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齐国庆  刘发强  刘光利 《环境工程》2013,31(1):56-58,76
采用生物洗涤+生物滴滤技术处理炼油污水场恶臭气体,具有抗冲击性强、运行稳定、处理效率高的特点。监测表明:出口气中H2S<0.06 mg/m3,NH3<1.5 mg/m3,CH3SH<0.004 mg/m3,臭气浓度<20,达到GB 14554—93《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的一级厂界要求。该工程与炼油污水场现有污水处理工程紧密相结合,可缩短微生物的培养、驯化周期,减少公用工程投资,便于工业化应用。  相似文献   

2.
描述了某石油化工污水处理厂采用合适的集气罩和集气管网以及生物滴滤法处理产生的恶臭气体,运行结果表明:该技术具有去除效率高、容积负荷大、运行操作方便的优良性能,且对硫化氢和异丙苯的去除效率在90%以上,达到了GB16297-1996和GB14554-1993的排放要求,适合用于工业污水处理厂恶臭治理工程,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文章利用生物滴滤塔对有机垃圾处理机排放的恶臭气体进行了脱臭研究。考察了生物滴滤塔的启动情况:装置启动7d后,NH_3排放浓度达到城市恶臭气体排放标准,11d后,H_2S排放浓度达到标准;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气体表面负荷、喷淋密度和pH值对净化效率的影响,发现实验条件下的适宜参数是:气体表面负荷≤300m~3/m~2·h,喷淋密度为0.1~0.2m~3/m~2·h,pH值维持在6.0~7.0。研究结果对于有机垃圾生物处理排放恶臭气体的净化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生活垃圾堆肥恶臭气体的生物滴滤净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生活垃圾生物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并散发大量的恶臭物质. 以纤维表面活性炭(ACOF)生物滴滤器(BTF)为载体,以进气风量及循环液流量为调控参数,对城市生活垃圾生化预处理过程中散发的恶臭气体进行现场试验. 结果表明:高气力负荷时,生物滴滤器对恶臭气体具有较好的净化效果.在空塔气速为1 274 m/h,液气比为1 L/m3左右时,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s)的去除率可保持在70%以上,而臭气浓度的去除率也大于70%,设备压降为2 150 Pa左右,总挥发性有机物(以异丁烯计)的消除能力可达130 g/(m3·h). BTF运行过程中压降保持相对稳定,循环液中ρ(CODCr)和ρ(NH3-N)未出现明显的累积现象,说明BTF对于污染物有良好的降解能力.   相似文献   

5.
生物法处理含氮硫无机有机恶臭气体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生物滴滤塔处理含三甲胺(TMA)和二硫化碳(CS)2的双组分含氮硫无机有机混合恶臭气体的研究结果表明,生物法能有效去除含三甲胺和二硫化碳的混合恶臭气体,三甲胺(TMA)和二硫化碳(CS)2的去除效率分别可达99.8%、93.8%,生物脱臭装置对恶臭污染物的改变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对新恶臭污染物质的进入有较好的适应性,具有较好的抗冲击负荷性,运行稳定,能适应非连续性生产的要求。污染物之间没有明显的相互抑制作用,进气浓度的提高对三甲胺的生物降解效率影响微弱,对二硫化碳的生物降解效率影响较大。适宜空床停留时间为20.6 s,三甲胺去除几乎不受循环液pH变化的影响,二硫化碳的去除则在pH=7~8.3时较高。生物降解动力学研究表明,生物塔对三甲胺的最大去除能力优于二硫化碳,对二硫化碳的亲和力优于三甲胺。  相似文献   

6.
炼化废水处理过程中斜板隔油池、气浮池、污泥脱水间等为开放式运行,大量无组织气体排放,其中包括大量的恶臭气体,如硫化氢,氨气,苯系物质和其他气体,是一种大型的恶臭气体污染源。影响员工和周围居民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恶臭气体的处理方法包括化学、物理和生物方法。生物方法有操作简单、可靠性高、效率高、成本低、投资少、运行成本高、无污染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利用生物法处理恶臭气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生物技术处理恶臭气体的优越性,对生物法的工艺进行了说明,根据应用实例效果得出结论:该方法可行,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利用生物法处理恶臭气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生物技术处理恶臭气体的优越性,对生物法的工艺进行了说明,根据应用实例效果得出结论:该方法可行,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采用专利技术,首次进行了利用复合生物塔工艺处理味精厂废气的试验研究,重点研究了利用生物滴滤塔、生物过滤塔以及复合生物塔对味精厂恶臭气体的去除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复合生物塔去除味精厂恶臭气体是可行的。采用复合生物滤塔处理味精厂恶臭气体时,在上述条件下,恶臭去除率基本能达到100%。  相似文献   

10.
生物法去除含甲硫醇恶臭气体的机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用生物法去除含甲硫恶臭气体的机理进行探讨和说明,得出甲硫系恶化恶臭气体的代谢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电子鼻是一种由具有部分选择性的化学传感器阵列和适当的模式识别系统组成,能识别简单或复杂气味的仪器,它模拟人的嗅觉系统,检测、分析、识别气味成分,广泛应用于现场污染源排放监测、突发事故现场的应急检测、作业场所安全监测和分析、污染气监测和分析。本设计由气体传感器阵列进行实时实地测量,由DSP芯片进行数据处理,采用盲源分离(BSS)原理,利用独立分量分析(ICA)算法分离出混合前的多个独立信号。便携式电子鼻由于其成本低、易携带、通用性好、能现场即时检测等特点在大气监测领域将会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石油炼化行业恶臭气体成分谱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为研究石油炼化行业恶臭污染排放现状,采用冷阱富集-GC/MS技术研究了天津一家典型石油炼化企业不同处理单元空气中臭气的组成、主要组分含量及成分谱.在所采集的样品中,定性分析共检测到140种有机化合物,主要包括硫化物、烷烃、烯烃、卤代烃、苯系物和含氧有机物六大类物质.定量检测结果表明,主要处理单元恶臭污染物浓度总体水平由高至低表现为气分处理装置>污油罐处理装置>汽柴油处理装置.结合数据分析,初步识别了石油炼化厂主要处理单元的特征污染物,气分处理装置有丙酮、2-丁烯、丁烷、乙硫醇、甲硫醚和甲硫醇,汽柴油处理装置有丙酮、丙烯、异丁烷、正戊烷和对二乙苯,污油罐处理装置有1-丁烯、2-丁烯、1-戊烯、丙酮、丙烯和乙硫醇.   相似文献   

13.
广东金雁电工有限公司是我国生产铜漆包线电缆的十大企业之一,该厂对漆包线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以苯、甲苯、二甲苯等苯系物为主的有机废气采用"低温催化燃烧+植物提取液高能雾化吸收"的处理工艺,在常规低温催化燃烧有机废气的基础上,运用植物提取液超微气态分散的原理,强化吸收净化废气并消除燃烧臭味。经过治理,苯、甲苯、二甲苯排放浓度均低于DB 44/27—2001《广东省地方标准大气污染排放限值》污染源二级排放标准限值,并消除了臭味的影响。该工艺具有运行可靠、去除效率高、成本低廉、管理方便等优点,值得在国内同类废气治理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低温等离子体处理恶臭废气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用低温等离子处理恶臭气是一门新兴的技术。通过对典型的恶臭物质硫化氢、乙硫醇、苯、甲苯等恶臭物质的低温等离子脱除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电晕放电形式的低温等离子体处理恶臭废气是可行的,停留时间越长、电压越高脱除效果越好,当停留时间>9s,电压>20kV时恶臭物质的去除率基本>90%,进一步延长停留时间和升高电压,去除效率并不会大幅度提高。低浓度的烷烃背景气体对恶臭的脱除效率基本无影响,高浓度的烷烃背景气体使恶臭物的脱除效率下降,较高浓度氢气的存在也会降低恶臭物的脱除效率,而氧气浓度的提高可以显著提高硫化氢脱除率。  相似文献   

15.
密闭化填埋作业条件下的场内恶臭污染分布情况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填埋场恶臭逐渐成为影响城市生活的重要污染.对于场界范围内的恶臭发生源通常要依靠经验确定,难以对填埋场界范围内的恶臭污染强度分布及变化规律进行科学的描述.利用电子鼻与GPS定位仪对生活垃圾填埋场内的恶臭污染情况进行检测,通过GIS软件作图绘制恶臭污染等强度曲线,对场内强污染源释放点进行确定,发现覆盖膜破损及焚烧火炬尾气排放是造成场内恶臭污染的主要原因.对填埋气产量估算分析表明提高填埋气处理能力是控制恶臭污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对城市污水处理厂各处理单元释放的挥发性硫化物(VSCs)进行长期监测,评估VSCs带来的感官效应和健康风险.结果表明,从浓度上看,VSCs以H2S为主(监测期间的H2S浓度为N.D.~580μg/m3),而甲硫醇(MT)的浓度占比最少(监测期间MT的浓度为N.D.~4.7μg/m3),同时VSCs的浓度分布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即夏季>秋季>冬季.在感官方面,H2S是所有VSCs中气味贡献最大的气体(贡献率为79%~93%),除二沉池外,其在其他处理单元中均为关键性恶臭气体;虽然MT浓度水平低,但是其对气味的贡献不能被忽略;格栅、沉砂池混合气体气味活性值(SOAV)分别为2591.9、5494.8,预处理单元对该厂的气味贡献最大.在健康风险方面,春季和夏季时,格栅和沉砂池中的H2S存在非致癌风险.  相似文献   

17.
生物脱臭技术初探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通过以H2S为代表的恶臭气体和以活性污泥加热干燥产气对象的脱臭实验,对生物法脱臭机理及影响生物脱臭效果的一些因素进行了有益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生物滤塔除臭技术在污水处理厂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杏 《环境科技》2009,22(1):43-45
生物滤塔除臭技术在污水处理厂中应用广泛。文章通过对实际案例运行情况的分析,研究了几个主要因素变化对除臭效率的影响。在温度为22℃,温度〉95%,pH值为6.6左右且进气流量及浓度稳定的情况下,生物滤塔的除臭效率可达96%以上,平均净化效率达85%以上,净化后的气体达到《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19.
厨余垃圾堆肥过程中恶臭物质分析   总被引:27,自引:5,他引:22  
恶臭污染已成为生活垃圾堆肥过程中的主要环境问题.以大类粗分后的厨余垃圾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嗅觉测定法和GC-MS分析了不同阶段堆肥尾气的臭气浓度和恶臭化合物的种类及其排放浓度,并对不同堆肥阶段臭气浓度和恶臭物质排放浓度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厨余垃圾堆肥过程中共检测到43种挥发性有机物,其中含硫臭气物质5种,烃类化合物22种,芳香烃类化合物11种,其它物质5种.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硫化氢、甲硫醇、1,3-二甲基苯和邻二甲苯与臭气浓度极显著相关(P<0.01),二甲二硫和对二甲苯与臭气浓度显著相关(P<0.05),因此在厨余垃圾堆肥过程中要对这6种臭气物质进行重点监测和控制.  相似文献   

20.
典型酿造业厂界无组织排放VOCs污染特征与风险评价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探明酿造企业厂界无组织排放VOCs的浓度特征、恶臭污染及健康风险,采用便携式气相色谱-质谱仪对典型酿造企业醋厂和酒厂厂界无组织排放VOCs进行监测,分析研究其VOCs的浓度水平和组成特征,采用阈稀释倍数和感官测定法对VOCs进行恶臭分析,并进行了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醋厂和酒厂厂界无组织排放VOCs的总浓度分别为0.968 mg·m~(-3)和0.293 mg·m~(-3).醋厂排放的VOCs中乙酸乙酯和乙酸含量较高,分别占总VOCs的76.3%和13.5%.酒厂排放的VOCs中以乙醇和己酸乙酯为主,分别占总VOCs的56.3%和30.4%.含氧VOCs是酿造企业污染源排放的主要组分.两厂总恶臭指数均大于1,表明其无组织VOCs排放对大气环境存在恶臭污染,且其臭气浓度均超过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限值.醋厂和酒厂VOCs致癌风险指数分别为2.45×10~(-6)和5.25×10~(-6),超过了EPA致癌风险值(1.0×10~(-6)),但未超过OSHA致癌风险值(1.0×10~(-3))_及ICRP最大可接受的风险值(5.0×1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