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江洪涝的警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8年夏天,一个令中国人民难忘的盛夏。中国大地上洪水肆虐,特别是长江,发生全流域的特大水灾,给沿岸各省区乃至全国带来的直接和间接损失难以估计。在军民团结一致,中华民族万众一心排除各种险情,制服洪魔,夺取抗洪抢险胜利的同时,上至国家领导,下到平民百姓,都不禁要发出这样的疑问:哺育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为什么会向自己的儿女如此示威?长江怎么了?是不是我们忽视了她?是不是我们虐待了她?中国因其地域辽阔,南北跨度大,洪涝灾害几乎年年有之,但今年水位长时间居高不下,长时间超警戒水位及历史最高水位。洪涝如此之凶,…  相似文献   

2.
1998年,我国长江、松花江流域均经历了100年罕见的特大洪灾。据初步统计,受灾面积达212万km2,倒塌房屋497万多间,直接经济损失达1666亿元。为确保灾区恢复重建工作能做到生产与生活统筹,治标和治本结合,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兼顾,避免工作的盲...  相似文献   

3.
中国动态     
《绿色视野》2010,(9):4-4
大气系统发生紊乱 从年初冰雪灾害,到西南5省大早和近期南部地区特大暴雨以及北方地区罕见高温,中国经历了各种极端天气的考验。这些极端天气,不仅出现在中国,全球范围内今年也是北半球集体高温,  相似文献   

4.
从去年11月三峡工程进行大江截流以来,这一年可以说成了中国的长江年。人们庆贺“腰斩长江”的欢呼声犹在耳际,长江便以洪水的形式发难了。自今年6月中旬至8月下旬,流域范围内的3次持续强降雨过程,在中下游干流形成了连续7次洪峰。数百万军民在千里长堤上与洪水拼死搏斗了两个多月。长江的水情日夜牵动着全国的视听。从世界屋脊到东海之滨,万里长江跨越中国地势的三大阶梯,在华夏大地上不舍昼夜川流不息。无论长度、流量、流域面积、人口和经济价值,还是历史与文明意义,长江都可以说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河流。说起百年长江,人们也许大…  相似文献   

5.
周迪 《中国环境管理》2021,13(3):159-167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中共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要战略。法治是长江经济带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障。2021年3月1日,我国第一部流域法律《长江保护法》正式施行。长江流域司法协同治理是实现《长江保护法》提出的统筹协调、系统保护机制的重要保障。当前,我国长江经济带司法治理呈现碎片化特征,流域生态系统在司法保护尺度内尚未统一。本文基于对司法空间属性的理论分析,结合美国流域司法治理相关案例的考察,提出从空间协同性和专业协同性两个角度构建我国长江司法协同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6.
根治污染问题还需寻求机制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殷玉婷 《环境教育》2007,(10):45-46
今年入夏以来太湖、滇池、巢湖的蓝藻接连暴发,我国进入了水污染密集爆发阶段。7月初,环保总局对黄河、淮河、海河流域及长江安徽段水环境污染严重的6市2县5个工业园区实施"流域限批",暂停除污染防治和循环经济类以外所有建设项目的环评审批,同时对38家企业进行"挂牌督办"。今天,首批解禁地区和单位取得了阶段性的整改效果,因此,环保总局公布"解禁名单",也算是善始善终。  相似文献   

7.
纪涛 《中国环境管理》2017,9(6):108-109
正长江经济带中游地区是国家的粮林鱼基地,也是重要的湿地保护区,同时承担着长江分、蓄洪区的主要功能。但近年来随着中游地区堤垸经济的发展,大规模围湖造田、筑堤修垸,导致湖泊自然调蓄能力大大降低,洪涝风险增加。1998年我国经历了世纪大洪水后,国务院适时作出了在长江中下游退田还湖的重大决策,也取得了积极成效。但由于退田还湖问题的复杂性,尽管该政策在制定前也曾进行过大量论证,很多后续问题尚未妥善解决,亟需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进一  相似文献   

8.
建立种植业非点源污染负荷函数,确定了种植业非点源污染负荷量的主要决定因素为降水径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海河流域降水径流的时空分布特征。自20世纪50年代至21世纪前8年,海河流域降水量呈现明显的逐年代下降趋势,累计下降16.5%;受降水量下降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径流量的下降幅度更大,累计下降64%。从地区分布来看,降水径流由太行山、燕山迎风坡分别向西北和东南减少。由于降水径流逐年减少,海河流域种植业非点源污染对水体污染的影响也将逐年下降。在一般的年份(除丰水年以外的年份),种植业非点源污染对水体污染的影响微乎其微;如果发生全流域洪涝灾害,种植业非点源污染对水体污染构成威胁。海河流域汛期易发生暴雨,在发生暴雨的局部地区,种植业非点源污染对水体污染构成局部威胁。徒骇马颊河平原是海河流域最重要的农作物种植区,单日降水量可达100 mm,为平原区最高,因而发生种植业非点源污染的可能性最大。  相似文献   

9.
1998年长江特大洪水给我国人民和国家财产造成巨大损失。本文通过分析长江洪水的原因,提出生态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0.
今年7月,国家环保总局对包括我县在内的长江、黄河、淮河、海河四大流域的6市2县5个工业园区实行"流域限批"。7月12日,环保总局与监察部对我县邓庄、景毛两工业相对集中区实行联合"挂牌督办"。整改过程中,在省、市党委、政府和上级环保部门的关心、  相似文献   

11.
国家环保总局7月3日宣布,将对长江、黄河、淮河、海河四大流域水污染严重、环境违法问题突出的6市、2县、5个工业园区实行"流域限批",对流域内32家重污染企业及6家污水处理厂实行"挂牌督办"。这是针对我国当前严峻的水污染形势,把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1998年长江、嫩江特大洪水的反思,指出了目前森林立法中存在的种种弊端,从而提出了完善我国森林立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江河源地区的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特别是长江、黄河两条母亲河的源头生态状况十分令人担忧,长江流域出现特大洪灾,黄河水量不断减少,1997年黄河出现了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断流,给流域人民生活、生产带来严重影响。因此,研究江河源区的生态环境问题,对江河源地区生态环境进行抢救性保护不仅必要,而且意义重大,同时也是可行的,本文就此作一简要分析。一、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江河源头区(长江、黄河、澜沧江),地处青藏高原腹地,位于北纬3ic40’-36”15’,东经89040’-10290’。含昆仑山一阿…  相似文献   

14.
四川省岷江沱江流域跨界断面水质超标资金扣缴监测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2011~2012年间四川省岷、沱江流域实施生态补偿跨界断面水质超标资金扣缴以及水质变化情况进行简要分析,提出了为保护长江水质资源、恢复长江的生态功能而完善流域跨界断面水质监测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徐煊 《绿叶》2014,(3):27-32
正岷江流域的生态环境危机并不是任何单一因素所造成的。因而,对岷江流域的环境保护也需要采取多种方式并行,才可能获得良好的保护效果。岷江是长江水量最大的一级支流。近年来,随着高强度的水电开发、城市扩张等人为活动影响,叠加原本不稳定的地质状况、自然灾害等,岷江流域的生态脆弱性表现日趋明显,周遭的生态环境和人们的生产生活也开始受到显著影响。一、人为活动对岷江的影响(一)岷江流域水电过度开发1.岷江上游干流开发情况岷江上游多为峡谷地段,水流湍急,自然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是长江上游水电开发最超前的支流,也是我国水电开发起步最早的流域。据不完全统  相似文献   

16.
水是生命的源泉,而江河正是生命之源的载体。千百年来,人类在江河的怀抱里繁衍生息,江河哺育了人类,也孕育了古老灿烂的历史文化。四大古文明,无一不依水而栖。长江作为古代中国文明的发源地,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被誉为“华夏文明的摇篮”。她源远流长,博大深湛,见证了炎黄子孙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滚滚长江东逝水,正是中华民族不断繁荣、向前发展的真实写照。先人面对滔滔江水,曾感叹“不废江河万古流”。然而, 流淌了千万年的长江如今已渐渐容颜衰老,身形憔悴。长江蕴育了中华文明,可反过来我们的文明却在残忍地扼杀着它。其实在整个生态环境中,大江大河流域最为重要,也最有代表性,这里往往是经济、文化发展的集中区域,它的生态问题也是可持续发展首先要解决的问题。长江流域覆盖了全国1/3的人口、1/4的耕地和2/5的国内生产总值,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战略地位,倘若没有长江,中华民族也就会失去立足的根本。我们为母亲河献歌,就是要使人们重新认识水资源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和对人类生存的不可替代作用,使更多的人来关注母亲河的命运,树立对水资源的忧患意识、关爱意识和保护意识,让长江的明天清澈丰沛,岁岁安澜!  相似文献   

17.
王敏 《中国环境管理》2024,16(2):121-128
《长江保护法》《黄河保护法》为长江、黄河流域的区域协同立法提供了法律依据,在流域保护区域协同立法“入法”后,需要明晰其权力空间与运行规则,提升其科学化、规范化水平。流域保护区域协同立法在本质上仍属于地方立法,是功能主义进路下解决跨行政区域流域保护难题的一种选择,是流域整体性保护的立法回应。就其功能而言,具有落实国家立法确立的流域保护整体目标的实施性功能,以地方合作为中心,解决那些通过单独地方立法难以解决的跨行政区域地方性流域保护问题的协调性、自主性、创新性功能。在此基础上,应当通过明晰其立法层级,建立地方立法规划协同机制,改、废、释的协同机制,交叉备案与后评估机制,深化公众参与机制,完善流域保护区域协同立法的运行规则。  相似文献   

18.
生态保护优先是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根本遵循,为明确长江航道管理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方向,通过总结梳理航道管理体制现状,发现强调航道经济价值的法律体系缺乏流域综合性,长江流域管理机制内部各机构权责交叉、主次不明,航道建设、养护活动中生态环境责任较难落实。为此,应尽快制定《长江航道保护法》,明确长江航道管理在流域协调机制中的地位和关系,完善生态航道建设和生态补偿等制度,使长江航道成为长江流域发展的坚实支撑。  相似文献   

19.
长江流域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快速发展的经济带,沿江九省市的经济发展速度且普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经济总量约占全国1/3。但是,这条“黄金水道”却因人类活动影响难保长久安澜,今年入汛以来,长江流域发生历史上罕见的全流域性特大洪灾,严重威胁沿江两岸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2000亿元,这与长江流域森林植被长期以来遭到严重破坏有着直接关系。人类利用资源的社会经济活动必须遵循自然规律,保护自然属性,维护自然平衡,遵循长江流域固有的演化规律,发挥人类的智力因素,才会使长江流域为人类生存和发挥持续地提供…  相似文献   

20.
据《2006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去年,全国地表水总体水质属中度污染,其中,珠江、长江水质良好,松花江、黄河、淮河为中度污染,辽河、海河为重度污染。巢湖水质为五类,太湖和滇池为劣五类。今年入夏以来,太湖暴发蓝藻,严重危及无锡群众饮水安全,引起社会高度关注。这些状况说明,我国流域经济快速发展,增长方式仍然粗放,污染物排放居高不下,相当多的江河湖泊污染已不堪重负,生态系统急剧恶化,必须实行休养生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