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地面常规大气监测手段难以对垂直方向污染源监测,也难以应对环境突发事件,采用无人机大气监测与数值模拟结合的方法可以解决该问题。实验开发了基于无人机平台的空气质量监测平台,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确定平台搭载方案,再对无人机监测系统得到的监测数据与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作对比分析,得到各项污染物浓度。分析了该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数据链路传输能力,开展无人机遥感系统相关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学研究,开发精度高、质量轻的无人机大气监测吊舱,开展地面静止比对和飞行测量比对实验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线”监测仪与排污总量的监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杂志在1999年第1期发表了"监测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可行性分析"一文.文中主要叙述了两种监测排污总量的方法:其一为对流量及污染物浓度均实现连续监测;其二为对流量实现连续监测而对污染物浓度的测定则是实现对流量的等比例采样,然后在实验室测定某一等比例采样时段的平均浓度.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具有街道峡谷特征的南京市中山路机动车的车流量污染物质量浓度和气象要素的调查与监测,了解到中山路机动车尾气污染物中CO,NO x的质量浓度与车流量有关,成正比关系,日车流量高峰时间分别在10:00,14:00和18:00。中山路环境容量分析是通过污染物扩散模型对CO,NOx污染物质量浓度模拟,其模拟结果和实测结果相近:CO质量浓度的模拟和实测结果比值在[0.5,2]区间的比例为96%,NOx质量浓度的模拟和实测结果比值在[0.5,2]区间的比例为80%,表明模拟结果有效。  相似文献   

4.
污染物排放量的计算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通过物料衡算进行估算;二是实地监测。废水的实地监测目前多数是通过测定废水排放量及其污染物浓度计算而得。这种方法存在一定问题:一方面废水不易准确计量,另一方面污  相似文献   

5.
无论在任何地点的污染物浓度都是来自不同范围内不同排放源贡献的加和。一个采样点的污染物浓度是以下几种浓度的加和:自然界的背景浓度;地区的背景浓度;采样点周边的城市平均浓度;附近排放源,如街道、点源(工厂、供热厂)等的影响。1 监测网络的设计设计监测系统网络的两种方案:(1)对城市,在人为划定的固定网格的交叉点附近设置采样点。如果交叉点靠近某个排放源,则需要仔细调整采样点的位置。这种方法导致大量的采样点,并为绘制空气污染等浓度曲线提供了可能性。其空间分配率就是网络大小的尺度。(2)采样点有选择地置于最具代表性的地方。…  相似文献   

6.
本文就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所必须进行的监测网络建设;计量设备配置;污水流量和污染物浓度同步监测,监测频度、监测计量;规范制定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7.
针对影响因素众多、耦合机制复杂情况下的地表水污染物浓度预测问题,将河道污染物浓度的变化量表示为各种影响因子一阶偏导项和二阶偏导项的线性叠加。其中,一阶偏导项可描述影响因子变化与污染物浓度变化的直接关系,二阶偏导项可描述影响因子之间交互作用对污染物浓度变化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用以模拟地表水污染物浓度的去耦合直接法。采用2014—2016年兰江流域将军岩、低田、半潭、沈村、焦岩5个断面的水文和氨氮、高锰酸盐指数、总氮、总磷4项污染指标逐日实测数据,通过差分法求解了一阶和二阶偏导项,并采用2017—2019年实测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和评价。结果表明:去耦合直接法能够有效预测地表水主要污染物浓度的变化方向和变化量,且模拟结果和实测结果的符合情况较好,4项污染指标模拟值的Nash-Sutcliffe系数为0.479~0.654,模拟值与实测值的偏差为0.070~0.352;汇流区面积增加后,影响因子不确性对污染物浓度的扰动减小,污染物浓度变化的规律性增强,去耦合直接法的模拟精度升高。与SWAT模型的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在污染成因不发生显著变化的情况下,去耦合直接法的模拟精度优于SWAT模型。  相似文献   

8.
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相继建立了大气污染自动监测系统(APMS)。实现了在一个地区进行多点、同步、连续监测。大气污染自动监测系统可以提供大气污染时间——浓度变化曲线,各类平均值与频数分布统计资料及污染事故发生时的大气污染状况与气象数据;为掌握区域性大气污染特征及变化趋势:研究污染物分布变化规律、评价人体及动植物污染暴露的影响状况;验证大气污染物扩散模式;进行污染的预测预报及控制、环境规划、立法及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一 关于环境状况的生物监测,历来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既然有了精密的自动化的监测仪器及其它准确的物理化学方法,就没有应用生物监测的必要了。另一种意见,强调生物监测方法简便,费用低廉,值得大规模推广。两种意见都有一定道理,但都不全面。 首先,我们应认识生物监测的意义以及比较全面地衡量生物监测方法的优缺点。生物监测的依据是污染物的生物效应,通常用动物(主要是水污染)或植物(主要是气污染)为材料。污染物对动植物的毒性一般和对人的毒  相似文献   

10.
对上海市某综合型城市地下空间空气进行采样、监测,得到CO 2、TVOC、甲醛、微生物、PM 10、PM 2.5等6类污染物的特征分布,基于国内外不同的空气质量标准作分析比较。结果表明,该典型综合型地下空间的空气污染情况较普遍,其中甲醛、TVOC污染较为突出,平均浓度超标倍数分别为1.056倍、3.755倍;共发现9种潜在致病菌属,占总数的0.893%。地下空间污染物的累积与内部建筑的设计、装修、功能属性、空调系统等众多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1.
2019年3月21日,盐城市响水县陈家港化工园区的江苏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发生爆炸事故,江苏省环境监测力量于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奔赴现场开展应急监测。通过收集和整理事故发生后环境应急监测工作的详细开展过程、事故现场污染物浓度变化数据,评估了事故应急处置期间污染物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情况;通过对应急监测的工作措施进行简要分析,总结了应急监测工作在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中的作用与影响;指出该事故中监测机构应急监测技术能力的瓶颈和不足,并从根本上为提高应急监测能力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一种能自动连续监测CH4、CO2、TOC日变化及垂直分布的系统,利用该系统监测了2002年冬季CH4、CO2、TOC垂直分布的日变化的变化趋势.结果发现,距地面高度增加,受湍流扩散的影响,CH4、CO2、TOC浓度降低.冬季CH4浓度的日变化呈现明显的单峰周期变化,CO2日变化呈双峰形分布,TOC日变化没有明显的特征,其日变化受机动车尾气排放的影响很大.根据2002年冬季CO2浓度与2000年以前的对比结果发现,北京市冬季燃煤排放的污染物已处于一个相对稳定期,而随着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迅速增加,尾气排放成为影响某些大气微量气体日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安徽省淮河流域2003年7月汛期污染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安徽省辖淮河流域 7月份汛期的水质监测结果进行主要污染物浓度及流量之间的变化趋势初步分析 ,结果表明 ,汛期淮河流域整体水质状况有所改善 ;干流污染物浓度与流量存在相关。汛早期受面源污染影响较为明显 ,中、后期受点源污染为主 ;支流污染物浓度与流量之间相关不显著 ,主要受点源排污影响。  相似文献   

14.
北京市大气污染物浓度空间分布与优化布点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基于地统计学方法对北京市2012年11—12月的大气污染物SO2、NO2、PM10和PM2.5浓度数据进行了空间分析。结果表明,4种污染物浓度数据均符合正态分布,满足地统计学分析的使用条件且均呈现中等强度的变异性。4种污染物半变异函数的块金效应值分别是29%、24%、7%、4%,表现出很强的空间相关性。4种污染物长轴变程分别是63、58、62、90 km,短轴变程分别是31、37、48、50 km,空间分布呈现出各向异性,变程范围与中尺度天气系统相当。研究大气污染物的空间分布特性对于整体把握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和监测点位优化十分重要,以北京市区域空气质量中PM2.5监测站点设置为例,其监测站点在长轴方向上的间隔设置应取20~25 km,短轴方向上布点间隔应为8~12 km。  相似文献   

15.
为弥补海洋环境监测能力不足,利用受潮汐动力控制海湾中的多介质模型,预测突发性污染发生后海洋环境中污染物的浓度变化信息,并对突发性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进行了计算.模型中使用逸度方法和质量平衡算法,预测非挥发性有机物在水、沉积物和鱼中的浓度.在象山港的应用结果表明,该模型可较快速地给出污染物在不同介质中的浓度变化信息,为环境监...  相似文献   

16.
连续排放监测(CEM)是对燃烧或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至大气中的污染物的连续测量,是利用仪器监测在酸雨控制计划的规定期限内削减SO2和NOX排放量的手段。1 CEM的规定酸雨控制计划管理企业的所有者或管理者(经管理系统指定的除外),必须在污染排放源安装CEM系统。CEM系统包括SO2污染物浓度监测仪、NOX污染物浓度监测仪、流量监测仪、黑度监测仪、稀释气体(O2或CO2)监测仪及计算机数据获取和处理系统(DAHS)。在任何情况下,DAHS都必须用于收集和记录监测数据。用CEM系统监测SO2排放量的设备包括SO2污…  相似文献   

17.
应用小波分析和BP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方法,建立大气污染物浓度预测模型。首先,利用静态小波分解将原始的大气污染物浓度序列分解为不同频段的小波系数序列;其次,将重要的气象因子和各尺度上的小波系数序列作为BP神经网络的输入;最后,对输出的各序列预测值重构,得到最终的预测结果。使用该模型对重庆市主城区某国控监测站点的PM_(10)浓度预测,结果表明,与传统的BP神经网络模型相比,该预测模型的推广能力强、预测精密度高,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为了更好地为水污染应急监测工作服务,利用顶空原理,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多组分气体分析仪,测定水样中的有机污染物,快速筛查定性水体中主要污染物,再选用标准方法准确定量污染物浓度。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测定范围广、仪器携带方便、筛查定性快速的优点。  相似文献   

19.
对黄河中上游能源化工区近地面和边界层顶气象流场及该区域大气污染长距离输送产生的跨界环境影响趋势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域近地面和边界层顶的流场总体上为西北向东南流动,大气污染物长距离输送可能影响的区域主要为华中地区;区域冷空气的活动对其大气污染物的清除起重要作用;通过CALPUFF模型的模拟结果表明,该区域SO2的影响程度和范围明显大于NO2,在区域内部存在污染物浓度较高的区域,但未对区外造成显著跨界环境影响。  相似文献   

20.
拉萨市大气污染分布特征及气象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2001~2006年拉萨市的空气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结果为基础数据,阐明拉萨市区主要大气污染物SO2、NO2、PM10的逐日变化、季节变化以及年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大气污染物浓度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除NO2日夜差别不大之外,SO2与PM10质量浓度分别存在典型的单峰、双峰变化;各污染物质量浓度具有冬强夏弱的季节变化规律;就年平均而言,SO2浓度增加,PM10浓度降低,NO2浓度变化不显著,各污染物有明显的突变现象.大多数气象要素与污染物浓度具有较好的负相关,即满足降水量增加、温度升高、相对湿度增大会导致污染物浓度减小的规律,气象要素量级与大气污染天数多少也存在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