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冲突是一类普遍的社会现象,基于元对策的F H冲突分析方法已经在水资源冲突管理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深入分析F H方法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考虑决策者对冲突问题预见能力的冲突局势稳定性分析方法,寻求冲突问题的均衡解。在局势稳定性分析过程中,当局中人基于个人预见水平不存在单方改进某可行局势的动机时,该局势对此局中人而言是稳定的。当全体局中人都认为某可行局势是稳定的,则此局势称为冲突问题的均衡点。最后,该方法被运用到湖北省宜昌市黄柏河流域水资源冲突问题中,模拟结果表明宜昌市水电局同时采取“激励合作”“强化管理”、东风渠灌区管理局“增加引水”、黄柏河流域管理局“追求效益”是最稳定的一种策略组合。提出的冲突局势稳定性分析为寻求冲突均衡提供了一种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2.
流域水资源配置冲突一般通过各方协商解决,“冲突分析”是一种解决这类问题的决策方法。该方法考虑冲突局中人的策略与偏好,根据局中人的实力、态度和目标排列偏好的优先顺序,通过分析局中人的可达局势与可行移动集来判断冲突局势的稳定性,寻求冲突的均衡解。回顾了冲突分析方法从标准的博弈分析发展到F H分析方法的演进历程,阐述了冲突分析数学模型的基本概念与要素,论述了冲突分析方法的发展、应用和模型化的进程,概括了国内冲突分析方法的研究现状。鉴于F H方法具有协商水资源冲突问题、协调各方利益的决策功能,提出继续完善其现状分析功能,强化局中人的理性意识,运用“冲突-协同”观点分析冲突事件。〖  相似文献   

3.
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是我国面临的重要资源与环境问题。流域行政区划的分割使水污染可以由上游行政区向下游行政区进行转移,造成跨界水污染冲突。解决冲突的图模型是一种基于非合作博弈理论的冲突分析方法,该方法在策略层面对局中人行为进行分析,寻求冲突的均衡或者冲突解。最后,将解决冲突的图模型方法应用于太湖流域跨界水污染冲突,选取太湖流域跨界水污染冲突的两个实例进行研究。经分析,得到冲突潜在的均衡状态。结果表明,中央政府同时采取激励策略与控制策略、江苏省采取部分削减污染物排放策略和浙江省采取沟通协调策略是一种最稳定状态;且杭州和绍兴采取联合治污、两地排污企业服从管理不偷排污染物成为最终稳定状态。在实例研究之后,对图模型展开进一步的讨论。解决冲突的图模型方法对于流域跨界水污染冲突分析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本文将社会选择理论引入到流域跨界水资源配置冲突的解决研究中,从群决策的角度寻找到流域内各区域一致同意的、满足水量分配公平的流域水资源配置方案。流域水资源配置冲突问题从表面上看是资源问题,实质上却是一个典型的决策问题。作为一种具有混合特性和稀缺性的自然资源,流域稀缺水资源的分配实质上是多主体参与的涉水利益分配,而分配的核心问题是如何通过合理的群决策机制协调水资源配置冲突中不同行政区域之间的利益关系进而实现公平。本文提出基于社会选择理论的流域跨界水资源配置冲突解决框架,首先从公平性角度将流域水资源配置冲突看成一个短缺资源的配置问题,利用P、AP、CEA和CEL四种破产准则获取可行的水量分配方案集合;其次运用社会选择理论中的PV、BC、HQ、PCM和FB五种偏好聚合方法进行流域内各行政区域个体偏好聚合的群决策分析;通过破产准则与偏好聚合的结合能够实现流域水资源配置冲突群决策结果的公平,所得流域水量分配方案易于被冲突主体所接受。最后,以华北缺水地区的漳河流域跨界水资源配置冲突问题为例进行研究,并比较不同破产准则及偏好聚合方法在解决流域跨界水资源配置冲突中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社会选择理论与破产准则的结合在解决流域跨界水资源配置冲突问题中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同时由于气候变化的影响加大了我国的水资源压力。近年来,由于水资源分布的时空不均造成局部缺水现象愈发突出,在时间和空间维度上出现水资源处于供不应求的困境,进而发生因上下游、左右岸争水而产生的冲突。这种因水资源短缺而产生的用水冲突在跨行政区河流上尤为明显。本文尝试从管理角度,运用破产理论来解决因水资源短缺而产生的跨行政区水资源配置冲突。破产理论是现代市场运行中实现资产重组、优化资源配置,调整产业结构的一种有效工具,跨行政区河流水资源配置冲突在本质上与破产理论的研究内容相吻合,也即有限的资源在相关利益主体之间进行配置的冲突。本文采用6种经典破产方法来研究破产理论在解决跨行政区水资源配置冲突中的应用,同时提出一种新的评估破产理论应用结果稳定性的指标CPBSI并和已有文献中的稳定性指标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破产理论在解决跨行政区水资源配置冲突中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而且本文所提出的稳定性指标也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6.
跨国界河流、跨流域调水与我国南水北调的基本问题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跨国界河流常是当今国与国水资源矛盾与冲突的发源地。在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衡背景下,跨流域调水是解决地区性水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之一;然而,它同时也导致一系列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等问题。本文论述了主要跨国界流域中有关国家围绕水资源展开的矛盾与冲突,谈判与妥协。  相似文献   

7.
中国水资源管理适应气候变化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全球变暖为特征的气候变化已成为当今科学界、各国政府和社会公众普遍关注的最重要议题之一。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管理的影响是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新兴研究方向,目前的重点研究领域主要包括:气候变化背景下水资源综合管理方式与集成研究,气候变化下水资源适应性管理机制,中国面临的水资源均衡性管理,公众参与水资源适应性管理的政策制定,对减缓措施与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主要的研究方法包括:适应气候变化的定性分析方法(多尺度适应综合分析方法)、成本效益分析方法等。适应性管理是目前应对气候变化伴随的不确定性问题的有效策略,未来应在分析中国各流域水资源不确定性问题的基础上,建立气候变化情景下适应气候变化的水资源适应性管理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8.
湖北省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评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湖北省所辖的17个市、州为样本,选取与农业水资源利用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相关的指标。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计算出各个市、州的水资源利用的效率评价指标。对这些地区的效率水平进行了排序,并且具体分析了相关地区水资源利用效率水平低下的原因所在。结果表明,生态效益已经成为影响区域水资源利用效率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要提高区域内总体效率水平,应寻求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相对均衡。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全球用水量不断增加,加上气候变暖、水质恶化等问题,使跨境水资源逐渐成为各流域国争夺的稀缺资源。各流域国在跨境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冲突与合作频繁出现,充满着复杂性与不确定性。为探析各流域国策略选择的规律,促进跨境流域水资源合作,基于非对称性演化博弈模型,探讨跨境水资源各流域国的博弈策略动态演化过程。首先从地理位置差异、现状用水及需求差异、水资源开发利用能力差异三个角度出发,衡量流域国开发利用跨境水资源的实力值,以此界定流域国之间的非对称性,并基于非对称性"鹰鸽博弈"模型,探析各流域国策略选择的规律,分析非对称因子、冲突的单位成本收益对跨境流域系统稳定于合作状态概率的影响。然后考虑了跨境流域水资源合作中存在的额外收益,并将合作额外收益嵌入到非对称"鹰鸽博弈"模型中,探讨不同情景下,流域国合作额外收益对跨境水资源系统演化的影响。最后以印孟恒河水资源冲突为例进行分析,以理论与现实相结合的方式,探讨印孟水资源冲突难以得到永久解决的原因。研究表明:非对称性因子、冲突的单位成本收益和合作的额外收益都是影响流域国合作行为演化的重要因素,其中流域国非对称因子越大,冲突的单位成本收益越小,越有利于跨境水资源流域国合作行为的演化;合作的额外收益是流域国之间开展合作的重要动力。基于非对称性"鹰鸽博弈"模型对流域国合作演化规律进行探讨,以推动流域国开展合作,减少冲突,也为进一步解决全球跨境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等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跨境水资源是淡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世界人口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国对水资源需求增加,气候变化使水资源变化情势具有不确定性,更是加剧了各国对水资源安全保障的诉求。公平合理的跨境水资源分配对于缓解各流域国用水冲突、实现跨境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为提高跨境水资源分配的公平合理性和水资源利用效率,基于合作视角,该研究提出一个“初始分配以明晰所有权+优化再分配以实现高效利用”的跨境水资源两级分配模式。首先基于协商谈判视角,运用讨价还价博弈模型的方法理念,引入流域国间协商谈判机制,以实现跨境水资源在流域国间的公平合理初始分配。然后基于利益共享理念,构建具有模糊支付的跨境水资源合作博弈模型和要素双重模糊的跨境水资源合作博弈模型,探讨不同模糊情景下的跨境水资源优化再分配问题。并以澜沧江-湄公河流域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1)基于协商谈判寻求跨境水权分配最优解,可以有效提高分配方案的可接受性。(2)初始分配是流域国开发利用跨境水资源的基础,有利于明晰初始水权,但也存在难以长时间适应流域环境变化和各流域国用水需求变化的缺陷。(3)合作开发情景下的系统收益比非合作情景下的系统收益更高,且当...  相似文献   

11.
水资源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逐渐显著,强化水资源综合管理是当今世界各国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途径。目前针对水资源资产负债表的基本表式、相关概念、核算方法还存在一定争议,研制水资源资产负债表,实物核算是基础,价值核算是目标。水资源价值化方法是水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的关键和难点,这一问题一直制约水资源的价值认同及其纳入国民经济核算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按照水资源负债表核算基本原理,遵循"水资源资产-水资源负债=水资源资产净值"编制思路,构建反映经济社会用水导致的水资源过度消耗、水环境损害以及生态用水挤占的水资源资产负债表。在水资源实物量资产负债表编制的基础上,根据水文循环和水资源自身特性,通过能值分析方法,把水资源多用途转换成同一标准的能值进行定量化价值研究,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进或弥补水资源价值测算方法存在的判断标准差异的不足,尝试在一张表中实现水量和水质统一核算,从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三方面阐明经济体对环境体产生的水资源价值量债权关系。结果表明:成都市2015年水资源耗减量不存在负债,但水环境损害和水生态用水挤占分别存在1.52亿元和1.15亿元负债,这为水资源有偿使用和水生态保护和补偿提供了依据,为真正实现编制价值型水资源资产负债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黄淮海地区水土资源粮食安全价值核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土资源是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的基础.水土资源粮食安全价值核算对于促进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平衡地区粮食生产任务促进粮食安全具有积极意义.目前国内尚未有关于水土资源粮食安全价值系统的核算方法.本文根据虚拟水和虚拟土理论,综合考虑自然、经济和社会因素对粮食安全的影响,构建了粮食生产中的水土资源粮食安全价值核算方法体系,并以黄淮海地区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水土资源的粮食安全价值真实存在且可以量化,黄淮海地区各省市水土资源的粮食安全价值存在差异,河北、江苏、安徽、山东和河南省的水土资源粮食安全价值总量远远高于北京和天津,并提出了建立粮食安全补贴完善粮食安全价值实现途径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The study on the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of Jinan city is a research hotspot in the urba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ield.How to use a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to analyze the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of Jinan city and then guide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becomes particularly important.Based on the theor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is study introduces the method,basic steps and evaluation indexes of the assessment of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By systemic analyzing the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standards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conomy and society in Jinan city,the evaluation and index system of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in Jinan city can be constructed and index weight can be confirmed,and then,the standard of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in different years can be analyzed comparably.Thus,the deficiency of lack of reflection of coordination extent in water resources development standard,society and economy in traditional evaluation method is settled efficiently.The paper takes the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of Qingdao City in 2008 as the standard to compare and assess the water resources utilization in Jinan City.The paper also collects data of water resources in Jinan City from2001 to 2007.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evaluation method is of feasibility and it is effective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strategy water resources in Jinan City.  相似文献   

14.
武汉城市圈水资源及水环境承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资源及水环境承载力是衡量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规划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可承载的人口数量和GDP作为承载力的表征指标,分别运用单位GDP综合用水量评判法和河流一维水质模型及湖库均匀混合模型计算武汉城市圈不同水平年的水资源及水环境承载力,并用承载度来评价水资源及水环境的承载状态。结果表明:2012、2020和2030年武汉城市圈水资源承载力都处于合理承载状态,但是其水环境承载力处于轻度超载状态。可见,水环境承载力对武汉城市圈的用水限制更为严格。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污水处理技术的进步,水环境状况虽然会有所好转,但与水资源数量这一因素相比,水环境仍是制约武汉城市圈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5.
Abstract

The study on the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of Jinan city is a research hotspot in the urba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ield. How to use a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to analyze the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of Jinan city and then guide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become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Based on the theor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is study introduces the method, basic steps and evaluation indexes of the assessment of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By systemic analyzing the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standards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conomy and society in Jinan city, the evaluation and index system of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in Jinan city can be constructed and index weight can be confirmed, and then, the standard of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in different years can be analyzed comparably. Thus, the deficiency of lack of reflection of coordination extent in water resources development standard, society and economy in traditional evaluation method is settled efficiently. The paper takes the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of Qingdao City in 2008 as the standard to compare and assess the water resources utilization in Jinan City. The paper also collects data of water resources in Jinan City from 2001 to 2007. 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evaluation method is of feasibility and it is effective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strategy water resources in Jinan City.  相似文献   

16.
鄱阳湖流域水资源丰富,在非汛期尤其是用水高峰期,存在供需水矛盾和河道外用水挤占河道内用水现象。基于水量分配方案,以控制断面为节点,考虑河道外需水,兼顾河道内生态环境需水,系统提出计算流域控制断面最小控制需水量方法。在此基础上,以抚河流域为例,把流域划分为12个控制断面,分别为沙子岭、黎川、南城、洪门、廖坊、石门、廖家湾、娄家村、马圩、焦石、柴埠口和李家渡,各断面的最小控制需水量分别为740、380、2873、1200、4981、261、5085、7168、050、10894、1556 和1030 m3/s。通过水文监测控制流域断面流量,为落实水量分配方案、保护流域水环境和维持河流生态系统健康提供保障。同时,以最小需水量并与实测流量比较,确定各用水区余缺水量,为实施流域非汛期水量调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我国水资源状况的基础上,针对我国淡水资源短缺问题,提出要充分利用人工增雨手段,开发空中水资源,以缓解水资源的短缺。  相似文献   

18.
水资源脆弱性是衡量水资源系统在气候变化以及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流域承载能力的重要标准,流域水资源脆弱性评价与预测是评估流域水安全状况、辨识未来水资源系统存在的问题的重要手段。该文首先构建了黄河流域水资源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粗糙集(Rough Set,缩写为RS)方法对原始指标体系进行降维去除冗余属性。然后,将降维后的评价指标标准值作为"评价样本",运用支持向量机回归(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缩写为SVR)模型对流域水资源脆弱性进行评价。最后,设定未来3种不同气候模式与社会经济情景,对黄河流域水资源脆弱性进行情景预测。结果表明:黄河流域过去16年间整体水资源脆弱性等级已从Ⅴ级提升到Ⅳ级水平,未来情景1、情景2下流域整体水资源脆弱性将会好转,但仍处于Ⅳ级中度脆弱水平。未来水质脆弱性与灾害脆弱性提升较为明显,水量脆弱性没有显著改善,在情景3下将恶化到Ⅴ级中高脆弱。因此未来采取积极的人工调控措施能使得水质与灾害方面获得明显的提升,而水量脆弱性则成为制约未来流域整体水资源脆弱性的瓶颈。  相似文献   

19.
流域水资源丰富度评价的MFP模型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资源系统与许多因素有关,如各种水资源量、人口、社会经济发展指标等,它们共同组成了一个典型的复杂非线性系统。以最大流原理为基础,导出了描述水资源系统的信息动力学演化方程,建立了水资源评价的信息动力学模型,运用信息动力学模型建立了评价标准。该模型无需人为给定参数,客观性强,操作简便。最后运用理论模型对辽西沿海诸河流域水资源丰富度进行评价分析,得到各流域的丰富度状况,并与其它模型评定结果做出了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由于该模型从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水资源丰富度系统的演化动力学机理和水资源系统时空演变特性。因此,不仅在评价上有较大的优越性,在水资源丰富度发展变化状态的预测上也具有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