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确定性的知识表示和推理是突发事件影响度评估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针对突发事件评估信息的多样性、不确定性及模糊性,利用贝叶斯网络易于进行不确定性推理的优点,提出了采用贝叶斯网络对突发事件影响度进行评价,建立了评价模型,给出了推理决策方法,并且对该方法进行了算例分析。算例表明,基于贝叶斯网络的突发事件影响度评价模型能够提高评估的准确度及对突发事件的响应能力。  相似文献   

2.
政府应急物资保障能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做好政府应急资源保障能力评估对于提高应急物资储备质量、保障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过程中的物资供给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应急物资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多元性的政府应急物资保障能力评估目标;指出需要评估的应急物资主要是政府部门以实物和合同方式储备的应急物资;界定了应急物资的保障时间;以应急物资的储备特征为基础,建立了应急物资保障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基于集对分析法的应急物资保障能力评价模型,并举例说明该模型的可行性;最后为进一步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城市在聚集财富的同时也在聚集风险,因此,各种重大突发事件时有发生。城市应急避难所是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设施,是现代化大城市用于民众躲避危险地区的安全场所。为了提高应急避难所的应急能力,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有必要对应急避难所的应急适应能力进行综合评价,以便为加强应急避难所应急能力的建设提供定量依据。以层次分析法为基础,根据应急避难所的功能特点,从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设计、内部硬件设施、外部软件环境三个方面出发,选定18个评价指标;构造了突发事件应急避难所应急能力影响因素的层次结构,建立了综合评价模型,求出了各指标的合成权重;利用线性加权模型得出综合应急适应能力评价结果,并确定改进的工作重点:对评价模型的优缺点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以北京市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应急避难所作为实例,计算表明,这种方法具备一定的实用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4.
面向突发灾害事件的应急效能评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常在面临突发灾害情况下,难以迅速确定最佳救援方案,其中的重要原因是缺乏有效的决策支持。为此,提出了突发事件应急效能的概念,并建立了一个基于效用聚合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效能评估方法。最后,以一个大地震灾害的想定为例,应用提出的应急灾害效能评估方法,对多个应急预案进行了评估,评估结果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5.
《灾害学》2021,(3)
情景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决策的基本依据,采用情景推演的方式可以为实际的应急决策提供科学有效的辅助支持。在分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情景演变规律的基础上,提取了情景状态(S)、应急目标(T)和应急措施(M)三个要素来建立对应的情景表示模型;在此基础上,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不确定性特点,运用动态贝叶斯网络来建立对应的情景推演模型,可以对于此类事件的演变路径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以新冠肺炎疫情为例进行分析,阐述了新冠肺炎疫情情景推演流程及关键技术,并对情景推演的结果进行了分析。推演结果与实际疫情发展情景及发展状态基本一致,验证了情景推演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高山  王晗奕 《灾害学》2020,(4):163-168
针对突发事件事前——事中动态演化过程和在事前具有不确定性预测信息的特点,考虑到事前防灾、减灾应急预案的实施效果会对事中应急响应决策方案的制定和实施造成影响的问题,基于前景理论,提出一种事前——事中两阶段突发事件应急决策动态方法。首先,对事前——事中两阶段突发事件应急决策问题进行描述,并以区间数的形式表示相关决策信息;其次,给出事前——事中两阶段应急决策的动态参考点的设置方法;然后,基于前景理论的思想,计算突发事件事前——事中两阶段的不同情景的综合价值及方案成本价值,即定量化描述决策者针对不同情景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方案成本的综合心理感知;最后,通过对事前——事中两阶段不同情景权重的计算,得到备选应急决策方案的综合前景值,并依据综合前景值的大小对方案进行排序,以选出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7.
基于解释结构模型的应急机制系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系统工程理论,对构成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系统的8个要素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化处理,建立了应急机制系统的多层递阶解释结构模型。通过模型,证明了要素被分为5个级别,分析了要素之间的纵向和横向关系,确定了信息机制和领导机制要素的基础重要性,为城市应急机制系统的分析、评价和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基于PPGIS的社会化震害信息获取模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从充分利用社会化信息资源的角度,针对目前地震应急反应中灾情信息收集慢、费用大等问题,研究提出基于PPGIS的社会化震害信息实时获取模型.以实现快速验证和修正基于灾害经验给出的地震影响和灾情评估结果,为地震的应急指挥决策提供更可靠的基础信息.  相似文献   

9.
建立针对不同突发事件统一、全面、共享的应急管理体系是顺势而为,也迫在眉睫。其中,元数据及标准化作为应急管理体系的基础性工作应置于首位。该文从元数据的应用现状出发,通过文献调研法对现有的相关元数据进行总结,以重大突发事件为切入点,对符合要求的经典案例进行分析,确定元数据的属性及定义;最后对多类重大突发事件的属性进行集成,设计元数据信息模型,并简单完成了数据组织工作。通过构建元数据信息模型,一定程度上规范了各类重大突发事件数据记录格式,为基础案例数据形成、应急案例数据库设计及应急监测预警平台的搭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赖益凝 《灾害学》2021,(1):24-27
对防灾工程项目融资方式的评价决策问题进行了讨论,分析了项目评价决策中的客观信息和评价决策者个人经验的主观信息,提出在量化打分的基础上整合为一个复合权重集,建立了基于熵权的防灾工程项目融资方式评价模型和方法。通过实例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在融资方式的评价、优劣排序和选择方面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1.
针对当前严重的水污染问题,采用博弈论对突发性水污染事件治污决策进行了研究,为事件应急管理提供理论支撑与决策支持。基于经典博弈论构建了信息不对称下突发性水污染事件中管理部门与企业之间的信号博弈模型,对信号发送方企业的类型空间、信号空间和信号接收方管理部门的行动空间进行假设,求得了模型的精炼贝叶斯均衡解,并对不同参数取值下的均衡解进行了分析。基于有限理性建立了企业群治污决策进化博弈模型,通过求解模型复制动态方程得到了不同参数取值下的进化稳定策略,并对模型进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对突发性水污染事件进行治污决策时,通过公开企业信息与信誉,提高对企业是否采取治污策略的奖惩力度,采用现代先进信息技术降低企业治污与管理部门检查的成本等方式有助于企业采取治污策略。  相似文献   

12.
重大冰雪灾害应急管理能力的评价——以湖南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选华  李芳 《灾害学》2011,26(2):130-137
针对重大冰雪灾害应急管理的复杂性,基于湖南冰雪灾害案例以及国内外自然灾害及其应急管理的相关文献,提出了重大冰雪灾害应急管理能力评价指标结构。运用熵权法和群决策方法确定指标综合权重,采用群决策方法获得专家群体对一级评价指标的综合偏好,形成评价城市的综合评价矩阵,运用灰色综合评价模型求出各个评价城市应急管理能力的排序向量。最后以湖南省冰雪灾害为案例进行了应用。  相似文献   

13.
韩金  戴尔阜 《灾害学》2021,(2):220-227,234
台风破坏性巨大,易与暴雨、洪涝、风暴潮灾害发生碰头现象,严重威胁沿海地区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台风减灾决策研究对于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至关重要。该文基于系统动力学和多灾种灾害建立防灾减灾模型,包括物资人员调度子块、信息传递子块、灾害系统子块。以海南省海口市台风灾情及政府防灾减灾工作为例进行数值模拟,仿真结果表明:政府资源调度能力越高,城市应急能力达到峰值速率越快;受预警等级及应急能力的影响,信息热度迅速上升至峰值,之后缓慢下降;对建筑物与电力系统进行抗灾加固,降低其脆弱性,提高水库堤坝及交通防灾减灾工作人员配比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缓灾情。该模型能为政府制定防灾减灾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我国应急预案体系现状及展望——以上海为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曹羽  温家洪  景垠娜 《灾害学》2010,25(1):112-118
应急预案在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发生时可以起到迅速反应的作用,因此成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重要的一环。我国的应急预案体系已经基本建成,但还存在着预案格式雷同、脱离部门实际、分级体系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不强、不同预案间接洽性不够、预案建设数量质量不够、缺乏后续管理等种种问题。分析了国内应急预案体系的现状,并探讨了对应急预案体系的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15.
李健  徐艺  刘亦文 《灾害学》2022,(1):147-150+157
应急预案是应对突发事件工作的重要抓手,加强应急预案管理已成为新时期我国各级政府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为提高京津冀应急预案质量,通过构建PMC指数模型来评价该地区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为预案优化提供建议。选取京津冀5项代表性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为研究样本,首先,基于对预案文本的挖掘与分析以及借鉴已有研究关于应急预案评价指标的设定,建立了包含9个一级变量和57个二级变量的评价指标体系。其次,通过测算得出各个预案的PMC指数分值,据此对每项预案进行分析与优化。结果表明,5项预案的PMC指数均值为7.89,根据评级划分标准,5项预案总体表现良好,其中2项等级为优秀,3项等级为良好。除了在事件分类分级标准、恢复与重建这两个一级变量上没有失分外,在其他一级变量上都有失分,具体可以依据二级变量在这几个方面实施优化。  相似文献   

16.
为考察政府的应急管理水平,保证防灾减灾工作的有效开展,本文提出灾害性天气应急管理水平评价的计算模型。通过选取15个影响应急管理水平的因素,分析其相互影响性,提出了权重的计算模型。以震害指数的概念为纽带,提出了灾害性天气应急管理能力评价的划分标准。结合平均震害指数形式,提出平均优劣度的概念。最后,结合专家问卷,给出了上城区的灾害性天气应急管理能力等级为良好,以及提升相应等级应该优先考虑的因素。  相似文献   

17.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城市灾害应急管理指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突发事件原生、次生、衍生和耦合灾害,造成城市灾害复杂化和扩大化,给城市应急管理带来重大挑战.基于应急管理体系的层次性、多样性和模糊性特点,分析了我国当前城市应急管理基本要素,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得出了当前城市灾害应急管理工作重点是制定应急预案、应急管理与协调以及生命线系统恢复三个要素,并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8.
龚鹏飞 《灾害学》2013,(1):45-49
根据道路交通突发事件的发生过程、发生机理及动用资源的不同,道路交通突发事件可分为原生型道路交通突发事件和衍生型道路交通突发事件;根据道路所指的范围不同,道路交通突发事件又可分为公路交通突发事件和城市道路交通突发事件。在国家层面对道路交通突发事件进行分级的基础上,提出二次分级的思路。并以市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负责应对的道路交通突发事件为例,确立以应急机构(及领导人)的应急协调能力为基础,综合考虑当量死亡人数、对城市道路交通的可能影响半径以及主要监控道路预计平均每车延误的二次分级标准。  相似文献   

19.
《灾害学》2016,(1)
为提高应急抢修工作的效率和应急处置的能力,认真履行电力企业的社会责任,在详细分析目前电力应急管理研究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的基础上,对电力突发事件、电力应急预案体系等一些重要基本概念进行重新完善和明确,为了让各级应急指挥及救援人员熟悉应急职责及流程,关注各级各类预案相互衔接,力图基于事件驱动模型和应急预案要素建立应急处置流程的生成方法,为电力突发事件应急指挥决策方法的研究和实践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城市灾害应急管理系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城市灾害应急管理系统是一项复杂的大系统工程。本文着重从应急管理过程中的应急资源调配、应急预案制定等方面阐述了现代信息技术在城市灾害应急管理中的应用与优势。认为应急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目的不是为了预测和估算,而应是当灾害发生时,对已造成的灾情局面做出快速的辅助决策支持。基于此,利用SuperMapObject5.0,Visual Basic6.0,SQL Server2000等现代信息技术软件,以辅助决策、资源快速查询以及生命线管网易损处调查为目的,本文建立了一个局部地区灾害应急管理信息系统。系统的数据库建立更突出了为应急管理服务所需的基础信息、空间数据、应急预案和应急资源等信息划分方式;结合已有的震害预测理论和方法,开发了供水系统和交通系统的震害预测模块,事先为灾害应急决策提供可能的震害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进一步证明了GIS在城市灾害应急管理中有着直观显示、容易操作、辅助准确决策等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