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全娟珍 《福建环境》1999,16(6):16-17
根据流域生态系统的灰色性,建立水环境质量灰色预测模型,模型预测结果与实测值相符。  相似文献   

2.
根据水质预测模型理论基础的不同,重点介绍了水质模拟模型、神经网络模型、回归分析模型以及灰色理论模型,分别对模型的优缺点及适用性进行了分析。针对水质预测模型研究现状,提出了模型发展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本文综合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对黄石市地下水水质进行预测和评价。即采用GM(1.1)预测模型对地下水水质进行灰色预测;再通过灰色关联分析对预测结果作综合评价。该方法使用简单,结果合理。  相似文献   

4.
灰色系统理论在湖泊水质预测建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灰色系统理论应用于湖泊水质预测建模研究,提出了湖泊水质预测的建模方法,并建立了某湖化学需氧量(COD)的GM(1,1)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5.
山东省辖淮河流域河流水质趋势的灰色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灰色系统模型越来越多地应用在水质预测中。山东省辖淮河流域包括南四湖流域和沂沭河流域,流域区域内的河流水质不仅与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相互联系,而且也影响着南水北调东线的水质。因此,依据2000-2009年流域内河流的国控断面高锰酸钾指数、NH3-N的监测数据资料,在对数据进行处理的基础上,文章利用灰色GM(1,1)模型结合新陈代谢原理预测河流水质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大多数河流水质呈好转的趋势,但河流水环境变好趋势较缓慢,特别是沭河高峰头断面的水质呈变差趋势。河流水质的变化趋势应值得高度重视,为区域水环境保护和制定水环境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文章在分析传统灰色GM(1,1)预测模型所存在的缺陷基础上提出采用指教平滑技术和灰色理论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一新的ES—GM(1,1)预测模型。新的预测模型通过指数平滑技术和二次累加生成技术将原始的水质污染监测数据进行处理挖掘数据序列潜在的规律性,以2001年到2007年长江南京段水质主要污染监测数据作为实例和传统预测模型进行对比分析计算,结果证明新ES—GM(1,1)的预测模型精度大大提高。长江南京段水质污染预测计算结果表明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污染预防和控制措施,到2012年COD蜊和BOD5年平均浓度值将分别上升到1.791mg/L和2043mg/L。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多变量非线性河涌水质预测问题,提出了多核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河涌水质预测模型。模型采用协同结构的非线性函数将水质时序样本映射到高维特征空间,进行多元线性回归。然后将该回归问题转化成半无限线性规划问题,运用交换集法求解。文章利用东江流域河涌水质数据进行了拟合预测实验,结果表明,与单核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河涌水质预测模型相比,多核模型的预测误差减小了23%以上,它较单核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和更好的泛化推广性能。  相似文献   

8.
采用灰色预测模型,研究该地区地下水的动态主要污染因子进行预测,从而了解地区地下水质污染变化趋势,为控制和防治地下水污染提出对策和建议 。  相似文献   

9.
利用水域现有的水质监测数据和排入纳污水体的排污量数据,分别建立水质预测和排污量预测的灰色系统GM预测模型,预测纳污水域水环境质量和排污量情况,并根据预测结果反推出容许排污量,作为水污染总量控制规划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0.
以福建省龙江流域为研究对象,在流域污染源调查和控制基础上,应用一维水质预测模型计算龙江流域维持河流水环境质量的环境需水量,分析流域污染负荷与环境需水量之间的敏感关系.龙江流域污染物排放与环境需水量之间呈线性关系.证明了龙江流域环境需水量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对指导东南沿海重污染山溪性河流水污染控制和水资源分配具有良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改进灰色系统模型在城市噪声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把城市噪声作为一个灰色系统,分别通过GM(1,1)模型和改进灰色系统模型GM'(1,1),对城市噪声进行预测,并进行精度检验.改进的灰色系统模型GM'(1,1)在精度上均优于GM(1,1)模型,但是GM'(1,1)在计算上比较复杂,需要通过计算机迭代来实现.  相似文献   

12.
GIM(1)灰色模型预测环保投资趋势的可行性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环保投资作为环保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并不一定具有指数函数规律。本文利用GIM(1)灰色模型,探析了它在环保投资趋势预测应用中的可行性。初步应用表明,在序列不完全满足光滑化条件时,GIM(1)灰色模型对系统变量的“白化”能力较GM(1,1)强,而与GSM(1)灰色模型相当,信息利用率高,是分析、预测环保投资动态发展趋势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基于GIS的渭河流域水污染控制支持决策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结构化系统分析为主要技术路线,介绍了GIS在渭河流域水污染控制决策系统中的应用。文中采用了GIS软件Arcview、Mapinfo结合VisualBasic6.0语言开发渭河流域水污染管理系统,实现了对渭河全流域的基础地理信息、水污染信息、水质信息等的查询,并利用水质预测模型、污染扩散模型进行评价、预测,从而为环境管理者做出正确的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相似文献   

14.
非等间隔GIM(1)灰色预测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向跃霖 《上海环境科学》1997,16(7):24-25,41
初步探讨了NEGIM(1)应用于环境系统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并建立了该模型一元线性回归优化建模新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估计已往时序值和预测未来时序值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灰色系统理论对大气环境质量评价和预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把大气环境看作是灰色系统,考虑到青岛市大气环境的实际情况,利用灰色统计决策对青岛市的大气环境质量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大气环境质量保持在尚清洁水平;利用GM(1,1)模型对SO2、NO2、PM10进行模拟预测,短期预测结果表明,青岛市SO2、PM10的浓度呈下降趋势,NO2的浓度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6.
汉江水污染控制信息系统GIS数据库的设计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利用组件MapObjects开发汉江水污染控制信息系统,在系统的数据库设计中,采用了异构数据模型,这种数据的组织方式,很符合所研究流域信息管理的特点,更能发挥汉江流域水环境专题GIS管理流域水环境信息的优势。该系统综合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实现了汉江流域的水环境信息的集中、高效管理,以及流域水污染的预测、评价。为及时制定汉江流域的水污染预防和控制策略提供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17.
利用 GIM( 1 )的非时序直接建模法来预测研究建筑施工的环境振动 ,并将 GIM( 1 )模型与 GM( 1 ,1 )模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 GIM( 1 )模型的拟合精度优良 ,对原始资料中白化信息的利用更加丰富 ,拓宽了 GIM( 1 )模型在环境科学领域中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8.
流域地表生态信息的卫星遥感图像处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福建省九龙江流域为例,利用计算机技术和遥感-GIS工具软件,探讨利用多源卫星遥感影像获取流域地表环境信息的图像处理与分析技术,列举卫星遥感可获取的流域地表生态环境专题信息。重点分析利用遥感-GIS界定流域范围的方法、流域地表覆盖状况和植被覆盖密度的卫星遥感影像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9.
灰色生长曲线与万元产值废水量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GIM(1)灰色线性幂函数曲线,研究开发出GPM(1)这一新的灰色生长曲线,并建立了GPM(1)简捷的参数辨别方法。研究表明,GPM(1)概念明确,结论可信,精度令人满意,比传统的皮尔生长曲线在应用上有着更大的优越性。为具有生长规律的非线性灰色环境系统的分析、预测和决策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20.
铁、锰超标已成为近几年南宁市区邕江水域污染的主要问题.文章运用了GM(1,1)预测模型和三次指数平滑法基础上的组合预测方法,用于预测今后几年邕江水源地的铁、锰浓度.采用2001-2005年邕江陈村水源地的铁、锰浓度数据分别建立邕江陈村水源地水质预测的GM(1,1)和三次指数平滑模型,计算出2006-2008年铁、锰浓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