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基于MapObjects的城市环境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介绍了一种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地图控件MapObjects与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相结合开发城市环境信息系统(EGIS)的方法。此法脱离了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充分发挥了地图控件显示和处理环境信息的优势以及面向对象语言编程的灵活性。所建立的城市环境信息系统具备环境信息管理、空间操作和模型分析、环境质量评价和城市环境的预测预警等基本功能。  相似文献   

2.
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在上海环境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理信息系统(GIS)在众多领域中已成为一个独立发展的新的前沿领域。上海于80年代末开始着手在环境保护与管理中开展了环境地理信息系统方面的应用研究,并建立《上海市环境地理信息系统》等几个不同层次与专题的环境管理与辅助决策信息系统。本文分析了上海环保局系统所建立的2个信息系统的技术特征,并对建立环境信息系统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综述了包头市环境地理信息系统平台的总体结构、功能模块、数据构成等,然后着重阐述EGIS平台下的环保数据构成、异构异地数据集成的关键技术和空间数据库与多元数据库的关联接口,最后论述了建设该平台的设计方法和平台特点。  相似文献   

4.
地理信息系统在矿区环境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理信息系统作为综合处理和分析空间数据的一种技术系统,为具有空间分布特征的环境管理和评价提供了有力的工具,本文介绍地理信息系统在矿区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中的应用,讨论了空间数据库的建立方法,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方法和步骤。  相似文献   

5.
鲁小琴  束炯  孙娟 《上海环境科学》2003,22(11):817-821
介绍并讨论了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方面的应用及技术,根据我国大城市环境污染现状和环境管理的特点,提出了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支持下.利用数据仓库,建立城市环境污染控制的动态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6.
基于GIS的船运液体化学品溢漏大气扩散模拟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在船运液体化学品溢漏事故上,利用Mapinfo自带的二次开发工具MapBasic对船运液体化学品溢漏大气扩散模拟系统进行开发研究,介绍了系统设计的总体结构,系统的功能模块,详细叙述了系统的建设过程,数学模型建立,数据库建立与管理,编程语言及其关键技术,系统能连续运态地模拟显示溢漏化学品大气扩散污染范围,为应急反应科学决策服务。  相似文献   

7.
城市环境地理信息系统是地理信息系统的一个分支,是将计算机硬件、网络产品,应用开发和用户需求结合起来,形成完善的应用工程,它既是经验技术的结合,同时也代表着一种系统、现实、面向应用的思想。本文以汕头市为例,详细介绍了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建立方法及在系统建设开发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以使地理信息系统更好地为环境保护服务。  相似文献   

8.
水质预警预报系统的研究与应用——以汉江武汉段为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报道了水质预警预报系统的研究及在汉江武汉段的应用情况。该系统基于河流一维水质综合模型和地理信息系统理论,建立了河流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考虑了污染物的迁移和生态转化过程,可实现污染物迁移扩散的常规预报、水华预警预报及突发污染事件的模拟,并利用MapObject实现了模拟结果在系统中的实时动态可视化,为河流水环境的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以机动车尾气扩散模型为核心,采用集成微观交通仿真平台PARAMICS和地理信息系统建立城市道路交通环境模拟系统(UTESS)的方法,将交通仿真技术与GIS技术应用到机动车尾气污染扩散模拟中。以广州市为例,给出了该系统的验证过程与应用实例。文章通过模拟道路下风侧接受点逐时的CO与NOX浓度进行验证,模拟值与实测值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25.1%和15.6%;应用实例采用UTESS模拟路网上空10m高度的CO浓度分布,模拟结果较好的反映了不同路段交通流对CO浓度空间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在环境地学研究中应用GIS急需解决的问题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地理信息系统已经成为环境地学的常用工具,但主要被用来存储和显示地图,没有发挥其应有的功能。本文认为多源空间数据集成、空间数据分析和挖掘队及模型集成等是其中三个最主要问题。多源环境数据集成是基础,空间分析是连接多源数据集成与模型集成的桥梁和纽带,数据通过这个桥梁传输给模型,模型对环境系统进行模拟和仿真。这些问题的解决有利于更好地在环境地学中应用地理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11.
目标识别因子分析及其在空气污染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本文在目标变换因子分析(TTFA)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多元统计处理方法——目标识别因子分析(TRFA),并以空气污染研究中的一个问题为例阐述了这种方法。TRFA与一般因子分析的不同之处在于没有停留于定性解释的水平,亦基本上克服了TTFA经验性太强的弱点。从而适于进行数据分析、建立定量模型。  相似文献   

12.
国外恶臭污染管理办法对我国管理体系构建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GB 14554-1993《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是当前我国控制恶臭污染的主要手段,该标准的制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恶臭污染造成的不利影响,但随着投诉情况的逐年增加,已无法满足当前复杂严重污染形势的需要.为了全面系统地控制恶臭污染、提高恶臭污染管理工作能力、改善整体恶臭污染形势,需要掌握我国恶臭污染情况,并借鉴国外管理经验建立我国的恶臭污染管理体系.从法律法规、控制标准和评价方法3个方面,深入研究公害法、无组织源排放标准、有组织源排放标准和技术标准、安全防护距离、气味强度范围、气味指数、投诉标准和综合因素评价法等10种国外常用的恶臭污染管理方法,分析我国恶臭污染情况和恶臭污染管理现状,并结合国内外对比分析结果指出我国恶臭污染管理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我国恶臭污染管理存在起步晚、法规标准体系不完善、环境监管手段缺乏、恶臭污染防治系统缺失以及公共宣传、教育不到位等问题.建议将恶臭污染防治与管理纳入相关法律法规,完善法规体系;筛选、开发有效的检测技术,建立科学的标准化监测技术体系,提升监管能力;构建科学、合理的恶臭污染评价体系,形成企业积极采取措施开展控制技术升级改造的良性循环;加强与受控方、高校等科研单位和机构的交流合作,提高制订政策的有效性和执行性;加大公共宣传和教育力度,推动恶臭污染知识普及和建立民众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确定目标FPSO主船体结构全寿命期下外加电流阴极保护系统中的最优参数。方法 采用计算机软件数值模拟的方法,建立目标FPSO主船体结构外加电流阴极保护模型,研究外加电流阴极保护系统中辅助阳极位置、数量以及输出电流对目标FPSO保护状态的影响。结果 分别在距离目标FPSO船尾57、127、191、267 m,吃水深度为5.3、5.7、5.7、5.2 m处的左、右两舷侧上对称布置共8个辅助阳极,各个辅助阳极初期释放电流分别为7、6、6、6 A,外加电流阴极保护系统输出总电流以34.6 A/a线性增加,可使得全寿命期下目标FPSO主船体结构水下部分处于完全保护状态。结论 采用计算机软件数值模拟计算可以快速得到外加电流阴极保护系统参数与目标FPSO保护状态之间的关系,进而可得到阴极保护最优参数,这为后续在目标FPSO上使用外加电流阴极保护系统确立最优参数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现代流域管理体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现代流域管理体系是由流域目标管理体系、流域治理技术体系、流域监测预警体系、流域法律与政策保障体系和流域行政管理体系五部分组成. 对流域目标管理体系的概念、组成和功能进行了深入剖析,分析了水体健康目标、污染控制目标、生态保护目标和资源利用目标的基本内涵,明确了流域目标管理体系在现代流域管理中的核心地位和科学意义;阐述了流域治理技术体系的基本内容,分析了工业污染控制、生活污水控制、农业面源控制和生态修复等要求,指出为确保流域生态环境得以改善,必需构建实用的、科学的流域治理技术体系;明确了流域监测预警体系在现代流域管理体系中的“感知”作用,指出完整的监测预警体系应具备提供及时、准确、完整的监测数据的能力,健全的网络监测能力,良好的评估功能,以及完善的预警和应急能力;强调了法律与政策保障体系是实现现代流域管理的必要措施,着重指出加强流域立法、完善管理制度和制订适合的经济政策,不仅可以保障流域管理目标、治理技术和监测预警体系的顺利运行,而且为流域污染治理提供政策和经济上的支持;最后分析了目前流域管理中流域行政管理的“多龙治水”问题,指出流域区划管理和地区间协调管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我国流域管理仍在起步阶段,流域治理技术水平不高,监测预警能力有待提高,流域管理相关立法不够完善,因此必须从流域管理目标、流域治理和监测预警入手加强经济投入,鼓励技术创新,构建完善流域法律与政策保障体系,最终实现跨区域、协调的现代化流域管理.   相似文献   

15.
采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预测滇池草海水污染的GM(1,1)模型,结果显示,滇池草海中的CODMn、TP和TN都呈增长趋势。通过对模型的残差及关联度进行检验,所建模型合格,预测结果可为滇池草海的污染治理及科学管理提供辅助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6.
废纸制浆造纸业环境影响评价的清洁生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介绍了清洁生产的涵义和评价内容,明确了清洁生产分析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的必要性。以重庆某废纸制浆造纸厂为分析对象,从原辅材料指标、产品指标、资源指标、工艺技术与装备水平、能耗指标及污染物产生指标这六个方面对该厂生产工艺进行了有效而全面的清洁生产分析,并以此探讨废纸制浆造纸厂环境影响评价中清洁生产分析的指标体系、指标权值和评价方法,为完成废纸制浆造纸行业环评过程中的清洁生产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矿区开发对环境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评价矿区环境质量的分层次指标体系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并将矿区环境质量分为5个等级:清洁,较清洁,轻污染,中污染和重污染。通过利用模糊评价使复杂的定性问题定量化,更直观简单地掌握矿区环境的治理状态,并利用此方法对潞安矿区的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淇县淇河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状况,采用资料搜集为主,现场监测补缺、核实为辅的方法,对淇县农业面源污染进行了调查。选取2013年淇县下辖的各乡镇各污染源排放的COD、氨氮、总氮、总磷为评价指标,用等标污染负荷法分区域、分来源进行了污染负荷评价。结果表明:淇县等标污染负荷总计42051.61×106 m3/a,其中,西岗镇最高,等标污染负荷为8189.42×106 m3/a,灵山办事处最低,等标污染负荷为987.98×106 m3/a;畜禽养殖业源等标污染负荷最高,为36384.95×106 m3/a,其次是种植业源,等标污染负荷为3023.92×106 m3/a。污染负荷比中总磷污染负荷比最高占61%,其次是总氮占27%。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化工厂污染土壤多环芳烃的监测及统计分析,结合现场实际分析了污染来源,揭示了多环芳烃的污染现状及其环境风险。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存在严重的多环芳烃污染,土壤污染最高超标250倍。统计分析表明:土壤多环芳烃元素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相关。内梅罗综合指数评价结果表明采样区域土壤存在严重有机污染,其中工业污染是最主要的污染源。  相似文献   

20.
宁夏盐池牧业生产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系统科学的理论方法,详细地分析了盐池县牧业生产系统的内外关系与存在问题及相应的战略对策;结合对现实农业生态系统的能流与物流的定性分析,指出合理运行牧业生产系统,是使盐池县草原恢复、生态维持及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