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蒋九余 《环境科学》1981,(3):74-78,45
我国地方性心肌病(克山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而原因未明的特殊心脏病。群众反映是由于“水土不好”。本文根据环境地质调查和克山病病人心肌超微结构的研究,运用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方法,试图从分子生物学角度探讨克山病发生的原因。 一、环境的特征 1968年以来,我们和医学工作者一起,在发掘并推广卤碱防治克山病的同时,对病区外环境作了大面积的对比调查,发现克山病主要环境地质特征是出现在白垩纪、侏罗  相似文献   

2.
本文结合实际论述了克山县城镇环境管理的现状及加强城镇环境管理对策和建议,对开展小城镇环境保护工作,防治小城镇环境污染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通过搜集中国2000~2014年数据,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测算中国30个省域全要素能源效率,并进一歩分解求得技术水平、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为验证环境规制与全要素能源效率间波特假说是否存在,分別运用环境规制对规模效率、纯技术效率、技术水平和全要素能源效率进行面板门限回归.结果表明:技术水平退步是我国全要素能源效率下降的主要原因.环境规制对规模效率的影响为负,波特假说不成立.环境规制与纯技术效率存在单门限效应,且环境规制在不同区间对纯技术效率的影响均为正,波特假说始终成立.环境规制与全要素能源效率和技术水平均存在单门限效应,当环境规制强度低于0.0002吋,环境规制对全要素能源效率和技术水平的影响为正,此时波特假说成立;而当环境规制强度超过0.0002吋,环境规制对全要素能源效率和技术水平影响为负,此时波特假说不成立.因此,政府制定环境规制政策需要考虑到环境规制强度对规模效率、纯技术效率和技术水平效果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硒是生命必需元素又是高毒性微量元素,近年来,我国学者发现硒与克山病有密切关系,因此,研究测定环境中硒含量,对评价硒的环境质量,动植物生长和人体健康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广东省环境库兹涅茨特征分析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介绍了环境库兹涅茨假说经验结论,对其所涉及的环境质量随着经济增长出现"先恶化,后改善"的现象进行了分析,指出环境质量的变化不会自动产生,必须在环境政策的干预下才能实现.结合广东省废水、废气以及CODCr和SO2等污染物排放量及经济增长数据,构建了广东省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实证分析了广东省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经过"十五"以来的环境综合整治,广东省废水和废气排放总量正在并将逐渐继续下降,部分环境指标正在接近转折点.   相似文献   

6.
地方病,又叫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是指发生在某一特定地区、同一定的自然环境有密切关系的疾病。在地球地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地壳表面元素分布的不均一性,这种不均一性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和影响着世界各地的人类、动物和植物的发育,使在地球上某一地区自然界的水和土壤中某种化学元素过多或缺少,使当地的动物、植物以及人群中发生特有的疾病。环境与地方病的关系非常密切,人类不能脱离其周围的环境而独立存在,必须同周围自然环境中的理化因素、生物因素相互作用,建立一种动态平衡。在地球演变过程中,由于自然和人为的种种原因,使这一平衡遭到破坏,就会出现一些特异性的带有地域性质的疾病,既地方病。常见的有地方性甲状腺肿和克汀病,地方性氟病,克山病及大骨节病。环境与地方病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观点认为,环境管制会增加企业的成本,降低其竞争力,对国民经济带来负面影响.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经研究提出了波特假说,认为严格的环境管制能够引发创新,不但不会造成企业成本增加,还可能产生净收益,使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更具竞争优势,从而使经济发展得到进一步优化.本文通过对国际经验的借鉴和国内案例的分析,提出了我国正处于环境优化促进经济发展的关键阶段,并进一步提出了环境优化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1.环境管理战略自从1972年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以来,在环境管理方面总结出一些令人鼓舞的新经验。如对环境立法和环境评价的广泛应用:对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之间相互关系的处理,强调对四者的相互关系和应采取的综合措施,特别是对自然资源的合理管理及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概念,已被人们广泛接受,并作为制订各种发展政策的基础。这一概念已反映在联合国第三个十年国际发展战略之中,该战略已将保护资源和改善环境作为社会、经济发展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期实现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同健全的环境协调一致。在总结联合国第三个十年国际发展战略执行情况的基础上,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以下简称环境署)提出,当前世界环境管理的总战略是将保护环境的考虑纳入社会、经济发展决策和规划的全过程中。实践证明,实现这一战略的主要手段是环境立法、规划、评价、管理和监测以及宣传教育和人  相似文献   

9.
1974年只有一个地球1975年人类居住1976年水:生命的重要源泉1977年关注臭氧层破坏、水土流失、土壤退化和滥伐森林1978年没有破坏的发展1979年为了儿童的未来——没有破坏的发展1980年新的十年,新的挑战——没有破坏的发展1981年保护地下水和人类食物链,防治有毒化学品污染1982年纪念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十周年——提高环境意识1983年管理和处理有害废弃物、防治酸雨破坏和提高能源利用率1984年沙漠化1985年青年人口环境1986年环境与和平1987年环境与居住1988年保护环境、持续发展、公众参与1989年警惕,全球变暖1990年儿童与环境1991年气…  相似文献   

10.
三、今后十年中需要联合国系统注意的全球主要环境趋势和优先采取的行动“环境趋势”一词确切地说是指环境的一种持续的、可测定的和多少是一贯性的变化格局,它的发生可能是自然地,也可能是由于人类有意或无意的活动造成的。但是在这里,这一词用得不太严格,这里指的是,可能在今后十年中会吸引国际社会注意的那些环境问题和争端。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公众环境意识提高的若干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公众的环境意识“知”强“行”弱,总体水平较低,主要与几十年来的体制、经济水平和文化素质有关。应增强环境宣传力度和深度,在学校中普设环境教育课,提高公众的环境法律意识和环境道德意识,宣传绿色文化,从而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  相似文献   

12.
环境风险评价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常伴有人员伤亡,给社会、经济、人群健康和环境带来巨大破坏,环境风险评价是预防环境污染事故并提供有效应急措施的必要工作.对环境风险评价发展的三个阶段:健康风险评价、事故风险评价和综合风险评价进行了总结,并分析其研究进展、评价方法和研究不足之处,最后探讨了环境风险评价与环境风险管理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未来几十年内,区域环境风险、长期环境风险、不确定性处理和环境毒理学、环境流行病学等方面将成为环境风险评价的重点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3.
(一) 一九七二年六月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十周年了。联合国环境理事会通过决议隆重纪念这一会议,并号召世界各国开展纪念活动。十年,在人类历史上是短暂一瞬,但是就人类对环境的认识和态度而言,这十年却是一个新的里程碑。 (二) 十年来,在维护和改善人类环境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从认识和管理的角度看,我以为下述三点是重要的。第一,对环境整体性的认识。“环境”一词,对多数人来说本是陌生的,现在竟成了一个常用语,但这个词的含义却是在不断充实和变化的。在一个很长时间里,环境问题主要是指工  相似文献   

14.
宋建生 《福建环境》1998,15(2):25-25
党的十四大报告提出“加强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要增强全民族的环境意识”,并将其列入我国几十年代改革和建设的十大任务之中。一九九(?)年十月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外交部、国家环保局《关于出席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情况及有关对策的报告》中指出:“各级教育和有关部门都要重视环境教育,在中小学和幼儿园中普及环境保护知识。”国家教委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中规定:“小学自然、社会、初中物埋、化学、地理等学科应重视进行环境教育。”##原图像不清晰  相似文献   

15.
我国环境地学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十多年来,我国环境科学,包括环境地学,取得了显著进展,很有必要对这方面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剖析,以推动这门新兴学科的发展。本文就环境地学方面的几个问题谈些认识。 一、环境地学的内容及与相邻学科的关系 在讨论环境地学问题时不可避免地会涉  相似文献   

16.
土壤中硒形态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前言食物中缺少硒,动物和人就要得病.根据国内外学者的大量研究证明,我国某些地区流行的克山病,大骨节病等的病因可能与当地植物和水中缺少硒有关.因此,认为硒是人畜生命所必需的一种元素.另一方面,近几十年来,由于金属硒的广泛应用,硒矿产的开采、冶炼、精制,致使含硒废物猛增,而且对环境的污染也开始出现.食物链中硒的过量集聚,超过一定限  相似文献   

17.
中国区域环境绩效及波特假说的再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二氧化碳为非期望产出,基于序列DEA的方向性距离函数、环境规制强度指数、Malmqulist-Luenberger指数,测度了1999~2010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及东、中、西、东北四大区域的环境技术效率、环境规制成本及全要素生产率,并对四大区域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波特假说的再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区域间的环境技术效率呈现东-东北-中-西依次递减的演变格局;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环境规制成本最高、西部地区最低;环境规制强度与全国及四大区域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的正相关性,这支持了波特假说的存在;技术进步效应的检验结果显示,只有中部区域支持波特假说的存在,西部区域检验结果表明碳排放的规制过高会对技术进步带来消极影响;环境技术效率变化效应的检验结果显示,全国及四大区域均支持波特假说的存在,碳排放规制强度的加强,会推动各地区在不同时期追赶最优生产前沿面的程度.  相似文献   

18.
孙钰 《环境保护》2011,(11):16-18
环境信息公开显现新趋势 在过去几十年中,世界各国都陆续将环境信息公开看作环境管理必不可少的手段,而环境信息公开也已成为推进我国政务信息公开和环境治理的关键问题.自2003年起,中国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环境法律、法规和政策,特别是对环境信息公开,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保障和规范.  相似文献   

19.
《环境》2002,(1):13
不久前,世界银行公布了一份题为《中国:土地、水和大气——新世纪的环境优先领域》的中国环境问题报告,它是在十家中国研究机构、大学和民间组织的协助下由一个世行课题组编写的。报告审视了环境现状,评估了过去十年中国政府环保工作,就如何应对中国未来五至十年所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建议。为使广大读者了解这份报告的主要内容,本刊拟将报告概要分期刊出,敬请垂注。  相似文献   

20.
环境地学     
X142oo100(抖2珠穆朗玛峰地区近200年冰芯草酸根记录及其环境意义/康世昌(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芯与寒区环境开放研究实验室)…//中国环境科学/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一2000,20(3)一203一206环图X一58 1997年5月中美联合珠峰地区绒布冰川考察期间、在远东绒布冰川海拔6500m北支冰流粒雪盆内钻取到一支41m长冰芯,该冰芯定年至1814年。远东绒布冰芯中近200年来草酸根浓度变化与c矿十和N氏十浓度变化一致性较差,表明草酸根的来源有别于大气尘埃和生物来源。草酸根浓度与冰芯中气温指标护0的变化具有一致性。说明气温是影响大气中草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