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分析了液化石油气的火灾危险性,描述液化气储罐发生泄漏时引发的火灾爆炸事故特点,通过模拟储罐蒸气云爆炸模型,利用TNT当量法来预测蒸气云爆炸的严重程度并进行定量分析,计算出爆炸死亡半径、重伤半径、轻伤半径和财产损失半径,确定储罐发生火灾爆炸时的安全距离,为液化气储罐预案的制订及事故状态下应急抢险救援任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简要分析了渣油加氢脱硫装置火灾爆炸危险性,模拟了VRDS装置氢气泄漏后引发蒸气云爆炸的事故后果。通过分析计算蒸气云爆炸后对人员以及装置设备造成的伤害/破坏范围,指导设计人员以及操作人员制定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将蒸气云爆炸的后果最小化。  相似文献   

3.
液氨泄露蒸气云爆炸的风险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蒙特卡罗模拟法对液氨泄漏蒸气云爆炸过程中泄漏源参数的不确定性进行分析,并用Matlab数值计算软件绘出距爆炸中心一定范围内发生各级人员伤害风险的概率曲线图,通过该图可以直观地看出液氨泄漏蒸气云爆炸事故后果的影响范围以及冲击波在一定范围内对人体伤害不同等级发生的概率,这对于定量评估液氨蒸气云爆炸事故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收集和整理了2006年1月至2016年6月间81起液化天然气罐车事故案例,并针对交通事故后经常发生泄漏事故进行了原因分析及后果分析。以广东省某高速公路上发生液化天然气罐车泄漏为例,运用ALOHA软件对泄漏后引发的喷射火、蒸气云爆炸、沸腾液体扩展蒸气爆炸3种事故后果进行模拟,定量得出事故危害范围,并利用Google Earth进行可视化。同时,模拟了不同风速条件下对3种事故后果危害距离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当风速处在1.5~2.5 m/s时,风速的增大会使喷射火、蒸气云爆炸事故危害距离逐步增大;但风力的大小不会影响到沸腾液体扩展蒸气爆炸所形成的热辐射伤害区域。  相似文献   

5.
结合LNG接收站工程设计实践,介绍了LNG接收站的工程组成和工艺流程,并对LNG接收站进行了危险辨识及风险分析。基于LNG的低温、易挥发、易扩散和易燃的特性,介绍了LNG接收站的预防泄漏、平面布置、超压保护、紧急停车、泄漏控制与探测、火灾探测与保护系统的设计原则及方法,根据蒸气云爆炸超压的后果计算,对接收站内建筑物的抗爆设计提出了要求。  相似文献   

6.
某烷基苯厂F-101A加热炉炉管爆炸事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某烷基苯厂F-101A加热炉炉管爆炸事故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根据该起爆炸事故的伤亡情况、事故经济损失、事故现场建(构)筑物损害情况,应用蒸气云爆炸模型对该爆炸事故后果严重度进行了计算分析,计算结果与爆炸现场基本吻合,能比较客观地反映爆炸事故实际情况,可为该类事故原因分析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叙述了蒸气爆炸的认识过程 ,提出了蒸气爆炸的正确涵义。并对蒸气爆炸的两种类型 (传热型和平衡破坏型 )的定义、特点作了介绍 ,通过事故案例对蒸气爆炸的发生条件与机制也作了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8.
压缩天然气(CNG)储配站为典型的易燃易爆危险场所,站内储气井一旦发生泄漏,可能导致火灾或爆炸,事故风险大。本文结合工程实际,以某CNG储配站的储气井为研究对象,分别运用点源模型和TNT当量模型对喷射火火灾和蒸气云爆炸事故的伤害区域进行风险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探讨了CNG储气井防火间距的设计,建议其防火间距应略大于规范中规定的储气罐防火间距,调压室、压缩机室和计量室设计宜在15 m外,办公、生活建筑等防火间距设计也应进行适当的调整。研究工作对今后CNG储气井防火间距设计、消防监督检查以及火灾爆炸事故应急救援具有实际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以某化工厂氯乙烯泄漏事故为背景,通过ALOHA软件对事故影响范围进行分析。对有毒气体扩散、蒸气云爆炸以及沸腾液体扩展蒸气云爆炸的事故影响范围进行模拟,利用Google Earth在地图中拟合泄漏事故危害范围。结果表明:有毒气体扩散事故中,一级致毒区域、二级致毒区域和三级致毒区的范围分别为下风侧1 000~2 500 m、483~1 000 m和483 m;蒸气云爆炸事故热辐射影响第1警戒线和第2警戒线区域面积分别约为231 m×200 m、561 m×280 m,第3警戒线内氯乙烯浓度低且爆炸事故概率较小;蒸气云爆炸冲击波红色警戒线、橙色警戒线和黄色警戒线内半径分别约为214 m、298 m、621 m;对于沸腾液体扩展蒸气云爆炸事故,氯乙烯泄漏储罐周围800 m内的人员接触热辐射后有致命危险,可能造成人员烧伤的事故范围为1 100 m,在2 000 m范围内人员接触热辐射60 s会产生疼痛感。  相似文献   

10.
液化石油气的生产、储运过程中,由火焰加热引发的蒸气爆炸事故屡有发生,并常相继导致其他类型的爆炸。分析了蒸气爆炸的危害特性,研究了影响蒸气爆炸的因素,对火灾的预防和扑救具有一定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实现适用于中国地区的夜间云识别。方法根据红外波段云与非云的亮温差异,采用亮温阈值法研究适用于中国地区的夜间云识别算法。中国地形高程差异明显,其地表辐射能量也存在较大差异,影响云检测结果精度,因而提出基于三个高程阶梯的云识别方法。由于云检测结果验证缺少可见光波段,使用MODIS云数据产品和雷达数据CALIPSO分别做定性和定量验证。结果云检测区域与MODIS的MYD06云产品基本一致,CALIPSO雷达数据四个月的平均验证结果为:非云区域的提取精度约77.86%,云区域的提取精度为79.67%,将有云区域错提为非云的误差率为2.76%,而将非云区域误提取为有云区域的错误率为12.31%。结论利用日本静止气象卫星Himawari-8影像数据,根据阈值法提出的基于三个高程阶梯的云检测算法,较好地实现了适用于中国地区的夜间云识别。  相似文献   

12.
简要叙述了锅炉爆炸机理及爆炸冲击波的破坏、伤害作用,采用TNT当量法对中国石化胜利油田石化总厂动力蒸汽锅炉爆炸事故后果进行了预测计算,分析了导致锅炉爆炸事故发生的原因,并给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3.
环氧氯丙烷生产工艺中双氧水分解产生的氧气与含氯丙烯、环氧氯丙烷、甲醇的可燃气体混合存在燃爆危险,为预防燃爆发生,利用5L爆炸极限测试仪测定分离罐气相出口可燃气在不同氧气浓度条件下的爆炸极限,并以此绘制爆炸极限三元图,得到不同工况条件下"可燃气-氧气-氮气"混合体系的燃爆区域。结果表明:随着氧气浓度的升高,可燃气爆炸上限明显提高,但爆炸下限变化不明显;随温度上升,气相出口组分发生变化,LOC值逐渐降低;正常冷却条件下极限氧含量为12%,冷却效果差时为10%,冷却失效时为9.3%;设置氧浓度报警时参考最小LOC值,留出裕度空间,控制体系氧含量小于5%有助于预防燃爆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建立管道内冲击波参数工程预示方法,指导炸药驱动式爆炸管载荷设计和试验调试.方法 建立炸药爆炸的多介质流动数值模型,研究圆形管道内冲击波的传播规律,给出冲击波参数与炸药量、传播距离之间的变化关系,基于已有的坑道内冲击波超压预示公式,建立表征模型.结果 冲击波在管道中经过一定距离的传播后,会逐渐形成平面冲击波.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加,平面冲击波的超压峰值逐渐降低,正压持续时间逐渐增大.增大炸药量可以在相同距离下获得更高超压峰值的平面冲击波,已有坑道冲击波超压预示公式同样适用于圆形管道.结论 该冲击波参数预示模型可应用于爆炸激波管载荷设计和试验调试.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喷气偏流板的腐蚀损伤。方法以喷气偏流板装置结构特点入手,通过对腐蚀的分类及产生原因分析,研究了喷气偏流板装置的腐蚀损伤特点。结果冷却面板存在连接处的剥蚀、面板内部海水流道点蚀和防滑涂层高温腐蚀等三种腐蚀情况,运动执行机构在各连接处容易发生缝隙腐蚀。结论提出了喷气偏流装置在生产加工和日常使用维护中的腐蚀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直升机飞行危险天气区数值建模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直升机飞行气象要素和危险天气区(颠簸区、强风切变区、低云区和飞机积冰区)的数值建模方法,并基于中尺度大气数值模式WRF,开发了直升机危险天气区数值建模系统,形成了适用于直升机飞行训练仿真的危险天气数据模型。  相似文献   

17.
利用MODIS气溶胶和云资料以及实测的降水数据,可从宏观角度分析新疆区域气溶胶时空分布特征,研究气溶胶与云和降水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结果表明:近十年来受区域暖-干趋势的转变影响,新疆地区气溶胶光学厚度空间分布呈现显著的区域性和季节性差异;南疆地区气溶胶光学厚度整体高于北疆地区,春、夏高,秋、冬低,整体呈现增加趋势,其中,北疆地区气溶胶光学厚度变化程度相对较为显著;受气候变化和颗粒粒径差异影响,新疆干旱区云光学厚度与气溶胶光学厚度呈负相关变化趋势,相关系数北疆地区高于南疆地区;云水路径受温度、湿度影响较大,对气溶胶光学厚度的变化的敏感程度北疆大于南疆,夏季最高,冬季最低;气溶胶光学厚度与云滴粒子有效半径关系复杂,受水汽影响较大,在云层含水量较低的情况下,云滴粒子有效半径与气溶胶光学厚度呈负相关,说明在干燥地区或季节,气溶胶的增加,抑制云滴粒子的增长;整体来看,新疆干旱区气溶胶的增加抑制了区域降水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活性炭吸附法油气回收系统在石油库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活性炭吸附法对商业油库石油产品装车过程中蒸发的油气进行回收。对活性炭吸附法、油气回收装置的吸附和解吸的基本原理及工艺流程作了介绍,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