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地下煤矿开采的地区,大都伴之有地下水排放。在面临全球性淡水缺乏的形势下,煤矿排放废水却作为污染源,日夜注入河床,致使环境保护部门为之大伤脑筋,而且各煤矿也为煤矿排放废水的治理,付出了很大的经济代价。因此如何解决煤矿排放废水达标排放的问题,使其能作为矿产资源和水资源得到再利用,解决即将到来的水荒危机就成为了本次论文讨论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德兴铜矿在利用尾矿分级溢流液处理矿山酸性水研究的小型试验基础上,又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技术是先进和可行的,并提出了二段中和处理技术的最佳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3.
对各种处理硫酸厂废水的方法进行了,选择了以石灰和聚合硫酸铁为药剂去除废水中砷,硫等污染物的方法,效果较为理想,该法工艺简单,混凝剂投加量少,地费用低,处理后的废水可达到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4.
废弃酸碱精制实现变压器油清洁生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糠醛精制代替酸碱精制实现变压器油清洁生产,每年减少废渣排放5454t,减少加工损失5454t,取得了良好的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CaO二次中和法处理钢铁工业酸性废水的工艺实验过程.针对通化钢铁集团某钢管厂排出的酸性废水的特点,确定了切实可行的工艺条件及工艺流程。实验结果表明:在该工艺条件下.经过酸碱中和-曝气-絮凝沉淀-固液分离等实验流程,可有效提高硫酸酸性废水的pH值,去除Fe^2 、Fe^3 、杂质、色度等.处理后的废水达到了国家排放水标准。该方法具有投资少,操作简便,处理效果好等优点,因此,有广泛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结合小型煤矿生产的特点,着得探讨了煤矿山在采掘生产过程中,产生酸性废水的来源,形成,特性及其对环境的影响。探讨了对为煤矿酸性废水的治理方法--升流式膨胀中和塔处理法,通过对升流式膨胀中和塔处理法技术特点和运用实践证明,该治理方法,符合贵州省省情,投资少,运行费用低,便于管理,特别适用于小型煤矿及乡镇企业煤矿推广使用,经过治理后的酸性废水,能达到国家规定的综合废水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7.
中和—絮凝沉降法处理氧化着色废水,具有投资少、工艺流程简单、操作管理方便、水处理效果好等特点。通过对玉溪市红塔铅型材厂氧化着色废水的处理,处理出水达到国家废水排放标准并可循环回用。  相似文献   

8.
酸碱废水中和系统絮凝条件优化及最佳产泥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满足吉化公司 30万t乙烯工程A O工艺废水处理的需要 ,进行了酸碱废水中和系统絮凝条件优化及最佳产泥量的研究 ,确定了最佳pH值下的最佳产泥量和絮凝剂的投加量 ,满足了A O工艺的SS进水指标 ,为掌握酸碱废水中和系统的生产规律和改扩建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凡是有地下煤矿开采的地区,都伴之有地下水排放.在面临全球性淡水缺乏的形势下,煤矿排放废水却作为污染源,日夜注入河床,致使环境保护部门为之大伤脑筋,而且各煤矿也为煤矿排放废水的治理,付出了很大的经济代价.因此如何解决煤矿排放废水达标排放的问题,使其能作为矿产资源和水资源得到再利用,解决即将到来的水荒危机就成为了本文讨论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江苏武进某化工企业,主要生产氯乙酸乙酯、原乙酸三乙酯等系列产品,每天排放少量高浓度有机废水。该厂采用中和沉淀-UASB-SBR工艺处理此类废水,效果颇为理想,出水水质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的一级标准。 1 废水的水质和水量 工厂废水水质一般呈酸性,废水排放量为2t/d,COD_(Cr)浓度在20000mg/L左右,其他低浓度废水如冲地水、冷却水的COD_(Cr)浓度在200mg/L左右。 2 处理工艺及特点 2.1 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11.
水分监测是填埋场运行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考虑到现有监测方法不容易得到垃圾内部的水分分布情况,本文将高密度电阻率成像法(ERT)用于监测生活垃圾在厌氧填埋初期的水分分布和运移过程研究.通过建立室内厌氧填埋模拟柱,应用取样分析、时域反射传感器(TDR)、高密度电阻率成像等方法对生活垃圾在厌氧填埋条件下初期两个月的降解和水分变化过程进行了监测与研究.结果表明,试验期间生活垃圾处于好氧降解过渡至厌氧降解的阶段.随着垃圾的降解,含水量呈现增加的趋势,在第30d之后,柱体内部存在明显的水分运移现象.在柱体下部单元层中,高密度电阻率成像法得到的垃圾电阻率值与时域反射传感器(TDR)测得的体积含水量之间存在明显的对应关系.根据电阻率与体积含水量的拟合公式,得到了柱体下部单元的含水量分布和储存水量的变化过程.储存水量的变化过程与质量含水量计算得到的结果是一致的,两者之间的可决系数达到0.9488.以上研究结果充分说明,在厌氧填埋初期,高密度电阻率成像法可以用于监测垃圾堆体内的含水量分布和水分运移过程.  相似文献   

12.
介绍采用物理加热消毒灭菌及好氧接触氧化法在昆明某医学生物学研究所处理生物制药(疫苗)生产废水及生活污水应用情况。在生物制药(特别是减毒活疫苗)生产废水中通常含有病原性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等,须经消毒灭菌处理后才能排入污水处理系统。首先,根据相关病毒的致死温度,采用加热法将减毒活疫苗生产废水中的病毒杀死;然后,灭活后的废水排入生物接触氧化处理系统与生活污水混合后进行处理;最后,氯消毒后达标排放或进行中水回用。本文为生物制药废水的处理提供了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深井处置技术概况,探讨了污水深井处置的优缺点、处理费用,确定了选择深井的原则和污水处理的原则,同时对深井处置的水质标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光合细菌和螺旋藻对黄泔水净化与利用初探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应用光合细菌将黄泔水中的有机物降解转化为无机氮磷后养殖螺旋藻。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光合细菌对黄泔水CODcr的去除率可达70%,处理后的黄泔水用甲壳质絮凝澄清后加入螺旋藻并曝气进行培养,藻生长周期为22d,生长速率为20-30mg/L.D。藻体蛋白质含量平均为52.6g/100g游离氨基酸平均含量为2.4g/100g。  相似文献   

15.
合理选择啤酒废水污染治理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啤酒行业废水产生量大,CODcr、BOD5浓度高,可生化性强。国内科研单位对啤酒废水进行了长期的实验和实践,取得了很多成功经验。文章介绍了啤酒行业废水产生环节、产生量和水质,针对废水特点,以具体案例分析,说明污染防治措施选择方法,通过先进可靠技术方法和具体项目有机结合,使污染防治措施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针对性,从而更好为建设单位、设计部门和环境管理部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瓦氏呼吸仪对硝基苯类污染物可生化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华  李燕  严莲荷  周申范 《环境工程》2004,22(5):83-84,90
利用瓦氏呼吸仪测定微生物耗氧量的方法 ,对硝基苯类污染物可生化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预处理、废水浓度以及污泥驯化对提高硝基苯类废水的生物降解性能有重要的意义。经铁碳内电解絮凝后的硝基苯类废水可生化性有明显提高 ,经驯化后的污泥能改善废水的生物降解性能。硝基苯可生化性的抑制浓度为 2 0 0~ 4 0 0mg L。实验证明利用瓦氏呼吸仪测定硝基苯类废水可生化性具有直接、快速的优点。  相似文献   

17.
超声技术强化处理制革废水中的有机物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采用超声波强化混凝沉淀法处理制革废水,考察了超声波的作用时间和施加方式、混凝剂投加量等因素对降低废水中有机物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只用超声波作用废水60s,COD去除率为40.6%;混凝剂总浓度为100mg/L时COD去除率最高;先施加超声波60s,再投加混凝剂,COD去除率最高可达73.2%,比不用超声波时提高10%以上.因此,超声技术用于混凝沉淀法处理制革废水有明显的强化作用.  相似文献   

18.
印染废水的处理及回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杭州某印染厂的工程为例,介绍了印染废水处理及回用技术工艺,具体分析了其水质特点及排放规律。通过实践操作运行,建议解决印染废水污染问题应坚持改革工艺,从源头减少污染物排放和积极治理所排放污水、实现污水回用相结合的方针。  相似文献   

19.
处理化肥厂造气废水新型催化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合成的氧化还原树脂进行了实际废水的处理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开辟了废水处理的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20.
去除生活废水及污泥中病毒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生活废水中病毒的处理着手,通过实验测定病毒蚀斑形成数量(PFU),说明了生活废水中病毒数量的非恒定性和病毒易与污泥吸附的特性,以及常规废水处理方法对它们杀灭效率的不一致性,并分析了废水处理过程中几种杀灭病毒的方法,以及它们的不同效率和杀灭病毒的原理,探讨城市污水处理中病毒去除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