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在现在的交通运输之中,地铁以其高效快捷的优势备受世界各国的青睐,在很多大中城市都已经新修了多条地铁线,地铁也已经成为了很多市民出行的首选。但是地铁由于其自身相对封闭的特点,一旦发生了火灾就可能会造成重大事故,人们也开始逐步认识到加强地铁防火的重要意义。笔者分析了地铁发生火灾的特点,并从地铁管理部门、乘客、消防队伍三个层面阐述了发生火灾后的应对措施,为类似火灾扑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地铁火灾研究现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列举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地铁工程发生的特、重大火灾案例,分析了地铁隧道火灾产生的多种原因及火灾的特点,并重点对国内外地铁工程对于火灾的预防对策和灭火措施作了总结.  相似文献   

3.
针对地铁车站火灾触发因素繁多复杂等特点,为有效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提出了基于D-S证据理论的评价方法。首先依托WSR(物理-事理-人理)理论思想,结合PDCA循环程序及地铁车站火灾特点,建立了基于"人、机、环、管"四方面因素的火灾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引入C-OWA算子实现评价指标赋权,削弱专家主观偏好的不利影响,并建立了基于D-S证据理论的地铁车站火灾安全评价模型,借助证据融合算法评判火灾安全等级;最后将模型应用到青岛地铁车站实际案例中,结果表明,该车站火灾安全状况良好,评价模型具有可行性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随着近年计算机技术和图像技术的发展,在九十年代诞生的图像检测技术在火灾探测中得到了应用.本文介绍了基于图像识别的火灾探测技术VID(Video image detecdon)的发展,算法,技术特点以及与其他探测技术的比较.并结合地铁中的环境特点对VID系统在地铁空间的适用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深埋地铁岛式站点火灾模型实验研究(2)--列车火灾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列车停靠站台时一旦发生火灾,火灾烟气将向站台和区间隧道空间蔓延.尤其对于深埋地铁车站,如何控制车站列车火灾是地铁设计过程中必需解决的科学问题之一.这里,笔者利用深埋地铁车站模型实验台研究了列车停靠在站台时发生火灾情况下,火灾烟气蔓延规律,分析了火灾烟气有效控制方案,研究结果有利于火灾时深埋车站排烟模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地铁火灾场景设计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阶段地铁火灾研究的主要工具是计算机模拟,而模拟计算结果准确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火灾场景选取得是否恰当.本文通过对地铁站内的可燃物状况和已发生地铁火灾情况的仔细调查与分析,设定出了几种典型的地铁火灾场景,为地铁火灾模拟计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活塞风影响下地铁火灾烟气运动规律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荃  杨锐  陈涛  苏国锋  袁宏永 《火灾科学》2006,15(3):123-127
地铁车站及地铁列车为人流密集的公众聚集场所,一旦发生火灾事故伤亡损失往往非常惨重,因此深入开展地铁火灾安全的研究有助于地铁安全管理工作。在合理分析地铁站台和列车火灾荷载的基础上,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活塞风情况下地铁区间隧道火灾问题进行了模拟计算和分析,研究了在活塞风影响下的烟气蔓延规律和温度分布情况,其结果有助于提高地铁车站的运营的安全管理和发生火灾后的疏散指挥能力。  相似文献   

8.
为有效控制地铁内灾难发生、避免重大伤亡和损失,预先对地铁火灾进行模拟并制定相应疏散方案是必要的。首先,通过大量地铁案例分析,得出火灾发生概率、类型和部位。其次,对研究对象的数据进行收集,测绘形成图纸,并建立模型。最后,以北京地铁西直门站为例,在确定火灾情景后,利用PyroSim模拟地铁火灾,分析火灾发生时地铁内的环境温度、烟气浓度及可见度等因素对疏散的影响;根据测量所得人员参数,利用Pathfinder模拟疏散情况,分析疏散过程中的时间点、拥挤度和疏散瓶颈等不利因素;在火灾和疏散结果对比和分析中,提出地铁火灾疏散路线的规划及对策,建立多套消防救援方案,分析合理的救援路线,并对地铁内部的应急防控能力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地铁是现代化的城市轨道交通工具,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大客流运输任务,是城市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指标。随着城市地铁的迅速发展,作为人流密集的公众聚集场所且处于地下的空间,地铁灾害问题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近年来,地铁火灾成为火灾科学界研究的热点。本文针对地铁火灾的特点,设计特定情况下的地铁火灾场景,利用FDS模拟地铁车站的三维烟气流场,对地铁车站火灾烟气的蔓延情况及烟气控制系统对烟气的控制效果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烟气蔓延的过程和特点,得出了无机械送排风或无挡烟装置难以保证人员从站台层向站厅层安全疏散,特别是当站台中部发生火灾时,只有机械送排风和挡烟设施配合使用才可以有效地控制烟气和温度的研究结论。旨在对有效防控地铁火灾和人员疏散的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地铁作为现代化的城市轨道交通工具,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大客流运输任务.然而地铁作为人流密集的公众聚集场所,一旦发生突发事故,其社会影响力、政治影响力和国际影响力十分巨大.地铁隧道基本处于地下相对密闭空间,运行的列车内聚集着密集的人群,通风和疏散都受到极大的限制,这是其突出的弱点.在国际上,地铁火灾事故屡见不鲜,是各国安全防范的重点,如2003年的韩国大邱地铁列车火灾,和1995年的阿塞拜疆巴库地铁隧道火灾,伤亡人数均超过300人.  相似文献   

11.
地铁车厢纵火模拟试验火灾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考虑人为恐怖袭击行为情况下,采用地铁车厢实体模型研究了地铁车厢在纵火情况下的火灾场景特性,得出了地铁车厢在模拟火灾中的热释放速率、烟气浓度、温度、烟密度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一节车厢最大热释放速率为5MW左右,如果两侧沙发同时引燃,其最大热释放速率可达10MW。在纵火试验中,火灾发生、发展和蔓延速度明显较快,燃烧较猛烈,高峰瞬时释放出的CO、CO2浓度及试验过程中的总浓度明显较高;NO、SO2、HCN集中在瞬间释放出来而造成瞬时浓度较高。烟气主流是沿着而不贴着屋顶向外蔓延的。因此火灾危险性很高。  相似文献   

12.
简要介绍了后向拉曼散射的测温技术及光时域反射技术,阐述了分布式光纤感温火灾探测系统的技术原理、系统框架及主要特点。针对当前城市地铁火灾安全问题,设计了一种应用于地铁区间隧道的分布式光纤感温火灾探测系统,结合该系统在某地铁隧道中的实际应用情况,说明了其在地铁区间隧道中的布网方式及工程实施方案。经在该地铁的试运行,发现该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良好,实现了设计初的技术指标。该系统在预防地铁区间隧道火灾、保证地铁隧道安全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地铁火灾安全特别是大型复合地铁车站的火灾安全得到了广泛关注,合理有效的车站人员疏散方案设计是保障地铁车站火灾时人员安全的关键所在.针对地铁车站人员疏散特点,以人员安全疏散准则和现行地铁设计规范为基础,融合了火灾安全工程学的性能化人员疏散设计思路,分别将事故疏散时间和烟控可用安全疏散时间划分为三个等级,综合形成了四类人员疏散安全等级标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框架性的基于安全等级的地铁车站火灾人员安全疏散方案设计流程.该流程着重采用了自动扶梯反转及列车辅助疏散等措施提高人员的安全性,并结合某大型复合地铁车站的工程案例验证了该疏散方案的可行性.该文的研究工作可为地铁车站人员疏散设计和应急预案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李炳华  朱霁平  彭晨  刘力 《火灾科学》2008,17(4):233-237
随着我国城市地铁建设的发展,复杂多层地铁站台形式的出现导致地铁车站火灾发生时底层站台人员疏散所需时间常超出现有规范.提出调度列车疏散站台人员的方式,论证了地铁列车辅助站台人员安全疏散措施的可行性,给出了列车发车间隔、列车运行速度、站间距离等因素对疏散所需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发车间隔是决定列车疏散所需时间的主要因素.研究工作可以为同类地铁站台人员安全疏散设计和应急预案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针对地铁电气火灾监控系统,介绍了其系统构成和功能,阐述了其工作原理和系统方案,重点描述了其设备安装与布置,叙述了地铁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的测试.  相似文献   

16.
为了评价地铁系统中具有显著随机性的潜在风险因素对地铁火灾安全的影响水平,引入D-S证据理论,提出1种基于证据理论的地铁火灾安全评价方法。通过查阅地铁建筑相关资料,建立包括“人、机、管、环”4大方面的地铁火灾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合理运用信任函数与似然函数,计算评价因素的安全上下界极限,将一般评价中遇到的不确定结果进行可靠的数值转换,从而量化评价结果;采用证据融合算法,综合考虑不同专家给出的多组检查结果在地铁火灾安全评价中的信度,提高最终评分的可靠程度。实例分析表明:基于证据理论的地铁火灾安全评价方法,能够较好地量化与融合不确定性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南江林 《火灾科学》2013,22(2):107-112
根据2002年至2010年我国群死群伤火灾的统计数据,分析了群死群伤火灾的总体形势、时空分布以及发生场所和起火原因的影响,得到了群死群伤火灾的发展趋势及其发生的规律和特点。结果表明,群死群伤火灾总体呈波动下降趋势,受经济因素影响明显;在发生时段上,年初和年末高于年中,晚上高于白天;在发生场所上,居住建筑发生的起数和死亡人数最多;在火灾原因上,电气火灾和用火不慎远远高于其他原因。  相似文献   

18.
郁晓盼 《安全》2017,38(11)
本文首先从生产原料的易燃易爆性、生产工艺的危险性、操作人员的安全素质等方面分析了石油化工企业火灾发生的原因,然后指出石油化工企业火灾防控难题与火灾特点、灭火技术和火灾带来的潜在危害等因素有关,在此基础上从加强技术预防、制定系统的消防应对措施、事故分析与模拟演练的角度规划出解决对策,从而为新时期石油化工领域的火灾防控工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火灾是我们人类所面临的最大的敌人。他的发生不仅毁坏了我们的家园、给人民生民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带来严重的危害。更重要的是他严重地破坏了我们所生存的自然环境的自身的平衡,直接危害到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的安全。因此预防火灾的发生、有效的控制火灾的危害,把损失降到最低是全世界的人们极为关心的问题。文章给我们介绍了世界上经济较发达国家是如何应对、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对我们的实际防火和减灾工作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地铁火灾的防范与疏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地铁业的不断发展,地铁产生的安全问题日渐受到关注,如何有效地预防地铁事故和减少地铁事故所造成的损失已对地铁部门提出了一个严峻挑战.针对具有代表性的地铁火灾事故,分析了地铁火灾事故的特征,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对地铁火灾事故发生后,如何有效地进行疏散和应急处理给予了论述,对进一步提高对地铁火灾的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