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在轨道交通噪声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的基础上,以地铁车辆噪声及声源谱特性测试分析为依据,论述了轨道交通噪声预测模型的推导过程;深入探讨了轨道线路,车辆运行传播特性和受声点参数对基本模型的修正。  相似文献   

2.
为在公路交通噪声预测时能同时考虑不同车型和同种车型车辆辐射噪声特性不同对预测结果的影响,提出了车辆声学当量折算系数的计算方法。以单车辐射噪声声压级模型为基础,利用噪声求和公式推导出具有任意速度的任意车型间的声学当量折算系数计算公式;对速度调查结果分析发现,自由流行驶状态下各种车型车辆速度均服从正态分布,利用此特点提出了速度离散化方法;以小型车为折算车型、小型车平均速度为折算速度,利用声学当量折算系数公式计算了哈双高速每种车型不同速度组车辆折算成具有平均速度的小型车当量数。通过该方法将具有不同速度的不同车型车辆折算成一定当量数的具有同一速度的小型车,总交通量被折算成辐射噪声水平相同的小型车当量交通量。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大量研究分析了国内外技术资料的基础上,对声屏障的声学特性和非声学特性进行了系统的归纳;简明地叙述了声屏障的降噪原理和降噪量的计算公式;概况性地总结了声屏障的设计步骤和设计参数的确定方法;对北京地铁车辆噪声的等效频率进行了推导与计算。  相似文献   

4.
通过实测成都轨道交通18号线高架段运行噪声,分析了其噪声源强及水平传播特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城市轨道交通》(HJ 453—2018)中的预测模式对各受声点A声级进行预测,将预测结果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预测效果较好,可用于新建市域快线高架段噪声预测.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直线电机轨道交通的技术特点,并就其安全评价体系做了介绍,应用ADAMS/Rail软件分别建立了轮对、构架、悬挂系统、止挡、自导向径向转向架、直线电机以及车体的模型,并考虑轮轨关系组合为直线电机轨道交通的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整体模型,进行了大量的计算仿真。笔者主要以脱轨系数为例进行了动力响应分析,给出考虑了径向转向架和直线电机后的安全评判指标,比较了与径向转向架和未安装直线电机的区别,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为后续研究直线电机轨道交通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提供了理论基础,从而可以进一步从安全性角度研究线路设计参数。为我国今后直线电机轨道交通建设就线路参数对车辆运行安全性的影响研究方面起到理论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城市轨道交通高架线路声屏障降噪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大量研究分析了国内外技术资料的基础上,对声屏障的声学行性和非声学特性进行了系统的归纳,简明地叙述了声屏障的降噪原理和降噪的计算公式;概况性地总结了声屏障的设计步骤和设计参数的确定方法,对北京地铁车辆噪声的等效频率进行了推导与计算。  相似文献   

7.
, 《安全》2013,(8):75-76
项目研究内容分为城市大型车辆多点声源模型研究、噪声监测点位优化研究、噪声地图应用示范等三个方面,具体内容如下:1城市大型车辆多点声源模型研究由于城市声源以交通噪声的影响最为严重,而以往的单点声源模型在实际应用中很难准确反映具有轮胎噪声、发动机噪声、进排气噪声等多种声源的城市大型车辆状况。因此,本项研究将以城市公交车为主要  相似文献   

8.
结合城市道路的特点,针对城市道路项目环评中交通噪声影响预测中遇到的车辆噪声源强确定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以便在城市道路交通噪声预测时合理选取车辆噪声源强计算模式,提高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影响预测的准确性,为城市道路交通噪声防治提供更为合理可靠的技术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公交车内噪声环境是影响驾驶员、售票员以及乘客乘车环境的重要物理因素.鉴于此,选取了北京3类15辆公交车进行了测量与分析.结果显示,北京公交车内噪声LAeq最高达到了79.6dB(A),噪声污染级最高达到91.9dB(A),交通噪声指数最高达96.3dB(A).显示北京公交车内噪声污染较为严重.此外对不同测点位置、不同类型车辆的噪声水平进行了方差分析.测点位置、车辆类型以及其交互效应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频谱分析显示,车内噪声以低频为主,且呈现出显著的线性特征.铰链式公交车的部分高频成分较为显著.进一步计算发现NCB值均较高,车内存在较显著隆隆声和振动感,铰链式车辆的NCB值也显著高于其他两类公交车.为降低公交车内噪声强度,防止司售人员和乘客所处声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建议相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10.
因轨道交通不间断电源系统的故障问题而导致的轨道交通线路降级运营(临时停车、增大发车间隔等)的事故屡见不鲜,严重影响公共交通运行安全及社会秩序。本文阐述了轨道交通不间断电源(UPS)的使用环境和多年来发现的问题,结合各种类型UPS的产品与技术特性,对实际使用与现行标准进行汇总分析,指出了轨道交通对UPS的特殊要求。  相似文献   

11.
化肥行业噪声危害调查及治理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7家大中型化肥厂的噪声调查,分析了化肥行业中的噪声源特性和岗位噪声暴露状况。对1601名作业工人进行了体检并得出了噪声危害和岗位噪声的剂量──反应关系。还对各厂已采取的噪声治理措施进行了技术评价。最后,根据化肥行业的特点,提出了降低噪声和加强听力保护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阐述了阻抗复合式消声器的消声特性及消声器的设计步骤、方法,旨在通过对管道噪声特性的分析,进行合理的消声设计,以求达到最佳消声效果。  相似文献   

13.
城市立交桥交通噪声变化规律与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目前我国城市立交桥交通噪声影响的状况,环评预测结果偏差过大的问题,应用大量的环保验收实测数据,对城市立交桥交通噪声的变化规律与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城市立交桥的交通噪声昼间变化幅度小于夜间变化幅度,一定时期的昼间噪声等效声级Ld与夜间噪声等效声级Ln的变化幅度不大于1.0dB(A),昼间噪声等效声级Ld高于夜间噪声等效声级Ln,其差值(Ld-Ln)多在2.5dB(A)之内.立交桥交通噪声主要是由大型车辆行驶噪声贡献的,车辆的行驶噪声夜间普遍高于昼间,对周围敏感点影响的噪声一楼最低,在桥路面以上六层楼的噪声最高,比桥面平层楼房平均高2.4~3.0dB(A),桥面下的楼房的噪声低于桥面平层楼噪声2~3dB(A).其结果对于城市立交桥交通噪声的管理与治理提供相应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石家庄上下行驼峰编组场每月通过缓行器设备解体车辆钩数平均人11100钩。在解体车辆、缓行器设备进行调速时,缓行器的制动轨抱夹车辆车轮,因机械磨擦而产生高频噪声。 据铁路卫生防疫站检测,在距离缓行器3米处测得高频噪声值达125—132分贝;在上下行距离缓行器设备22米的大缓工区办公室测得的噪声值达82~90分贝。高频噪声严重威胁职工的身心健康。去年6月,防疫站对我段42名缓行器信号工进行听力检查,发现大多数信号工的听力下降程度较严重,个别职工出现耳鸣、健忘、乏力、易怒、神经和情绪紧张等症状。 另外,驼峰场体力劳动强度大.一根7.6…  相似文献   

15.
通过研究扬沸前兆噪声特性及其声发射机理,并与典型环境噪声特性差异作了分 析、比较,提取出一组识别特征物理量,以便在扬沸火灾早期能诊断预报扬沸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本文阐述了阻抗复合式消声器的消声特性及消声器的设计步骤,方法,旨在通过对管道噪声特性分析,进行合理的消声设计,以求达到最佳消声效果。  相似文献   

17.
扬沸火灾监测预报方法研究(2)——实验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实现在大环境背景噪声条件下对扬沸前兆微爆噪声的识别,是利用扬沸前兆噪声监测预报扬沸火灾的技术关键。本文则在第一部分的理论基础之上,重点了扬沸前兆噪声和典型火灾现场环境噪声的声学特性,从其中寻找出能有效地进行扬沸火灾监测预报的一些特征物理量,为进一步实现在实际火灾现场大环境下利用前兆噪声监测预报扬沸火灾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18.
无线通信技术快速地发展,使得利用无线技术 传送车、地信息成为可能。该技术在车辆/列车控制系统中应用时的关键问题是无线传输的可靠性、可用性,特别是在高速情况下,无线传输的误码率能否满足车辆/列车控制系统的要求。笔者分析了高速环境下无线信道的特性;分析无线传输用于高速车辆/列车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可用性,建立信道模型;分析了车辆/列车速度对无线信息传输误码率的影响;结合环境特点提出改进无线 链路性能的具体措施。最后,还提出了高速环境下判断无线传输能否满足车辆/列车控制要求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9.
高速铁路轮轨噪声及其控制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高速铁路的发展,列车速度的提高使铁路噪声污染也急剧增加,不可避免地对人类生活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发展高速铁路必须考虑噪声问题。笔者从噪声对人类产生的负面影响入手,分析了高速铁路噪声产生的原理,论述了轮轨噪声的组成及各组成部分对轮轨噪声的贡献程度。结合铁路噪声的评价指标,借鉴国内外相关经验,分别从轨道结构和车辆两方面详细阐述了控制轮轨噪声的措施。并总结了为了控制轮轨噪声,今后应重点发展的方向和重视的问题,对降低高速铁路轮轨噪声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数字时间序列分析中最大熵谱法的研究,给出了分辨率比传统谱方法高得多的功率谱,针对扬沸过程燃烧噪声的谱特性,建立了扬沸前兆噪声的工程识别模型。本文第二部分讨论了该模型的建立方法,并在实验中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