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对白山市新时期环保部门执法监察工作内容进行了阐述,提出了全市环保执法监察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2.
人民群众的呼声、党和政府的要求、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就是环境监察工作的动力与源泉。当前的形势表明,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历史性转变是环境保护工作难得的发展机遇,也是环境保护工作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环境监察工作处在环境保护的第一线,是加强环境执法、促进污染物减排的主力军。历史的机遇、神圣的职责摆在面前,我们必须抓住机遇、振奋精神、正视问题、克服困难,努力做好环境执法监察工作。  相似文献   

3.
通过实证考察可知,目前我国环境监察执法体制有自身的特点,同时也存在一些缺陷,制约了生态环境执法的有效性。独立环境监察执法体制是应对执法困境的良药,该体制具有特殊的内涵,其既具有理论基础也具有政策依据。在分析域外环境执法的经验基础上,针对我国环境执法体制存在的问题,独立环境监察执法体制与机制的建构应当遵循以下路径。首先,独立环境监察执法体制与机制的建构应当遵循合法、效能与环境执法特殊性相契合的原则。其次,建议通过保障组织机构的独立,扩充环保部门的权力,加强环境执法的财政保障以及确立环境执法的独立责任等措施构建起独立环境监察执法体制。再次,通过规范的程序机制、确立综合协调机制、强化责任追究机制、协调激励和制约机制、优化公众参与机制、探索建立环保警察制度等措施完善环境监察执法机制。最后,独立环境监察执法体制与机制需要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信息系统研究的角度出发,对我国环境监察移动执法业务进行了全面分析。基于全国四大试点省市环境监察移动执法系统建设,提出了适合新形势环境执法要求的目标,探讨了环境监察执法信息化业务模块,详细分析了环境监察执法信息化建设的优势与特色。  相似文献   

5.
新形势下环境监察执法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环境监察执法是一种具体的、直接的环境保护执法行为。为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环境保护工作的要求,为节能减排服务,环境监察执法工作必须着力于"活、细、常",即变"单"为"活",变"粗"为"细",变"指"为"常"。  相似文献   

6.
为积极稳妥推进全国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本文紧紧围绕《关于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精神,以环境执法改革为主体主线,从环境执法的总体方向、基本路径、主要任务三个方面进行政策分析解读,给各地在环保垂直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工作中有效推进环境执法改革,提供改革路径指引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2008年广元环境监察机构紧紧围绕“主要污染物减排和建设生态广元”以及“5.12”地震恢复重建等中心任务,加强环境监察执法体系建设,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强化排污申报和排污收费,坚持科学管理,提高环境监察执法效能,确保污染物减排任务的圆满完成,确保了环境安全、杜绝了灾后次生环境污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为贯彻2007年全国环保厅局长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环境执法,研究部署2007年全国环境监察工作,总结生态环境监察工作,4月2日,“2007年环境执法暨生态环境监察试点工作总结会议”在京召开。  相似文献   

9.
移动执法系统是近年来部分地区用于现场执法的信息化系统。它在为现场执法提供便利的同时,亦收集了大量的一线原始数据。利用大数据,对移动执法系统积累的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和加工,有利于提高环境监管执法的精准度。本文简要介绍了全国环境监察移动执法系统建设现状,提出了目前利用大数据在移动执法中的典型应用,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为了切实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建设一支业务过硬、法律素质较高、执法能力较强的环境执法队伍,真正适应当前繁重环保工作的需要,树立依法执法、规范执法、文明执法的良好环境监察执法形象。近日,临江市环保局组织执法人员进行了法律法规及业务知识考试。  相似文献   

11.
长三角区域环境联合执法机制完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健  张舒 《中国环境管理》2021,13(2):119-126
开展跨区域联合执法是解决长三角跨界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长三角区域环境联合执法的实质在于打破传统属地管辖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行政管辖权的共享。目前,长三角区域在建立区域合作机构、开展环境合作活动、统一环境执法依据等方面已经进行了积极探索,但依然存在执法主体不规范、执法权限不充分、执法依据不统一等问题。长三角区域环境联合执法所采取的横向府际协同模式以及统一执法与联合执法相结合的模式具有一定优势,需要在此基础上加以改进。未来需要规范联合执法队伍的组建,通过区域合作和中央批准的方式建立联合执法队伍并对执法主体进行明确授权,充分发挥现有机构的监督协调作用,以及通过分区域、分行业、分时段的方式逐渐统一执法依据。  相似文献   

12.
周钰 《四川环境》2021,(2):214-219
补种树木是森林生态环境修复的有效途径,而我国立法对补种树木责任承担方式的规定未形成体系,亟待完善。在新《森林法》出台的背景下,运用比较分析法对新旧《森林法》的修订变化进行阐释和探析,可得出:补种树木责任承担方式在执法与司法领域适用的过程中,遇到原地与异地补种的适用顺位不明、补种树木执法主体的确立不明确、缺乏补种树木执法监督程序等问题。因此,应准确区分原地与异地补种树木的适用、确立补种树木执法主体、以及建立补种树木全过程监督程序。  相似文献   

13.
加强环境保护执法工作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执法工作在实施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意义,并在分析当前环境执法活动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和完善环境执法工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环境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环境保护执法不到位、行政不作为、执法难、执法软等现象,不仅损害了环境法律的严肃性和环保部门的形象,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环境违法行为,地方保护主义等因素的存在,又使环境执法难成为各地的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环保部门应尽快制定措施,完善法规、健全机制、强化执法力量、加大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15.
为推进企业环境保护信用等级管理,滨州市环保和监察部门联合制定工作方案并向所辖县区下发文件专门部署,结合日常执法监管对市控以上企业从环保专项行动、排污情况、污染事故、治污设施、排污费和行政处罚、环境安全、建设项目、环境信访八个方面综合评定信用等级,实施有针对性的环境监督管理,有效解决了执法成本高、执法人员不足的问题,使有限的执法资源得到最合理的优化配置,进一步规范了企业环境行为,实现了引导企业自主守法和提高执法效率的双赢。  相似文献   

16.
注重提高技术监管水平--做好环保现场监察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监察作为开展环境保护工作的一种主要执法手段,在确定排污单位是否达标排放、治污设施是否正常运转时,不能简单地依据污染治理设施排放情况做出结论,而应注重运用技术手段开展全过程监察。要做好新时期的环保监察工作,确保环境安全、改善环境质量、服务科学发展,仅靠工作激情、完善规章制度、明确科室职责是不够的,执法人员技术监管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环境违法行为的查处等监察工作的开展,为杜绝业务不熟悉、执法技能低和被疑受罚的现象发生,环保部门在完善内控机制与强化执法监督的同时,应注重培训执法人员技术监管水平,提高监察技能,充分运用技术手段开展环境执法监察工作,对及时发现和查处环境违法行为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