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土壤对铬的吸附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高岭石、蒙脱石、针铁矿及二氧化锰等4种纯矿物对铬的吸附实验,探讨了牯土矿物及铁、锰氧化物对铬,特别是Cr(Ⅵ)的吸附机理。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杭州市区几种土壤对铬的吸附作用,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在伊夫雷亚(Ivrea,意大利)地带的岩石里至今还没有发现过富含镁铝榴石成分的石榴石。到目前为止,对高度变质的基性岩和片麻岩(辉石花岗片麻岩和碎云片麻岩)的石榴石所做的化学分析和物理常数测定表明,它是富含铁铝榴石成分的石榴石,而镁铝榴石组分则广泛地落在高度变质的超镁铁岩石榴石特有的范围内。超镁铁岩本身(最  相似文献   

3.
铬矿渣是生产铬盐时所排出的废渣,其中含有剧毒的水溶性六价铬,对环境污染严重。对铬矿渣的治理,早已引起世界各国有关单位的关注。本项研究采用以粘土和铬矿渣为原料制成红砖的方法以治理铬渣,从而得到了一条废渣除毒和综合利用的新途径。一、“红砖法”解毒的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4.
铬渣的治理与综合利用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任庆玉 《环境工程》1989,7(3):50-55
<正> 1 概况铬渣是冶金和化工部门生产金属铬或铬盐过程中所排出的含铬废渣。如以铁矿为主要原料,以白云石、纯碱为助熔剂,生产重铬酸钠过程中排出的铬矿渣和铬浸出渣都为铬渣。生产1t金属铬排铬渣15t。生产1t重  相似文献   

5.
《水和废水分析方法第四版》中,用过硫酸铵氧化硫酸亚铁胺滴定法测定总铬,此方法检出限为大于1 mg/l,远高出了一般工业废水总铬的测定值,不适用于测定一般工业废水总铬(小于0.5 mg/l)高锰酸钾氧化法测定总铬又易生成棕色的二氧化锰沉淀。因此,采用强酸消解废水样,用过硫酸铵氧化三价铬成六价铬,在硝酸银的催化作用下,以硫酸锰做指示剂,酸溶液中,过硫酸铵氧化三价铬,用二苯碳酰二肼光度法测定,有很好的效果。这样大大降低了方法检出限(0.003 mg/l),易操作,方法简单,准确度高,满足了废水监测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铬、砷离子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沸石的改性,在沸石表面形成了一层纳米态的二氧化锰,而纳米态的二氧化锰及沸石都对水中重金属有强烈的吸附性能,从而达到对铬、砷离子的吸附作用。通过沸石与二氧化锰的配比、吸附溶液的pH值、吸附时间、改性沸石的用量对其去除效果的影响,探讨了吸附作用机理。通过吸附测定,改性沸石的最佳配比沸石:MnO2为2:1;改性沸石对As(III)的最佳吸附pH和时间为5.0和30 min;对Cr(VI)的最佳吸附pH和时间为7.0和30 min的条件下吸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
铬矿渣是重铬酸钠生产过程中的一种废渣,含有水溶性铬(六价铬),有毒。治理铬矿渣是铬盐生产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广州铬盐厂和中山大学化学系试验成功铬矿渣制青砖的工艺路线,经过小型及中型生产性试验,结果证明铭矿渣制青传除毒彻底而稳定,青砖中残留六价铬在0—0.14ppm以下(相对  相似文献   

8.
<正> 目前测定水中总铬量通常是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和比色测定法,这些方法都需要繁锁的前处理过程,而且灵敏度较低、误差较大。微量铬的液相化学发光法具有灵敏高度、线性范围宽、仪器设备及测定方法简单等优点,seitz Hoyt等已建立了鲁米诺(Luminol)——过氧化氢体系测定水中铬(Ⅲ)的方法。在铬的化合物中,铬(Ⅵ)的毒性比铬(Ⅲ)的毒性大100倍,而且毒作用机理亦有差别,从环境卫生学角度考虑,测定水中总铬及二种价态铬的含量具有实际意义。因此我们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用  相似文献   

9.
<正> 铬(Ⅵ)化合物对人体有很大的毒害作用。因此,铬(Ⅵ)的测定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极谱法测定水中铬(Ⅵ),有在氨性介质中引入少量溴代十六烷基吡啶直接测定,以及分别在0.1M NaF和0.1M醋酸盐及5×10~(-3)M乙二胺介质中用微分脉冲极谱法测定。也有先测定总铬,再于碱性介质中除去铬(Ⅲ),由差减法测定铬(Ⅵ)含量。我们发现在三乙醇胺介质中,加入少量十二烷基磺酸钠,铬(Ⅵ)于-0.14伏(Vs.S.C.E.)处有一尖锐波峰,240倍的三价铬不干扰测定,检测限为3×10~(-8)M,可用于水质中铬(Ⅵ)的测定。  相似文献   

10.
生物硫铁复合材料处理含铬废水及铬资源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由硫酸盐还原菌(SRB)与其原位生成的纳米硫铁化合物组成的生物硫铁复合材料(生物硫铁)的耐铬性能和再生性能,并利用其再生特性,设计了处理高浓度含铬废水及铬资源化的还原-再生循环处理工艺.结果表明,生物硫铁处理含铬废水后,污泥中的SRB仍具有活性,能以反应产物Fe3+和S单质为电子受体,重新生成生物硫铁;而且SRB在Cr(VI)浓度600mg/L的废水中仍能存活并逐渐将Cr(VI)去除.还原-再生循环处理工艺处理含铬废水结果表明,出水Cr(VI)低于0.019mg/L,总Cr低于0.929mg/L,能达标排放.经10个循环处理后污泥中铬(Cr2O3)含量达到40.47%,铬铁比达到6.98,污泥达到冶金级(湿法冶炼铬)铬矿标准和化工级铬矿标准,可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11.
化学耗氧量的测定方法有铬法和锰法。铬法适用于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测定,锰法适用于地表水的测定。这两种方法的反应机理、反应条件大不相同。所以,用两种方法对同一样品进行测定时,数据会出现很大差异。我们通过实验,对铬法和锰法的测定结果之间的相关性,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通过青叶碧玉在铬铁废液中的培养实验,考察了青叶碧玉对三种不同浓度的废液中铬和铁的吸收能力以及对废液pH值的影响。结果表明,青叶碧玉对废液中的铬和铁的吸收能力较好,当植物放入废液中,随着植物培养时间的延长,3组不同浓度废液中的铬和铁含量均呈下降趋势。在浓度最高的废液中(其中铬和铁浓度分别为15.00和27.73 mg/L,pH为5.08),放入植物后的第3天,此废液中的铬浓度降至6.37 mg/L,其去除率均值达58%;铁浓度降至18.45 mg/L,其去除率均值达34%。培养第12天时,废液中的铬和铁去除率近100%,pH为6.5。铬和铁离子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可用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描述。废液经青叶碧玉吸收后,可以达到污水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3.
按《生活饮用水用碱式氯化铝》项测定总铬。我们在应用过程中,感到操作繁琐、费时,且实验结果又不准确。因此我们根据资料将碱式氯化铝中测定总铬的方法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准确等优点。现将实验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 铁在地壳中的分布很广,所以天然水中常常需要测定高铁和亚铁的含量。测定铁的方法较多,但连续测定高铁和亚铁的方法还很少。根据硫氰酸盐比色法测定高铁和总铁的原理,我们在同一份水样中进行了高铁和总铁连续测定的尝试,差减法计算亚铁含量。试验证明:这不仅简化了分析手续、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节省了试剂,消除了在两份水样中测定的不同随机误差,因而准确度得到了改进。  相似文献   

15.
<正> 金伯利岩,这种移至地表的含金刚石的超深岩石,含有橄榄石、镁铝榴石和其他矿物的浸染体。一般认为,这些浸染体是金伯利岩岩浆在深处结晶时产生的。 Б.А.Мальков等利用K-Ar法测定了橄榄石、镁铝榴石、铬透辉石及其周围金伯利岩的年龄,发现这些矿物的年龄有很大的差别。例如,雅库特《露头》岩筒内,破碎的沉积岩年龄为137百万年,镁铝榴石浸  相似文献   

16.
<正> 铬是广泛存在于环境中的一种元素。它是人体中不可缺乏的微量元素,缺乏时就会影响人体健康。铬又广泛应用于工业中,往往随“三废”排出,污染环境。因此,铬污染及其防治已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为促进这方面工作的深入开展,现将有关铬污染与防治的国内外文献和报告作一概略性的介绍,以供参考。一铬污染的来源、污染途径及其危害地壳内含有大量的铬,估计全世界埋藏量约为二十六点六亿吨。世界年产量为七百五十万吨,百分之九十用于钢铁生产。自然界中,铬与铁为共生化合物。现已发现铬矿物近三十种,最主要是以三价铬形式存在即铬铁矿,占百分之九十点九的尖晶石类矿物  相似文献   

17.
ICP-AES法测定大气颗粒物中的金属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采用微孔滤膜采集大气颗粒物中的铬、铜、铅、锰、锌、镍、铁 ,消解后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在选定的最佳条件下测铬、铜、铅、锰、锌、镍、铁的检出限分别为 5 .3、7.3、3.4、2 .9、4.2、13.9、7.8ng· m L - 1 ,回收率为 98.4%~ 10 5 .7% ,RSD为 0 .48%~ 2 .2 7%。该法准确、快速、简便 ,应用于大气颗粒物的测定 ,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绿色合成纳米零价铁铜淋洗修复Cr(Ⅵ)污染土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祝方  刘涛  石建惠 《环境工程》2019,37(4):172-176
采用自制的绿色合成纳米零价铁铜(GT-nZVI/Cu)对Cr(Ⅵ)污染土壤进行淋洗修复。分别测定了土壤浸出液中Cr(Ⅵ)浓度、pH值和电导率,并使用改进的BCR连续提取法分析了淋洗前后污染土壤中铬的形态变化。结果表明:淋洗过程分为2个阶段,Cr(Ⅵ)的释放主要在前3个孔隙体积(PV)内;浸出液中电导率的变化趋势与Cr(Ⅵ)浓度变化一致;浸出液pH值随着淋洗体积的增加而增加,土壤的平衡作用变得稳定;土壤中Cr(Ⅵ)浓度、悬浮液pH值和GT-nZVI/Cu浓度对铬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均有一定影响。铬的形态分析表明:铬污染土壤在淋洗后可还原态铬含量降低,氧化态铬和残渣态铬的含量增加。GT-nZVI/Cu悬浮液对污染土壤淋洗后,土壤中铬形态更加稳定。  相似文献   

19.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总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土壤中总铬测定的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以塞曼效应扣除背景,优化了石墨炉灰化、原子化温度、停留时间及基体改进剂用量。结果表明:当原子化温度为2 700℃,灰化温度为700℃,原子化时间2 s,灰化时间为9 s;基体改进剂用量为3~5μL时,仪器可以达到最佳工作状态。该方法铬元素浓度在0~32μg/L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 9,检出限为0.3 mg/kg;对土壤标样GSS-1和ESS-1的铬测定精密度均小于5%,相对误差在-4.8%~-0.7%之间,方法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均符合要求。因此,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总铬具有原子化温度高、干扰少、灵敏度高等特点可适用土壤中总铬的测定。  相似文献   

20.
城市污染河道沉积物碳氮赋存对有机质分解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城市污染河道沉积物为研究对象,探究城市河道沉积物碳氮赋存特征对有机质分解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沉积物有机质含量较高是城市河道的显著特征;有机质65%以上以胡敏素类的惰性腐殖质的形式存在;有机氮是氮素的主要赋存形态,约占总氮的57.5%~91.3%;氨氮主要赋存于活性组分中,而惰性有机组分抗分解能力明显高于其他组分;氨氮饱和吸附后的沉积物有机质去除量明显减少,最高达到50%,表明氨氮也是限制有机质分解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