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第十二届上海国际袋式除尘技术与设备展览会暨研讨会"于2013年12月4-6日在上海世贸商城展览馆隆重举办。本次展览由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袋式除尘委员会、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专业委员会、东北大学、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工业防尘专业委员会等6家权威机构联合主办,上海博威展览服务有限公司承办,上海市水泥行业协会协办。本届展会的规模达到国内袋除尘行业展会的历届之最,涉及环保工程及设备、过滤材料、粉体、电力、化工、外贸企业、垃  相似文献   

2.
2014年3月19日,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在京召开了专业委员会工作会议。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副秘书长滕建礼、13个专业委员会的秘书长等以及协会有关部门的同志共30余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3.
<正>2010年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工作会议暨危险废物处置技术推广现场会于9月15日至16日在上海召开,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王心芳会长、环境保护部万本太总工程师、上海市政府尹弘副秘书长、环境保护部污防司李新民巡视员、科技司刘志全副司长、上海市环保局吴启洲副局长等领导出席了会议并发表了讲话。参加这次会议的还有各省市环保产业协会会长、秘书长,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部分常务理事,各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等,参会代表共计200余人。  相似文献   

4.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的协同推进。一方面,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是我国发展阶段使然。与发达国家先解决了国内污染问题再应对气候变化的发展过程不同,我国正处于减污与降碳要求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在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总体上尚未根本扭转的新发展阶段,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必然选择。另一方面,同根、同源、同过程的特征使得实现降碳减污协同增效具有可行性。化石能源的燃烧和加工利用同时产生 CO2 等温室气体和SO2、 NOx、颗粒物(PM)、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等大气污染物,推动降碳与减污的协同治理能够降低管理成本,获得环境质量改善、气候变化风险降低、低碳经济竞争力提升等多重政策效益,是提高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正##2010年3月25日-26日,由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主办,中钢集团天澄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2010年专业委员会工作会议在武汉召开。会议总结了各专业委员会2009年的工作,同时研究了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十二五"工作思路。出席本次会议的有王心芳会长等协会领导及各专业委员会的秘书长,王会长在会上做了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6.
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总抓手,如何结合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和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对于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效应发挥极为重要。在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和气候变化工作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从管理体系、影响机理和人才队伍3个方面分析了两者协同的难点,并从完善制度体系设计、探索技术协同路径和构建人才培养体系角度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马瑞彬,经济师,中共党员;现任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理事和袋式除尘技术委员会理事,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资源利用技术装备专业委员会理事,北京市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常务理事,北京环境科学学会理事。  相似文献   

8.
正2017年9月26日,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脱硫脱硝委员会第五届委员代表大会暨燃煤烟气污染物超低排放控制技术交流会在江苏盐城顺利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院长郝吉明,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易斌、会员部主任王玉红,江苏盐城环保科技城管理委员会副主任陆文忠,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院长朱法华等领导,全国各地92家委员及企业代表参加此次会议。会议由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会员部主  相似文献   

9.
正2017年9月21日,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机动车污染防治技术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委员代表大会在浙江宁波顺利召开。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副会长牟广丰、副秘书长滕建礼、会员部主任王玉红,北京市环境保护局机动车处李昆生副处长等领导及64家委员单位代表参加此次会议。会议由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会员部主任王玉红主持。会议由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副会长牟广丰致开幕辞。牟广丰副会长强调了当前机动车排放控制形势的严  相似文献   

10.
城市既是受到气候变化和空气污染影响的重点区域,又是落实应对气候变化和大气污染防控政策的关键主体。在城市尺度上研究减污降碳政策的协同效应及其时空异质化的影响规律,将为因地制宜地制定减污降碳政策提供依据。本研究分析了2012—2019年我国284个地级市减污降碳协同效应指数的动态时空变化特征和规律;而后通过构建STIRPAT模型和地理时空加权回归(GTWR)模型,探讨了低碳政策、大气污染物防控政策、产业结构等驱动因素对减污降碳协同效应的时空异质化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全国主要地级市耦合协调度指数平均值由2012年的0.79增加至2019年的0.85,环京津冀区域、汾渭平原等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区域耦合协调度指数显著提高。以低碳试点城市为代表的区域,其降碳政策、减污政策、产业结构、人口规模、城镇化水平以及技术投入对减污降碳协同效应的影响存在显著的空间异质性。华北平原城市群作为大气污染防治的重点区域,主要通过减污政策提高协同效益;低碳政策主要在京津冀城市群、长江中游以及东南沿海地区城市发挥作用;中西部城市则主要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加大技术投入实现协同效益。最后,基于此提出促进城市减污降碳协同效益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全面推动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是新发展阶段我国兑现碳达峰碳中和庄严承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环境污染物与二氧化碳排放的高度同源性是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理论基础。本文首先就目标指标、管控区域、控制对象、措施任务、政策工具五个方面的协同性系统讨论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基本内涵。其次,着眼于当前大气环境治理与碳减排在中国的重要性,本文在国家层面讨论了二者的中长期协同控制路线图,阐述了重点协同区域的识别方法和重点部门的协同治理思路,系统提出了大气环境治理与碳减排的协同路径。再次,本文还就“无废城市”建设和生态保护这两个领域与碳减排的协同治理思路展开分析讨论。最后,针对减污降碳协同治理对政策体系的需求,提出了统筹优化减污降碳协同目标、建立协同法规标准、建立减污降碳协同管理制度三个方面的建议。本研究将有助于厘清各方对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认识,对各级政府后续推进减污降碳协同治理工作提供理论和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12.
2009年8月28日,由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和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主办的“循环经济与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研讨会”在烟台召开。 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吴舜泽副院长、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刘启风副会长、张凯副会长、滕建礼主任,循环经济专业委员会乔琦秘书长等领导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环保产业》2023,(2):31-32
<正>2023年2月20日,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在京召开了2023年全国环保产业协会工作会暨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六届四次常务理事会(扩大)会议,第一时间传达2023年全国生态环境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总结了2022年生态环保产业发展情况和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工作,展望2023年产业发展前景,部署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2023年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14.
交通运输行业是二氧化碳和空气污染物排放的主要贡献者之一,开展交通领域的减污降碳协同控制政策是实现“双碳”目标和空气污染防治的迫切需要。本研究追溯了交通领域减污降碳协同控制的起源及发展,回顾了交通领域协同减污降碳的主要路径,具体包括交通基础信息协同、交通排放清单编制协同、交通减排目标设定与减排情景分析协同、交通减排技术及措施工具箱协同,以及交通减排保障措施协同。然后,从研究范围、研究方法、协同度评价体系构建、污染相关健康协同效应、研究区域等方面对交通领域减污降碳协同控制的研究实践及特点进行了分析,并相应提出了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相似文献   

15.
协会动态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召开专业委员会工作会议2003年2月19~20日,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在安徽合肥召开了2003年专业委员会工作会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司陈尚芹巡视员、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韩伟秘书长、杜琳副秘书长、合肥市倪虹副市长、安徽省环保局童怀伟局长、万静副局长,以及安徽国祯环保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炜等到会并发言。会议听取了各专业委电会2002年工作汇报和2003年工作计划,杜琳副秘书长对2002年各专业委员会的工作进行了讲评。韩伟秘书长对2003年专业委员会的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相似文献   

16.
利用中国减污降碳的主要市场型环境规制政策试点——排污权交易政策和碳排放权交易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本研究基于2003—2018年中国268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运用三重差分模型、空间杜宾模型及嵌套模型,探究减污降碳的政策协同与区域协同效应。研究发现:实施“双权”交易可以对碳排放和PM2.5减排产生政策协同效应,并促进区域间的协同效应;实施单一的环境规制会对非排放清单的排放物减排产生负面效果,且没有形成区域协同效应;实施“双权”交易可以提高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促进区域间的协同效应。本研究的发现可以为中国推进减污降碳协同效应提供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7.
2003年12月14日常务理事会听取了秘书处对2003年工作及有关职能转移情况汇报;审议和原则通过了“国家重点环境保护实用技术评审与推广实施办法”、“国家重点环境保护技术示范工程评审与推广实施办法”、“中国优秀环境保护装置表彰办法”和“关于成立协会机动车污染防治技术委员会的决议”。并研究了2004年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换届改选的有关事宜。各地方环保产业协会秘书长认真交流了工作,并对协会工作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会上,对124家荣获“2003年度中国环保产业骨干企业”称号的企业进行了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第二届理事会召开第三次…  相似文献   

18.
在碳达峰碳中和气候承诺及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战略目标下,现阶段我国处于社会经济全面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时期,时间紧任务重。城市作为政策执行的主体,必须全面协同推进减污降碳工作。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同根同源同过程的性质决定了减污降碳协同治理的可行性,协同减污和降碳的治理政策不仅能够提高政策效率,还具备降低成本、强化公共健康等多重效益。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仍保持以煤炭为主的一次能源消费结构,油、气消费与清洁能源比重偏低。要实现污染物与温室气体的协同防控,就必须从源头上根本改变我国以燃煤为主的能源结构,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形成绿色生活方式。本文通过阐述城市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内涵、潜力及路径,帮助理解减污与降碳之间的协同机制,为城市协同优化治理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全面提高环境治理综合效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2009年1月16日,2009年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专业委员会在北京召开,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王心芳会长,陈尚芹、韩伟、刘启风、于越峰、樊元生副会长,杜琳秘书长,郝淳、滕静副秘书长等领导出席会议,12个专业委员会和分会主要负责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相似文献   

20.
正在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主办的第十九届中国国际环保展览会上,瀚蓝环境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瀚蓝环境)展示了对标"无废城市"建设的固废治理"瀚蓝模式",受到了众多观众的关注。近年来,"无废城市"建设在全国多地掀起热潮。"无废城市"对系统解决城市固体废物管理问题、加快实现减污降碳、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和人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