伶仃洋及近海表层水样OP值低于检测限1ng/L.  相似文献   

14.
选矿尾矿综合利用和零排放的研究与生产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南京栖霞山锌阳矿业有限公司铅锌矿选矿尾矿的处理与利用进行了研究 ,找到了一条解决选矿尾矿问题的最佳方案 :对尾矿进行分级处理 ,粗粒尾矿代替水砂用于井下充填打坝 ,细粒尾矿用于井下胶结充填 ,部分全尾矿浓缩脱水后用作水泥辅料 ,从而实现了尾矿固体废物的零排放。该方案已成功应用于生产实践 ,产生了明显环境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伶仃洋是珠江口东北部浅海湾,汇集珠江东四口门的来水,在潮间带及紧邻的潮下带(-5米以浅)形成大片海涂。土壤质地较粘重,有机质含量在1.5—2.2%之间,含盐量为0.2—1.5%,pH 为6.5—8.0,自然肥力较高,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因潮位带和生态条件不同,可分为 1.宜农围垦带,集中于西部浅滩,土壤含盐量较低,有机质和磷钾养分丰富,宜种水稻、甘蔗、香蕉等作物;2.水产养殖带,包括不宜围垦的潮间带和向海侧的潮下带,宜养鲻鱼、对虾、牡蛎等;3.城市、港口和工业填海造陆岸段,集中于东部浅滩。  相似文献   

16.
FCC废催化剂对水中铜(Ⅱ)的吸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FCC(流化催化裂化)废催化剂吸附去除废水中的Cu2+,考察了振荡时间、温度和pH值对Cu2+在FCC废催化剂上吸附效果的影响,探讨了吸附机理,并对连续吸附及吸附剂可再生性作了考察。结果表明,振荡时间、温度及pH值对Cu2+的吸附效果影响较大.Cu2+在FCC废催化剂上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和Langmuir模式,吸附呈单分子层形式且易进行,吸附机理是靠静电引力发生交换吸附及化学键力形成羟基络合物而吸附。结果还表明,Cu2+的连续吸附操作可行,吸附剂易于再生。  相似文献   

17.
电子废弃物回收再利用属于逆向物流。阐述了我国电子废弃物物流的特点和模式,系统分析了电子废弃物物流框架,重点阐明在电子废弃物回收再利用中各责任方的安全职责:电子产品生产者具有全面责任;消费者具有经济责任和物质责任;政府管理部门具有宏观调控和监督协调责任;物流方有微观控制和安全保管的责任。  相似文献   

18.
冯涌  卢龙  方超  杨敏 《环境工程》2012,30(2):20-22
采用聚磷活性污泥分别与硝酸铅、醋酸铅组成反应体系,反应体系处于厌氧状态,采集上清液测定铅含量,并测定残余污泥中铅的形态。结果表明:聚磷活性污泥对铅具有很好的去除效果,随时间的增加,铅的去除率呈增加的趋势,实验结束时(32 d),铅的去除率可达99.8%。且污泥中的铅是稳定的,主要含有机物及硫化物结合态铅、残渣态铅,其中残渣态铅占50%以上,主要由磷酸铅组成。  相似文献   

19.
针对重庆祺龙村垃圾填埋场特有的水文地质条件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确定模型的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并进行区域离散.采用已建立的数学模型模拟有监测资料时段的渗滤液ρ(CODCr)和地下水水位,并把模拟值与实测值进行对比,校正模型;当模拟值与实测值较接近时,得到比较符合客观实际的数学模型.最后采用已验证的符合客观实际的数学模型,定量模拟和分析了垃圾填埋场场内、外,南、北边,以及两侧渗滤液ρ(CODCr)的变化,从而得到祺龙村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污染特性.结果表明:填埋场内渗滤液污染最大,其次是南边部位,之后依次是第四纪松散堆积层,砂岩、泥岩分布区;断层是渗滤液污染物运移的通道,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断层通过处及其附近污染程度大.   相似文献   

20.
中国多样的生态农业技术体系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中国生态农业的技术体系主要包括①农业环境综合整治技术;②农业资源的保护与增殖技术;③小流域综合利用技术;④立体种养技术;⑤庭院资源综合利用技术;⑥再生能源利用技术;⑦农业副产物再利用技术;⑧有害生物的综合防治技术。中国生态农业的技术体系继承了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充分利用资源,合理保护资源,有效地连接农业的不同组分。文章介绍了中国近10多年来成功应用这些技术的典型例子,并且指出这将有利于中国实践"21世纪议程"和粮农组织的"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宣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