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油气回收技术的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当前油气回收的重要意义,说明了吸附法、吸收法、冷凝法及膜分离法等油气回收技术的原理和应用,论述了油气回收技术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趋势,为油气回收技术的发展和推广应用提供技术参考,为环境保护及节能降耗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储运各个过程中的油气排放情况,及吸收法、吸附法、冷凝法、膜分离法和氧化燃烧法这5种油气回收方法的基本原理。重点介绍了近几年吸收法、吸附法、冷凝法、膜分离法这4种油气回收装置在油库和加油站应用的国内外新成果,以及新兴的车载油气回收系统(ORVR)。  相似文献   

3.
对不同的油气回收技术进行了分析比较。分析了冷凝法、吸收法、吸附法、膜分离法对油气回收的优缺点。及回收效果影响因素。认为油气回收装置的应用将为石化企业带来明显的社会、环境效益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简单介绍了吸附法油气回收技术在炼制企业储油罐区"大、小呼吸"废气治理中应用方案及特点,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了分析,提出并重点介绍了多级交接吸附油气回收工艺在提高油气回收率及降低油气回收装置价格方面的优点,为吸附法油气回收工艺提供可能的改进途径。  相似文献   

5.
节能技术在油气能源利用方面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几种节能、减排、降耗的方法,主要适用炼油厂、大中型加油站、输油管线、输气管线等场所。在高效节能利用过程中,油气能源主要采用油气回收和泄漏检测两种方式实现。油气回收常采用分离法,吸收法,活性炭吸附法和膜吸收法;长输油气管道泄漏检测常用检漏电缆法,压力点分析法和负压波法。油气回收和泄漏检测技术的应用,能够提高油气能源利用效率。在油气资源利用方面,采用回收和检测技术达到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目前吸附法油气回收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法及解决途径,为吸附法油气回收技术的发展及推广应用提供技术参考,为环境保护和节能降耗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活性炭吸附法油气回收系统在成品油库汽油装车过程中的应用情况。结合油库油气回收改造的实际情况,重点介绍了了吸附法油气回收装置的工艺流程、油库油气回收系统的组成、监控系统主要功能、环保检测的相关事项,并分析了油气回收系统的经济效益,结合实际经验对油库油气回收改造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油气回收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石油及其产品在加工和储运过程中产生的蒸发损耗是困扰石油加工储运和环保行业的重要问题 ,推广和采用油气回收技术十分迫切和重要.介绍了常见的 4种油气回收技术 :吸附法、吸收法、冷凝法和膜分离法.  相似文献   

9.
油气回收技术在加油站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介绍了加油站油气回收的意义、油气回收系统的工艺原理及油气回收系统性能的检测方法.对油气回收系统设备的安装进行了说明,并对油气回收的综合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活性炭吸附法油气回收系统在石油库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活性炭吸附法对商业油库石油产品装车过程中蒸发的油气进行回收。对活性炭吸附法、油气回收装置的吸附和解吸的基本原理及工艺流程作了介绍,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膜分离技术在油气回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油品储运、销售、应用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油品蒸发损耗。可用膜分离技术来分离回收轻质油品蒸发排放出来的油气。介绍膜法油气回收的分离机理、应用实例和工艺设计数据,综合比较常用的吸收法、吸附法、冷凝法及膜法油气回收技术并获得各自的量化分值,认为膜法回收技术为目前较有可能及较容易取得突破成果的研究领域。最后指出今后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2.
对某地区4个加油站的油气回收改造效果进行了抽样检测。重点对一次油气回收中的回气量、回气浓度、回气压力和卸油速度以及二次油气回收中的密闭性、液阻和气液比等指标进行了测试,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造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大气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人为来源研究   总被引:61,自引:8,他引:53  
在2002年春、夏、秋、冬四季对环境大气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组成和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运用CMB8.0受体模型对各类污染源进行了源解析,得到受体点各人为污染源的年平均贡献率分别为:汽车尾气62%,汽油挥发9%,石油液化气10%,涂料6%,石油化工6%,未知源6%.对不同物种贡献的分析显示,环境大气中的乙烯、苯和甲苯等化合物主要来自于汽车尾气的排放,异戊烷来自于汽油的挥发,石油液化气、涂料、石油化工分别对大气中的异丁烷、正己烷和2,4-二甲基戊烷贡献量最大.  相似文献   

14.
分析比较了油库油气回收系统效果检测方法的优缺点,以供油库单位在日常管理中,方便地检验油气回收系统的运行效果,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确保油气回收系统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5.
我国GB 20952-2007《加油站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首次提出加油站安装油气处理装置,但是部分油气回收从业人员对油气处理装置的作用存在一些认识误区.通过对美国加州加油站油气处理装置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阐述加油站油气处理装置的作用,并对油气处理装置VOCs(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现状进行全口径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①油气处理装置是加油站油气回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控制Stage Ⅰ(卸油油气回收系统或第一阶段油气回收系统)和Stage Ⅱ(加油油气回收系统或第二阶段油气回收系统)工作时埋地油罐压力增加所导致的无组织排放,但它不能取代Stage Ⅰ.②2016-2018年北京市油气处理装置NMHC(非甲烷总烃)排放浓度分别为5.43、3.67和2.30 g/m3,达标率由98.5%升至99.7%;春、夏、秋、冬四季NMHC平均排放浓度分别为3.54、4.68、3.13和1.64 g/m3,其中夏季NMHC排放浓度最高;"吸附"和"冷凝+膜"处理效果略优于"膜分离".③2017年北京市油气处理装置NMHC排放浓度相对于排放标准(≤ 20 g/m3)的达标率为97.6%,NMHC排放浓度≤ 10 g/m3的比例为90.4%.研究显示,加油站油气处理装置是埋地油罐压力控制装置,为减少油罐及其附属设施的无组织排放发挥了重要作用,值得进一步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油气挥发污染的现状及回收技术,结合沈阳市的实际对油气回收进行了经济性和政策性分析。  相似文献   

17.
深入分析了加油站平衡式油气回收系统、真空泵辅助式油气回收系统的美国模式和德国模式的油气回收效率和关键技术问题,揭示了密封性是平衡式失败和美国模式低效的根本原因,解决了困扰业界的罐压不高、罐压保持、后处理装置是否必要等困惑和争议,提出高效率、低密封性要求的"低罐压真空泵辅助式油气回收系统"技术方案和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8.
周昊  黄维秋  饶原刚 《环境工程》2011,29(5):84-87,91
针对加油站油品蒸发损耗及降耗工艺应用问题,提出新的油库与加油站"分散式油气回收工艺",建立了其经济模型,推导出系统的计算公式,并就某城市加油站分散式油气回收系统进行了具体的经济评价计算。并将计算结果同传统的加油站油气回收系统的经济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比较结果表明:分散式油气回收工艺较传统的加油站油气回收系统具有更好的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