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结合灰色聚类法和灰色关联法,首次提出了灰色聚类关联分析的新方法,并用于大气环境质量的综合评价之中,经实例分析表明,评价结果非常客观、合理。  相似文献   

2.
灰色聚类法在地面水质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敏 《污染防治技术》1997,10(3):184-184
应用灰色聚类法对1995年南通市濠河水质进行单因子污染等级评价,评价结果表明灰色聚类法用于地面水质综合评价具有计算简便,能客观反映水质的污染状况,是一种较好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3.
运用灰色聚类法对玉环县各区域进行了声环境评价,并运用MATLAB软件进行编程运算,同时根据玉环县城区的总体规划及噪声监测值进行检验,确定了玉环县声环境功能区划。结果表明,利用灰色聚类法得出的声环境功能区划结果科学合理,可为城市的噪声污染防治工作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4.
模糊决策与大气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应用模糊决策方法进行大气环境质量评价,通过实例验证及与灰色聚类,模糊综合评判法相比较,表明这种方法简单明确,对处理复杂问题有独到之处,可作为模糊综合评判法的一种补充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应用模糊数学中的模糊聚类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结合杭州市1985年2月~12月采样点降雨pH实测值,试对该市降雨pH值进行聚类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该市酸雨的优化布点及月变化规律,为环境监测和大气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基于GCM_CB模型的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灰色聚类法已经运用于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中,然而此法在确定聚类权重时仅考虑重金属浓度,忽略了衡量重金属毒性强弱的重要指标生物毒性指数。为了更客观和准确地反映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将生物毒性指数引入到聚类指标权重中,构建GCM_CB(grey clustering method_concentration and biotoxicity)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模型。通过对华东某地区的10个区域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分析评价,并与常用评价方法对比研究,表明:其多数样点的评价结果基本一致,但针对样品4和样品9中的元素Hg,因其强毒性,使得评价等级由I级定为II级,从而提高了评价方法的灵敏度,更加符合该区域的实际土壤污染情况。  相似文献   

7.
比较了环境质量评价中应用的模糊综合评判法,灰色聚类法及物元分析方法的异同,着重比较了隶属函数,白化函数及关联度函数其物理意义上的差异,指出了今后在环境质量评价中应用这些方法应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丹东地区农业土壤污染与防治为研究对象,论述了在进行经济活动、污染源、污染方式调查的基础上的采样布点原则,并采用灰色聚类法及综合污染指数法进行土壤污染现状评价,根据本地区土壤污染的具体问题提出了镁、硼、锌等的污染防治对策。本文还将邻近学科的甄别比概念引入该研究中。  相似文献   

9.
前 言 六十年代中期由美国专家 L.A.Zadeh创始的模糊数学(Fuzzy mathematics),近年来在环境科学中正得到不少应用。区分环境类型,划分环境区域,区划河水污染、底泥污染,预报污染物浓度等等实例,很多已见诸文献。 本文应用模糊数学中的模糊聚类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结合贵阳市1981—1982年的大  相似文献   

10.
黄浦江水质的模糊数学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黄浦江的水质综合评价中,采用基于加权平均模型的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进行评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黄浦江水质基本属于Ⅲ~Ⅳ类水,偏Ⅳ类。并尝试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多元统计分析,深入探讨各污染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更好地了解黄浦江水质的污染特性。通过SPSS统计软件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所选择的7项污染指标是有代表性的。  相似文献   

11.
漕河临近保定市区水源地,注入白洋淀,其水环境直接影响保定市水源地的水质安全和白洋淀的水环境.在采集大量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共源点灰色聚类法对漕河大册营至西庄段水质进行评价,结论为漕河大册营至大许城水段为五级水质,大许城到北楼村水段为四级水质.漕河虽有一定的自净能力,但是水质污染严重,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2.
南苕溪支流锦溪水质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综合运用灰色聚类法、综合污染指数法、等级聚类法就南苕溪支流锦溪近年水质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锦溪入青山水库断面水质2005—2009年逐年改善,2007年后达到灰色聚类等级Ⅲ类水质要求;2009年秋季至2010年夏季期间秋、冬两季的污染程度高于春、夏季节;枯水期综合污染指数最高,但TN、TP污染分指数在丰水期最高,表明污染源中面源污染已占相当比例。空间变化方面从玲珑桥到江桥锦溪水质的综合污染指数不断提升,到江桥时达到极值13.25,锦溪末端三眼桥断面水质较江桥断面有所改善;SPSS空间聚类分析可分为轻污染区(从玲珑桥到冬韵桥)、重污染区(从群利桥到江桥)和中度污染区(从江桥到三眼桥)。锦溪上游农业区对河水中的COD、TN和TP的贡献率分别为66%、54%和49%,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制约锦溪水质改善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天津市灰霾评价等级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天津市2003—2007年灰霾日的污染物浓度和气象资料,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得出影响灰霾的5个主要因子(SO2、相对湿度、总云量、PM10和风速)。对相对湿度、总云量和风速3个气象因子的历史资料进行频数统计分析,并建立了各气象因子的等级划分标准。利用灰色聚类法构建了天津市灰霾评价的等级指标体系,灰霾等级划分结果表明,天津市轻度灰霾和重度灰霾出现天数相对较少,均以中度灰霾为主;轻度灰霾大多出现在春季和夏季;重度灰霾主要出现在冬季,春季出现的比例最小;综合评价分析,冬季灰霾污染程度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14.
天津市空气质量变化趋势及主要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空气质量作为重要的环境问题,影响着城市人口健康和经济发展.利用天津市环境质量各种年报资料,综合运用灰色聚类、关联模型对天津市空气质量现状、影响因素做出分析.结果表明,天津市整体空气质量呈上升趋势,2004年后灰色聚类结果均为二类,且一类聚类系数在逐渐增大;空气质量的变化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天津市工业废气排放及能源...  相似文献   

15.
黄河入海口水质评价与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黄河入海口2004-2011年的水质进行评价与预测,采用灰色聚类法分析水体DO、CODMn、NH3-N 3项指标,总结水质年均变化情况.建立水质GM(1,1)灰色预测模型,用实际水质指标值检验其精度,并用此模型预测未来4年水质变化趋势.结果表明,2004-2015年期间,黄河入海口水质在2004-2007年波动较大,但将越来越好,CODMn、NH3-N呈下降趋势,DO、达标率呈上升趋势,并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分析水质变化原因以期对黄河入海口水质分析预测与水体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环境评价中的权重理论与方法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准确权重是环境质量评价中普遍遇到的问题。本文总结了已知的定权方法并把它们分为六大类。应用模糊数学的观点探讨了权重的内涵,首次提出了模糊权函数理论,权重就是模糊子集——“重要”的隶属程度。在模糊权函数理论基础上又提出了11种定权方法和体系。介绍了黄土高原地区城市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中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7.
教室声环境的主观反应及烦恼度阈限值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实测和问卷调查,采用模糊数学方法处理调查对象对教室声环境主观反应的所有信息,得出了在教室学习时的烦恼度阈值为49.2dB,并和国家标准值进行了比较。同时还采用了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方法--Ridit分析,对调查结果进行检验,验证了所得烦恼度阈值的合理性,用模糊数学方法处理人们对噪声的主观反应,结果表明,该方法比传统的心理物理法计算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18.
本文试用德尔菲法调查农业环境质量评价中的指标权重并探讨用灰色统计法对专家们的意见进行归纳,最后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数值。  相似文献   

19.
针对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系统的强耦合和动态变化特性,提出一种用于前置反硝化脱氮工艺的多模型动态矩阵(DMC)解耦控制方法;通过K-均值聚类分析法对外界入水中氨氮浓度进行聚类,获得以聚类中心为入水氨氮浓度的静态模型集合,分别设计线性DMC解耦控制器;再以当前时刻外界进水氨氮浓度和聚类中心为基本元素,构造切换函数,实现多模型切换。将该方法应用于活性污泥1号模型(ASM1)中,获得了较好的动态仿真效果。  相似文献   

20.
清洁生产指标体系的评价模式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简要分析了目前清洁生产评价中的一些问题,讨论了已有评价方法的优缺点,着重介绍了模糊数学评价方法,并举例说明其在定量分析和综合判断方面可以较好地评价出企业清洁生产的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